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淵這位表叔之死,擁有後世一千四百多年記憶,熟知歷史原本發展軌跡的河南王,其心中感覺可謂相當矛盾.一方面,他明明知道只要大隋朝根基穩扎,天下間任何勢力亦難以動搖得了楊氏皇室的至尊地位。擔憂李淵會起兵謀反這種想法,其實多半只屬於杞人憂天。但在另一方面,李淵和李世民分別為元祖及雛龍兩大帝星,這卻又是鐵一般的事實,並不由任何人而改變。故此,在楊昭剛剛穿越過來那段時候,出於對歷史走向慣性的恐懼,他曾經不下百次地想過,要怎麼樣才能提前把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秘密殺掉,以確保自己可以安全地活下去。
自然了,當時的小王爺無論從任何方面評價,其力量都實在太弱小。所以這種事情,其實也當真只能幻想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可行性可言。而在後來,隨著武功修為以及在皇祖父還有父王心目中的地位,都不斷地飛速提升,楊招的自信也日益加深。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夠掌握足夠大的權力,那麼百萬大軍攻高句麗這種事,就一定不會再發生。而大隋朝國祚僅有兩代三十多年,其興也勃,其亡也速的命運,也必定可以被扭轉。故此對於李淵父子的威脅,雖然未至於全然不放在心上,但也再沒有像之前幻想的那樣,會產生出半夜潛進他家去,把他們父子殺死在床頭的荒唐衝動。
而亦因為如此,當袁天罡開天眼透視未來,告知小王爺朝陽天妖即將進入太原城並且和李閥產生衝突時,楊昭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猶豫,就已經作出了立刻乘上妖龍黑霸王,向太原城飛馳赴援的決定。可是他卻沒有預料得到,自己一心想要保全的人,居然連片刻也堅持不到,就被朝陽天妖殺得乾乾淨淨。
其實假如仔細想想的話,會有這種結果,大概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在楊昭記憶中的那段歷史裡,朝陽天妖是在峨眉金頂與極樂宗主摩訶葉決戰而落敗,丹田破碎,畢生修為毀於一旦,淪落為廢人之後才去太原尋找天妖戰甲以恢復功力的。而時間更是在十七年之後,其時不但元祖帝星已經正式移宮入格,其氣運上升而達於頂點,甚至連李家的下一代,也同樣成長了起來。
李健成、李元吉固然沒什麼本事,但那位李家四子李元霸,卻是大鵬金翅鳥托生,天賦無窮神力。在驪山秦始皇陵一役之中,李元霸就憑著這股無雙神力,先後與黃金雄獅還有天魔功大成的隋煬帝連番惡戰。雖落下風,但總能支撐著不敗。朝陽天妖妖法未成,正處於人生谷底。驟然遭遇如此難纏的對手,雖然成功奪得戰甲,但卻被打得落荒而逃,亦是順理成章的結果。
可是現如今,情況卻恰好顛倒了過來。朝陽天妖丹田既沒有破碎,又和戰甲重新結合,實力比起在終南山正一宮與摩訶葉決戰時,足足增長了近倍之多。而李淵氣運既未達顛峰,其龍氣便無法和天妖妖氣相抗衡。他次子李世民都還只有兩歲,四子李元霸更加連影子都還沒有,此消彼長之下,不敵朝陽天妖而淪落得個滿門被屠的下場,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但不管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罷,李淵總是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他生前所擁有的一切可能性,都隨著身體呼吸與心跳之停止而隨風消釋。誠然,李氏乃當世大族,子孫繁衍,人丁眾多。今天晚上雖然被朝陽天妖殺了整整二十餘名李氏直系男丁,但在旁系之中仍有李家後人存在。所以唐國公這個爵位,也用不著擔心會沒有人出來繼承。可是李閥之所以能夠列名當世四大門閥之一,最重要原因就在於李淵母親和當今獨孤皇后乃是親生姐妹。對於楊氏皇室而言,李家和獨孤家一樣,都是可以真正信任重用的自己人。
