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原本以為,既然從溳城敗逃的士兵都想東北跑去,那一定說明高元的主力部隊就在那邊。((1s)所以在「殺人滅口」之後,羅士信下令部隊立刻脫離溳城,沿平壤城西邊一路北逃。
羅士信想的挺好,就算高元憤怒之餘派人去奪溳城,高麗人也只能接手一個「死城」,沒人知道他們的去向。而他們只要沿平壤西側北逃,也可以避開高元的主力大軍,待到臨近滸水以後,羅士信再讓部隊向東移動,那就一定可以碰上宇文述的大軍。
想像僅僅是想像,現實總是給人以無情的打擊。高元是不是派人去溳城找他們復仇羅士信不知道,總之後方沒有出現追兵。然而讓羅士信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北逃的道路,卻被一支近十萬人的高麗部隊擋住!
羅士信所部一路向北急奔,原本以為已經逃出生天,卻不想當大軍行至平壤正西方向時,斥候傳回消息,前方發現大批高麗軍隊。
剛一聽說這個消息,可把羅士信嚇了一跳,他還以為自己先前的判斷出了問題,高麗軍隊實際上的移動方向並非東面,而是西面!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羅士信這一萬多人算是撞槍口上了!
羅士信擔心溳城方向會有追兵,所以不敢下令部隊後撤,只能就近尋了一處密林,讓部隊進去躲藏,同時派出斥候繼續打探消息。
斥候相繼傳回來的消息讓羅士信長出了一口氣。據斥候所探,前方高麗軍隊數量並沒有攻打溳城的時候那麼多,看情形應該不會超過十萬。這支高麗軍隊的目標顯然不是羅士信這支隋軍,因為他們的聯營排布明顯是衝著平壤城方向,而且似乎也根本沒有發現羅士信這支人馬。
好不容易成功通過溳城,羅士信自然不會再讓部隊回頭。可是前方的高麗軍隊不走,羅士信他們也沒法繼續前進。於是乎,羅士信只能下令讓部隊在這片樹林中原地等待,可是這一等,就足足等了五天!
「咱們的口糧倒是還能支持幾天,可是馬匹的草料已經要吃光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咱們得盡快找一條出路。」
就算羅士信不說,大夥兒也知道現在的情況,可是想要找條出路又談何容易。眾人皆是一語不發,有辦法早就說了,也不用等到現在羅士信來問。
「李靖,你說說看,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羅士信的三個師兄出身武林,姑且不論。此外在羅士信手下這幾個人中,江仲武、雄闊海和伍天錫三人都是勇武有餘,智力不足的爺們兒;伍雲召帶兵多年,打仗經驗倒是非常豐富,可是要讓他想出什麼超絕的計謀,那也是難為他;至於蘇定方,雖然是一代將才,謀略不凡,可是他現在畢竟年紀尚輕,關鍵時候還是指望不上。所以每次遇到麻煩,羅士信總是向李靖要主意。
羅士信他們現在的處境雖然不算四面楚歌,卻也差不多了:前方是十萬高麗軍隊,東面是高麗王都平壤,西面就算大海,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條——向南。南面也是死路一條,否則羅士信之前也不必費盡心機向北撤退了。李靖雖然號稱軍神,但他畢竟不是神,面對這樣的困境,李靖又能有什麼辦法。
李靖無奈一歎,為眾人分析現在的形勢道:「向西向南都是死路一條。西邊是大海自不必說,南面的溳城已成了一座死城,咱們走的時候把城中帶不了的糧草都一把火燒了,就算高麗人之後沒有派兵回去奪城,咱們回去也沒有意義。所以我軍現在的出路,只能在東、北這兩個方向上選擇…」
雄闊海最是耐不住性子,沒等李靖說完,便開口道:
「北面是十萬高麗軍隊,東面是平壤…按你的意思,咱們怎麼都得打一仗了唄?我老雄倒是不怕打仗,可是憑咱們現在的實力,勝算不大呀!」
李靖言罷微微一頓,道:「硬拚咱們自然沒有勝算,不過好在前方的高麗人並沒有發現咱們。敵人軍營面朝東北,背對著我軍,如果咱們選擇從北面突圍,出其不意地殺向敵軍聯營,想來也應該有機會衝過高麗軍隊的聯營。」
「可是李先生,這樣做就算咱們能衝過去,損失恐怕也小不了,這樣做值嗎?」,伍雲召面色凝重,問道。
李靖搖了搖頭,接著道:「所以說,此路也不可取。」
「你的意思是,咱們應該向東?」,羅士信稍一尋思,不解道:「可是那裡是高麗王都所在,宇文述的北路大軍依然虎視眈眈,高麗人的主力部隊一定會在那裡嚴陣以待的啊!咱們從東面走,豈不是自投羅網?」
