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四章 民意大旗 文 / 鬥氣刃

    對於議長和副議長一職,軍政府早有安排也沒出什麼差池,吳春陽如願以嘗坐上了安徽省咨議局議長一位,接下來的會議在熱烈和隆重的氛圍內順利進行

    王進親自參加了安徽咨議局的第一次會議,等到這些議員們將一套常規流程走完,他這才笑著鼓掌慶賀,並代表軍政府向全體議員們表示尊重,慷慨激昂的發表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演說,總之一句話:幹好各自的本分,你好我好大家好!

    等這些表面文章全部弄完到了議案提請的時候,又是他代表軍政府第一個向咨議局提請議案《統一安徽》,希望咨議局能夠發出邀請,邀請安徽邊緣那幾座不在軍政府控制範圍內的民黨武裝首領來安慶商量「大」事。

    咨議局剛剛開張就接手如此重要任務,這讓一干議員們心中興奮不已,他們紛紛發言表示支持軍政府這一舉措,之後更是全票通過王進提請的這一提議。

    大家都不是傻子,軍政府和王進什麼意思心裡明亮著呢。不過顧及到咨議局剛剛開張,同時也是為了打響名頭,第一項議案於公於私他們都得支持,不然被人看輕了以後就真成了廟裡的菩薩——一尊擺設了。

    於是,咨議局立刻派人送信,緊急聯絡盤踞在那幾座邊緣縣城的民黨首領,熱情的邀請他們來安慶坐客,由他們牽頭和軍政府談一談那幾座縣城的治理問題

    為了讓咨議局的第一次任務圓滿成功,由副議長蕪湖鄉紳林老先生牽頭,暗地裡發動各自的勢力和能量,或明或暗的向被邀請的那幾位民黨首領施壓,希望他們不要做出讓大家掃興的事情來。

    前文說過,軍政府並沒有對各地地主鄉紳們打壓太甚,只是用「市價」買下他們手頭多餘的土地,並且還幫助他們建立符合當地發展情況的工廠和作坊,所以這些地主鄉紳們的勢力依舊還在,作為各地方大宗族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在安徽地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這些人為了以後的前程突然聯合起來,其中所蘊涵的龐大能量可想而知。軍政府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吳楚本來想要出面制止他們亂來,這不是逼著那幾位民黨首領和軍政府對抗到底嗎?不過卻被王進伸手阻止:「讓他們去弄,反正最後都要用武力解決的事情,咱們也不要打消了那幫傢伙們做事的積極性嘛!」

    果然不出所料,接到咨議局邀請的那幾位民黨首領直接拒絕了議員們的「好意」,也不理會議員們通過各種渠道傳遞過來的暗示,十分蠻橫的將信使趕了出去

    這一下子,咨議局裡炸開了鍋,那幫子在各地素有「威望」的議員們大感臉上無光,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以後還有什麼前途可言?同時他們心頭也是惱怒萬分,對方也太不給面子了,以後還想不想在安徽混了?

    對付這樣冥頑不佞的頑固分子,沒說的在議長吳春陽的提議下,咨議局請求軍政府出面直接清除。

    接到了咨議局的請求之後,軍政府終於有了合適的借口,王進立刻調派周雲率領獨立第六旅一個主力團前去平亂鎮壓地方

    說起來也是讓軍政府和王進鬱悶不已,由於各種原因當初光復軍席捲安徽之時,雖然拿下了安徽大半地區,但在皖北幾個極偏僻的縣城卻被當地民黨武裝先拔頭籌。本來這也沒什麼,直接大軍壓境搶過來就是!

    可是萬萬沒有料到,這樣偏僻地方的民黨武裝,竟然還和同盟會等革命團體有密切聯繫,這就讓得王進在動手之前不得不考量一番,會不會因此而搞出革命陣營的內亂出來?這樣的結果不說他想不想看到,這個引起「革命陣營內亂」的頭他是絕對不願意去開滴!

    而且說實話,那幾個縣城的地兒真的太偏僻太窮困,當時的新光復會和軍政府正忙於消化新得的地盤安撫民心,沒有精力和同盟會等革命團體大打口水仗,所以就先放任一邊不管不顧。王進和軍政府以後就不當那幾個縣城存在,不管是做規劃還是救濟地方根本就沒有將那幾處地方考慮進去,因為這事還鬧出了不少的口水。

    可是等到軍政府在安徽的統治日漸穩固,大量流民的湧入給軍政府帶來大量青壯勞力的同時,也不免帶來了許多安置和生活上的麻煩。這時候,軍政府驚訝的發現,那幾個被遺忘了的縣城的位置和地盤正好可以安置大量流民,安徽在建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也有幾條要通過那幾個不在掌控之內的縣城!

    這就讓以王進為首的新光復會同志們難以忍受了,馬的不要佔著茅坑不拉屎好不好?可是軍政府在之前一直大戰連綿小戰不斷,一直沒有騰出手來對付那幾家民黨,當然一時之間找不到一個有說服力的借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所在。

    現下可好,有咨議局這桿「民意大旗」在手,經過《光復報》一番大肆渲染,軍政府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戰事的發展非常順利,周雲率領一個主力團的兵力橫掃而過,那幾家民黨武裝根本就不堪一擊,只是稍做抵抗便土崩瓦解,短短不足十日時間全部拿下不在軍政府控制內的地盤

    大軍勝利凱旋,咨議局裡一干議員們也興高采烈,他們認為這也是咨議局的勝利。吳春陽眼見士氣可用,急忙聯合一批開明議員提出了《安徽土地改革》等關係民生的一系列議題,軍政府都很給面子的一一予以響應。一時間咨議局名聲大噪,議員們歡欣鼓舞再接再厲紛紛行動起來,將咨議局賦予他們的監督權利和上情下達溝通的權利抓了起來,做出了不少讓百姓們拍手稱快的好事和大事來。

    就在咨議局一干議員們幹勁十足,想要再接再厲做出更大的成績來之時,王進代表軍政府又趕到了安慶,向咨議局提請一份光復軍進兵南下的議案。

    此提議一出,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