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溯魂I

楔子 血染的往事 第一章修補龍脈 文 / 金慕汐

    歷史資料:

    袁世凱於1915年12月12日正式宣佈恢復帝制,改元"洪憲",全國各地義士紛紛舉起反覆辟的旗幟。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發動討袁的護國戰爭,通電各省興師討袁,南方幾省紛紛響應。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仍稱大總統。6月6日,憂懼而死。

    楔子正文

    1916年3月初,被春寒籠罩的北京。

    蕭殺落索的安定門街上,一群群學生高舉討袁旗幟,在高亢激昂中大喊著:

    「打倒軍閥,打到帝國主義……」

    「還我河山,還我中華……」

    「呯呯呯」幾聲槍響,遊行隊伍前列的土地上,灑下一片殷紅。

    看著和自己並肩同行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人沒有退怯,群情反而更加激昂,有個身著青年裝的學生高高舉起右手,「鮮血的洗禮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團結,更堅強,就讓我們在鮮血中踏出一條新路吧!」

    在前撲後繼中,討袁口號繼續響起:

    「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偽王朝……」

    「和這些走狗們拼啦……」

    遊行的學生衝進荷槍實彈的袁軍中,展開了搏鬥,鮮血染紅了早春的灰白。

    自袁世凱在1915年12月12日正式宣佈恢復帝制後,這樣的場面,不僅僅是安定門街,全國各地都在上演。

    夜幕降臨,由總統改成的新華宮裡,袁世凱輾轉難眠,面對在全國各地響起的「討袁」聲,危機感強烈的圍攫著他。一心做著皇帝夢的他,為了扭轉命運,秘密派遣幾個親信,趁著夜色出發,去完成一項神秘的任務。

    白天喧鬧的街口,死一般的沉寂。只有幾張偶爾被風吹起的傳單,成為了死寂中的動點。

    「曾義,你們好了沒有?利索點。」清冷幽暗的巷角響起一個壓低嗓門的男音,說話人年約二十七、八歲,一張『申』字臉,面目清俊,他是袁世凱的親衛軍李靖。

    李靖邊說著,邊迅速的把身上剛脫掉的軍戎裝,丟進垃圾堆裡,換上一套平民的衣服。在李靖身後,其他三個人,也正做著同樣的換裝動作。

    「好了好了,馬上好。」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的曾義一邊扣著扣子,一邊壓低嗓門回答,在他身後是他長相酷似的兄弟曾仁。

    「他們怎麼還沒來?」性子憨直的王阿炳低低說了一句。

    夜色中響起幾聲狗吠,街道上隱隱傳來腳步聲。

    「噓」李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手掌朝牆角一揮,曾義等三人立刻將身體緊貼牆根。

    李靖探出頭,看向街面,走過四個人來,其中三個是袁世凱部隊裝束的衛軍,一個是身著長衫的瘦削老者。

    李靖認出那個走在最前面的,方臉闊鼻的正他們等待多時的魏延。李靖捏攏食指和拇指,含進嘴裡,發出一聲輕嘯,走在街上的四人聞聲,立刻鬼祟的閃進巷角。

    「魏副官,怎麼才來?先生接到了嗎?」李靖從地上拿起一個包裹遞了過去。

    「嗯,這就是劉先生。」魏延指指身後年逾五十的長衫髯鬚老者,抖開了剛從李靖手裡接過的包袱,取出兩套衣服丟給身後的衛兵,自己也快速換裝。「你呢?東西還在嗎?」

    「在!」李靖拍拍身上的包袱,做了個一切妥當的手勢。

    半小時後,城牆垛下的土洞裡,鑽出8個平民裝扮的男人,一路朝南行去……

    1916年3月10日,在繞過道道關卡,經過長途跋涉之後,這八個人出現在了河南項城的一個小山坡上。

    望遠鏡的鏡頭,隨著從秦嶺延伸帶河南境內的伏牛山脈移動,來回幾次掃視連綿起伏的雄壯山脈之後,落在一處溝谷縱橫之地。

    「應該就是那裡了!」李靖放下望遠鏡,把它交給劉先生,「先生看一下,此處風水如何?」

    劉成鶴接過望遠鏡,順著李靖手指的方向朝前觀望。片刻,他觀看完畢,捋了捋羊角鬍鬚,若有所思的說:

    「良田土壟,湖泊河窪,確實一個好地方。只是其中有一處斷脈,脈沉而龍氣弱,可惜!」

    一旁也在用望遠鏡觀看地勢的魏延轉頭看向劉成鶴,「依先生之見,這龍脈應該從何處著手修補?」

    「且將那祥瑞四象再讓老朽一觀。」

    李靖點頭取下包袱,魏延則屏退了身後其他五人,「你們去那裡稍作休息,我跟李副官要和劉先生稍談片刻。」

    五個手下會意,退到一顆樹下休息區了。

    李靖將包袱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取出四個黑匣子,打開匣子後露出四件半尺大小的東西,在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輝。

