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雷入漢

第六卷 北伐中原 第二百零二章 落花(下) 文 / 乾坤不動

    花開,繽紛四射,花落,一片蕭索。

    落花陣中魏軍漸漸掌握主動,卻難以破陣。落花陣勢依舊自然規律運行,花開之時蜀軍四面圍上,爭相吐艷。花謝時蜀軍猶如退潮,不留痕跡。

    天之道,非是常人所能揣測,然自然規則卻是永恆不變。

    諸葛瞻此陣以花之自然規律為運行軌跡,輔以八卦九宮之星耀奇術,雖然殺傷力難以和諸葛武侯的八卦陣相媲美,昆敵之效絲毫不差。

    陣中九人為一組,九組為一隊,九隊為一花,七百二十九名蜀軍即是一朵完整的花。內中有盾牌手,長槍手,刀斧手,弓弩手,諸葛連弩手,旗手乃至騎兵,彼此呼應,此起彼伏,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不著邊際,猶如天馬行空。

    十萬蜀軍排下落花之陣,內中一花又可拆分為幾朵,包羅萬象,甚是奧妙。

    花開,花謝,蜀軍時而猛攻,時而遊走,時而退卻,不斷輪轉變幻之下,縱然魏軍勇猛善戰,卻是摸不到頭腦。

    對方猛攻而至,魏軍採取守勢,正待反擊,蜀軍卻是退走。

    被分割為無數縱隊的魏軍此時已經毫無陣勢可言,只隔著一隊蜀軍便是自家的人馬,但因蜀軍遊走牽制之故,竟而是未曾發覺,亂打亂撞之下,想匯聚人馬奮力一衝,幾乎是不能的事情。

    大陣之中花開花謝不斷,花期又是各不相同,有的魏軍衝殺半日也是沒被圍攻幾次,有的魏軍不過半個時辰,就遭到了十餘次的圍攻!

    只有諸葛瞻心中清楚,兵力相若之下,困住魏軍已是吃力,自然是集中兵力逐一重點圍殺魏軍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魏軍甫一入陣各個勇猛,然被蜀軍陣勢連番圍殺截斷之後,心中帶有幾分畏縮,反而是放不開手腳。

    因為看不透,所以迷茫,因為迷茫,決斷力便大大的降低了。

    若是各部魏軍齊心協力皆是猛衝猛殺,此陣再如何奧妙無窮,也終究是抵擋不住十萬魏軍同時發動猛攻。

    可人心有了恐懼,有了猶豫,就算時機就在眼前,早已沒有正確的判斷,又有何用?

    人人皆言陣法奧妙乃是來自於奇門遁甲,殊不知天道即是人心,陣勢運行皆有一定軌跡可循,亂了人心,這陣勢自然顯得神秘莫測了!

    時至深夜,烏雲遮住了月光,四下裡蜀軍點起火把燈球照耀戰場。那火光隨風跳耀,戰場上眾人的影子投射在地上,跟著不斷的抻長縮短,扭曲變化,更顯得落花大陣鬼氣森森。

    胡廣,胡奮,盧珽率領魏軍鏖戰半日有餘,到了夜裡卻聽不見三座衛城的動靜,心中一沉,已知各路人馬恐怕皆是退了。

    「苦戰無益,可速退軍,尚可保住壽春!」胡奮揮刀力戰,額頭汗滴不斷,在這陣中作戰,心裡的壓力遠遠大於蜀軍圍殺的壓力。

    盧珽皺眉道:「各路人馬被分割在陣中,若是退軍,恐怕……」不言自明,魏軍彼此分割在落花之內,被蜀軍的花朵包圍著,這個時候退軍,能跑出去的有多少?而又有都多少人能得到退兵的命令?

    這是疑問,但容不得人細想。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高位者不會體諒弱者的苦衷,更不會在意下位者的想法。

    盧珽顧慮的不是那些魏軍留在陣中怎麼辦,而是這麼灰溜溜的撤走之後,撤出的兵力如何守得住壽春。

    哪個將軍撤退之時會考慮是否落下幾個小卒還沒有脫身?

