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血

龍騰世紀 第四卷 帝國東昇第六十三章 願者上鉤 文 / 老茅

.    內閣各大臣仔細考慮了一番,皇帝的提議確實是一舉數得的辦法,唯一擔心的移民買不起或者不敢買火槍。

    不過王福自然另有辦法,大明宗室數十萬,北方大亂後,依然還剩十餘萬人,這些人為了封地,祿米曾經大鬧過一次,為了將宗室問題解決,去年朝廷已經下旨解除宗室不得從事各種營生的束縛,同時定下每年六百萬兩奉祿的定額。

    按朱元璋他老人家給子孫定下的祿米,十餘萬宗室,最高萬石最低二百石計,至少也需要祿米三千餘萬石,合銀近三千萬兩。不過,這都是虛的,從嘉靖朝以來,宗室的祿米從沒有足額發過,能發三四成算不錯,甚至有時一兩成也不到,上層宗室有封地,無需靠那點祿米,下層的宗室則苦不堪言,每年為之乞討者不泛其人。

    王福給宗室定下的銀兩雖然最低的奉國中尉只有三十兩,鄉君十五兩,不足原先兩成,可這是實實在在到手的銀兩,若是緊一點,也夠一年所嚼,又解除宗室營生的限制,如果勤快一點,比碼比普通人過得滋潤,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轉,不少宗室原先對朝廷的不滿已經消除。

    不過這只是對底層宗室而言,上層宗室對於朝廷無疑有巨大的怨言,認為皇帝不念親情,待宗室太苛。雖然親王由原先的祿米一萬石改為銀八千兩,宗室奉祿降低比例最低,可是他們依然不領情,對他們來說祿米是小事,封地才是大頭。朝廷將他們原先的封地分給了無地佃戶,猶如對他們割肉,又如何沒有會沒有怨言?

    這些宗室有的有著幾代人積累的財產,有的甚至積累了十幾代,他們雖然沒有了封地,有部份從北方南渡的宗室也丟棄了大部份財產,可依然有不少宗室掌握了大量財富,其中又以魯王、桂王、淮王、益王等人最富。

    若沒有王福重振大明,歷史上弘光朝被滅後,唐王、魯王、桂王三人先後稱帝,淮王、益王兩人為監國,這幾人中,除了唐王因為崇禎年間組織軍隊勤王反而被誣為謀反下獄,以致抄家,錢財不多外,另外四人都是富得流油的主。

    這些宗室朝廷已經解除活動限制,他們有著大量的錢財,還有不少家丁,因為封地之事,對朝廷或多或少有怨氣,實在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不如將他們全部遷往南洋。

    弘光七年八月,朝廷邸報開始對新發現的澳洲地理進行大幅度宣傳,並下達鼓勵百姓出海墾荒的詔令,凡自願到澳州的百姓男丁每人給地一百畝,女子五十畝;每五人朝廷發一頭耕牛,如果從事放牧,朝廷發放五倍草場,提供貸款,發放優質綿羊,無論是放牧還是耕種,朝廷一律免稅十年。

    這大大高於遷移到遼東的條件,雖然不少人擔心出海太遠,只是還是引得福建、廣東這些沿海的居民心動,若說北方天氣太冷,許多人擔心受不了天氣而猶豫的話,南洋可同處南方,至少不用擔心太過寒冷。

    其實這幾年隨著海貿的發展出海的人已經增加了許多,其中不少人都發了大財,自然引起其他人的羨慕,吸引了更多的人出海。這些人就有不少在海外置地,不過,由於多數是西,荷兩國的殖民地,他們必須要受到殖民者的盤剝,而朝廷不但免費發放土地還可以免稅十年,這樣的好事自然不能錯過,許多無地的佃戶都擁到官府處報名,爭取第一批移民,甚至不少有耕地之人報名參加,讓江南的地價終於開始小幅下跌。

    在許多人準備出海移民時,另一條消息也傳得沸沸揚揚,朝廷準備重新發還宗室封地,允許蕃王組建軍隊,不過,僅限於南洋之地。

    這條消息讓各個蕃王喜憂參半,紛紛出動家人進行打聽,只是只知道消息出自內閣,具體哪個內閣大臣傳出來卻是誰也說不清。

    這天一大早,魯王朱以海府上來客就絡繹不絕,這些來客毫無疑問都是宗室中人,魯王仍是太祖十世孫,大當今皇上兩輩,按輩份,皇帝見了朱以海必須稱叔祖,自大明重立起後,魯王就成為各宗室之首。

    眼下這條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想進一步卻打聽不到時,各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魯王府上,想從朱以海口中探聽到確切的消息,數十人一下子就將魯王不大的客廳擠滿。

