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三章 要看清現實! 文 / 鬥氣刃

——    全文字

    清帝退位的消息一經傳開,宛如晴天一記霹靂,整個中華大地的政治中心北京猶如爆發一場規模浩大的大地震

    「改了朝代了!」「共和了!」「再也不會打仗了!」這是那些最普通百姓們的想法——

    (全文字電子免費下載)

    「皇清就這麼亡了?」「孫文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天塌拉地陷拉」「以後的日子該怎麼活」這是那幫子滿清的愚忠腐儒們的想法。

    「共和了共和了,中國有希望了」「趕日超英」「同學們,咱們報效國家的時機到拉」這是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的年輕熱血學子們的想法。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因為清帝退位一事,整個北京城裡鬧轟轟的,到處都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場景,有興奮的有茫然的更有一臉痛惜的。各處酒樓茶館更是成了各式人等發表自家意見的最好場所,時不時的還會出現一堆年輕學子和老學究們的激烈辯論。

    北京城裡到處瀰漫著一股浮躁不安的氣氛,壓抑得無數人等心頭沉甸甸的不明所以,只想著將心頭的輕鬆或者悲憤宣洩出口

    北京城的龍旗收起來了,人們只知道「共和」二字,也對「共和」二字津津樂道以後就是「共和」的年代了嘛,可是人們心中又是一片茫然無措,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共和」?

    清帝退位的消息經過電波傳遞到南方,臨時政府首都南京一片沸騰,革命黨各派大佬們紛紛彈冠相慶,南京城裡還組織了盛大的「共和」慶祝遊行活動——

    (全文字電子免費下載)當天晚上,整個南京城的天空被綻放的各式美麗煙花佔領,足足持續了三個小時臨時政府的熱情才稍稍緩解。

    王進也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拿著吳楚送來的電報撇了撇嘴,心中騰起的波瀾剛剛興起就被平息,隨手丟在一旁很是不以為然

    「怎麼文升,你好像不怎麼高興啊?」一臉激動得不能自己的吳楚,對於王進的冷淡表現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鬱悶。

    「我要如何高興?」王進摟緊了夾在手臂裡的小女兒圓圓,讓坐在大腿上的大女兒丫丫能給舒服一點,一邊教著兩個乖乖女識字,一邊漫不經心道:「清帝就算不退位又能如何?他早就是一個傀儡了,現在只不過將這層叫做傀儡的遮羞布拿掉了而已!」

    吳楚一滯,想了想還真是這個理兒,不由有些喪氣的從激動興奮中回歸現實:「文升,照你這麼說來,這次南北和談是換湯不換藥羅?」

    「比這個更糟糕!」王進擺了擺手,手指著鋪在案上的《三字經》,當成童謠一般帶著兩個小不點一齊念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吳楚鬱悶的看了眼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溫馨場景,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後什麼都沒有說出口。心裡好奇得緊,不知道王進說這話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

    糟糕?再糟糕還能糟糕到什麼地步?

    房裡朗誦《三字經》的稚嫩童音清脆悅耳,讓旁聽者心靈也不禁跟著一片空靈。王進十分享受的歎了口氣,回頭衝著吳楚歉意一笑,輕聲解釋道:「以前還有滿清皇室那一幫人幫咱們牽制袁世凱的發展,可是現在麼,嘿嘿」

    吳楚先是恍然大悟,而後又變成了一臉的不以為然:「就算是少了一層束縛,以咱們南方革命黨的聲勢和力量,哪用得著擔心袁世凱這廝?不說其它,真要拼起命來,單單就咱們光復軍也能活活耗死北洋軍!」

    「話不能這麼說,咱們在發展,難道別人就一直緩步不前?你也太小看天下英雄了?如今沒了滿清皇帝這個束縛,北洋軍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充實力。而且袁世凱比起孫先生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他手頭控制有軍隊,同時北方各派系人馬也都願意聽老袁的話,基本可以算得上在名義上統一了整個北方。單單就是這一點,咱們南方能比得上麼?就連咱們區區一個安徽省,只要靜下心來搞發展,不也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袁世凱擁有整個北方,加上又有外國銀行團的大力支持,只要他願意就能迅速的發展壯大。你再瞧瞧咱們南方,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力無疑是巨大的,可關鍵是他手頭沒有嫡系人馬,根本就指揮不動各省的實力派大佬,南方看似統一其實就是一盤散沙」

    「那該如何是好?」吳楚憂心忡忡問道。

    「現在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也顧好自家了。只要咱們自身的實力強大了,不管外界局勢如何變幻咱們都不必擔心。你也別擺著一張苦瓜臉,讓我幫忙搖旗吶喊可以,但想讓我將手頭的軍隊白白奉送給孫大炮,想都不用想。不說我同意不同意,手下的那一干兵頭們就不會答應,你還是死了這條心!」

    「當然,咱們也不能什麼準備都不做,給臨時政府必要的提醒還是要做一做的。另外咱們的兵工廠不是快擴大規模投產了嗎,可以和各地帶兵的同志們聯絡聯絡一下感情,告訴他們咱們這裡有多餘的槍彈可供買賣,自家同志打個七八折沒啥問題,關鍵是要和他們結成一個秘密牢固的攻守聯盟!」

    「哎,也只能先這樣了」吳楚一臉的苦澀。好好的一場歡喜,結果到頭發現卻是一場空

    在北京,袁世凱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即2月日,便按孫中山提出的辦法,迫不及待地將退位詔送各國公使及南京臨時政府,並發表聲明:

    「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之公認,今由弊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業經世凱署名,則宣佈之日,為帝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從此努力進行,各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全文字電子免費下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