第一百零二章首伐西岐
秦華搶了青蓮寶色旗駕雲回山,陡然從西方飛來一股強大無比的神念,掃了秦華一下,瞬間鎖定青蓮寶色旗,便要將旗子帶走。秦華心下大驚,連忙將聚寶盆扣在頭頂,取出芭蕉扇顯出太極圖印將那股神念擋在外面。然而那股神念竟粘稠無比地將秦華身形鎖住,無論如何用力都無法掙脫。
秦華正慌亂之間,東海金鰲島方向也飛來一道神念,將秦華救下。兩股神念自糾纏不休,秦華得空,連忙施展神通飛快地往碧游宮而去。卻見西方又掃過一股神念,迅疾地向秦華撞過來。金鰲島上,通天教主冷哼一聲,抬手甩出誅仙四劍,一把將後來的那股神念斬斷,四劍就護著秦華來到金鰲島。
西方那兩股神念見事不可為,自退了回去。秦華連忙進了碧游宮來見通天教主,呈上青蓮寶色旗。通天教主笑呵呵地將旗子接過,對秦華說到:「此旗乃是當年紫霄宮分寶之時,道祖親自賜給接引的寶物,不得道祖允諾,此旗卻是不好使用。就留在為師這裡,等日後了斷了這段奪寶的因果,再賜予你防身,免得你平白無故得罪了聖人。」
秦華聞言道:「弟子明白!以弟子目今的修為,也不敢貪圖聖人法器。此旗交由老師保管,再合適不過的了。」
卻是秦華想到誅仙四劍雖說攻擊力強悍無比,奈何防禦力著實差了一點。青蓮寶色旗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日後就算聖人群毆,通天教主也不至於向原來的歷史中被逼的手忙腳亂了。當下秦華見此間事了,便欲告辭而去。
卻聽通天教主說道:「你新收的那幾個徒弟挺不錯的,目今大劫將起,那幾人均是大將之選,正可一展身手。我今賜你穿心鎖,你可轉賜門下,也好在戰陣之上為我截教揚名。」
秦華連忙謝過,回到流波山,眼見蘇全忠、雷震子、黃天祥三人道術武藝越見熟練,當下心中頗為喜悅。一邊嚴密注視著人間之事,一面刻苦鑽研起道法來。
且說朝歌城中,因西岐上供之事,最後變成了刺君謀逆大案,紂王怒不可遏,當下下令出兵討伐西岐,生擒姬昌來朝歌問罪。因聞仲不在,而黃飛虎剛剛討伐東夷歸來,尚在家修養,紂王遍觀諸將,選中青龍關總兵張桂芳為主將,領著十萬人馬,討伐西岐。
及至聞仲得到消息回朝,張桂芳大軍已經開拔,前鋒早已到了西岐境內。聞仲自思:西岐常有異動,今竟行刺大王。張桂芳領兵討伐,也可試探一下西岐的實力。當下招黃飛虎來商議軍情,一面將兵馬調到五關,隨時準備接應張桂芳大軍。
聞仲回軍,自然是因為北部邊境上姜子牙也回軍了。姜子牙回軍,因為朝歌大軍征伐,不得不回。卻說張桂芳領十萬大軍開到西岐,先鋒官風林紮下營寨,大軍屯紮完畢,風林自領兵來西岐城下挑戰。
這風林曾遇異人,習有秘術,口吐一顆紅珠傷人,令人防不勝防。只是一直在青龍關張桂芳處為將,名聲不顯。西岐城中諸將聞聽風林叫陣,紛紛請戰。姜子牙有心試探朝歌軍力,當下說道:「敵軍來挑戰,不能不應。今當出城挫敵銳氣,改日決戰自有分說。」遂同意諸將之請。
姬昌第十二子姬叔乾自恃武勇,搶先出城。見風林長得甚是兇惡,大喝道:「我西岐上下守法奉公,謹修臣節。今何以提兵來攻?」
風林一提狼牙棒,口中道:「我呸!姬昌妄行不道,假意進貢,實則行刺當今大王,其罪滔天。今我奉詔征討反叛,爾等尚不引頸受戮,更待何時!快早早通名,來我棒下送死!」
姬叔乾大怒道:「我父坐守西岐,素有賢名,豈會行刺?此必是小人暗中作祟,蒙蔽大王。念你不過是偏俾之將,不我殺你。早早退兵,免得做了斷頭鬼。」
風林大罵:「反賊焉敢欺吾!」縱馬使兩根狼牙棒直取姬叔乾。姬叔乾搖槍急架相還。二馬相交,槍棒並舉,一場大戰。那姬叔乾乃是姬昌百子中武藝傑出之人,一條槍使得甚為嚴密,宛如疾風驟雨,將風林全身罩定。約有三十回合,風林抵擋不住,被姬叔乾大喝一聲,一槍刺中左腿。
當下風林撥馬便逃,姬叔乾回望姬昌站在城頭,有心在父親面前爭功,催馬來趕風林。被風林陡然回身,把口一吐,一道黑煙噴出,就化為一網;裡邊現一粒紅珠,有碗口大小,望姬叔乾劈臉打來,正中腦門,掉下下馬來。風林勒回馬,手起一棒將姬叔乾打死,一道真靈往封神台上去了。風林割了姬叔乾首級,掌鼓回營,將首級懸掛轅門號令。
這日天晚,張桂芳大軍到來,聞風林斬將立功,當下大喜,約定次日再去挑戰。
卻說姬昌在城頭眼看兒子戰死,心如刀鉸。回到城中招姜子牙和申公豹並一眾文武商議。姬昌道:「散宜生進朝歌納貢,不知為何竟會觸忤大王,連累西岐受刀兵之禍。今王師來伐,西岐必無倖免。不若開城納降,我自去朝歌領罪,或可免了滿城百姓之禍。」
申公豹連稱不可,道:「主公久鎮西岐,麾下二百諸侯多受恩澤。今朝歌派兵征伐,可命其餘諸侯調兵來救,方可免去此難。待退了張桂芳大軍,到時再譴一能言善辯之士多帶珠寶往朝歌請罪,方能免了死罪。」
姜子牙詫異地盯了申公豹一眼,見姬昌沉吟未決,連忙道:「不可!今王師伐我,豈可將此禍水引到他人頭上?徒然令朝歌警醒,到時加派援軍來攻,不但西岐,二百諸侯俱遭滅國之禍也!」
姬昌道:「此言是也!只是那張桂芳呼名奪魂之術天下知名,今風林亦有道術在身,我西岐怎能破敵?」
姜子牙道:「明日會兵,我自領兵出城,看張桂芳道術如何,再作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