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會,李青林嫌燈籠光太暗,他摸出手電照起路來。
那個大點的小媳婦驚訝道:「李連長,你帶著手燈啊?怎麼不早拿出來?」
此時手電筒絕對是個稀罕物,民間對它有多種稱呼,有人叫它電燈,有人叫它電棒,也有人叫它手燈,甚至還有人叫它自來亮,因此叫它手燈也算是正常的。
這個女人開口就叫他李連長,這引起了李青林的注意,他問道:「你們認識我?」
小媳婦道:「你們不就住在我們孫莊村麼,村裡人誰不認識你李大連長啊?看你年紀不大就管這麼多人,村裡人都說你這個娃娃連長有本事呢,春柳昨天還說你長得精神呢!」說著用手捅了捅身邊的夥伴,道:「春柳,你昨天是不是還說李連長長得精神?」
身邊的那個叫春柳的小媳婦紅了臉,道:「槐花,這話是你自己說的吧?可別賴在我的頭上啊。」
「說就說了唄,還不認賬。他還是小娃娃,又不會吃了你。」槐花打趣道。
兩個女人看來心情很好,她們一路走一路鬥嘴,孫莊村很快就到了。
村子裡黑燈瞎火,人們大概都入睡了。農村睡覺都很早,特別是在冬季,人們早早就鑽到溫暖的炕上去了。
春柳的家就在村子中央,李青林站在她家院子前,道:「這不是做豆腐的孫家麼?」
槐花笑道:「你們連裡天天都在他家買豆腐呢,你現在才知道啊?」
李青林不好意思地摸摸頭道:「採買的事都是別人幹的,我只知道他家是做豆腐的。」說著又問槐花道:「那你家是做什麼的?」
春柳搶著答道:「他家男人在城裡做郵差呢。」
李青林道:「原來還是給政府做事的啊。」
槐花撇嘴道:「他算什麼給政府做事的?也就是一個跑腿送信的,拿錢不多還整月不回來,家裡的活全都指望著我呢。」
春柳捂嘴笑道:「想男人就像男人了唄,還說這麼一大套。」
槐花羞得想上去擰她,春柳忙進了院子再關上門,不過她還在裡面「嗤嗤」地笑。
槐花找不到對手,只好作罷。不過她在門外大聲道:「春柳,明天有集,你去不去?」她雖然是在大聲問春柳,可眼睛卻瞟著李青林。
「你去我就去!」春柳在裡面答道。
「那就說好了,你明天可要起早啊。」槐花道,瞟著李青林的眼睛卻似乎要滴出水來了。
這女子動了春心呢!李青林心中暗想。
槐花家就在春柳家隔壁,李青林送她到院子門口,正在這時屋裡一個孩子哭了起來。「糟了,孩子尿床了。」槐花馬上跑了進去。
李青林慢慢踱回營房,心裡還在想著槐花勾人的眼神,這一晚李青林一直都沒睡好。
第二天正好是禮拜天,李青林不需要去訓練班學習,天剛麻麻亮,李青林早早就起床,他抓緊時間一番洗涮,再換上便裝,然後就到村口等兩個小媳婦。
不一會工夫,兩個小媳婦收拾得利利索索沿著大路走了過來。此時農村封建思想還佔據上風,普通的青年男女一般不會同行。特別是象李青林這樣的生人,而且還是個當兵的,如果沒事和村裡的女人混在在一起,那會被當著風化案給告到團部的。
見李青林在路邊等著,槐花眼睛一亮,她無聲地笑了笑,繼續往前走。兩個女人在前邊走,李青林也裝著不認識她們,他不遠不近地跟在了後邊。
離孫莊四五里地有個集鎮,這裡每逢農曆三、六、九就是一個集,現在正好是農閒,又快過年了,所以趕集的人很多。
一旦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著便裝的李青林便不是那麼顯眼了,他快步緊走幾步趕上了槐花她們,三人有說有笑的逛起集市來。
農村集市大步風都是農產品交易市場,兩個小媳婦逛來逛去其實也不過就是在幾家店裡和幾處攤子上看看新鮮玩意,真正花錢買的都是一些針頭線腦的小玩意。
逛了一小會,春柳說要去市場裡幫家裡去賣豆腐,所以提前走了,剩下李青林和槐花繼續逛集市。
李青林對於這種漫無目的的逛街一直不太喜歡,於是對槐花說:「累了吧?我請你吃飯,好不好?」
槐花笑道:「好啊,今天吃窮你,你要請我喝湯。」
李青林第一次到洛陽就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街小巷到處都有湯館,可以說是五步一鋪,十步一店。從掛在店外的望子上看,有牛肉湯、羊肉湯、牛雜湯、羊雜湯、驢肉湯、豆腐湯、丸子湯、不翻湯……,李青林粗略統計了一下,林林總總大概有二三十種。
李青林在湯館吃過一次,才知道每個湯館還真的賣湯。在其他的地方,湯只是宴席上的一道菜品,而在洛陽人的生活中,湯是和主食一樣重要。
很多洛陽人將吃早飯叫做喝湯,這洛陽人似乎生來就喜愛喝湯,可以說一日不喝湯渾身就不舒服。
要說洛陽的湯確實很有特色,在洛陽要想熬出香濃味美的一鍋好湯,那必須要做到三點:其一要捨得花時間。一鍋好湯一般從頭天傍晚就開始熬製,整整要熬一個晚上;其二要捨得放佐料。湯鍋裡一般都放有一個小枕頭般大小的佐料包,裡面是花椒、八角、肉桂、草果等,不過每家的料包都不同,有的人家還有秘不示人的祖傳秘方;其三是熬湯的水要一次加足,中途不得添加冷水,這樣熬出來的湯才叫原湯。
洛陽人早上喝湯講究三美,既「瘦肉、薄餅、原湯」,這三者缺一不可。清晨來到湯館,老闆給你端上一大海碗精心熬製,並撒上蔥花、香菜或辣椒油的原湯,再配上烙餅、饃、油餅等在湯中一泡,這樣吃起來確實是濃香醇郁、掛齒留唇、無芡自粘,味道確實好極了,所以在洛陽就有「清晨一碗湯,神仙也不當」的俗語。
路邊就有一家馬振山牛肉湯館,擺在街邊的桌子上食客雲集,李青林不用問就知道這一家的湯絕對正宗,於是帶著槐花進了這家湯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