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富國之策(1)
太醫令李濟興沖沖的拜見劉禪道:「微臣給陛下道喜!」
「喜從何來?」劉禪想了想最近可沒什麼喜事。
「方纔微臣替皇后娘娘把脈,皇后娘娘有喜了!」李濟很是興奮的道。
三國時代的太醫令並不是什麼重要的職位,人們對於醫者並不重視。比起戰亂和飢餓凍死的人,死於疾病的比例非常少。只有當瘟疫來臨時,人們才會想起醫者,而這個時候的醫者面對大面積的瘟疫,能做的也非常有限並不顯眼。
太醫令作為國家最高級別的醫療機構,實際上服務的對象僅僅限於皇室。便是朝中大臣得了什麼重病,都輪不到太醫令親自出馬。太醫令不過是六百石的俸祿,手中又沒有什麼權利,幾乎沒有任何撈錢的機會。在這個貪墨成風的官僚世界中,太醫令屬於旁觀者。
可能有人會認為太醫令是至關重要的棋子,關係著皇室病者的安危。其實不然,皇帝染病往往都有數名太醫診治,然後整理出治療的方案。根據太醫們的藥方,有專門的人員去抓藥,又有另一組人專門負責熬藥。熬藥之後便是試藥,試藥的有太醫令系統的人員,也有皇帝身邊的近臣。這一路程序走下來,大家各負其責,太醫不過是開方子的郎中,誰會重視呢?
每當宮中某位被陛下寵幸的妃子娘娘有了身孕,便是罕有的良機。陛下龍顏大悅,賞銀是必不可少的。妃子或是娘娘那面也會給一些打賞,請太醫開一些好方子調養身體。因此李濟此時樂的是有了額外的收入,並不是替劉禪高興。
「有喜?是說皇后娘娘有了朕的?」劉禪哪曾想到自己這五十多歲的身軀,還有鐵樹開花的一天,頓時說不出話來。
「是啊!皇后娘娘有了陛下的龍種!」李濟心想老來得子確實不易,陛下激動非常也是理所當然。
在後世還沒有做過父親的劉禪聽說自己有了後代,一時間壓抑不住內心的喜悅道:「皇后娘娘何在!朕去看她!」言罷跨步便出了宮門,自有宦官宮女帶路。李濟跪在地上聽著陛下走的遠了,直起身子站了起來,心想銀子還沒到手,於是也跟著追了過去。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看到劉禪大步流星的走入了寢宮,兩旁的宦官侍女都是跪拜相迎。顧不得繁縟禮節,劉禪直接走入了宮中。
「臣妾恭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張皇后帶著宮中侍從出宮迎接劉禪。
「免禮!」劉禪大手一揮,幾步走到張皇后身前,雙手扶著張皇后肩頭激動的說不出話。
「陛下……」張皇后見劉禪失態,臉泛紅雲提醒道。
「都退下吧,朕有話和皇后娘娘說。」劉禪整了整儀容,命眾人退避。
「這是朕的孩兒……」劉禪扶著張皇后走到坐到床邊,手舞足蹈的摸著張皇后的小腹。
「剛滿三個月,臣妾初時也不確定,所以一直隱瞞陛下,請陛下恕罪。」張皇后懷胎時間尚短,小腹看起來與往常無異。
「朕怎麼捨得降罪給你,都是朕糊塗,竟然沒有察覺啊!」劉禪仍是激動不已的樣子,坐立不安圍著張皇后左看右看。
「臣妾也是想不到陛下老當益壯,竟然有了身孕,如此到好也了卻臣妾的心病。」張皇后拉著劉禪坐在身旁,依偎著道。
劉禪七個兒子,沒有一個是皇后張氏所生,這一直是張皇后的心病。無奈自己嫁入宮中的時間晚了,百般努力下仍是沒有結果,只好放棄。不想無意間竟然發現自己有了身孕,想想劉禪已經五十多歲,張皇后小心翼翼的沒有聲張。如今經過太醫確定有了身孕,張皇后總算是鬆了口氣。
「哈哈哈哈哈,老來得子,老來得子啊!」孩子還沒有出生,劉禪已經開始臆想孩子出世後的生活。
看到劉禪高興,張皇后更是倍感幸福,抱著劉禪不肯撒手道:「承陛下龍言,這胎定是龍子。」
做為後世的來人劉禪並沒有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聽到張皇后這麼說微微笑道:「男也好女也好,都是朕的龍兒,朕一樣喜歡!」
「陛下真好,只是日後臣妾不能服侍陛下了。後宮的姐妹們也是等了好久,陛下可要去看看?」張皇后狡黠的偷看了劉禪一眼,便埋臉在劉禪的懷中。
「這嘛……」劉禪心裡回憶後宮佳麗的印象,一時除了上次被陳袛挑撥鬧事的那幾位外,還真想不起有誰。
「最近朕公務繁忙,過一陣子再說。你便在此休息,養好身子給朕生一健健康康的寶寶。」劉禪愛憐的用手捏了捏張皇后的小臉蛋。
