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八十章 有陰謀 文 / 鬥氣刃

    ~日期:~月4日~

    鑼鼓喧天,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安慶碼頭上一派熱鬧非凡

    王進志得意滿的踏上碼頭地界,揮了揮手引來迎接人群一片歡呼,一個連全副武裝的光復軍戰士立刻將他簇擁護衛在中間。所有前來迎接王大司令「衣錦還鄉」的官員和商界代表們,還有圍觀打醬油湊熱鬧的民眾們,無不被王大司令的身後背景,四艘「楚」字號軍艦的昂揚身資,還有艦首那面目猙獰高高揚起的艦炮所震撼!

    這下牛避大了,儘管有不少安慶有能力的人士,或直接或間接的得聞王大司令在南京城威風八面的傳聞,心中早就有所準備。但他們萬萬也料不到王大司令的能量如此之大,去了一趟南京竟然還拐來了四艘軍艦!

    風光無限的在安慶碼頭好好的秀了一把,並當眾發表了一通熱情洋溢的革命宣言和援鄂規劃,暢想革命和安徽的美好未來,碼頭上一眾人等被他煽動得熱血沸騰歡呼陣陣。可還沒等他這個援鄂軍先鋒官有所動作,湖北方面在2月6日卻與北洋軍達成了停火協議。

    太不給面子了,實在是太不給面子了

    消息第一時間傳到軍政府手中,王進氣得臉色鐵青當場拍了桌子!

    此時的武漢三鎮北洋軍已佔其二,留著武昌不打反而主動求和,當然不是老袁怕老孫,而是向老孫示好給北洋爭取發展擴充的時間,更深層次的目的是通過「養敵」自重來要挾中央政府。當然,忌憚王進和光復軍這根「攪屎棍」擾亂現在的大好局面,也是北洋急於「求和」的主要原因之一。

    河南商丘方面他一早就與王進和光復軍徒了,隨著湖北也進入徒階段,老袁可以全力在清廷內部運作自己的大計。

    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王進消看到的,沒見到剛剛亭在安慶碼頭的四艘「楚」字號軍艦管帶們正鬧騰著要離開嗎?

    好說歹說浪費了不少的口水和白花花的大洋,還有安慶最大青樓裡水靈靈的妹子,終於安撫住了這幫海軍大爺,王進馬不停蹄帶著手下弟兄迎來了柏文蔚率領的援鄂贛軍主力一個師外加一個旅的全部人馬。

    剛剛將老柏迎進了安慶軍政府司令部,還沒等他大倒苦水,柏文蔚便迫不及待的告訴了他一個很「不幸」的消息:「南京城出大亂子了,陳xx和杜xx兩位管理委員會委員在喝花酒時遇刺身亡,現在南京正亂成了一團!」

    對此,王進只能表示活該他們倒霉,也不看看南京被他們這些**害成什麼樣子,他們竟然還有膽子大搖大擺的出去喝花酒?

    兩人唏噓感歎了一陣,待氣氛差不多了便立刻進入了正題。儘管湖北那邊已經和北洋軍達成了停火協議,但王進和柏文蔚兩位大佬依舊決定繼續兩家的援鄂「大業」。

    北洋軍和湖北軍政府簽訂的徒協議可靠麼?當然不可靠!

    不說別的,北洋軍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突然主動求和,真以為湖北是法蘭西帝國啊?不說別的,單單就老袁這人就很讓他們信不過。有陰謀,這裡面一定有陰謀!

    接下來幾天,贛軍主力通過安徽和湖北英山一線的陸地通道,源源不斷的湧進湖北境內增援湖北革命軍。湖北革命黨得到贛軍和光復軍的大力支援,頓時一掃之前的萎靡狀態士氣大振,紛紛叫囂著要反攻北洋軍佔領的武漢兩鎮。

    湖北革命黨在一出爾反爾的舉動,引來湖北境內北洋軍強烈的抗議和緊張,兩方互不相讓湖北境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戰雲密佈

    不管湖北的局勢如何,跟此時的安徽著實沒有太大關係,王進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邀請柏文蔚一起視察安徽各地。

    安徽的變化是巨大滴,各地的民生情況都有不小的改善。特別是王進在南京的一番「招商引資」,替安徽招攬來大量的閒散資金,各種各樣的工廠企業在安徽各地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了出來,活躍了境內經濟活動的同時,也為軍政府減輕了不少的就業鴨梨。

    安徽境內的輕工業發展尤為迅猛,在軍政府有意識的引導和安排下,以合肥六安和巢湖為中心的輕工業基地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紡織廠,麵粉廠,火柴廠,肥皂廠,牙膏牙刷廠,毛巾廠,洋灰廠,磚瓦廠,水果罐頭廠,餅乾廠等等工廠隨處可見,市面上的各類商品也跟著豐富起來。

    短短時間內,安徽便取代了江蘇,成為了中原地區第一輕工業基地。

    不僅僅是輕工業,重工業特別是煤炭和鋼鐵工業也得到了不小的發展

    為了得到淮南豐富的煤礦資源,王進指示軍政府在淮南建立了一家規模龐大的「國營」煤礦企業,為了能將開採出來的煤炭資源第一時間運往安徽各地,軍政府還花費了大筆資金修建了淮南至蚌埠的專用鐵路幹線和不少支線鐵路。為此軍政府專門成立了安徽鐵路公司,聘請詹天祐為鐵路公司總工程師。

    大量支線鐵路的修建,又導致了對鋼材的大量的需求□進老實不客氣的把招投標手續全都免了,直接把這份訂單交給了以前經營過的蕪湖鋼鐵廠還有兩家鐵礦,接著又通過政府手段對安徽省鋼鐵板塊進行整合,成立了安徽第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的重工業基礎,就在這樣有利的局勢下得到了良性的循環和發展。

    當然,在為安徽的發展修橋鋪路的同時,王進也不忘為自己大撈好處。只是投了下小一筆資金和兩家鐵礦,他在安徽第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占4%股份,公司總資產一次性突破了2萬元讓他佔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為了讓鋼鐵廠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他沒有接受小弟們去日本購買「廉價」生產設備的提議,而是直接砸下了大筆資金,通過太平洋國際貿易公司向德國和美國定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