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第二卷 安慶一霸 第221章 天賜良機! 文 / 鬥氣刃

    第221章天賜良機!

    七月,安慶長江堤壩決口,沿江百里範圍被洪水肆虐,百姓流離失所流民百萬!

    安慶城和附近各縣縣城成了流民們逃難的第一選擇,有親戚的投奔親戚,有朋友的希望朋友能夠幫忙找條活路,什麼都沒有的祈望官府的賑濟和乞討能夠保留自家一條活路。頓時,各縣城流民遍地人滿為患,尤以安慶城為甚。

    流民的瘋狂湧入給安慶的治理帶來了極大的隱患,本地居民和流民們的流血衝突時有發生,城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安慶城內的巡警們忙得焦頭爛依舊與事無補,巡警分局和總局的牢房裡關滿了***的流民,可是城區的局勢依舊動盪不已。

    新任巡撫朱家寶面對瑞次嚴峻的局面,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心中對舉薦自己來此的恩主袁世凱埋怨不已,什麼時候舉薦不好偏偏在這樣天災來臨的時候,他現在連安慶的官場都還沒來得及熟悉就碰到倆如此嚴峻的考驗,心頭沒有怨言才怪。

    可是城內的局勢容不得他有辦分遲疑,巡警營和巡防營的告急文書雪片般飛來,不得已之下他急忙抽調在城外駐防的新軍一部進城穩定住局勢。新軍的到來確實很給力,一下子就穩定住了城內動盪不安的局勢。朱家寶明白,自己被局勢逼迫的無奈之舉,很有可能給安慶和自己帶來更大的隱患。

    和主動『辭職歸隱』的前任一樣,他對新軍的防範心理甚重。

    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前任巡撫馮煦的歸隱,這件事可是掀起安徽甚至是整個滿清官場的大地震,驚碎了一地的眼鏡片。

    安徽新任巡撫馮煦秉政以來,性格古板溫和的他對革命黨較為寬容,而且還較少用強,只要不惹出什麼震動官府的麻煩事情,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絕對不會吃飽了撐得亂來。

    也因為如此,雖然王進很不待見這老頭,但是雙方卻也相安無事。不過,他這樣放任的結果無異於縱容革命黨的行為,所以他經常遭到來自清流和御史們的彈劾。

    也許是他對於局勢看得清楚明白,也或者他早就對清政府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對他而言革命的潮流已經無法阻擋,清王朝的覆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也不知道怎麼地,或者是被《光復報》罵醒。他難得的自我反省,對於過去的所作所為百感交集,尤其感覺對不起被自己害了的流民還有親手抓住並動用酷刑殺死的徐錫麟。

    為了心裡好過一點,他秘密營建了一座望華樓,樓內存放著徐錫麟的遺物和衣冠劍履。馮煦還在樓內題寫了一副楹聯:「來日大難,對此茫茫百端集;英靈不昧,鑒茲蹇蹇匪躬身。」以贖心中之不安,更在望華樓建成之***顧家人反對掛冠回金壇老家養老去了。

    朝廷的效率這次不慢,沒過七天繼任馮煦之後新任巡撫朱家寶就到了安徽上任。

    朱家寶,字經田,華寧縣寧州鎮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士。選翰林院編修,再授禮部祭司,後歷任直隸平鄉、新城、南和知縣。為直隸總督袁世凱所賞識,被袁推為「近畿循史第一」,升保定知府,被派往***考察政務,回國後升江蘇按察使。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薦為吉林巡撫,等馮煦掛冠而去正式被袁世凱舉薦為安徽巡撫。

    機會,一個天賜的機會擺在眼前!

    王進興奮不已,急忙召集新光復會在安慶的所有核心成員,將自己心中的計劃道出。

    終於要開始了,同志們一個個興奮得滿臉紅光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還是負責新光復會具體事務,最近,忙著安置招收青壯流民的王思量腦子冷靜,並沒有被突如其來的決定沖昏了頭腦,表示目前新光復會手頭的力量不足,需要得到其它革命組織的幫助,不然就算打下了安慶,在朝廷大軍的瘋狂反撲下肯定也是守不住滴!

    同志們聞言也逐漸從興奮當中逐漸冷靜了下來,王思量說得沒錯,目前新光復會的實力還不足以一肩扛下所有重擔。下意識的,他們把目光全部投向一臉笑瞇瞇好似成竹在胸一般的會長,希望他能有解決辦法。

    王進滿意的點了點頭,哈哈笑道:「哈哈你們忘了麼,安慶城還有另一股革命力量,而且他們此時擁有比咱們更加便利的條件和環境!」

    新軍!

    同志們立刻反應了過來,紛紛露出恍然的神色。不應該啊不應該,怎麼能把新軍給忘記了呢?確實如同會長所說,新軍目前擁有著比他們更加便利的條件和起事的環境,他們此時正在城內維持穩定,只要稍微操作得當就是絕佳的發難機會!

    他們立刻又興奮了起來,好像安慶城已經是革命黨的囊中之物一般……

    「會長說得很有道理,可是新軍最近和咱們的聯繫不多,而且也與他們原先的計劃有衝突啊,就怕他們不肯改變計劃!」王思量頭腦依舊冷靜,道出了有可能出現的意外。

    「不可能吧,這麼好的機會!」「是啊,新軍的同志又不傻。」「……」其他同志聞言紛紛表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認為王思量多心了。

    王進滿意的點了點頭,臉色突然嚴肅起來:「所以思量,你聯繫一下新軍的同志,我要親自和熊成基談一談!」

    王思量重重的點了點頭……

    經過王思量一翻奔波和聯繫,成功的聯繫到了新軍佈置在外面的同志,將新光復會會長要求和新軍革命黨首領熊成基會面的事情傳達過去,並著重強調希望能夠盡快得到回復,因為這次所談的事情關係重大。

    新軍駐聯絡點的同志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趕回新軍營地,將新光復會的『請求』匯報給組織上層。

    在光復會一干核心成員們焦急的等待中,第二天新軍聯絡點傳來好消息:熊成基一天後在新軍聯絡點和新光復會會首見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