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血第四卷帝國東昇第二十四章解決-
王走後。王福卻失去了外出的興趣。若是潞王知道自宮的騷擾反倒讓皇帝不出宮的話。不知會有什麼感想。
大明宗室這個問題總是要解決。二百多年時間。大明宗室就膨脹到數十萬人。雖然如今減少到十多萬。大明的財政也好轉。負擔起來沒有問題。只是若再過百年。雖然不至於最初那麼誇張。是增加十倍。二十倍還是有可能。那就是數百之數。又會成大明朝廷的一重負擔。
為止。王福才下旨給宗室鬆綁。允許宗室自由從事各種營生。並廢除了新增宗室的米。樣做就是要供養宗室的人限定在現在這個範圍。不能無限制的增加下去。
對於這一點。無論如何王福也不讓步。不過。了減少宗室的怨恨。或許可以再給他們一些甜頭。給現在的宗室增祿米或許是一個辦法。寧願現在朝廷對宗室的支出多一點。形成一個定額。也不能讓朝廷對宗室的支出每代增加下去。想通這點後。王福上才重新浮現笑意。對身邊的內侍道:「擬旨。」
「是。」田成連忙展一張空白聖旨。拿起毛凝視著皇帝。
「朕御宇天下六年來。於宗室向優待寬容。深知宗室生活艱難。不惜改變祖宗法度。允許宗室自謀出路。此皆為宗室所想。然有宗室不思國家艱難。耿耿於朕廢除新增宗室祿米之舉需知大明立國以來。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如今已是大明初期百倍。千倍。若不限制國家何以養之?朕非無情人實仍國無力養之。為償宗室之失。朕決意在現有銀上加五成。為定例自此國家每年供養宗室人口人數不變。銀亦不變。」
這道旨意一下。聚在宮外的宗只是議論了幾句就馬上散去了。皇帝的旨意很簡單。國家每年給宗室俸銀為定額。則國家負擔不起。如果人多了。每人所領必然要少。俸銀增加了五成。足夠讓那些底層的宗室比以前過的寬余許多子孫的利益到底不如己的利益重要。
最初明太祖給宗室所定祿十分優厚其中親-年一萬石。郡王二千石皇曾孫鎮國將軍一千石皇玄孫輔國將八百石皇玄孫輔國將軍六百石……直到八世孫以下。皆封奉國中尉。每人二百石。皇女封公主年二千石皇孫女郡主八百石。以下依次二石遞減世孫女縣君二百石六世女以下鄉君一百石。
相比之下。縣令的俸銀年才四十五兩還不如最低的鄉君。可見朱元對於自己的子孫照顧到了什麼樣的的步。只是他從沒有想過。宗室的米會到了整個國家都負擔不起的的步吧。
明太祖時。明宗室口才五八人。永樂年間增至一百二十七人。當時宗室對於國家財政說毫無負擔。宗室每年可以滿額拿到祿米。只是到了嘉靖朝。宗室人口已經超過萬人。每年宗室祿米就達七八百萬石之多。國家一年的稅銀三成用於宗室。自至之後。宗室的米就再也沒有滿額拿過。而是一減再減。
時。宗室人口最盛時超過二十萬人。若是按明太祖所定的。男最低二百石。女最低一百石全部接最低給付就要達三千萬石。事實上超過四千萬石也有可能。而崇禎朝即使竭力搜刮。一年的賦稅收入也沒有超過三千萬石。全部供給宗室也不夠。這當然不行。事實上。底層的宗室一年能成已經是不錯了。
事實上。就是眼下弘光朝也不可能按明太祖時所定的祿米發放。否則王福也會吃不消。而是將祿米折成俸銀。又打了數折之後再發。到最低的鄉君時。一年有銀十五兩。奉國中尉,則是三十兩。十萬宗室。每年銀四百餘萬兩。增中五成之後會變成六百餘萬兩。增加二百餘萬兩的開銷。對於大明現在的財政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影響。隨著以後銀兩的貶值。財政收入的增加。這份支出所佔的財政比例也會越來越小。直到忽略不計的的步……也算變相廢除了這個壓在大明身上的腫瘤。
「先生。怎麼辦?」看到皇帝這道旨意。潞王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連忙向夏希言問道
「高明。高明。」夏希言邊看邊贊到。對於皇帝的決斷佩服不已。每年二百萬兩的銀就輕易的讓些反對的宗室閉嘴。看似花費巨大。與日益增長的宗室人口相比。簡直不值的一提。
「先生。本王是問你接下來該怎麼辦。不是問你皇帝的旨意高不高明。」-王不悅的道。
「王爺。什麼怎麼辦?」夏希言含笑的問道。
「你……」-王的臉孔發紅。想發作還是忍了下來。道:「眼下那些宗室為了皇帝的一點好處。已經打算再求見皇帝反對先前的那道旨意了。本王豈非無事可做?」
「王爺。既然皇上作了退讓。這自然有王爺的一份功勞。王爺目的難道真想為新增的宗室爭取朝廷祿米。現在又何必再做事?若是王爺日後登上九五之尊。宗室應照此處理是。」
夏希言這一說-王想了一下才應過來:「對。對。確實如此。只是先生。最近皇上都出宮。本王又沒有借口再到宮中去哭鬧。如何是好?」
「王爺不用心急。上非是困於深宮之主。只要耐心等待。總會有機會。」-
王只好無奈的點了點頭:「那就等吧。」
數天之後。皇宮內。楊林向皇帝遞過來一份紙張。道:「皇上。這裡是夏小姐的資料。」
「放下吧。」王福吩咐道。看了份紙張一眼。卻沒有接過。
「是。」將紙張放下。退了去。心中納悶不已。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會收聚夏完淳姐姐的資料。難道皇上會對夏完淳懷疑。這個想法剛一冒出。楊林馬上搖頭否定。
薄薄的紙張放在書桌上。彷彿有千斤之重。王福數次拿下又放了下來。總是不定了決心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