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金頂佛燈照大千(三)
來了,終於來了。到最後,摩訶葉也終於開口問出這句話了。可是出乎意料之外地,事到臨頭,楊昭的心情反而要比自己預想中更加鎮定和輕鬆。畢竟長痛不如短痛,即使眼下其實並非最合適的時間與地點,可是能夠盡早把問題解決,始終也算得上好事一件。頃刻之間,他長長透了口氣,隨即不假思索地凝聲道:「命在我手,路由我走。這輩子究竟要選擇一條怎樣的道路,決定在我,而不在於其他任何人。釋法神僧雖為有道大德,但他畢竟死去幾百年了。往事可追,未來卻不可測。我只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楊昭這番說話,字字句句,皆由肺腑而發,當中更無半絲猶豫。摩訶葉身懷「他心通」,靈覺敏銳得驚人,雖不能以此就憑空揣測得到別人的心底想法,可是若要分辨出他人的說話究竟是真心抑或假意,卻也易如反掌。然而,極樂宗主聞言之後,卻仍只嘿聲輕哼,並無太多其他表示。他沉聲又問道:「極樂正宗本為天竺婆羅門教餘脈,難道你就當真半點也不介意麼?」
「即使佛祖釋迦牟尼自己,當年也是同樣出身自婆羅門教。何況時移勢易,今日極樂正宗的作風與宗旨,也已經和天竺婆羅門教大不相同。而且……」楊昭目光在四**器之上一掃,搖頭道:「法器是由佛祖所造,若然與佛無緣而強行修煉,摩訶吠陀祖師的結局,就是前車之鑒。」
摩訶吠陀是極樂正宗的第三代宗主,也正是他首先參悟出「自斷六識,如來破極」之法。但就在他修成如來神掌第一式「佛光初現」的同時,體內佛力與本身真氣之間竟突然產生強烈排斥,終於爆體而亡,只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若論聰明才智,摩訶吠陀未必就在摩訶葉之下。論意志堅毅,則他既然能捱得過「如來破極」這一關,足見亦是心志如鋼,百折不撓之輩。但到最後,他始終也以失敗收場。相反,選擇走上相同道路的摩訶葉卻不但能夠成功,更可繼續深造其他幾式神掌,箇中原因所在,實在耐人尋味。
摩訶葉輕聲低哼,對此不置可否。兩師徒默然相對,彼此也不說話。直過去好半晌,極樂宗主才終於緩緩道:「婆羅門教在天竺,向來是特權階級,位居四大種姓之首。假若有朝一日,為師要將種姓制度移植於中土,更引進天竺貴族遷居大隋,你意下如何?」
楊昭心中凜然,凝聲道:「種姓制度人為劃分貴賤,不以才幹論人,惟以血統為尚。上位者天生即可永遠安享富貴,則必然墮向驕奢『淫』逸,只懂一味殘民以逞。而下位者若永無出頭之望,也只能變得麻木絕望,如此,又與行屍走肉何異?當年佛祖雖然出身婆羅門,可是卻創立佛教,宣講眾生平等,正是因為看清楚了這個道理。所謂流水不腐,要想國家民族能永遠保持活力,則種姓制度萬不可行。更何況,我中華自陳勝吳廣以來,便深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故此漢高祖劉邦雖然只是一介流氓出身,卻也能登位九五而為天子,創大漢四百年天下,其國勢之強盛,享祚之長久,至今仍無別國可及。所以師尊此舉,非但為致亂之由,更是自取滅亡之道,徒兒萬萬不敢苟同。」
摩訶葉雙眸之內異芒閃爍,緩緩道:「假如我一意孤行,非要這樣做不可呢?」
楊昭心下急顫。他緊咬牙關,默然半晌,終於向後退開三步,一字一頓地道:「假如師尊硬要一意孤行,勢必激起天下百姓群情洶湧。神州大地,勢必從此處處烽煙,甚至血流漂櫓,死人盈野。我身為大隋皇室後裔,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這種事情發生。師恩雖深重,但江山社稷,百姓利益更重。那麼即使迫不得已,徒弟也好只好……得罪了。」