    胡奮殺退了一波蜀軍喝道:「顧不了那麼多了,撤!」

    一聲撤,附近的魏軍高聲叫喊著開始撤軍,聽到聲音的魏軍也是加入了行列之中。蜀軍的陣勢誠然可以隔斷魏軍的視線,卻攔不住聲音的傳遞。只是這樣一來,蜀軍也知道,魏軍要跑路了……

    諸葛瞻在陣中指揮若定,心中很是振奮,落花初次大戰,這樣的成績讓自己很是滿意。

    其實能用對等的兵力圍困住對方,這已經是很高明的陣法和韜略了。以此推之,諸葛武侯的八卦陣以少數兵力困住數倍的敵軍,可謂是舉世無雙!

    遠方的蜀軍敗退了下來,那是奉命去攻打壽春城的丁盛,丁沖兄弟二人。壽春魏軍全力出戰,留下守衛壽春的兵力自然有限。丁家兄弟就算攻不下壽春,也不至於敗退。

    諸葛瞻心念一動,傳令開陣!

    陣勢一開,魏軍眼前豁然開朗,退兵如潮水般撤往壽春,蜀軍各路人馬隨後掩殺,卻不遠追。

    諸葛瞻判斷的沒錯,壽春城下一支魏軍剛剛殺退了丁家兄弟,若是繼續追擊,難免會遭到對方的伏擊。

    這支魏軍不是旁人,乃是從許昌趕來坐鎮的楊駿,楊濟兄弟。楊家三兄弟中楊珧被留在後方督促軍糧,領兵的自然是楊駿和楊濟兄弟倆了。

    楊駿本事想依照以往的故事自己屯兵在譙郡,作為壽春的後援,遠離第一線戰場。只是晉公司馬炎對於兩淮戰場十分重視,下旨命令楊駿調集徐州,青州的重兵趕赴壽春坐鎮。

    壽春的兵力已經是非常之多,司馬炎依舊是讓楊駿調集青,徐二州之軍進入戰場,用意頗為明顯。

    淮上不僅僅是要作為魏國東南屏障,更要利用優勢兵力展開反擊!

    別人說話楊駿可不聽,晉公的話必須要遵從。楊駿從青州和徐州聚集了六萬餘人,加上自己從許昌帶來的一萬五千名精兵,合計八萬魏軍便趕赴壽春。這一路行的急,走得快,恰好趕上了這一場大戰!

    離著壽春尚遠之時,只是知道前方大戰,楊駿心內暗恨胡烈,石崇,李儉等人,可也知道,和蜀軍作戰胡家兄弟才是行家,是主力。自己身為東南魏軍的統帥和監軍,不可因私妨公。

    害了這幾位能打的,誠然是給自己報了仇,敗仗的責任也大可推脫出去。可話說回來,比起讓這幾位打退蜀軍,自己得到的不是更多?三胡功勞大,大得過朝中有人的自己?

    等離著壽春近了,楊駿方知道原來是自家人馬被蜀軍圍困。可大軍都到了這個地步,退兵那是癡心妄想。好在兄弟楊濟是個猛人,韜略不怎樣,可手上功夫端得是貨真價實!

    當下楊濟引兵五萬為先鋒火速殺奔壽春戰場,正是遇到了圍攻壽春的蜀軍。丁盛,丁沖兄弟沒想到魏軍竟然還有「埋伏」,頓時一仗被五萬魏軍殺的大敗而回。

    初戰告捷,可蜀軍也有損傷,一面休整,一面商量下一步如何作戰。老將陶璜陣亡,軍中江南子弟多有悲傷。江南武者之中,陶璜的名望已然是最高,不僅因為其年齡,更是因為陶璜當年乃是陸抗的副手,一直為國盡忠!

    陶璜戰死,最為悲痛的乃是陶麟。戰場之上刀槍無眼,陶璜若非是為了保護兒子,也不會著了胡烈的道,丟掉了性命。陶麟背後被人捅了一槍,卻是保住了性命,睜開眼睛就是哀號不止,見者無不心酸落淚。

    諸葛瞻率領全軍將士,隆重的祭奠了陶璜,同時派人把重傷的陶麟和陶璜的屍身一起送回江南。陶麟需要調養和休息,陶璜的屍體更是要葉落歸根。

    三座衛城被荒廢在那裡,蜀軍也懶得修補,倒是從三座城中收穫了大量的軍械和錢糧,這是讓諸葛瞻最為高興的。

    依照魏軍的打算,這三座衛城都是足以堅守許久的建築,內中貯藏的錢糧又怎會少?

    安撫軍心,激勵士氣,這些都不在話下,軍機帳內,諸葛瞻把魏國降將李儉叫了上來,咨詢詢問壽春的情況,以及魏國的佈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