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第八卷 笑儒冠自多來誤篇 第十二章 文 /

    第十二章

    姚古卻在此成敗之際,聽信部將焦安節說完顏宗翰大軍將至之言,勒兵不進達三日之久,導致未能如期趕到,只是在盤陀紮下大營觀望。

    種師中的河朔軍與金軍激戰良久,完顏婁室率金軍主力將種師中部死死咬住,馬隊乘間突擊宋軍諸軍軍陣,宋軍幾次都已以神臂弓將金軍馬隊打退。

    而金軍漢族部隊的步兵軍陣在宋軍神臂弓的不間斷打擊下,橫死數千人卻又死戰不退,戰場一片狼藉。

    當宋軍打退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後,種師中欲賞射者,而隨行銀碗只十數枚,庫吏上報輜重中犒賞之物均留在真定,軍中已無可賞金銀。種師中無奈之下只得罷賞,但普通軍卒卻不能理解種師中的難處,這些軍卒多是些不識字的粗漢,大多為了混一口飯吃才應募刺字從軍,戰場之上斬殺敵手的最直接的目的便是立功請賞,有功不見賞賜,皆是憤怒不已,逐漸不聽軍將號令相與散去。

    宋軍軍陣沒了神臂弓的保護,終於頂不住金軍的猛攻,各軍逐漸潰敗。退至殺熊嶺時,數萬大軍散去大半,被金軍馬隊包圍時僅剩百餘名中軍衛卒追隨種師中,種師中身披四創,裹創力戰而死。

    種師中全軍潰敗後,完顏婁室自率一部回太原城下,監視城內宋軍,防備王稟趁機破圍。完顏銀可術率金軍主力移師盤陀,開始對姚古所率的西軍發動進攻,由於種師中的戰死,九萬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對姚古的震撼極大,對西軍的士氣打擊更大,使他喪失依托地形尚可一搏的勇氣,只是稍稍接觸便全線退軍。

    只有王德的右軍依托地形,結成軍陣,輜重車在外,神臂弓在內,不斷打擊金軍,又與姚古的主力脫離自行向東南退去。金軍難以拿下王德,便集中兵力攻擊正在潰退的宋軍其他各部。姚古在撤軍途中被完顏銀可術的馬隊打的狼狽不堪,若不是有神臂弓殿後和兩翼掩護,姚古的西軍也逃不過被殲滅的命運。就這樣,朝廷第一次救援太原的計劃就這樣破產了。

    當河東大敗的的塘報傳到京城,引起了京城又一次的恐慌,趙桓當場就驚呆在御座上足足半柱香。

    此戰的後果是宋軍喪失近十萬精銳,姚古罷制置副使執焦安節入京待罪,在滑州的種師道由於喪弟生疾,上書以老病請辭,最為嚴重的是名將種師中的戰死,熙帥姚古的失敗,導致宋軍士氣沮喪,對金軍產生恐懼心理。

    耿南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乘機建議用李綱接任河北、河東宣撫使,表面上是使李綱再度執掌兵權、大用李綱,實際上是要將他趕出決策圈之外。同時耿南仲又建議王澤在『文臣中頗識兵要』可任河東安撫副使、知潞州,協助李綱救援太原。趙桓當即就決意用李綱宣撫兩路,督將士解太原之圍。但對於王澤的外任,趙桓還沒有完全決定,他感到耿南仲對王澤任用的建議實在是處於個人恩怨,也沒有必要將一個文人放在前線。

    李綱與王澤同時被對睿思殿,趙桓傳旨李綱為宣撫使,卻猶豫著沒有下定決心對王澤的任命。李綱當即辭謝,說道:「臣一介書生不知兵要,在圍城中不得已為陛下料理兵事,實非所長。今使為大帥,恐不勝其任,且誤國事,不足以塞責。」

    趙桓見李綱不許,反爾有些反感,雖然他對李綱越來越不耐煩,但也清楚地認為目前有資格擔任方面重任文臣中只有李剛尚可堪用,卻沒想到這個老頑固竟會不識時務,當即今尚書省書敕令,面授。

    李綱還是堅決不受,然聖意難違,只得用緩兵之計說道:「藉使臣不量力為陛下行,亦須擇日受敕,今拜大將如呼小兒,可乎?」

    趙桓亦覺有理,說道:「那就擇日設壇受敕」說罷又看著王澤,稍稍遲疑。道:「目前局勢,王卿以為如何?」

    王澤不明趙桓何意,只得謹慎地說道:「臣以為事尚有可為,金人雖然是僥倖得勝,卻因我將吏英勇,其傷亡亦是慘重,不得不退回太原而無力南下。今兩河尚有可調諸將所屬禁軍五萬,校閱廂軍五萬,兩河義勇十餘萬,如處置得當,不僅解太原之圍還是有望,就是將金人聚殲太原城下亦是不無可能,李相公頗善用兵,陛下以李相公主事兩河,甚是聖明。」

    李綱聞王澤如此之說,認為王澤也是心中怨恨自己曾經將其拒之門外,附會耿南仲來報復自己,想想王澤自入京以來對自己不冷不熱的態度,李綱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想。於是怨恨地瞟了王澤一眼,厲聲說道:「難道王大人能收拾兩河局面?」

    王澤淡淡一笑,說道:「陛下如有任,為臣子當全力赴之。」

    俗話說坐著說話不腰疼,王澤自知趙桓絕無任用自己自己總攝兩河軍務的道理,何況自己也沒有擔任宣撫使的資歷,這番話只是向趙桓表示自己的忠心。

    趙桓亦知大臣寧願在京城擔任清閒的館職,參預朝政,也不願外放親理俗務。但王澤這話卻是將李綱往牆角上逼了一步,如是王澤這般臣子都願義赴國事,他李綱若是再行推脫,那可就是大不敬,太不識抬舉了!

    趙桓很滿意王澤的態度,溫聲道:「如大臣俱如王卿這般忠直,何憂外患。」

    王澤卻心底苦笑,自己這番表態,雖說加深了自己在趙桓眼中的地位,可實實在在的得罪了李綱,將一位執政排擠出朝廷,可是僅次於發配遠惡軍州的事情,預計著他不可能再回朝廷執政了。儘管提議的是耿南仲並不是王澤,而且王澤與耿南仲的目的也不相同,但他為了謀求外放,只能利用這次機會,只能暗自對李綱愧疚。

    當日退朝後,李綱立即移疾在告,入劄子乞致仕,力陳所以不可為大帥。

    李綱斷言此必有大臣建議不容他立於朝中者,很明顯,李綱對這位大臣是誰是心知肚明,而又認為王澤是趨炎附勢之徒,必然也會被趕出朝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