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日本人的反應 文 / 鬥氣刃

    「公使閣下,我們需要一個解釋……」英國公使朱爾典嚴肅質問道。

    王進可沒有替日本人隱瞞的義務,等日本代表一離開,立刻便在英美代表的催問下『半推半就』告之:日本人在暗地裡做小動作,私下向北洋集團提供國際貸款,秘密支持北洋集團推翻現有民國政府等等等等……

    英國人怒了,日本人這是在落井下石啊。目前歐洲局勢緊張萬分,英國已逐漸將全球勢力慢慢縮回本土,作為英國最主要殖民勢力的遠東地區一時將會出現視線真空,他們不希望遠東地區在這時候出現他們無法掌控的問題和變故!

    美國人也怒了,日本人分明就是在扯他們的後腿。三都澳軍港的修建剛剛步入正軌,正需要安徽與美國方面齊心協力的時候,日本人橫出一槓子,可能會徹底打亂安徽的節奏,更何況日本人還在秘密扶持北洋集團推翻現有民國政府,讓他們十分看不上眼。

    日本代表滿心忐忑的將情報傳回國內,詢問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回事。他根本不知道這事的真假,不過按照他對國內那幫人的瞭解,知道這事十有八是真的。心也很有一些不滿,這樣的事情連個照會都不打,不是純心想讓他丟醜賣乖嗎?

    公元1914年初,日本政府接受北洋集團的秘密貸款請求,在北洋集團同意了日本方面一系列苛刻條件之後,大筆日元貸款還有軍械通過天津口岸秘密運抵國,用以緩解北洋財政和勢力擴張方面的需求和鴨梨。

    日本需要的是民國政府的低頭妥協,不然北洋集團答應的一系列政治條件根本無法實現。所以在半推半就間,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集團,在日本勢力的秘密支助下,暗地裡籌劃對黎元洪執政的共和黨政府的取代計劃。

    王進知道歷史上袁世凱就成功了,民主進步黨在北方的勢力薄弱,他知道自己影響不了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和進程,可是他也絕對不會讓袁世凱和北洋集團輕易得手。

    除了暗提醒共和黨那幫傢伙之外,讓歐美列強參合進來,分擔一部分鴨梨還有火力,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英國絕對不會希望國在這時候出問題,更不可能將南方利益拱手相讓給日本人,他們還沒有這麼大方!

    對於日本插手國內部事務,美國人倒是無所謂,他們需要的是商業利益和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三都澳軍港修建是美國太平洋戰略計劃的重要一環,日本人想要阻止美國絕對是不答應的。

    至於日本私底下幫助北洋集團,這不干美國什麼事,美國在國北方的經濟利益很一般,就算全部損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因為此事致使英國在華利益受損他們倒是樂見其成,對於國長江流域的廣闊市場,他們可是垂涎已久。

    日本談判代表傳回去的消息,讓日本政府極為震怒。

    肯定是北洋方面洩露的秘密,袁世凱真是沒用,這麼點秘密都守不住。日本大本營立刻就找到了『原因』。

    消息洩露了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不過面子上難看一點罷了。英國人擔心會鬧出亂子來影響在國的利益,這一點其實也很好解決。英日同盟條約還擺在這兒呢,只要日本方面做出保證,想來英國人也會選擇支持日本的決定。

    至於美國佬,日本人雖然忌憚但也沒怎麼太過放在心上。三都澳軍港是個大問題,大本營認為美國在這上面居心不良,明顯針對日本的戰略佈局,想要依靠太平洋兩端的軍港限制日本對外擴張。

    對於美國的敵視行為大本營雖然惱怒不已,但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三都澳軍港的事情可以先放到一邊,等解決了袁世凱的問題再說也不遲。

    果然,日本在和英國主動談起國事務,並做出了一番保證之後,英國人放下心來甚至還和日本達成了一些秘密協議。

    既然事情已經敗露,日本方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光明正大的與北洋集團還有袁世凱頻繁接觸,根本就不理睬民國政府的抗議還有警告。美國人見沒好處可撈,也沒再參乎進這些糊糊事,老老實實的修建港口開發商業利益。

    至於掀蓋子的始作俑者安徽,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齒恨得不行。軍部一幹好戰分子紛紛叫嚷著直接出兵,掃平國南方的敵視分子,然後駐軍吞食拿下地區。

    他們認為這次事件是一次大好機會,日本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可以在上海集結溯江而上,直接進攻國浙江和安徽,台灣方面駐軍亦可以配合進攻福建。直接扶持袁世凱上台,通過長期駐兵權將國富庶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置於大日本皇軍的控制之。

    這樣的提議著的很誘人,但是也不是沒有風險和阻力。國南方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日本出兵不知道英國人是何想法。美國人是肯定不會答應的,日本不僅是美國在太平洋控制權爭奪上的最大敵人,而且美國在國南方擁有眾多商業利益,根本就不會同意日本出兵!

    日本政府內部的反對聲音也不小,現今的日本政府可不是軍人當家,內閣充斥太多親英和親,美分子,他們極不願意和英美等國對立,認為這對日本的發展非常不利。

    現在的日本可不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國內經濟一團糟不說,根本就沒有做好大肆侵略國的物資準備。打仗是要花錢的,一路順利的話還好說,可以以戰養戰就地補給。可萬一要是戰事不利呢,日本經濟還能不能承受得住?

    日本內閣官員們可沒有軍部那幫傢伙有信心,國可是還保持著名義上的統一,誰知道出兵後會出現什麼難以預料的變化?

    英國方向很快也察覺了日本內部的騷動,他們可不希望日本出兵國南方這樣的事情發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