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九章 調整分工 文 / 鬥氣刃

    回來之後他不停的遊走於山谷小鎮的街頭巷尾,充分的感受著山谷小鎮的變化,和王思量等領導同志商討新光復會的現狀和未來,不停的和各色人等見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在之後舉行的留守骨幹會員聯席會議上,王進對山谷小鎮的建設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對山谷小鎮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將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和富饒,同時在會上將這段時間和同志們的商討結果和廣泛聽取的意見和建議一一道出,對新光復會總部進行有限度和改進和重組……

    軍政部負責下屬武裝力量的人員、武器、作戰等任務等方面,由王進親自兼任軍政部長,軍政部的日常事務由秘書長王思量全權負責,其餘軍政部委員大多是光復會中的高層將領和各支部負責人兼任;

    黨務部負責黨員的發展、審核、培訓和監察工作,可以說是新光復會的關鍵部門,目前由身在上海的王二單同志負責,等上海那邊的事情過後回來掌總;

    宣傳部負責宣傳,組織黨員們外出活動,負責控制區內的輿論監察和監督,由《光復報》總編王續東同志負責;

    教育部負責控制區內的學校管理、教師安排、學生課業安排等等事物,目前暫時由山谷小鎮王老鎮長負責,等今年留學美國的劉文典畢業回國之後再接手;

    內務部負責對內的監察和警戒、維持控制區穩定的工作,由王單北同志負責;

    警務部顧名思義,負責警察管理、具體執行警戒巡邏、維持今後內治安,由王單東同志擔任警務部部長一職;

    外事部負責聯絡、協調外圍組織以及其它組織或機構的統,戰工作,暫時由王單南同志負責,等在京津地區混得風聲水起的吳風範回來之後交接;

    商事部負責新光復會資金地運作及其管理,還有旗下社團和工廠的財務監督,由目前在巢湖負責紡織廠經營的曹寶同志負責(詳見《經營上的困難》他已經加入新光復會);

    組織人事部,負責人事方面的組織,培訓,鍛煉和監察,王進兼任組織人事部長,具體事務由秘書長王單西負責;

    財務部是新光復會唯一一個與外界有聯繫的部門,主要工作和核算都交給了太平洋投資銀行的專業會計人員幫忙清理,由林沙負責監督管理;

    社會部負責情報工作和對外諜報和反諜報工作,這是王進目前最關心的一個部門,想想在上海那麼隱秘的軍火倉庫都被陳其美給知道了,更何況那些能量比陳其美更大的大亨們呢。所以,在這方面他最為上心。可是,他手頭根本就沒這方面的人才,就算是現今整個中國這樣的人才也稀缺的堪比後世的國寶熊貓。

    沒辦法,現在的通訊條件想要做到統一佈置短時間內統一調配太過困難。所以他乾脆不設總負責人,情報工作交由各分會自己掌握,同時培養情報人才。只有特別重要的情報才會通過特殊渠道以最快速度送到王進和總部手裡。

    王進之所以大張旗鼓的對新光復會的內部分工做出如此細緻的調整,主要是因為攤子大了,再要像以前那樣『一手抓』分工不明確的話,很多事情都存在資源浪費和重疊的問題,這樣的苗頭早就已經出現,引起了高層同志們的極大困擾和不安。

    所以,王進開會前找到幾位負責同志商量,很容易的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支持。當然原因不止這麼一點,隨著辛亥年越來越近,中國大地上天災**頻頻,地方上對清廷只抱有最後一絲僥倖心理,但是大家都明白,等這段僥倖心理也被嚴酷的現實所消磨乾淨的時候,就是神州大地遍地起烽火之時!

    王進的想法就是,等南方各省烽火燎原的當口,新光復會趁勢而起,在清廷的絕大部分吸引力和軍隊被牽制的情況下,光復會甚至有可能將安徽全省一股做氣拿下!

    一個省的管理工作可不是那麼容易做的,事先將各部門的權責細分,等同志們適應一段時間之後,雖說不一定能夠管理好一個省份的工作,但總比趕鴨子上架強吧?

    真實歷史上辛亥革命成功之後,之所有革命成功的果實被各省市大量舊式官僚鎖攫取。雖說革命黨為他們的鬥爭經驗不成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有經驗的行政管理人員奇缺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想想看,辛亥革命成功之後,你讓一個原本只知道四處奔波搞聯絡工作,甚至是一個專門搞暗殺等暴,力行動的同志去管理一個市的行政工作試試?所以說,提前做好準備是十分必要的,整個中國除了他之外,恐怕誰不會料到,清廷竟然會在一夜之間崩潰得那麼快那麼的徹底!

    看了這份各部門負責人名單,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姓「王」的咋這麼多?這不像是一個領袖一省的革命組織高層人事調整,更像是家族企業的內部分工。

    你道王進真想如此嗎?

    怎麼可能?

    王家村一繫在新光復會高層的力量過於強大,可能會在以後形成尾大不掉的不利局勢,到時候新光復會真的成了王家村一系掌控的組織,甚至王進這個大佬都有被架空的危險。

    王進這也是沒辦法,無奈之下的無奈選擇。因為能夠有能力獨當一面,而且還要讓他放心的人才實在太過稀缺。新光復會重組初期,一切都要以穩定團結為主,王進更需要對各部門有著絕對的掌控才成。這時候除了大肆使用王家村那一幫跟了他許久的人之外,真的找不到比這更好的人選了。

    這也是特殊形勢下的權宜之計!

    王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同時也有解決的辦法。等以後新光復會的後備人才被培養出來之後,他們會被迅速填充到各個部門的關鍵位置,再加上外部人才的加盟,努力淡化王家村一系的實力和影響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