而假若換了由李閥的旁支子孫擔任閥主,那麼李家和楊家之間,也就再沒有關係了。國公之封爵即使不被削減,但失去了帝王寵幸,則李家最多爺爺不過只是一門富貴閒人而已,哪裡還有資格名列天下四大門閥之一?唉∼∼這才真正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天道無常,世事變幻,一切莫為此甚。無論如何,李淵既然已死,那麼李閥也就名存實亡,再不值得讓人為它而浪費精力了。
坐在馬車之中的小王爺,長長地歎了口氣,隨即睜開眼眸站起,舉步走下車廂。漢王楊諒向這位侄兒點點頭,率先向太原留守府的大門行去。此時此刻,兩叔侄同樣換上了週身素色衣服,腰間衣帶則是黑色。與掛上白布,挑起奠字白紙燈籠的太原留守府放在一起來看,正是再合襯不過。而站在門邊的李府家僕,亦是渾身縞素,神情哀切。見得兩位王爺並肩而來,雖是仍不忘按照禮儀高聲唱名通報,但那聲音無論怎麼聽,都擺脫不了一股大廈傾頹,樹倒猢猻散的沒落意味。
距離留守府慘案發生,兀今為止,已經過去了二十四六個時辰。李閥始終是當朝四大門閥之一,這次竟然被人半夜摸上門來屠殺了幾乎全族男丁,真可謂天下震動,舉世皆驚。如此大事,漢王權勢雖重,也還須盡快稟報朝廷,而不能獨自處斷。故此早在十二個時辰前,漢王府便已經派人快馬前往大興傳訊。之後要如何制定謚號,是否擇人承襲唐國公的爵位,還有如何發出海捕文書緝拿兇手等等問題,就都屬於朝廷方面的事了。而在太原這邊,自李淵以下合共二十餘名受害者的遺骸,雖說最後都要送回關中李家祖地去安葬,但在此之前,也萬萬沒有任其裸露不顧的道理。所以,就有了今日楊昭和楊諒叔侄兩個的留守府之行。無論如何,大家都是親戚一場,在情在理,在公在私,他們都好應該過來給李淵上一柱香的。
兩叔侄緩步並肩而行,逕直走進匆匆佈置起來的靈堂以內。一具黑色棺木擺放在靈堂地下,貢台上立著李淵的牌位。白綢輓聯分別掛於左右,中面則有個大大的奠字。香火繚繞之間,淒淒切切的抽泣聲不絕於耳。舉目環顧,但見數十名年紀老少不等的女子,人人披麻帶孝地跪在靈堂之上,一邊低聲啼哭,一邊將紙錢放進燃燒的銅盤裡。如此情景,使人觀後不禁為之惻然。
漢王與河南王兩位無論身份位望,都並非旁人可比。故此他兩人甫入靈堂,。那些女子們便紛紛勉強止了啼哭,哽咽著上前見禮。漢王擺擺手,神情肅穆地從旁邊司儀禮官手中接過線香,向李淵靈位拜了三拜。論輩分,楊諒是李淵的表兄弟,故此拜祭時無須下跪。楊昭的輩分則晚了一輩,雖然所封王爵比國公為高,但終究敬他人死為大,所以就用蒲團墊著跪下,同樣手捧線香拜了三拜,卻也無須磕頭。
兩叔侄行禮既畢,各自起身退開。那群李氏女眷當中,有位年紀看來在眾人中最長,身著誥命禮服,眉宇和獨孤皇后有幾分相似的老婦人,手柱枴杖,顫顫巍巍地走近而來,道:李門獨孤氏,見過漢王、河南王。兩位王爺屈身光降,老身實在不勝感激。老身那可憐的孩兒與孫兒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言畢,便要向他們恭身為禮。漢王急忙上前半步,伸手攙扶住那老婦,沉聲道:咱們都是一家人,表兄不幸遇害,我這個做表弟的,未能立刻捉到兇手以拜祭表兄在天之靈,心中已經甚是不安。姨母再如此客氣,可當真要折殺甥兒了。請起,快請起。
這位老婦人,便是李淵之母,獨孤信之四女,當今獨孤皇后的親生姐姐唐國夫人了。她們兩姐妹向來感情最好,當初楊堅還沒有登基建立大隋朝的時候,兩家人經常私下裡互相走動,唐國夫人對楊廣等五兄弟也是照拂有加。後來楊堅稱帝而入住太極宮,少不免就有了許多規矩,兩家人的來往這才逐漸減少。但幼年情義始終長在心頭。如今楊諒見了這位姨母,絕不敢因為自己是王爵皇子的身份,就有絲毫托大不敬。
