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雷入漢

第五卷 興復漢家業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事終焉(下) 文 / 乾坤不動

    矢石漫天,喊殺震地,魏軍好似潮水般的不斷拍打襄陽城。襄陽城上軍民萬眾一心,誓死抵禦魏人攻勢,氣勢如虹甚是雄壯。

    「恭喜陛下,魏軍要退了。」文立在劉禪身側觀戰許久,看出了門道,拱手道。

    「哦?嗯……果然如此,不過不可掉以輕心,防備有詐。」劉禪舉目望去,城下的魏軍攻勢依舊猛烈,可退下去的魏軍卻在收拾軍營,似乎準備退兵。

    各方蜀軍來援的消息早就傳到了馬隆手中,看到城上人頭攢動,馬隆也知道城內蜀漢軍民士氣大振,此城多半是難以攻克了。只是圍困許久,折損眾多,功敗垂成,心中實在是不甘,因此抓緊一切時間發動最後的猛攻,堪堪會否有奇跡出現。

    杜預使人傳達的乃是退兵的策略,馬隆不情願,卻也沒有辦法,眼下不退兵,恐怕就推不走了。想到這裡,馬隆一臉憤憤,這劉禪被困城中還以為是天助魏國,誰想襄陽因此堅固了百倍,魏軍面臨的壓力也是增加數倍,反倒是讓魏國佔領襄樊壓迫荊州的戰略徹底失敗。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看著魏軍緩緩退去,城根兒丟下了數千屍首也來不及清理,襄陽城內歡呼雷動,許多百姓軍吏都是淚流滿面,苦苦支撐一月之久,頻臨破亡的襄陽城,幾經摧殘,城牆倒塌無數,竟然是守下來了!

    壓在心口的巨石終於搬開,接下來的工作並不輕鬆。樊城只剩下一片廢墟,襄陽也是好不到哪兒去,重建的任務非常艱巨不說,死傷的軍民百姓也急需掩埋和救治。先前還能憑借一口氣,咬著牙堅持作戰的眾人,如今都是累的倒在地上,爬不起來。

    便在此時,城外羊祜和文鴦等人率領蜀軍蠻兵終於趕到,見到城下一片狼藉,卻是沒有魏軍的影子,再看到城頭上陛下的皇旗迎風招搖,蜀漢眾將也是鬆了一口氣……

    羊祜的傷勢不輕,見了劉禪一眼之後便被送往城中救治,餘下王業,文鴦,文虎,何攀以及蠻兵將領皆是跪地請罪。這戰敗的責任並非在於劉禪一人,杜預之謀略佈置許久,蜀漢文武竟是無人識破,導致了九死一生之局。每一個人都在反思,每一個人都在自責,若是換個結局,辛辛苦苦拿下半壁江山的蜀漢,說不定就此煙消雲散了。

    君臣自有一番交流,小皇子劉動在李昭儀的身旁卻是四處尋覓,自己的授業恩師青城先生為何不見?

    功虧一簣,杜預心中抱著無盡的遺憾,可心思依舊是沉穩縝密。雖然有蠻兵悍勇助戰,可蜀軍的總體實力還不足以擊敗自己的全師。這個時候選擇退兵,而非拚個生死,很多都不理解,卻又不認同這是最佳的時機。

    襄陽畢竟在長江以南,魏軍的補給兵力,甚至退兵路線皆需渡過長江方可。之前蜀漢大將羅憲的水軍雖然遭到了江夏魏軍的突襲,但其殘部卻是佔據了長江上游,時不時的襲擊過往的魏國戰船。而羊祜從南海以及荊州南部帶來的蜀漢水軍正在躍躍欲試,若非所有兵力都集中在陸地突破,搶著護衛襄陽的話,魏國的退路恐怕要經過一番嚴峻的考驗了。

    遠道而來,蜀軍急於在襄陽護衛劉禪的安全,若是和為軍隊對峙上了,杜預十分肯定蜀軍一定會分出兵力來截斷魏軍的後路。能否擊敗魏國水軍這是一個問號,可一旦擊敗了護衛長江的魏國江夏水軍,杜預和數萬魏軍等若被包圍在襄陽,無援無糧,只能坐以待斃。

