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雷入漢

第三卷 逐鹿漢家地 第九十一章 老兵顯威(下) 文 / 乾坤不動

    張脩帶著三四千殘兵正在奔往南鄉城的道上,忽然斥候來報,前方出現一支蜀軍當道安營。張脩心中一跳,難道南鄉城的魏軍也遭遇了蜀軍?聽到蜀軍攔路的消息,隨行的兵將都是垂頭喪氣,失望之極。魏軍轉戰千里襲人,到頭來落入蜀軍的埋伏之中,如今竟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

    「有多少蜀軍?」張脩不死心的追問著。[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觀其規模,應有三四千人。」魏軍的探子無精打采的回答道。

    攔路的蜀軍有三四千人,魏軍恰好也是這個數字,可問題是人家是生力軍有營帳可以固守,而魏人卻是殘兵,甚至連頓飯還沒吃。張脩猶豫之時,後面又有兵將氣急敗壞的跑來通傳,一支蜀兵出現在後方,形成了前後夾擊的態勢。

    「將軍,怎麼辦?」魏將們紛紛聚攏過來,等著張脩的決定。

    前面是蜀軍的營寨,後方是蜀漢的軍隊,憑這三四千殘兵想突圍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蜀軍靜悄悄的看著眼前的魏軍,沒有上前逼戰的意思。半晌之後,只見魏將張脩拖著疲憊的身軀,分開人群來到蜀軍陣前。

    「我是兗州從事張脩,請龐將軍答話。」張脩沒有騎馬,一屁股坐在一塊石頭上,顯得無比的睏倦。

    蜀軍的旗號上寫的清楚「漢前軍師鎮西將軍龐」,顯然是龐宏的軍隊。聽到魏將自報家門,龐宏心中有數,縱馬出列道:「張將軍何事?」

    「戰無可戰,厚顏請降……」張脩勉力站起身來,抱拳施禮道。

    龐宏眉頭一皺道:「這是請降的姿態麼?」二人一個騎馬高高在上,一個站在地上仰視,作為請降的一方只是抱拳行禮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禮節的。所謂投降,無論如何都是要屈膝下跪的,人不低下頭,對方如何看得到誠意?

    張脩也是知曉的,於是雙膝跪倒道:「敗軍之將,願意投降蜀漢,懇請將軍允許。」

    龐宏觀察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將軍雖跪,仍有不屈之氣節,內中是和隱情?」此言一次,龐宏身側的蜀將各自微微上前些許,有護持和戒備的意思。

    「張某受命前來,戰無可戰,只求將軍保全這些兵將。」張脩略帶悲傷的說道。

    龐宏點了點頭道:「降者不殺,只要肯降,必然不會受到加害,這個將軍放心。」

    聽到龐宏的保證,張脩總算鬆了口氣,想了想又說道:「某有一兄弟被困在武關城下,生死未卜,不知可有消息?」

    龐宏搖頭道:「武關方向是廖老將軍的部隊,我從西城而來,尚無聯繫。」

    張脩聞言一震道:「敢問貴軍究竟派來多少人馬?」此問不無道理,廖化乃是長安方向的蜀軍,龐宏則是西城的蜀軍,兩支蜀軍不約而同出現在吳國的領地內,這絕對不是巧合,而是有所預謀!

    龐宏心中有數道:「據我所知陛下也已率精兵而來,似乎比廖老將軍更早一步。」

    「什麼!?」張脩渾身劇震不敢置信的看著龐宏,蜀漢皇帝竟然出現在荊州吳軍的轄地,這說明什麼?

    「將軍若存死心,龐某也不便相勸。不過將軍的兄弟生死未卜,將軍又是如此年輕,尚未建功立業,豈不辜負一身所學?」龐宏看準時機道。

    ……

    曹魏大舉反攻,東線的王基帶著兩淮精兵成功壓制了江北的吳軍,與陸抗和朱異的殘兵對峙。而徐州,兗州,豫州各自抽調兵力突襲中路的荊州吳軍。西路的魏軍也沒有歇著,洛陽方向的魏軍逼近了函谷關下,并州的魏軍更是數次渡河襲擊弘農,意圖抄襲函谷關身後。吳蜀兩國三路人馬同時應對魏國的三路反擊,每一路都不佔優勢。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蜀漢和東吳的聯軍能否繼續推進的問題,洛陽和許昌兩座堅城,配合三十萬的魏軍本就是很難攻得下的。而魏軍在這三十萬魏軍之外,又抽調了各州的兵力反攻,這就牽扯到蜀漢和東吳能否守住勝利果實的問題了。

    荊州軍自然不用說,被司馬昭父子的二十萬魏軍「釘」在許昌外圍,不敢絲毫鬆懈,甚至退兵都有可能引起魏軍的圍毆。而魏軍利用這一有利的態勢,更是調去兗州和豫州的人馬繞遠路斷吳軍身後,對於東吳的荊州軍團來說,這是毒計,更是難以破解的戰略。非是智略不及,實在是能力有限,分兵都要冒極大的風險。

