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扭轉乾坤(二)
南鄭城和大興之間距離雖然不近,對於黑霸王這頭日飛千里的洪荒遺種而言,往返兩地卻不過就是一晝夜間的事而已。正是有了黑霸王,所以楊昭的計策才得以實施。否則的話,光是把信從南鄭送到大興,起碼也必須花費五六日時光,得到援兵到來時,便當真「黃花菜都涼了」。
正如計劃所預料。黑霸王直飛大興,就在皇城太極宮前降落。李靖持奏章入覲楊堅,具言局勢如此。又將信函交予得知消息匆匆入宮的摩訶葉拆閱。雖說大敵當前,堂堂天朝上國居然無兵可用,不得不抽調極樂正宗信眾組成僧兵以作抵禦,這事說起來當真有點兒令人顏面無光。但楊堅向來務實,也不太在意這些面子工程。當即就頒旨給摩訶葉,讓他依計而行。
大隋朝開國才二十年,統一天下更是只有短短十一年。故此儘管平時朝廷用之以維持帝國安全的主要部隊是十六衛府兵,但民間亦有大量退伍軍人。日後的「歷史」之上,聖戰大軍之所以臨時拉起桿子來就能和正規軍相對敵,這些退伍軍人中有許多都信仰極樂正宗,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如今讓摩訶葉提前組織聖戰軍,既可以將事態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之內,避免騷亂擴大而導致人心不安;二來也比朝廷臨時再傳下軍書去徵召參軍來得更有效率,更可讓楊堅看清楚極樂正宗的潛力而作好預防措施,可謂一舉三得了。
局勢既如此危急,摩訶葉當然雷厲風行。不過兩晝夜間,已聚集起兩萬聖戰大軍。六成是曾經打過仗的老兵,四成則是年輕信徒。事關大隋江山與楊昭本人性命,楊堅亦大開方便之門,從大隋朝兵部武庫中調撥了一應衣甲器仗給付聖戰軍使用。第四日清早,聖戰大軍已經做好所有準備,由於極樂正宗中始終缺乏能夠行軍打仗的人才,所以楊堅加封李靖為上將軍咨祭酒,督河南王府軍事,官職為正五品下,算是為他正了名分。
大軍以李靖為首,五部眾當中的法刑與陀羅二人輔之。再加上車騎將軍獨孤盛(獨孤閥中與獨孤霸並稱雙雄的高手,《大唐》中死於江都之亂和護軍將軍宇文無敵以及兩大門閥的部曲合共八百餘人,浩浩蕩蕩出發南下去支援西南方面的戰事。而為了及時傳遞信息和鼓舞士氣軍心,五部眾的沙也大師姊騎上黑霸王,先飛來和楊昭會合。後面大軍日夜兼程,緊趕慢趕地,好不容易終於趕在沙也和楊昭會合之後的十二個時辰之後,到達了九寨溝戰場。
戰況演變至此,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都變成「理所當然的歷史進程」了。吐蕃軍連日激戰,只對付隋軍三百銳士都已經搞得焦頭爛額。如今這二萬餘聖戰軍到來,雖然因為急行軍導致戰鬥力下降了老大一截,但吐蕃軍自己也是已經疲憊不堪,未能以逸待勞。再加上以南日松贊為首的王室勢力與貴族勢力雙方也是各懷疑慮,這場仗根本從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勝負。
戰鬥具體過程沒什麼可說的。吐蕃軍的表現,完全可以只用「一觸即潰」四個字加以形容。法刑和陀羅率領的先頭部隊才衝入戰場,吐蕃軍已經掉頭拚命奔逃。南日松贊連兒子松贊干布還在楊昭手上都顧不得了,直接策馬亡命飛奔。聖戰軍由後壓上,展開了一面倒的追擊戰。鐵甲軍身上所披鐵甲沉重非常,儘管刀槍不入,但在逃命時卻變成了要命的累贅。當下三千多人一個也走不脫,盡數被砍下了人頭。反而那些裝備遠比鐵甲軍粗陋的普通士兵,因為行動輕快,倒還走脫了不少。
解決了戰場上這幾千人,一不做二不休,楊昭立刻率領聖戰軍,向立在九寨溝裡面的吐蕃軍大營發動反攻。吐蕃軍損兵折將,軍隊已經不成建制,士兵更無鬥志。南日松贊在黑日法王與身邊親衛保護之下,僅帶著千餘最精銳的鐵甲軍此時皆已吸取教訓,脫下了鐵甲落荒而逃。那些貴族將領也走脫了五六人。其餘人等則被聖戰大軍盡情屠殺。半日之內,鮮血將九寨溝內的河水染成一片赤紅,超過兩萬以上的人頭被砍得遍地亂滾,最後又被全部堆起來築成京觀,屍體則集中起來放火燒掉。
這一把火,便燒足三日三夜,更燒掉了吐蕃國窮二十年之功才好不容易聚集的國力。南日松贊雖然僥倖逃脫,但此戰以後,吐蕃元氣大損不在話下,而他本身在吐蕃國內的聲望也隨之大跌,被壓制的貴族勢力更因此而再度蠢蠢欲動起來。相信二十年內,是再無心亦無力可以對大隋動兵,只有乖乖俯首稱臣的份兒了。既然如此,楊昭也無意繼續深入雪域高原去追殺南日松贊。將松贊干布和特意留下來不殺的十幾名吐蕃軍將領都交給了陀羅,讓這位極樂正宗的師兄將他們送返大興城並獻俘於金闕之前,也好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看看,膽敢輕捋大隋朝這頭老虎的鬍鬚,究竟會是個什麼樣的下場。
此間戰事已定,聖戰軍也休整完畢,隨即再度出發。但並非南下去支援仍然在劍門關和蜀中叛軍對峙的宇文述和獨孤峰,而是在李靖提議之下,穿過九寨溝進入吐蕃國境,借路繞一個小圈子,走岷山穿涪江,重回大隋國境。再經由江油進軍,走到了劍門關之後。災以黑霸王在空中飛行而與在關前的宇文述獨孤峰等人取得聯繫。兩家約定時辰,同時發動猛攻。劍門關雖然險峻,奈何遭遇前後夾擊,首尾不能呼應。經半日激戰後終於開關投降。宇文述與楊昭匯合,把蜀軍之中死忠於楊秀的將領,統統都捆綁起來,派人押解回大興受審。士兵則都收去了兵器,放他們各自回家。
劍門關既然已下,那麼從此地直到成都,便幾乎全是大路坦途了。短暫休整過後,兩萬聖戰軍與原來的三萬餘官兵合在一起,浩浩蕩蕩往南進發。過梓潼取綿陽占德陽,大軍勢如破竹,直逼至成都外圍。至此,由楊秀一手揪起的這次「蜀亂」,終於也要上演它的,最後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