    處於此種考慮,杜預自然不會選擇和蜀軍硬拚之後,待蜀軍確認了劉禪的安全,再來他踏踏實實的和自己較量。只能是趁著蜀軍不敢分散兵力,尚未抵達襄陽之時,迅速的退走。如此一來還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曹魏依然佔據新野等地,等於恢復了先前的版圖——更重要的是,此戰雖然沒能擒下蜀漢皇帝,但也一舉摧毀了襄樊之地,蜀軍想恢復元氣,至少要休養生息個三五年方可了。

    本來的戰略目的便是如此,能否擒住劉禪倒是一個意外,留下來有被人切斷後路,孤立無援的危險,選擇退兵也達到了先前設定的戰略目的。曹魏並非是一味的挨打,蜀漢下次出兵之前必須要多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才行了。

    羊祜和文鴦的各軍都是奔赴襄陽,魏軍卻是趁機撤走,沿途毫無阻礙順利的撤往北岸。對於江北杜預同樣抱有憂慮,早已計劃好的各路援軍遲遲沒有動靜,難道江北也有蜀軍活動不成!?

    江北的魏軍並非是不想增援襄樊,只是蜀漢大將軍姜維親自引兵趕到,魏軍不僅是難以分身,更是節節敗退。司馬幹不過中平之才,王濬雖然善於作戰,但和姜維這舉世無雙的智將一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姜維帶領蜀軍設計殺的魏軍大敗,便意圖趕赴長江南岸救援襄陽。那魏軍被姜維殺的膽寒,王濬卻是不服!你姜維的謀略確實比我高超,武藝也在我之上,可形勢畢竟對於蜀軍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時間上蜀軍也是緊迫無比。因此雖然戰敗,可王濬主張立即發兵追擊蜀軍,哪怕再次中伏也要拖住蜀軍的步伐。

    無奈司馬干是確確實實的怕了,也就是自己命大逃回宛城,若是繼續交戰保不齊像司馬京一樣丟了腦袋,那才是真正的末日。死,誰也不想,這個時候有很大的幾率去死,司馬干怎會同意?

    王濬是個有稜有角的將領,見司馬干膽小怕死頓時心生輕視之心,無奈自己從江夏帶來的人馬還剩下兩三千人,沒有司馬干發兵相助,自己這點兵力根本拖延不住蜀軍的腳步。

    任憑王濬破口大罵,司馬干也是紋絲不動,最後索性是閉門不見。氣的王濬幾乎砸門,被屬一陣生拖硬拽才離開了宛城,帶著江夏人馬自回江夏去了——王濬雖然剛強自矜,但並非蠢輩,這個時候得罪司馬氏還能有什麼下場?而司馬干手中還有四五萬魏軍,竟然畏而不前,如此的作為襄陽方面又如何能取得勝利?

    掏心挖肺也是白扯,還不如回到江夏繼續做朝廷外鎮,免得留在宛城被司馬氏算計的好。

    姜維引軍南下,杜預引兵北撤,兩下竟然是不期而遇!

    蜀軍連番大戰消磨了不少銳氣,魏軍保存實力而主動撤軍倒也不是普通的敗師,想不到魏軍竟然撤退,蜀軍大喜!魏軍全師回撤,襄陽必定是安全。沒想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竟然撞到蜀軍,魏軍大怒!江北各路援軍都是幹什麼吃的?這麼多的蜀軍就讓他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自家腹地!?

    襄陽保住了,蜀軍自然沒有繼續南下的理由,畢竟這是魏軍領地。姜維雖然殺的魏軍不敢出城,可和杜預的勝負卻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分得出的。一旦纏戰之後,四方魏軍來援,蜀軍豈不是陷入了被動的境地?

    襄陽沒拿下,魏軍同樣不敢和蜀軍過於糾纏,畢竟這裡本應該是自家重兵囤積之所,而今沒看到援軍只看到蜀軍,誰知道這北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剛剛退兵的杜預也不願意和蜀軍做什麼糾纏。

    兩隻疲憊之師,都是沒有必須作戰的理由,只是略微接觸之後,便各自引兵退去,蜀軍退往武關,而魏軍則是尋找最近的城池休整,瞭解北岸的狀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