唐國夫人被楊諒攙扶住了拜不下去,也就只好作罷。她淒然歎了口氣,抬首將目光移到楊昭身上。楊昭以往從未見過這位姨婆,但看她模樣與自己皇祖母有五六分相似,加上念她同時死了兒子和孫子,境況堪憐,故此心中亦甚是同情。此刻看唐國夫人目光掃到自己,小王爺當下便推金山,倒玉柱,畢恭畢敬地揖拜道:甥孫楊昭,見過姨婆,請姨婆節哀。表叔和表弟這次不幸遇害,歸根究底,其實都要怪我救援不力。假若我能夠早到半日的話,或者可能就頓了頓,又道:甥孫今日在此當天發誓,定要把那行兇的妖孽捉拿歸來千刀萬剮,以慰表叔和表弟在天之靈。假若言出不踐,教我身受五雷轟頂。
楊昭當眾發下如此重誓,登時人人側目。唐國夫人甚是感動,連連點頭道:好孩子,好孩子。難得你有這份心,快起來。她頓了頓,卻又搖頭歎道:唉∼∼報仇雪恨什麼的,其實還在其次。眼前最重要的,卻是言尤未畢,忽然止住不再說下去,改口道:老身有幾句說話,想要私底下向漢王、河南王訴說。兩位假若不急著回去的話,請往後堂奉茶,如何?
楊昭和楊諒兩叔侄,身上反正也沒有其他要事。唐國夫人既然有話要說,便順順老人家的意思也是無妨。於是當下都點頭應允了,便跟隨唐國夫人轉入內堂,各分賓主就座,家僕隨即獻上香茶。靈堂上的女眷,除去一名約莫十歲左右的小女孩以外,卻是都沒有跟過來。那小女孩生得粉雕玉琢般可愛,雖然年紀尚幼,身材未曾長開,但任何人都已經可以看得出來,這乃是名極出色的美人坯子。只不過,她那雙原本清澈的眼眸,如今卻已籠罩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陰霾,使人看了以後,便只會替她而感到莫名的心痛。唐國夫人伸手撫摩著這小女孩烏黑的頭髮,歎息道:好教兩位王爺得知。這孩子閨名秀寧,就是淵兒如今留在世上的最後一點血脈了。唉∼∼若非是河南王及時援手,淵兒他說不定就連這點血脈,也是難以保存。寧兒,全仗楊昭表哥,你這條性命才能僥倖留下。還不去多謝表哥的救命之恩?
李秀寧輕聲答應了,起身從祖母身邊站起,逕直走到小王爺身前,學著大人模樣向他盈盈下拜,道:多謝表哥。表哥,你知道是誰殺了寧兒的爹爹媽媽還有建成哥哥,對麼?表哥你武功很高,比爹爹和神通叔叔還要高的,對麼?寧兒求你教我武功,寧兒要親手抓住那壞人,為爹爹媽媽還有建成哥哥報仇!
原來這小女孩就是日後的平陽公主李秀寧。霎時間,楊昭心中也不由得為之慨然感歎。她小小年紀,原本正該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才對。可是沒想到閉門家中坐,也能有禍從天上來。一夕之間,就此家破人忘,淪為無父無母的孤兒,實在教人同情。
可是與此同時,小王爺卻也不禁感到有些許驚訝。李秀寧年紀雖幼,然而她說話之間,所流露出要為父母兄長報仇的那股意志,卻是出人意料之外地堅強。甚至不像是普通小女所能有的。剎那間,小王爺幾乎要忍不住懷疑,李秀寧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樣是穿越過來的了。不過再細心想想,小王爺心中卻又釋然。穿越這回事,哪能有如此之巧的?以為是街邊的大白菜麼?而且從另一方面而言,平陽公主假若不是這樣一位奇女子,那麼在另外哪個時空當中,她又如何能夠在被狠心無情的丈夫拋棄之後,硬是憑空聚集起一支軍隊,最後竟搶先在李閥大軍到來之前就攻佔了關中全境,奠定李唐三百年國祚的不拔之基?這樣看來,世事雖然變幻無常,但也只能改變客觀事實,卻改變不得人的本來性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