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章 人才濟濟 文 / 鬥氣刃

    ~日期:~月4日~

    ,exbib,

    話說,在擁有不小優勢的情況下,上海討袁軍與駐守於上海製造局之北洋軍處於對峙狀態。也不知道陳其美是怎麼想的,竟然不急於想辦法打破這樣的狀態,在戰爭期間大煙照抽妞照吃吃喝喝也沒有低於平時標準,完全一副享受人士做派……

    他還能有心思穩坐釣魚台,袁世凱卻沒有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在大洋加北洋軍於南方節節勝利的雙重攻勢下,浙江都督朱瑞的意志動搖了。尤其看到陳其美這麼一副『享樂』不作為的摸樣,在北洋援軍登陸上海之時,朱瑞毫不猶豫的在背後狠狠捅了陳其美一刀子!

    朱瑞突然出兵上海協助北洋軍作戰,駐在龍華的淞軍被迫撤離龍華向吳淞一帶撤退,陳其美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此時的滬軍在前後夾擊之下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

    陳其美當然不可能束手就縛,心頭的狠勁也被激發出來,還想要最後努力一把。可就在這時,他拜把子的兄弟劉福彪突然叛變,投奔了袁世凱政府的懷抱給了他最為沉重的一擊。

    一時間滬軍軍心動盪人心惶惶,有劉福彪的例子在前,滬軍各部軍官在陳其美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紛紛逃走或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靠了袁大總統,怎麼看跟著北洋混也比跟著頹勢已顯的國民黨和陳其美混要強不是?

    陳其美被這一連串的變故給弄懵了,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身邊聚攏的一幫狐朋狗友們便逃散一空……

    眼見情勢不妙,時任革命軍吳淞要塞總司令的鈕永建,顧不得和滬督陳其美打什麼招呼,先把自己從危險當中撈出來再說。

    他急忙邀請上海紅十字會出面協調和平解決武裝衝突,而北洋軍不得不給洋大人幾分面子,同時也是為了迅速結束上航事,自然也不會拒絕和平解決問題的『好意』。

    時紅十字醫生柯司往返炮台與北洋海軍之間,在他的牽線搭橋之下雙方遂達成『和平』協議。上海紅十字會接收吳淞炮台,鈕永建和居正等國民黨人率餘人經羅店迅速退往嘉定,至太倉將部隊徹底解散,兩人隨即轉道風雨飄搖之南京。

    眼見大勢已去,上海華界已基本落入北洋之手,陳其美無奈之下只得通電下野避居租界。上海討袁軍與北洋軍血戰近七十天後,起義遂以失敗告終!

    「真不知道陳英士到底是怎麼想的?咱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通知警告,浙江都督朱瑞信任不得,有可能投靠袁世凱在背後捅他一刀子,讓他先下手為強!」王進搖了搖頭:「也不知道他當初刺殺陶成章時的狠勁跑哪兒去了,這次竟然變得猶豫不決起來?」

    「哎呀,誰知道他是如何想法?」坐在旁邊的吳楚無奈的攤了攤手:「南京防不也是一樣嗎?如果孫先生早接受咱們的提議,拿掉程德全換上國民黨人當江蘇都督,南京眼下的情況絕對不會如此糟糕,可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是是,多說無益!」王進甩了甩頭,將心頭的煩躁和不爽拋到一邊,拿著南京社會部發來的南京臨時政府要員名單輕輕抖了抖,一臉的苦笑和無何奈何:「說實在話,南京城裡的人才還是蠻多的嘛,我看著都眼熱不已,可惜孫中山不會使用!」

    見吳楚面露疑惑之色,王進哈哈一笑,指著名單上的名字解釋起來……

    王進沒有說謊,南京城裡確實是人才濟濟,不僅政務和黨務方面的人才不缺,就連軍事上面的人才也並不缺乏,有些人就連他都眼熱不已,只能連連在心頭暗罵國民黨有眼不識金鑲玉,錯把大將當措犬。

    不得不說,黃興當初給南京留下了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當時南京臨時政府北遷,革命黨人努力瀕南京留守這個中心。黃興改任南京留守,統轄南洋各軍。

    他便成立留守府,以李城為留守府總參議,府內設政務、軍務兩廳,以馬相伯為政務廳廳長,張孝准為軍務廳廳長,陳嘉會為秘長,何成浚為總務處處長,耿覲文為參謀處處長,曾昭文為軍需處處長,陳登山為軍法處處長,趙正平為軍學處處長,林虎為警衛團團長。

    怎麼樣,這些人名中有不少都很眼熟?

    雖然後來程德全當上江蘇都督,對國民黨這些軍政要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壓,有的甚至離開了南京這個革命中心。比如林虎,他就回到了江西參加李烈均組織起來的反袁軍,並出任軍方要職作為江西反袁的一大主力奮戰不止,此時則是轉頭在安徽的指揮下奮戰。

    可是這些人中也有不少依舊留在南京,如今也在孫中山的『反袁』統帥部任職♀其中有不少都是後世在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比如何成浚。其本人不僅僅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北伐和中原大戰中活躍一時,日後更是官至國民政府陸軍二級上將。

    這是個真真有本事的人,人稱小孟嘗和湖北大家長,被譽為天才的說客和雜牌軍的領袖,絕對讓人不可小覷!

    還有馬相伯馬博士,這可是真正的民國文化界領袖級別的人物。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教育家,中國名校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震旦大學首任校長,更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於右任和邵力子等人的老師,光這個名頭就能震傻一大片,包括王進本人在內!

    要說這些牛人中王進最看重和渴望得到哪位,文人當屬馬相伯,軍人自當是著名的『陸士三傑』之一的張孝淮!

    可能張孝淮在民國的政治舞台上還沒有發力便早早身死,但是他絕對是軍事方面的帥才。瞧瞧與他同列『陸士三傑』的蔣方震和蔡鍔是什麼角色?再看看陸士畢業典禮上原本排在他之下,卻是因為某些『面子』問題而排在他之上的那兩位:

    第三名叫荒木貞夫,後為日本陸軍大將,陸相,甲級戰犯,第四名叫真崎甚三郎,陸軍大將,後來任台灣總督……

    ,exbib,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