    「龍鳳呈祥、麒麟獻瑞、紫氣東來、琉璃萬象,都在這裡。」李靖拿起一塊通體無暇,刻著盤龍飛鳳白玉壁,「這是龍鳳呈祥。」

    「果然是稀世之物,龍鳳互相纏繞在雲瑞之中。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劉成鶴點點頭。

    李靖又拿起一塊瑩潤紫晶玉,色澤從上至下由淺而沈,淺處如水晶透亮,深處殷紫如綢緞般細膩,上刻如意,「這是紫氣東來。」

    「只怕這四件中,皇上最看重的,還數這血麒麟吧?」劉成鶴的眼光落在麒麟獻瑞上,「光是這般鮮紅如血,剔透如玉的整塊雞血石,就是世上難尋,再加巧奪天工的雕刻之術,把麒麟雕琢得猶如活物。」他從祥瑞四象中收回目光,看向的溝谷縱橫處,歎道「古有『麒麟擇君王』之說,希望,這血麒麟能為天下擇一明君啊。」

    李靖和魏延均是沉默,袁世凱能不能成為一代明君,不是他們所能左右的,他們是袁世凱手下的軍人,作為軍人必須以服從為天職,一絲不苟的執行上頭下達的命令。

    劉成鶴看出二人心思,笑了笑轉開話題說:「這四件寶物,位置怎麼安排,我還得根據龍脈的走向,結合這裡的風水,仔細考量一番。」

    找了一個隱蔽的山洞安營紮寨後,李靖、魏延等隨著風水先生劉成鶴穿山越嶺,深入觀察。

    這條伏牛山脈,正是袁氏祖墳的太祖。龍脈起自伏牛山的老君山,自西往東南千里而至,一起一伏,龍脈隱隱約約,在平頂山南部方城一帶突然中斷,脈沉平洋,似匿藏不見,再經數百里田壟湖窪,縱橫溝谷,最後到達袁氏祖墳。

    研究袁氏祖墳的方位、向背、排列結構,山形、水泉、草木土質,十天之後,劉呈鶴初步有了方案,將四件寶物分為東南西北四個角,埋在袁氏祖墳的外圍,更有力的攢聚龍氣。但具體埋在哪個位子,風水先生劉成鶴說還得夜觀星象之後,再做計較。

    晚上,潮濕的洞穴裡,洞穴石壁下,八個席地鋪開的睡袋有7個人已經鑽進了睡袋。一盞昏暗的燈下,李靖伏地做著筆記,把這些日子以來行動和對墳地周圍的環境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和對比。並將初步設想的方案寫了下來,寫成一封簡明扼要的奏章,裝進信封。

    「周陽,把這封信連夜送去新華宮,讓皇上過目,確認後帶著皇上的手諭迅速返回。」

    「是!」

    周陽快速的從睡袋裡爬起,接過信封,穿上衣服。

    「路上小心點,千萬不要被人發現。」李靖拍拍周陽的肩膀,沉重說。

    「知道。」周陽把信塞進衣服的夾層,趁夜鑽出了洞穴。

    十五天後周陽回到北京,他驚訝的發現新華宮又被改回了總統府。而袁世凱也已經由洪憲帝當回了大總統。

    袁世凱過目來信之後,做了簡短的回復:

    愛將李靖、魏延:

    汝等所奏,朕已祥閱,並准奏。汝等今日之功,朕自銘記,現下逆賊四起,困厄中,被迫暫時恢復中華民國年號,朕起用段卿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有段卿團結北洋勢力,相信經過一番周旋,不久的將來,必可恢復我洪憲帝國。汝等所辦之事,關乎帝國與朕之命運,務必謹慎。

    憂心忡忡的蓋上戳印,袁世凱將密函遞給周陽,周陽跪地接過,袁世凱親手將他扶起。

    「快快起來,一路多加小心。」

    「臣等必不負使命。」周陽雙手舉過頭頂,接下密件後,返回項城。

    周陽披星戴月的疾速返回河南,把密件交到李靖手中,並把發生在北京的事情告訴他們,原來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已經被迫宣佈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年號,但是他會等待時機,以求再次雄起。

    身處深山的李靖八人,在接到袁世凱的密函後,深覺此事關乎袁世凱命運與前途,立刻開始了一絲不苟的龍脈修補任務。

    在一片璀璨的星光下,劉成鶴抬頭遙望。參遍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想要修補龍氣,他的注意力自然是落在北極星上。自古北極星被稱為「帝星」,與北斗七星關係密切,北斗七星終年不沒入地平線。

    「龍鳳呈祥就埋在那裡,北斗星位正下方」劉成鶴舉手遙指星空,「麒麟獻瑞埋於龍鳳呈祥的正對方,紫氣東來埋於斗柄西側,可吸收東來之氣,琉璃萬象埋於北側。如此,東宮、南宮、西宮、北宮,從四個方向緊緊護住墓區主穴的中宮,補龍脈之斷脊,盡收天地之祥瑞之氣。」……

    汐汐更名了,妍汐的筆名在被佔用了,改慕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