「李濟,張淳何在!」劉禪轉首向宮外喝道。
宮門外候著的老太監張淳聞言連忙招呼剛剛趕到的太醫令李濟,二人推開宮門走到劉禪面前跪拜道:「臣等恭候陛下!」
「你們要好生照料皇后娘娘,只要是娘娘所需,無論何事皆要做到!」劉禪來自後世,也知後宮之內明爭暗鬥,於是一臉嚴肅的囑咐二人。
張淳是張皇后族中之人,照顧張皇后十餘年感情深厚,自然是竭力而為。李濟身為太醫令自然不可能每天都來伺候張皇后。想到這點劉禪於是又說道:「由今日起李太醫專門負責看護皇后的身體,算是皇后的專屬太醫吧。」
「謝陛下恩典!」張淳,李濟兩人聞言都是喜悅。
「李太醫領賞後先回去收拾東西吧,以後專門為皇后娘娘診治。」劉禪吩咐道。
「是,微臣竭心盡力必不負陛下所托!」李濟磕了幾個響頭,跟著張淳去外面拿賞銀去了。
有了自己的骨肉劉禪滿心歡悅,在寢宮中陪了張皇后許久才想起還有公務處理。於是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寢宮。一邊走著心裡不停的嘀咕,穿越之後便是和張皇后形影不離,這孩子只可能是自己的。但這個身體是實實在在的五十多歲依照常理來講,確實不可能啊……可事實便擺在眼前,難道是。
書房之內樊建早已等候多時,尚書檯自從沒了陳袛,一切事務便落在了樊建和鄧良的肩上。樊建是諸葛亮時期的官吏,做事細緻穩妥大局觀極好,短短數日已是博取了劉禪的信任。鄧良也是盡力而為,只是能力著實有限,很多事情上難以替樊建分擔解憂。
近日來樊建主要是安置從陳袛,許游兩大家族中得到的三萬戶佃客。通過文立,高玩,衛繼,杜軫等人在各地的調查,兩大家族的佃客在蜀郡之外尚有將近兩萬戶。這兩萬戶人的安置比起樊建卻是簡單了許多,首先是登記造冊,既然庇護他們的家族已經煙消雲散,這些人理所當然的便是國家的人口。然後將從兩大家族手中得到的田地依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給這些佃客,讓他們自食其力,依照國家的法律按時上繳錢糧,逐漸的融入到社會中。這些佃客大都是為了逃避國家的稅收,主動要求世族的庇護。如今又回到了平常的生活,都是無可奈何。
蜀郡這三萬戶百姓的安置速度便是慢了許多。作為益州最繁華的地帶,這些佃客平時的生活並非只是種田。不少人都是在兩大家族中負責製作絲綢,或是從事養殖畜牧的工作。只是種田還好安頓,畢竟土地是富餘的。可絲綢製作,畜牧養殖這些行當都是國家在掌控,不少更是世家豪族才能做的買賣。沒有空缺又要如何安置呢?
劉禪想了想道:「從國庫撥錢擴大規模,把人手都加進去。」
「陛下,蜀郡絲綢等產業已經是鼎盛,國庫存量與日俱增,擴大規模恐怕多有不妥啊!」樊建奏道。
「呵呵,長元難道忘了朕已經命人去打通商道。只要這商道一通,這點存貨很快便會換成國家所需的各種資源進賬。現在擴大規模,依朕看正是時候啊!」劉禪心情極佳,對樊建解釋道。
樊建一想陛下說的也有道理,只是這道路是否真的可以打通,打通之後又是否有陛下預料的這般興旺就不好說了。於是道:「陛下高瞻遠矚,微臣佩服!」
「這批人安頓好之後,我大漢有多少戶口?」劉禪知道人力是不可或缺的,於是問道。
「回稟陛下,近日所得佃客近五萬戶,不下二十萬人。前時整編各族夷人也有十二三萬人。如此一來,國中當有四十二萬戶,一百五十萬人左右。」樊建心中有數,於是答道。
「朕從未想到這兩大家族竟有如此多的佃客,哎……」想起陳袛等人,劉禪不免幾聲唏噓。
樊建心知陛下對於世族掌控如此多的人口已經有所不滿,只是這其中牽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自己也沒有個頭緒。況且一旦自己開了口,日後這川中恐怕就沒了樊氏一族的立足之地。
「東廣漢郪縣的劉邵和范恩在宮外候著,陛下是否要召見?」樊建岔開話題問道。
「可是文廣休所言的那兩名少年?」劉禪問道。
「正是此二人,經查實劉邵卻是穎川劉子相的後人,范恩似乎出身汶山郡四處流浪,二人都是白身。」樊建早已將二人身世調查一番。
「英雄出少年,傳召。」關於劉邵,范恩的故事,文立已經報告的非常詳細。這邊又有樊建調查了一番,安全上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