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地雞毛 文 / 鬥氣刃

    一系列聳人聽聞的標題出現在第二天各大革命報刊上,著重描寫了北洋軍的喪心病狂還有南京城的慘重損失,在配以清晰慘烈的圖片讓讀者深切感受到熊熊烈焰的無窮威能,狠狠的痛斥了一番北洋軍的殘暴和瘋狂,最後還不忘煽情的號召國民抵(和諧)制『不稱職』的北洋政府,歡迎一切有識之士加入到抵抗北洋殘暴統治的革命陣營中來!

    北洋軍在南京放火的消息一出,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一片嘩然……

    南京六朝古都,文化遺產極其豐富,城內的木製建築繁多,這一把火下來可是損失慘重。許多街區完全變成一片白地,就算守軍搶救得再及時,各街區也都或多或少損失不一。市民們無家可歸生活無著。城裡的糧食缺口一下子無限增大。

    既然全盤接手了南京防務,王單東自然也要對受到戰爭波及的城內百姓負責。在請示安徽軍政府得到同意之後,衛戍司令部指揮城內守軍立刻行動起來,組織護送失去家園的民眾們緊急向發後方安徽送去,沿途各據點光復軍負責一路上的吃食和住宿安排。

    早已經豁出去的馮國彰,命令北洋軍『令可殺錯不可放過』,卻是在追擊途中被隨行採訪的外國記者給逼退了回去。馮國彰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他可以無視國內民眾們的呼籲和不滿,但是絕對不敢得罪和傷害外國記者,就是袁世凱在這也沒轍!

    「好手段啊好手段,安徽真是使的好手段……」在利用外國人這一點上,他不得不佩服安徽的手段,自認自己絕對在短時間內想不出這麼絕的點子。

    北洋政府力挺馮國彰,堅決否認北洋軍在南京『故意』縱火,在報紙上拚命的給江蘇北洋軍的行為找著借口,一口咬定戰爭期間出現一些『意外』純屬正常,誰知道這是不是南京革命黨使出來的苦肉計,再說了南京城不是還沒被燒成一片白地麼?

    北洋政府這一無恥行徑遭到全國上下一片譴責之聲,湖北、上海和北京等地的進步報刊因報道南京慘狀被紛紛關閉,個別言辭激烈的進步人士甚至被抓捕收押,北洋政府也動了真格。

    可讓北洋政府沒想到的是,不僅僅是中國人鬧得一地雞毛,就連外國人也湊熱鬧參乎上一腳。他們在報紙上對北洋軍和馮國彰這一慘無人道的縱火行為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和激烈批駁。要知道南京城中可是居住著不少外國『友』人,也幸虧城內守軍及時滅火,不然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袁世凱傻眼了,北洋政府也傻眼了,國內的報紙除了安徽的他們都可以強行關禁,可是外國人的報紙呢?這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最讓他們煩惱的還是各國駐華公使們的不滿抗議和嚴厲警告。

    抗議什麼?警告什麼?

    那還用說,抗議北洋軍在南京的喪心病狂,警告他們以後不要亂來,不然沒北洋政府好果子吃♀次算是北洋政府逃過一劫,在南京大火中沒有一個外國人傷亡,公使們不消再有下次。出了問題他們也得跟著背黑鍋,雖然他們也很消北洋統一中國。

    英、法、美等國公使積極在南北之間斡旋努力,消雙方能夠在和平的框架內進行談判。他們已經看出來了,袁世凱在短時間內不但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甚至還有可能打輸!

    這些國家可是把大部分賭注都押在北洋身上,可不消北洋以失敗告終,他們承受不起政治和經濟上的雙重損失……

    袁世凱一時心情大壞,隱隱察覺到一絲不妙的情況。經歷過無數風浪的他心堅如磐石,很快就調整過來,趁機向各國公使再次提出要求凍結民主進步黨黨在衡的賬戶。

    南方戰事為什麼打成了現在這個摸樣?答案很明顯:民主進步黨的橫插一槓子!

    民主進步黨為什麼會有如此大能量?答案更為簡單:因為他們有錢!

    民主進步黨的資金很多來源於衡且數額十分巨大,每每想起那一筆筆數額巨大的錢款,袁世凱就忍不住想要將它們搶來據為己有!

    可惜,各國對北洋政府的這項『合理』請求,依然未做出明確的表示。

    袁世凱惱怒的詢問這是為什麼,他的好朋友英國公使朱爾典苦笑著告訴他,他們也很想凍結王進和民主進步黨在衡的帳戶,可這其中牽涉到了大量的利益集團,王進在英國上流社會也有不小的影響力和勢力,想要凍結他們在瑞士銀行的存款哪那麼容易?

    袁世凱鬱悶了,只得退而求其次,消各國能夠阻止本**火商向革命黨販賣武器彈藥。

    那些長期駐紮在上海的外**火商,在民主進步黨和光復軍加入反袁軍陣營後,立即就被安徽軍政府揮舞著白花花的大洋砸昏了頭,在『萬能』的金錢面前拋棄了之前的所有偽裝。

    這些可惡的軍火商至少賣了數萬枝步槍,上千萬發彈藥給反袁軍各部,個別軍火商甚至違反一貫的『潛規則』向反袁軍出售馬克沁重機槍和火炮☆為可惡的是,這些軍火有四成從上海經浙江流入,另有六成從福建廣東流入國內,最後順利到達反袁軍手中。

    這些地區可都是北洋政府名義沙上控制下的區域,怎麼可以讓革命黨如此猖獗?但真實的情況卻是,民主進步黨在福建、廣東和湖南三省的活動完全就是公開化的,在上海民族進步黨於滿清時就已公開活動,而且勢力還大得驚人。

    可惜,各國公使們依舊不能滿足北洋政府的這一要求。開什麼玩笑,這些軍火商在本國的能量都大得很,公使們沒事誰都不願意招惹這幫傢伙,更何況在中國他們都是穿一條褲子的利益共同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