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三百(二)
楊昭穿越以前在學校唸書,不管小學中學,語文課本上總少不了魯迅先生的文章。其中因為語文老師要求全文背誦的關係,所以至今楊昭還記得那一篇《故鄉》,記得閏土,記得那句曾被無數人引用轉述的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很有哲理,甚至放在現實之上也很有道理,但卻並非是可以放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時候甚至根本不成其理。遙想當年曹操率大軍南征孫吳,卻被周瑜在赤壁一把火燒盡了戰船,只好從華容小道退卻。這華容道說是道,其實根本沒有路。又因為下雨,所以坑塹內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曹操只好教軍士擔土束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人馬踐踏而行,死者不可勝數。三停人馬:一停落後,一停填了溝壑,只好一停跟隨曹操。可謂淒慘狼狽之極了。之後要不是關羽顧念舊情,禁不住曹操又哭又求地終於放他過去,只怕後來也就沒有那魏蜀吳三國鼎立,更沒有什麼司馬以下三濫手段陰謀篡魏,篡了以後卻又保不住,還選個白癡兒子上去做皇帝,終於搞得天下大亂導致五胡亂華死人無數的亂七八糟事了。
所以說,軍隊行動之時,就必定要走在鋪設平整的道路之上,決不可能仗著人多,所以就硬生生把沒有路的地方也踩成一條路。那些荒山野嶺地勢崎嶇,或者沼澤水網縱橫交錯之地,一兩人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地去走,或者能夠走得過。成千上萬的軍隊也硬要去走,那麼不管有多少人命也不夠填的,即使勉強填了進去,這支軍隊也廢了,根本再不能打仗。
天下雖然廣闊,但適合軍隊行動的路,來來去去也就只有那麼幾條,繞也繞不過去。就拿劍門關為例。此關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根本無路可通。故而素為蜀北之屏障,兩川之咽喉。關城不破,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朝廷官軍永遠也不可能入蜀平楊秀之叛。
由蜀地進出漢中是這樣,要想由吐蕃國內入侵大隋境內,同樣也不能例外。吐蕃軍無論是要乘隋軍和蜀軍在劍門關相持不下的時候突然從背後發起夾擊,抑或乾脆長驅直入,深入大隋腹地去攻擊城防空虛的大興城也好,其實能夠選擇的突破點不多,來來回回也就那麼兩三個而已。
李靖的先法制人之計,其實說穿了極簡單。就是率先帶領小部分精銳軍士,前往吐蕃國境與大隋國境交界線上的這些突破點預作防備。一旦發現吐蕃軍隊,便迅速集結起來,先給予吐蕃軍迎頭痛擊挫其銳氣,再憑借地形優勢死守當道,使其不得踏入大隋國土半步。李靖對吐蕃諸般情形只粗知大概,但也曉得其國內王族與貴族之間暗流湧動,相互明爭暗鬥無日無之。所以隋軍的小股精銳只要相持得一段時間,吐蕃軍必然不戰自亂,除去主動撤兵之外,便再沒有其他選擇了。
計是好計,但也凶險到了極處。吐蕃國內雖然暗流湧動,無法傾全國之力大舉入侵,但既然孤軍深入隋境,那麼其兵力必然不會少於三萬之數。這是攻取大興所必須的最低限度兵力。少過三萬的話,則大興城畢竟是大隋首都,哪怕城防再空虛,也不是僅僅幾百幾千人就打得下來的。而且這三萬吐蕃軍也不可能是烏合之眾,必然全是吐蕃精銳中的精銳。
相反,隋軍這邊左衛右衛左武衛三軍相加只有三萬,即使加上這一路打仗過來所收編的,也還不滿五萬。街亭列柳城陽平關等漢中諸處要隘都要留兵守備,實際可用之兵滿打滿算也只有三萬五六千人左右而已。以三萬多人與劍門關的七萬蜀軍相持,縱使對方泰半是烏合之眾,卻也絕不可稍有輕忽。為了維護戰線穩定,於是能調動出來前往截擊吐蕃大軍的兵力,最多最多也就只有三百左右而已。以三百士卒對抗至少三萬吐蕃精銳,哪怕佔有地利,以一當百,同樣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計議定當,楊昭和李靖立刻前去找宇文述商議。宇文述畢竟是行軍大總管,楊堅欽定的平叛大軍最高指揮。所以楊昭儘管身為皇孫外加左衛大將軍,也不可以擅自調動軍隊外出。
宇文述畢生南征北戰,闖過無數大風大浪。手底所殺過的高手沒有一百,少說也有八十。雖說向來多勝少敗,沒吃過什麼大虧,但總是留下了許多暗傷。這些暗傷平日裡似乎不礙事,可是一但有機會便會猛烈發作出來。當日宇文述和唐霜那場激戰,委實是傷了元氣。哪怕事後以無字真經療傷篇助他培元固本,但宇文述仍是以肉眼可見的程度迅速衰老下來。短短七八日工夫,對他而言卻像過了七八年,額上皺紋至少深了三寸。
不過宇文述雖然衰老得厲害,但思維依舊敏捷,目光之毒辣亦不減當年。對於李靖的推想,他稍加思索便全盤認可。但對於李靖分兵截擊之計,卻大大地不以為然。宇文述老成持重,認為這邊左衛右衛以及左武衛三軍絕對不能動。上策應該是譴使者快馬急報大興,立刻把消息盡快傳回去請求指示才對這是老成持重之計。
「此舉萬萬不可。」楊昭凝聲反對,道:「從南鄭到大興,快馬來回也需要七八日以上。而且唐十三雖死,唐門卻還未滅,大有可能派高手在路上進行攔截。萬一因此延誤了大事……」
宇文述搖頭道:「吐蕃國可能有異動,但也可能沒有。眼下一切只全憑李賢侄的猜度而已,並無直接證據可以證明。但劍門關那七萬蜀軍卻隨時可能出關向南鄭攻來。相對之下,還是這邊更加緊要。」
楊昭凝聲道:「楊秀連戰連敗,假如不勾結外援,遲早也是兵敗身死的下場。要奇襲大興,只有吐蕃吐谷渾還有西突厥三國有這種機會。但吐谷渾和西突厥要想過來,必須先突破史萬歲老將軍在涼州的防線。史老將軍戍敦煌多年,手下又有數萬百戰精兵。吐谷渾和西突厥想要在短時間內突破涼州防線,就非起二十萬大軍強攻不可。所以眼前唯一的威脅只在吐蕃,這點絕無疑問,還要什麼證據?截擊吐蕃大軍,我只抽調左衛三百士兵。這邊少了這三百人,也決不至於動搖大局。大總管,請成全。」
宇文述連連搖頭,道:「以三百敵三萬,這不是打仗,而是『自殺』。河南王,陛下和太子既然將你交給了老夫,那麼拼著這幾根老骨頭不要,老夫也萬萬不能讓你冒半點險。」
楊昭長長吐了口氣,突然反手從背上抽出陰陽令左右交擊。「叮」的一聲清響,激濺起幾點火花。小王爺淡然道:「我不是去打仗,更不是去『自殺』。只是散散步,活動活動筋骨而已。」
宇文述面上流露幾絲無奈,問道:「那麼……王爺你究竟要去那裡活動筋骨?」
楊昭將目光投向平鋪在桌上的大地圖,徐徐道:「可能是這裡吧。九寨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