    蜀漢一邊雖然有函谷關隔絕洛陽的魏軍,可是魏國的并州軍團在河內聚集重兵,不僅打消了蜀漢渡河北上侵入河北的戰略,更是強兵壓境屢屢衝擊新豐等沿著黃河的河南城池。這般形勢下,甚至潼關和長安都有我危險,蜀漢想把兵力集中到洛陽也是難上加難。

    採取守勢是不得已而為之,本身的實力就不如魏國,這無可厚非。可是長時間的守勢會逐漸演化為敗勢,魏軍全線反攻的戰略絕對不是眼下展現的這些。

    為了遏制魏人的勢頭,劉禪制定了一個大膽的戰略。留下姜維引一軍抵禦并州的魏軍,負責黃河南岸的防線;霍弋往雍涼二州處理異族問題;趙統死守函谷關,楊戲坐鎮長安負責和川中的物資調度;黃崇帶著劉禪的親筆書信奔赴江東。而劉禪帶著廖化,文氏兄弟分為前後兩軍由武關進入南鄉地界,兵鋒直指許昌!更調東路的龐宏引兩萬餘人前來匯合。如此安排雖然顯得唐突,卻是打破時局的最好辦法。

    魏人同時發動的攻勢有主有次,有強有弱,并州軍團如何兇猛想擊潰蜀軍還是很困難的;東線上王基掃清江北的吳兵也是極限,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渡江南下,這等事情更是想也不要去想。左右兩翼的牽制,目的便是擊潰中路的荊州軍。解了許昌之圍,重創施績的部隊,魏軍便可以借由荊州發揮,打開新的局面。

    說白了,東線有重鎮壽春,西方有名都洛陽,這都是保護許昌的屏障,中路的吳軍才是魏人心中最大的那根刺!

    武關的東吳守將自然清楚與蜀漢的合作關係,不過私放蜀軍進關也需要上面的指示才可。不想蜀軍在夜裡偷偷的攻上了城頭,萬餘蜀軍擁入,控制了關口……

    直到魏軍打到了關下,吳軍兵將才知道事情已經發展到刻不容緩的態勢,於是採用了廖化的計策,一舉擊潰了魏軍。

    魏人的計劃就算羊琇不說,被俘虜的魏兵又何止是羊琇一人?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就算後續還有人馬,但南鄉郡已經到處都是蜀軍,魏人的前鋒一敗就等於喪失了機會。譚沖等吳人不清楚為何蜀軍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地盤上,但眼前的蜀軍並沒有惡意,而且幫助自己解圍,於是依照禮數覲見蜀漢皇帝劉禪。

    聽到魏軍的作戰計劃之後,無論是劉禪還是譚沖等吳將均是一驚。想不到魏軍的胃口是如此之大,照這般推斷頂在第一線的施績已然是凶險萬分。

    眼前的形勢刻不容緩,劉禪派人通知後方的廖化,龐宏兩支人馬留守南鄉郡內應付魏人的後續部隊,這邊則是讓譚沖作為嚮導火速去攻取南鄉城!

    南鄉城下很是熱鬧,先是胡沖,李仁的萬餘吳軍圍攻城池,魏將賈輔,王起指揮魏軍奮力抵禦。戰鬥持續一段時間之後,賈輔和王起分別帶著勇士開門衝突魏軍。吳軍仗著人多沒有防備,反而被賈輔帶人衝殺的大敗虧輸。

    吳人退卻沒有多久,又是捲土重來,這次來的乃是留平的三萬多吳軍。胡沖,李仁找到了靠山在城下大肆叫罵,然後揮軍攻城。誰知吳軍剛靠近城池,賈輔和王起便帶著魏軍衝了出來。吳將李仁首當其衝,頓時陷入魏將的包圍內,不過兩三招就丟了性命。胡沖先前敗過一陣,眼見李仁戰死更加的膽寒,竟然不敢上前應戰。

    若是胡沖咬牙上前,至少可以拖延時間,讓後面的留平大軍趕上。避而不戰則是另一番景象了,賈輔和王起雖然一口一個吳狗叫著,但看到吳軍的聲勢也知道這南鄉城是絕對守不住的。瞅準時機的奮力突圍,加上胡沖的畏戰,饒是留平大軍來的迅速也只留下了部分的魏軍。竟是讓賈輔和王起帶著兩千多魏軍揚長而去……

    恰好此時劉禪帶著蜀軍浩浩蕩蕩趕到,當下又和留平一番會晤。留平乃是荊州吳軍的副都督,蜀軍無聲無息的從後方而來,這事情是一定要弄個清楚的。劉禪的姿態也是放得很低,畢竟強行過武關還是有傷和氣的舉動。

    譬如當年關羽擅取湘關的米糧作為補給,若是能和江東知會一聲,就算孫吳圖謀已久,但至少沒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由頭,也是師出無名。戰場之上不像坐在家中進行邦交,縱然是友軍也沒有什麼特權。

    沒有蜀漢的「擅入」,荊州軍的處境必然更加困難。留平嘴上頻頻道謝,只是把戒備放在心裡,要知道施績的吳軍正在和魏軍苦戰啊……

    吳蜀聯軍加起來足有六七萬人,火速急行往吳軍大營而去,離得老遠便聽得喊殺聲清晰傳來,戰鼓擂動,震得人耳膜發疼。

    雨勢漸消,烏雲退散,正是酣戰之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