    魯王封地原本在兗州,崇禎十五年,兗州被滿人攻破,魯王朱以派被俘而死,朱以海以弟繼承魯王爵位,寄居在台州。去年,朝廷解除蕃王的種種限制後,朱以海在京城購買房子居住,這座王府比起以前由朝廷定建的府第自然要小的多。

    「王叔,皇上允許蕃王開府建衙,不知是真是假?」

    「王叔祖,我們若是去了南洋,朝廷允不允許我們再回來?」

    ……

    此時整個王府客廳彷彿菜市場一樣,各人紛紛向朱以海發問。

    朱以海連忙用手向下按了按,魯王府管家在旁大叫道:「各位王爺,郡王,世子,安靜一下,安靜一下。」

    聽到管家如此一說,客廳裡的聲音才小了下來,眾人眼巴巴的望向朱以海,等著他的回答。

    「不錯,確有其事。」朱以海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自得的微笑,他輩份雖然高,只是年齡卻不大,今年才只有三十三歲,當初魯王府上下被滿清殺得乾乾淨淨,只有他因為避居台州才逃得一命,與滿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在台州時,曾想過散盡家財,招募勇士與滿人決戰,只是有唐王前車之鑒,最終才沒有實行,對於皇帝能夠重振大明天下,收復遼東舊地,朱以海心中很是佩服,只是卻不甘心一輩子碌碌無為,混吃等死。若依大明律,他身為宗室,事事限制,連勤王也不免牢獄之災,自然只能毫無作為,如果能在海外有一番作為,也算圓了一個夢。

    「真的?」許多人都不敢相信的問道。

    「當然,這是皇上親口對本王所言。」朱以海傲然的道:「若是諸位願意移居海外,親王可得十萬畝封地,郡王萬畝,親王可組建一支千人衛隊,郡王可組建百人衛隊,衛隊武器不限,可直接向朝廷購買。」

    朱以海的話讓整個客廳一片嘩然,親王組建衛隊,那是太祖年間才有的待遇,到了永樂,所有蕃王都被朝廷控制的死死的,蕃王連封地都不能離開,如果能重新組建衛隊,到了海外豈不是如同土皇帝一樣,可以為所欲為。

    「太好了,皇上宏恩啊。」

    「皇上畢竟沒有忘記我們宗室啊。」

    「我早就說過,皇上如此英明,怎麼可能對我們宗室如此苛刻,肯定會有補償。」

    ……

    親耳得到魯王的證實,客廳裡大部分宗室都興高采烈起來,唯有一個人卻是臉色鐵青,手緊抓著椅子,上面青筋暴起。

    「陰謀,這是陰謀,若是各個親王,郡王的封地都到了海外,那對國內還有什麼影響,不行,我一定要揭穿。」

    「唐王,你不高興嗎?」旁邊一名宗室打斷了朱聿鍵的思索。

    「啊,不,本王高興,高興……」朱聿鍵連忙回道,轉眼間又變得心如死灰,這根本是願者上鉤,眼前這些親王,郡王雖然不少人愚笨不堪,可是也有不泛聰明人,他們又如何不知道一旦去了海外,對中原再無影響。只是對他們來說,與其留在中原混吃等死,不如到海外開創出一番天地,再不濟也沒有國內那麼多限制,可以做一個真正的土皇帝。

    可是自己和他們不一樣,自從崇禎九年,自已招募人馬勤王反而遭到幽禁以來,自己就發誓一定要主宰自己的命運,如今大明雖然表面強大,其實完全背離了太祖以來的成法,為了海貿,無數人唯利是圖,久之人心思變,大明江山離傾覆之日不遠。可是眼下要如何才能化解皇帝這招釜底抽薪之計?

    「皇上,好消息,淮王、益王、魯王等人都向朝廷提出申請,願意移居海外,替朝廷開疆拓土。」田成一邊稟道,一邊笑嘻嘻的將一份名單遞給皇帝。

    「哦,這麼快。」王福臉上也露出笑容,本以為這些親王,郡王等人要考慮一段時間,沒想到他們倒是迫不及待。

    只是掃過名單之後,皇帝用手輕敲著桌子,忍不住問道:「怎麼沒有桂王和唐王兩人?」

    聽到皇帝問話,田成從皇帝手上接過名單,趕忙看了一遍,這上面確實沒有兩人,連忙道:「皇上,或許兩位王爺還要考慮一下,不如再等幾天。」

    「哦,那就等等吧。」王福神色平靜,心中卻忍不住想道:「這兩人不願意離開中原,究竟是故土難離還是有別樣心思?」

    上次行刺之事,雖然一切證據都指向潞王,潞王也沒有否認,可是錦衣衛還是查出不少疑點,當時只是為了保持穩定,皇帝放棄了追查,心中的刺卻沒有消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