「你想要動武?」摩訶葉嘴角處再現笑意,詰道:「你覺得自己有幾成把握,可以將本座收拾?」
「連一成把握也沒有。」楊昭亦不諱言,坦誠肅顏道:「可是『自反而縮,雖千萬人而吾往矣』。身為弟子者,我更有責任阻止師尊作孽犯錯。無論結果如何也罷,徒弟都必定會盡全力去拼這一戰。」
摩訶葉神情轉趨凝重,卻不再言語。良久良久,他忽爾輕聲一歎,徐徐道:「世間森羅萬象,其實只得三項真理,名為三法印。即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是也。當中道理雖然顯淺,可是知易行難,千萬人之中,往往未必能有一人可以做得到。過往的我,自負天下無敵,對於這佛理也是不屑一顧,更不說領會其中真諦了。但是……」
極樂宗主背負雙手,抬頭仰望天際繁星,歎道:「三百年前,婆羅門教被趕出天竺,被迫遷居中土。為了能夠在這裡紮下根來,於是改頭換面,自稱是佛門分支。為了能夠偽裝得像,自然也得精通佛門經典。如此這般,一來二去,這三百年間我極樂正宗所出的大德,其實也未必就比那些正統佛門支派的高僧少了。而到了我這一代,因為結束蟄伏而正式出山,為了招攬信徒,更不得不將本教的許多規矩信條,都一一加以改變。婆羅門教遺法,其實根本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再到楊玄感這再世霸王覺醒,我遭遇生平首次挫敗,方從天下無敵的幻夢中醒來。而朝陽天師與清風……更令我狠下決心,自斷六識以修煉如來神掌。」
摩訶葉頓了頓,把心光法令放在腳下,隨即抬起萬華如意,舉手輕撫,慨歎道:「心光法令可以令我成功如來破極,禪震法杖也可以令我獲取最強橫的力量。但只有這萬華如意,才能掃清我心中迷惘,照見五蘊皆空。世間其實並無一盞金頂佛燈,只有心燈而已。心燈輝映。光耀菩提,嘿嘿……這點變化,休或是釋法和尚,即使是釋迦牟尼本尊,或許也未曾能夠預料得及吧?」
師父的這番內心剖白,霎時間直把楊昭聽得喜出望外。雖然摩訶葉並沒有直接說明自己的態度,更沒有流露出半絲要皈依佛法的意思,但其言下之意,明顯已經深得「諸法無我」之三昧。不背負過去婆羅門教的包袱,不期盼將來極樂正宗可以再建種姓制度,亦不沉醉於如今的富貴權勢,摩訶葉終於斬破心中煩惱而解脫,得以獲取真正的自在。縱然仍舊因為有所牽掛而不能「涅盤寂靜」,但很顯然,此時此刻的極樂宗主,已經有資格配得上這麼八個字——世間最接近佛的人。
而既然如此,那麼先前摩訶葉向楊昭問的那幾句話,就很明顯只屬於某種「考試」而已了。在這場考試中自己究竟得到多少分,楊昭並不知道。他唯一明白的,便只是極樂正宗已經打破了舊有婆羅門教的束縛,得以重新出發。在未來的日子裡,它將會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一切就只全憑自己師徒兩人去合力開創。想明白了這點關節,小王爺心中更是歡喜。他激動難抑,脫口道:「師父!」
摩訶葉微笑著轉身,伸手在小王爺肩頭處用力一拍,凝聲道:「收你為徒弟,是我這一輩子中做得最正確的選擇。而有緣能夠成為你的師父,更是我畢生中最幸運的事。」感歎過後。他就地盤膝坐下,拍拍身邊地面,道:「昭兒,來為師身邊坐吧。在為師暈迷的這段時間裡,看來你也經歷過了不少事。修為比起當日咱們分手之前,卻是強得太多了。當中究竟都發生了些什麼,且都一一說給為師聽聽吧。」
楊昭心生暖意,當下答應著緊挨師父身邊坐下,略微梳理一番,便從當日自己離開大興,前往南蠻的事說起。如何在路上遇見魔門的「胖賈」安隆,從他手下救了「銀髮艷魅」旦梅,兩人如何捲入了南蠻百族針對白虎王所設陰謀之中,終於揭破陰謀,和白虎王不打不相識,然後如何深入南蠻,取得釋族信任,將正宗六神訣心法以及兩件神掌法器取到手等等始末,都逐一詳細說了。
