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惡奴

第4卷 京華驚雷 第267章 高士奇 文 / 西山狼

    第267章高士奇

    趙強將屋子換給高士奇後,便自領著護衛們歇息去了。步軍營的人將屋內簡單收拾一下,炭火撥得更旺些後,喚來夥計拎了一桶熱水來,一一伺候著高陳二人洗了。

    「高大人,不過是些蠻子而已,大人何必與他們如此熱乎,又約他們作伴呢?」

    陳公公對高士奇相邀一幫索倫蠻子做伴回京有些不滿,不明白高士奇何以多此一舉,明日天亮快馬加鞭走人便是,幹嗎要跟這些索倫人搭夥同行,不說兩方身份差距懸殊,就說這路上也多有不便。畢竟高士奇身上擔著皇差,不是什麼內務府來關外打理的下人,如何能真與這些索倫人湊在一塊。

    高士奇知道陳公公的意思,也知他盼著早點回京,不願生事,但他有他的打算,卻是不能和陳公公明言,微微一笑,岔開這話。陳公公見狀,知高學士不願與自己明言,他心思也是玲瓏,當下也就不再追問下去。

    這邊萬四已經由步軍營的人幫著抹了跌打藥,方纔那一腳踹得力道著實大,不過摔在地上後卻倒也沒傷著筋骨,說來也就是些皮外傷,萬四粗人粗皮粗骨頭的,倒也不大礙事,就是這心裡憋屈的慌,而且特不是滋味,只因這面子丟得也太大了。原本是想在高士奇和陳公公面前露回臉,哪曾想卻被人家打成這樣,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當真是丟人丟到家的。後輩子的富貴雖是沒指望了,只怕回到京後更不受人待見。想到回京後繼續冷板凳的生涯,萬四想哭的心都有了,搭著張臉趴在那,沒精打彩的,步軍營的人見他這樣,知他心裡不好受,便也不與往常一樣尋他開心。

    高士奇這會的心思都在琢磨這幫索倫人,對萬四也就視而不見,沒空理會他。陳公公困得厲害,自然也顧不上安慰萬四幾句,怕就是有這功夫,他也懶得理會萬四,不罵他兩句就算好的了。

    高士奇是浙江餘額人,順治二年生,十八年入籍杭州,補了杭州府生員,康熙三年時隨其父遊學京師,其年二十歲。父子二人到了京城後,原本是想在京城謀個生計,好就近應讀參加科舉,一舉邁入龍門。哪知其父到了京城後不久就一病嗚呼了,囊中羞澀的高士奇忍著悲痛東借西湊把父親給葬了,之後便在街上賣字為生。二十六歲那年時來運巧,竟然被人推薦進了太學,如此生活才稍有轉機。康熙十年時,康熙這位不滿二十歲的年青皇帝,在剷除鰲拜等輔政大臣後,親試太學生,結果高士奇因文辭、書法俱一流而榮登榜首,御試第一。同年五月,康熙即欽命高士奇為其抄寫經筵講義,由此高士奇才算真正入仕了。

    成了經筳抄寫官後,高士奇便兢兢業業,唯恐有負康熙所托,十萬分的小心,生怕哪裡出錯。每夜書成後,與妻對讀常至半夜,直到確認無誤後才敢呈給康熙。正因他如此小心謹慎,故而翌年七月二十五日,康熙便在懋勤殿破格地接見了這位抄寫員,且特賜內緞。而高士奇也不失機會,獻《東巡賦》,既表達了對皇上的忠心,又顯現出自己的才華,得到康熙的賞識,被補為詹事府錄事。

    康熙十六年,高士奇以錄事隨康熙行南苑,從此高士奇就成了康熙的隨從。為此高士奇曾得意地寫下「自笑功名薄,誰知雨露深」的詩句。同年冬,高士奇又升任內閣中書舍人,食六品俸。康熙賜御書「忠孝」二字。康熙十九年五月三藩平定後,康熙又諭吏部曰:高士奇學問淹通,居職勤慎,供奉有年,應授為翰林院。吏部議敘後,授高士奇為額外翰林院侍講。三年後的康熙二十二年,高士奇又被補為侍讀充日講起居住官,並且成了相當於內閣的南書房行走,雖然品級不過三品,但實際上已是行使的宰相之權,其所得寵信冠居滿朝漢官之上,是為漢官第一人。

    高士奇入了南書房,成了康熙最寵信的漢臣後,便被朝中的兩大勢力明珠與索額圖兩派爭相拉攏,最後高士奇權衡利弊,選擇了親近明珠。他此行來到關外,便是明珠力主的結果,因為他的差事便是查探有關都察院左都御史馬齊密奏的寧古塔吳逆殺官造反一事。而此事的當事人寧古塔將軍巴海似已搭上索額圖這條線,其在關外對羅剎人的退讓讓一心要將羅剎人趕走的明珠惱怒,也讓對巴海負有重望的康熙不滿,他雖稱讚過巴海為關外「擎天之柱」,但時過境遷,當年的小皇帝已經成為主宰一切的天子,他已經不需要再依靠任何人,也不需要仰仗什麼人,所以那擎天之柱也變得可有可無。而在收到馬齊密奏前,康熙竟然對此事一無所知,寧古塔的巴海也在奏折中對此事隻字不提,這讓康熙不由不重新審視起這位昔年的擎天之柱來,他需要搞清事實真相,他不允許任何臣子欺瞞自己。

    如果單單是對羅剎人退讓,康熙也不會對巴海有什麼不滿,但此事牽連到昔年讓自己為之絞盡腦汗,提心吊膽的吳逆叛軍,康熙不能不發火,也不能不重視。考慮到巴海在寧古塔為官三十多年,當地的官員多是他的子弟門人,根基深厚,其本身又是議政大臣兼寧古塔將軍,派一般的人去不定能查出真相,所以在明珠的建議下,康熙便讓高士奇出關查訪,務必查出事情真相。

    高士奇是微服到的關外,一到寧古塔,其也未去拜會巴海和寧古塔的官員,而是偷偷的召見了幾個官員,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松山堡吳逆叛逃北上,伏殺鑲紅旗舒穆祿和黑龍江正黃旗何保部數百官兵的真相。得知事情經過後,高士奇是既驚又怒,驚得是巴海膽大包天,治下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竟然還捂著不上報朝廷,怒的是那些吳逆當真是一幫反賊,本心不改,竟然敢復叛朝廷,而且看樣子好像已經與羅剎人勾結,實是漢奸***無疑。

    惱怒之下的高士奇也不立即前去將軍府找巴海質問,而是不露聲色的離開,一路快馬加鞭便要回京將此事真相告於皇上,然他不知道的是,在其到達寧古塔之前,巴海便已經知道皇上派了高士奇來查他,而且也知道此行所來為何。不過巴海卻也不驚慌,明面上佯做不知高士奇來,暗地裡卻派了親信趕往京城找索額圖,算來巴海親信這會已經是到了盛京,比蒙在鼓子裡的高士奇快了一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