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二百九十四章 動員加速 文 / 鬥氣刃

    公元1914年10月30日,日軍攻佔青島德軍第一道防線,並在第二道防線打開突破口,日軍第二艦隊為配合此次行動,與英艦一起駛抵大公島以北海面,在艦炮的有效距離內向德軍的伊爾其斯岬(今太平角)炮台及匯會前岬(今匯泉角)炮台轟擊,從側面支援陸軍的進攻;另一支日軍炮艦也駛出嶗山的董家灣向浮山方向的德軍陸地陣地轟擊1,。免費電子下載

    經過一番激烈的炮戰,日軍逐步滲透並佔領了德軍第二道防線。德軍將領依然沒有接受光復軍的好意,致使浮山防線沒有經歷任何血戰便落入日軍之手。對此,參加青島防禦作戰的光復軍將士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依舊難免心生不岔。

    最讓光復軍上下不滿的是,德軍丟失陣地也就算了,竟然在撤退的時候沒有銷毀防線內的重武器裝備,白白的便宜了日本人。戰後日軍在浮山一線的工事裡繳獲4門輕型克虜伯野戰炮,4部炮車及數百發炮彈。

    說起此戰經過參戰光復軍將士無不氣憤填膺,直罵什麼狗屁的世界第一陸軍,實在坑爹到家:

    眼看日本人咄咄逼人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德軍早在10月初便派遣俳斯萊爾少尉率8名士官、50名士兵來到浮山高地一帶,負責監視日軍的動向並觀察日軍炮兵的位置。20日德軍小隊在浮山上建立了5個防禦工事,26日開始向山上運送彈藥、糧食和飲用水。**一天的工夫就送上去子彈6萬發、手榴彈300枚、照明彈2000發及足夠堅持8天的食品和水。

    25日警戒指揮官菇拉保夫中尉與信號通訊部隊(1名少尉、6名士兵)一起來到該高地查看地勢,並與駐守在浮山高地上的德軍合併1,。兩位戰地指揮官規定在作戰方面由俳斯萊爾少尉指揮,在德軍是否撤離或投降則由菇拉保夫中尉決定。

    這點就讓參戰光復軍將士們感到非常不爽,這麼重要的外圍陣地,只安排了區區二十來位官兵守衛,尤其還是在附近103高地已經丟失的情況下。放下高傲會死嗎,有這些準備足夠光復軍一個加強連駐守十天以上時間了。

    真不是開玩笑,以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負責指揮的光復軍參謀團甚至敢立下軍令狀。可惜,青島德軍指揮官太過驕傲,根本就沒給他們這個表現的機會,只得眼睜睜看著浮山防線在日軍的攻擊下輕鬆易主。

    30日拂曉前,山頂上的警戒哨發現日軍試圖爬上浮山主峰,便向已經爬到半山腰的日軍先鋒部隊開槍阻擊。拂曉時分,山體的側面、背面也出現了日軍的身影,2、3個日軍小隊從山體的三個方向包圍上來。

    德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用排槍子槍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鑒於日軍在三個方向上對德軍壓制射擊,德軍漸漸地守不住了。上午11時後,菇拉保夫中尉的警戒哨兵向日軍投降了,但俳斯萊爾少尉的部隊還在山頂警戒哨所的後方陣地上堅持抵抗。

    不久因日軍包圍上來,鑒於德軍兵員不足,無法繼續抵抗下去,遂決定投降。此戰德軍陣亡2人,3人受傷。還有數名德軍士兵在1名士官的帶領下順山崖上的的吊索滑下,逃出日軍的包圍圈,返回市區裡。

    當時德軍指揮部對浮山失守頗為不滿,認為浮山是德軍天然的重要的警戒哨所。沒想到在山頂處有一個步兵小隊都沒有守住,實在可惜。

    聽到這樣的說法,參戰光復軍上下真真是哭笑不得,有這麼推御責任的麼?這要是換成德國本土任何一處地方,你丫的這樣說來試試?

    說白了,這又是日軍充分利用夜間悄然逼近浮山,趁其不備發動突然攻擊的成功戰例1,。另外,德軍在浮山上的5個防禦工事因山體的地勢原因分佈不合理,相互無法支援,有多處火力死角,造成德軍防禦力量分散,達不到一定的火力密度,使日軍能利用山巖的掩護接近山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說來說去事後諸葛亮誰都會做,但是眼下情況緊急,也容不得民主進步黨上下發洩心頭的鬱悶。歲軍參謀團再一次向青島德軍指揮部提出請求,請求讓光復軍參加最後兩道外圍防線的正面作戰,以延緩日軍的前進速度。

    短短時間內連丟兩道外圍防線,雖然德軍將領並不怎麼在意,可是在參戰光復軍參謀團面前有些下不來台。這個時候隨軍參謀團又提出參與正面作戰的要求,不得不讓德軍將領心中產生某些不好的想法,幾乎想也沒想就準備拒絕。

    可是這時候德國駐合肥商務代辦處發來措辭不爽的電報,要求青島德軍指揮部「適當」的照顧一下參戰光復軍的情緒和合理要求。他們也是沒辦法,王進一次又一次催促,不給個交代老是敷衍可不成。

    關鍵是青島的同胞表現得太不給力,短短時間便連丟兩道外圍防線,讓人不得不懷疑世界第一陸軍是否有水分的嫌疑?眼下的安徽已經成為了殖民地之外最大的軍事物資原料採購中心,歐戰陷入僵持的時候比拚的就是各國國力,現在可不好得罪了王進這廝。

    既然青島同胞不給力,那就讓願意拚命的光復軍參加正面作戰,別佔著茅坑不拉屎給別人小瞧了去。駐合肥代辦處也是滿肚子怨言,同胞的不給力給代辦處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趁機施加壓力發洩一番也情有可原。

    感受到了來自合肥方面的壓力,青島德軍指揮部也只得不情不願的答應光復軍的要求,讓一部分光復軍戰士負責防線上某些位置的防禦工作。

    局勢都到這份上了,王進自然不可能將寶全部壓在無心戀戰的得軍頭上。回過身來他便加快了動員速度,大量身負使命的使者奔赴各方,光復軍的戰爭機器迅速運轉起來,一股戰爭即將爆發的火藥味瀰漫在整個民主進步黨的地域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