摩訶葉聽後,當下搖搖頭,道:「能夠多得兩件神掌法器,對為師而言自是大幸,但對你自己來講,學這正宗六神訣,卻未必有什麼好處。這也罷了,你先繼續說吧。」
楊昭一時間也搞不明白師父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卻暫且把疑問壓下,再講自己回來大興之後,因為楊素的關係,所以被皇祖父加封為河南道行台尚書令,前往洛陽鎮守。然後淨念禪院之戰,小王爺領悟到自己體內力量太過雜駁,於是自行把麒麟內丹以及易經玄鑒內力都散去,只保留了無字真經,反而得以一舉衝上乾陽心法顛峰的全陽境界。摩訶葉聽得微微頜首,道:「人的天賦與精力,總有其極限所在。貪多務得,到頭來往往就因為精力分散而導致一事無成。不如專心致志精研一藝,反而可以得到更大成就。所謂看破?放下,正是謂此。嗯……之後又如何了?」
楊昭心中隱隱若有所悟,但一時卻又捉摸不定。當下又說到自己因為被「秘境獵族」誤會是楊玄感,對方為了想要楊公寶庫,故此對己下手,以其怪藥封住了自己功力。在無法提運真氣的情況下,機緣巧合,竟同時融匯六神訣、暗黑冰火、以及炎武論等三大絕學原理,創出了破天下?滅地獄的奇功。
摩訶葉點評道:「內家真氣可以自行散功,但招式卻難以輕易忘卻。昭兒你另闢蹊徑,將之重新整理,並且再加歸納融合,倒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不過在那之後,昭兒你應該又有奇遇吧?剛才你手中所握的那柄劍,還有身上所披戰甲,兩者皆有天神兵的級數,又是怎麼得來的?」
楊昭答應著,然後又說到因為袁天罡的關係,自己知道了朝陽天師所帶來的「妖劫」之災。為要阻止朝陽天師繼續強下去,於是動身前往太原,企圖搶先把天妖戰甲拿到手。可惜始終遲到了半步,朝陽天師不但已經得回天妖戰甲,更把李淵父子及李氏滿門男丁殺盡,並鯨吞其天子龍氣以滋補自身。雙方一場激鬥,卻因為百里獨步的緣故而被朝陽天師走脫。無可奈何,只好另想辦法解決。
恰好,此時「神劍公子」東方問世為要尋回妖兵「地獄惡」而出山。得東方問世、梵清惠、還有袁天罡三人幫助,自己順利並納乾陽、坤月兩大心法,衝上了無字真經上卷「元始篇章」大成的境界。再以此為基礎,把神皇重鑄,使這柄天神兵重獲新生。然後又以「周流六虛?神劍合一**」,將神皇兵解入體,與本身元神合一。再成功創出「凰者無敵——鳳武九天」這記劍招。
在重鑄神皇的過程之中,楊昭又意外得到炎帝的陽火內丹。因為明白太多龐雜力量入體,對己有害無益的道理,所以小王爺並沒把內丹力量吸納,而是把它轉化為赤晶戰甲。而在後來大興之後,自己又第二度與天劍玄奇通靈,並由此得窺全套先天八卦乾坤功的奧秘,可惜,「天驚地動」的威力實在過於巨大,而其後遺症也太過影響深遠,所以根本不敢冒險施展。可是要對付楊玄感,除去「天驚地動」以外,自己又再沒有其他招式管用。事在兩難,實在不知該當如何解決才好……惟有求教師父,請師父指點迷津了。
種種經過,可謂說來話長。等到小王爺把所有事情都原原本本地講完之後,天色早已經大亮了。摩訶葉默然良久,直過去好半晌,方才緩緩歎道:「昭兒,這短短一年不到的時日之中,你際遇之奇,收穫之多,竟比常人十年甚至百年的經歷還要更加豐富,委實教人驚歎。可是在為師看來,你眼下遭遇的問題之根源,也正是從『太多』這兩個字而來。」
楊昭心中輕動,凝聲道:「師父,你的意思是說……正因為我學得太多,所以才導致精力分散,以至於竟令每項絕技,都不能練上登峰造極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