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五十六章 安撫民心 文 / 鬥氣刃

    王進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千防萬防還在高薪的前提下,對貪污犯罪設置了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可是依舊沒有防住手下官員們的貪婪之手……

    對於『高薪(和諧)養廉』神馬滴,其實王進真不怎麼在乎。手下官員們平時貪點拿點無所謂,關鍵是他們要認真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後世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嘛,不怕你貪就怕你貪了不做事□進也是秉承著這樣的想法,當然軍政府有錢也不會虧待自己人就是。

    他一向都認為,只有手下官員們自己的生活和家人的生活無憂,才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的認真辦事。所以安徽軍政府在薪水待遇和福利方面從來都沒有吝嗇過,也不怪其他革命陣營的同志們爭著搶著要來安徽工作。他自問沒有對不起手下弟兄們的地方,可是淮南這幫蛀蟲們肆無忌憚的瘋狂行為卻是深深的傷害了他那顆『幼小』的心靈。

    還好他當時接到淮南民亂的消息時,沒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在察覺有些不對的地方之後心中存有足夠的警惕。在來淮南的時候帶上了足夠的人手,同時對待淮南軍政府這一幫官員時也沒有第一時間動用激烈手段,先安撫住了人心不穩的淮南官員。不然現在被抓住的那幫官員要是不要命的鬧騰起來,還指不定會弄出什麼亂子出來。

    來到淮南之後,他在台前出面安撫吸引所有的注意力。暗中卻是派出精幹人手,秘密分散到淮南各地打探當地的真實情況。說實話,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他從來都沒有幹這事的經驗。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路嗎,穿越前電視電影和小說裡的經驗可是一大把啊,隨便拿出來點就夠用了。

    可是秘密調查出來的結果,卻是讓王進心寒不已。他實在沒有想到此次淮南民變真這個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淮南軍政府負責安置和管理流民的官員!

    更讓他氣得七竅生煙的是,這幫混蛋竟然還把手伸向了淮南的流民群體,作威作割後把所有的問題往軍政府頭上一推,這不是逼著流民們跟著軍政府拚命嗎?

    為了不使事態擴大影響整個淮南地區的穩定,王進便設了這個甕中捉鱉的局,藉著開會的機會將心存僥倖心理的犯事官員一網打盡。至於那幾位撈足了好處,心思機靈早早看出不妙跑路逃到北方的淮南犯事官員,王進命令社會部追殺一個也不能放過!

    抓捕了這幫混蛋官員,敲打了淮南其他『不作為』的官員,王進立刻帶著大隊人馬還有急於『戴罪立功』的淮南官員們深入淮南最貧困的地區調研安撫民心,同時以軍政府的名義給生活困難的流民們帶去了足夠的生活物資,幫助民眾們解決實際的生活困難,並鄭重承諾流民們將獲得和本地鄉農們一樣的生活畢和做工機會,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在附近的小學堂免費就讀……

    王進這幾板斧下來,正中流民們心中的軟肋。經過之前的一系列折騰和大規模械鬥血淋淋的教訓,被安置在淮南的流民們不知不覺間對軍政府充滿了防備和警惕。只要外地有親戚朋友可供投奔者,就算是冒著再大的危險他們也要離開淮南。

    可是,依舊駐留在淮南的流民們也要吃飯,不然他們連活下去都難。如今王進代表軍政府親自送來他們急需的生活物資,解了他們生存下去的燃眉之急。之後王進又允諾流民們能夠獲得和本地人相同的待遇,這就讓流民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

    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願意離開熟悉的鄉里四處流浪?誰又願意整天遭人白眼和鄙視?誰都想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如今王進代表軍政府全部許諾了他們,流民們也不管是真是假,總之心頭了一個奔頭不是?

    再加上他們的孩子以後有免費的學堂可以上,就這一點,已經足夠流民們對王進和軍政府感恩戴德了△民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要能有個安穩的環境,能夠吃得飽肚子,再有下一代能夠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你們看看,這就是咱們中國的農民,再想想你們之前所幹的混蛋事兒……」王進指著遠處一臉滿足的流民們,衝著跟來的淮南軍政府官員們一通憤怒的咆哮。

    或許是王進的一通咆哮有如暮鼓晨鐘,也或者是淮南軍政府官員們心存愧疚,又或者是有王進這位安徽的最**ss親自監督……

    在王進的親自帶領和監督下,心存愧疚的淮南官員們做事倒是盡心盡力,不怕髒不怕累的在流民聚集區忙前忙後,倒是獲得心存警惕的流民們不少好感。

    王進一直待在淮南的流民區忙了好幾天,督促著淮南的官員們將以前落下的工作全部完成,這才抽空在周圍實地查探了一番。可是查探過的情況讓他心情沉重不已,對於淮南的實際情況他早已有心理準備,可是真正親眼看見時卻發現情況遠比想像中要惡劣得多。

    他還是有些依賴於後世的經驗過於想當然了,淮南一地作為安徽最為重要的糧食基地,在他想來淮南的農民怎麼地也要比霍山那山林地強?可是情況卻並不是如此,他不知不覺間便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淮河!

    此時的淮河可不比後世花過大力氣治理,對於居住在淮河兩岸的居民們來說它就是一頭兇猛的惡獸,幾乎年年雨季之時都會氾濫成災,周圍幾十里田地瞬間變成一片汪洋,半年的勞動就此化為影。別說那些本就家底不豐抗風險能力極差的貧苦農民,就算是殷實的地主家庭,如果沒有可靠的第三產業經濟來源,也經不起淮河年年這麼折騰!

    如果淮河這條凶獸不得到有效控制的話,沿河幾十里最為肥沃的膏腴之地在上半年幾乎算得上完全荒廢,可想而知損失有多麼慘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