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二百六十八章章 影響 文 / 鬥氣刃

    不提安徽一門心思發展內功,歐戰爆發的消息傳到上海之後,可是引起了租界內洋大人們好一陣……興奮的歡呼。

    沒錯,就是興奮的歡呼!

    英國人仗著世界第一強國的威勢,根本就沒把新近崛起德國放在眼裡。在他們看來,只要英國參戰,那些討厭的德國佬哪還囂張得起來,只有乖乖受首的份!

    法國人的心思則比較複雜,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歐戰終於開打,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和世界第二強國法國,還有歐洲憲兵俄國聯合組建的協約國家聯盟,擊敗囂張狂妄的德國佬只是時間長短問題而已,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他們擔憂的是,做為參戰主力而且又與德國接壤的法國本土,將要遭受何等慘重的損失?只希望,最後的損失還在法國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畢竟之前爆發的普法戰爭,給驕傲的高盧雄雞們帶來了太過慘痛的記憶,他們不希望再經歷一次這樣的痛苦。

    總的來說,高盧雄雞們還是樂見其成的,他們不介意親眼見證德國的覆滅……

    歐洲憲兵北極熊則是真正的欣喜若狂,他們別的都怕就是不怕打仗。北極熊的人口和動員能力,一直都是歐洲大陸其它列強十分忌憚的所在,就是近代以來和北極熊矛盾最為突出,也打過幾仗的英國,也不敢和北極熊撕破臉皮全面開戰!

    上海租界內不多的俄國佬,在歐戰爆發的消息傳來之後,就舉行了盛大的歡慶儀式,一邊往嘴裡灌著烈性白酒一邊高喊『烏拉』「沙皇萬歲」等等口號……

    比利時人:俺是打醬油滴,為什麼每次受傷的總是俺?

    ……

    各地租界群魔亂舞,北洋方面也是頭痛萬分。短短幾天時間袁世凱的頭髮都愁白了幾根,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是好。歐戰不僅僅只是歐洲列強之間大打出手,列強在全世界諸多殖民地也受到了最直接的影響,不是直接出兵參戰就是全力支持宗主國的戰鬥。

    英法兩國在東南亞地區擁有大量的殖民地還有廣泛的影響力,緬甸、越南還有印度等國都有直接出兵參戰。隨著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戰火之中,作為東方大國中國的首腦人物,袁世凱也不得不盡快做出一個關乎國運的抉擇。

    是加入老牌列強陣營協議國組織,還是參與新興列強陣營同盟國序列?

    如何選擇真是一個難題,稍一不甚就有可能引來滅頂之災,於歐戰結束之後將接受秋後算帳。所以,袁世凱謹慎謹慎再謹慎,召集一干手下重將和智囊,一連開了十來天會議商討研究,可越是商討就越下不了決心,遲遲不能統一意見。

    依照袁世凱的本意,自然要加入協約國同盟。怎麼說英國和法國這兩大世界第一和第二強國都是協約聯盟國家,實力比起同盟國家聯盟自是要強上許多。再者說了,英法兩國於民國的影響力和勢力不是吹出來的,北洋也沒少受到兩國或明或暗的支持,要是惡了這兩國北洋還能不能繼續執民國之牛耳還難說得很捏。

    可是隨著德國迅速崛起,與法國爭奪歐陸霸主地位。其陸軍之精良訓練有素更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北洋集團與德國方面的關係日益密切,在經濟教育科技還有軍事方面的交流日益廣泛,北洋軍中不少將領都有留德經歷,對德國很是推崇不少人都建議加入同盟國陣營。

    袁世凱一時間左右為難,可是時間又容不得他多做磨蹭。隨著歐戰規模逐漸擴大,亞洲還有非洲許多地方也慢慢陷入戰火之中。作為東方大國的中國無論是人力還是資源,都是參戰兩方看重的戰爭潛力,民國又沒有置身事外的超然實力和優越地理環境,參戰兩方是容不得民國蛇鼠兩端搖擺不定滴。

    更讓袁世凱氣憤不已的是,自己在這邊煩惱萬分,王進那混蛋卻是能夠靜下心來發展實力,借助歐戰爆發大量定單的刺激下大發橫財。老袁心中不平衡了,他決定拉王進一同下水,要倒霉大家一同倒霉嘛,沒理由什麼都要我北洋一力扛下。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手下鼓搗出來的一份有關南方經濟形式的報告驚著他了,他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南方經濟借助歐戰這樣的大好良機迅猛發展,最後將北洋拋得遠遠的,再被安徽憑借絕對的經濟優勢一股做氣拿下整個中國!

    隨著歐戰的持續影響,東南沿海還有上海等地的民族企業得到了一絲喘息之機,他們在外國企業的打壓下艱難求存,依靠突然多起來的定單和生意迅速回復元氣發展壯大,並承接了不少列強國家派發下來的外包業務,業務水平在大量定單和實際操作經驗的磨礪下迅速得到提高,繼而有了更進一步的根基和底蘊。

    各省軍閥也是趁機大肆發展勢力,平息爭端鼓勵工商,掃清境內匪患發展民生。他們不如此也不行啊,有安徽在上頭壓著,雖然沒有命令他們要如何行事,但是此事誰要是膽敢跳出來胡亂蹦達,等待其的絕對是毀滅一途!

    安徽以強勢疏導南方各省以正確的方式接受歐戰帶來的好處,大量工廠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崛起。只是讓這些軍閥們想不到的是,安徽境內也湧出大量民間資金,分散到周圍各省設廠開礦,硬生生將周圍幾省的經濟總梁提升上去。

    王進的堅持,最終還是讓安徽軍政府上下取得一致。合理規劃安徽進給的經濟佈局,不一味的盲目重複建設,以形成良性的可控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安徽也出現了第二次大規模的用工浪潮,無數農村閒散勞動力在軍政府的引導和指引下進廠做工。

    原本參加江西大建設的安徽民工紛紛回流做工,佈置於兩江兩淮地區的招工點一時間人滿為患,更有大批北方生活困難的民眾南下尋找生存出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