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第二卷 安慶一霸 第200章 《光復報》揚名! 文 / 鬥氣刃

    第200章《光復報》揚名!

    與此同時,十幾封匿名舉報信送到巡撫衙門,舉報沒有降租降息的那幾名地主老財勾連革命黨,並且附上確鑿證據……

    馮煦震怒,立刻派遣絕對心腹親兵隊,秘密抓捕舉報信上的所有人和其家族,一個都不能放過!巡撫親兵隊的抓捕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那位不給新光復會面子的地主老財們。還以為新光復會來人和他們開玩笑,誰知道不過三天巡撫親兵隊從天而降,不僅僅將他們全家一網打盡,還從他們的臥室暗格當中搜出了與革命黨來往的信件!

    證據確鑿,任憑這幫階下之囚們如何哀求抗辯,他們和家人的命運已經注定!

    一夜之間,在整個安慶地區都小有名氣的地主老財被抄家滅族,這個消息以比瘟疫還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整個安慶地區就像經歷過一場地震般抖了幾抖。

    而第一時間得知這個驚人消息的其它地主老財們,一邊在心中慶幸自己的明智沒有亂來,一邊又對革命黨光復會的神通廣大心驚膽戰,生怕什麼時候一不小心家族橫遭慘禍。心中,暗暗的打定了主意要好好的配合,不能招惹革命黨光復會!

    事情已經明擺在那兒,可憐的巡撫大人被革命黨當槍使了……

    不知不覺,經過此事的新光復會在安慶地區的潛勢力迅速膨脹,反而官府的威望被落下不少,誰讓明眼人都知道官府被利用了呢?

    此次風波,估計受益最大的要數這些地主老財們家裡的佃戶們了。田地租金一下子從六成甚至是八成一下子降低到三成,這個幸福來得太突然,突然得他們一開始還以為聽錯了。直到莊頭再三確認和保證之後,他們才驚喜的歡呼出聲!

    如今他們的田租一下子和流民們租種的荒地一樣只有三成,鄉親們的心態瞬間便調整過來,思及先前為了這事還和流民們發生流血衝突,感覺羞愧尷尬之極。還好這時候新光復會及時介入,出面調和本地農人和外地流民們的關係,兩方面原本緊張對峙的氛圍一下子消失不見。當然,想要回到原本融洽的氛圍,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了。

    估計心頭最為不爽的就是那些自耕農了,不過沒辦法,他們自己手上有土地,只需要應付官府的盤剝而已,比起佃戶和流民來不知道自由多少。有這樣的條件,再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就太不知好歹了。

    這幫傢伙想繼續起哄爭搶流民手中的土地,被早就嚴陣以待的新光復會組織起來的精壯流民打得頭破血流,為此還告到了安慶知府衙門。不過有王進在城裡上下打點,這件發生在城外的流血衝突也就不了了之被壓了下來。

    這下子,那些沒有什麼強硬後台的自耕農們也老實下來了,知道流民們身後有官府的力量支撐,沒敢再胡亂起哄***。

    ……

    「乾杯,為了咱們又一次的勝利和事業的進步!」王進高舉酒杯滿面紅光吶喊道。

    「乾杯!」「乾杯!」「……」

    王思量,吳風範和劉文佃一同站了起來,二單和單北也跟著興高采烈的舉杯歡慶。席間歡聲笑語不絕於耳,觥酬交錯酒酣耳熱氣氛熱烈之極!

    這裡是城外的一家小酒館,老闆也是光復會的核心成員,所以他們在這兒拼酒也不用太過擔心會暴露。這次的減租減息和栽贓陷害實在完成得漂亮,各部門配合密切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不僅僅解除了本地農民和旗下流民們的械鬥危機,而且還一舉拿掉幾位未來有可能的反對者。雖然手段稍嫌齷齪了點,但比起械鬥和以後可能出現的麻煩,現在的結果卻是最完滿的!

    更別說,新光復會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農村的輿論戰線上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戰果,安慶城內也擁有一批數量不小的固定讀者。

    說起來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有王進這個大內奸混跡在安慶官場,加上他又是有意而為,安慶官場上的一些消息哪能瞞得過他的耳目?

    有了這些安慶官場花邊新聞做素材,《光復報》哪會愁銷量。單單安慶城一期報紙的銷量就能達到兩千份以上。(條件所限,一周發行一期報紙,特別加刊的不算)在清末時代的安慶,實在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

    這次栽贓陷害巡撫馮煦之所以上當,不是他看不出其中的貓膩,可是又能怎麼樣呢?他真正顧忌的,乃是《光復報》也!

    死幾個地主老財,和他本人的官聲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沒錯,《光復報》藉著有官府內應,不僅僅深挖安慶官場的花邊新聞,而且還用犀利異常的筆鋒來評價安慶大佬。大半安慶官員都遭受過《光復報》的批評和責難,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該官員在任上做過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當然也沒有忘記讚揚他們為民施政的功績,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讀者感受到《光復報》的公正性和嚴肅性。

    漸漸的《光復報》的影響愈大,竟然隱隱有了一絲權威的味道!

    安徽巡撫大人馮煦也沒少受到《光復報》的責難和批評,在安慶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反響。為此巡撫大人氣得暴跳如雷,再三下令取締《光復報》,稱其為反報和違禁報,更是狠狠的處理了幾名得到過《光復報》讚揚的官吏。

    可是就算如此,《光復報》在安慶城內依舊大行其道,反到是巡撫大人的威望在一次次的責難和批評當中迅速下滑。要怪就只能怪他倒霉了,誰叫他上任的年景太差,安慶又是旱災又是水災的,安徽流民遍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馮煦還是想有所作為的,可是朝廷沒撥一發錢的賑濟銀子,手下的官吏又太過無能外加貪婪無度,安徽的局勢比起恩銘之時更加艱難。

    有這樣的時機,《光復報》又怎麼會放棄踩著巡撫大人揚名的好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