李靖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道:「將軍說的這些我也知道,咱們走東面確實有些冒險,可是就咱們現在的境況來說,這是可選擇的出路中最好的一條…」
李靖見眾人滿是疑惑神色,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軍先向東行,如果遇到高麗大軍,則立刻折向北邊,咱們現在都是騎兵,高麗人應該追不上的。」
「那咱們北邊兒這支高麗軍隊,李先生怎能料定我軍北折的時候他們不會在前方堵截?」,伍雲召還是有些顧慮,質問道。
「這正是我要說的重點,若靖所料不錯,宇文述的大軍現在就算還沒有兵臨平壤城下,也一定是在開赴平壤的半路上了。所以,我想咱們先向東行,再往北折,應該也能很快遇到北路軍。再者來說,咱們前方這支高麗軍隊,一定是高元用來對付宇文述的北路大軍的。所以我料定高元不會為了圍剿咱們這支無足輕重的部隊,而打亂早已做好的部署。」
眾人一聽,李靖所言確實很有道理,大家又商量一番,最終一致同意部隊向平壤方向轉移,然後便各自回去準備。
第二天拂曉,羅士信下令部隊埋鍋造飯,天亮之時大軍就開拔向東。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大軍整裝待發之際,羅士信派去監視敵軍動向的斥候突然飛馳而回,向羅士信稟報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前面的高麗軍隊已於昨夜開拔,方向,正東。
……………
此刻,在平壤城西面,戰鼓雷動,號角連天,楊義臣部正在組織今天的第三次攻城。
平壤城外的廣闊大地上,放眼望去是漫漫無邊的紫色海洋,那些是正在攻城的隋軍士兵。悍勇的陝州軍頂著巨盾,冒著城上如雨點般密集的箭矢一次又一次衝到平壤城下,卻一次又一次被高麗守軍給逼了回去…
自從那天楊義臣決定速度進兵,陝州軍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兵臨平壤城下。然而他們這還算是慢的,楊義臣的陝州軍趕到平壤的時候,麥鐵杖的已經開始在正面攻打平壤。楊義臣毫不示弱,未等營盤紮好,就立刻組織部隊攻城。
然而平壤城的堅固程度卻讓楊義臣,也包括率先攻城的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都大吃了一驚。幾番強攻下來,隋軍除了折損不少人馬之外,絲毫未能撼動高麗人的城防。
隨後兩天,隋軍各路人馬相繼趕到平壤城下,他們在東西北三面輪番不停的攻城,投石機、攻城弩、攻城車、塔樓、雲梯、能用的家什都用上了,卻依然是拿平壤城毫無辦法。即便偶爾有個把勇士攀上平壤城頭,也無一例外的會被高麗人給扔下來。戰鬥,就一直這麼僵持著,而隋軍官兵,卻變得越來越焦躁,疲態漸顯。
從漢末開始,平壤城就一直作為高麗的王都,數百年的經營,城防之堅固可想而之。更何況高元對於隋煬帝這次遠征早有準備,提前數年就開始加高加固平壤城防,所以現在隋軍攻打的這座城池,不算城市規模,單論城防的堅固程度,絲毫不亞於大隋帝國的西都大興和東都洛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隋軍先前一路高歌猛進,凡遇到的高麗軍隊無不是一打就散,這樣就讓隋軍大部分官兵形成這樣一種想法,即高麗人已經成了強弩之末,攻打平壤之戰也不會激烈到哪裡去。然而事實卻與眾官兵的想法出現了巨大的反差,連番的戰鬥造成了不小傷亡,卻始終不能撼動平壤城哪怕是一分一毫。
比平壤城牆更堅固的,是守城高麗人的意志。面對超過三十萬隋軍日夜不停的強攻,平壤城頭上的高麗軍民不僅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膽怯,反而同仇敵愾、不知疲倦地同攻城隋軍連番鏖戰。平壤城下是堆積了無數的隋軍屍首,城頭上的高麗人死傷也不在少數。雖然守城方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但隋軍的攻城器械殺傷力實在巨大,不說別的,單是那四五百台巨型投石機,每日傾瀉到平壤城中的巨石就達上萬枚!再加上攻城弩,攻城塔的不停射擊,守城的高麗軍民傷亡也沒比攻城的隋軍少多少。
這種消耗戰已經持續了五天,就在這時候,隋軍後方傳來消息,說元帥宇文述不日就會率中軍大隊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