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貴如油!
這貴於油的春雨一直下到第二天清早,等李青林起床的時候,雨停了雲散了,天晴了,太陽出來了。
「頭天下好雨,今天種紅薯」,昨夜下了場透雨,今天是種紅薯最好的日子。
埋在育苗坑裡的種紅薯已經長出了足夠長的籐,選擇長五寸以上的紅薯籐,用剪刀剪下,然後把它插到起好的壟地裡,再用肥土壓上。只要插的紅薯籐能成活,以後的管理就簡單了,平時無非是松土、追肥、翻籐,天特別旱的時候澆澆水,等秋天挖開地壟,就能收穫大量的紅薯。
小李莊的人們都上了饅頭坡去插紅薯籐,除了李青奇留在家裡招待葉裁縫。
李青林不太種莊稼,但這並不成為個問題,因為家裡有兩個種糧高手做師傅。自古以來種地都沒有學校教,有的是老一輩對下一輩言傳身教,李萬全和劉秀珍就是這老一輩中有經驗的師傅。
李青林當農民沒有崗前培訓,只有崗上急用,因此一開始動作僵硬,手忙腳亂,讓人感覺到他傻乎乎的。大家都在一個坡上幹活,有人就開始取笑李青林,說他該去教書,做不成農民。
任何勞動都不是簡單的體力活,會做同不會做的區別就在於能不能掌握竅門,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技巧。作為有著現代教育的青年,這點難題算不上難題。李青林跟在李萬全身後照貓畫虎有樣學樣,暗地裡再琢磨琢磨勞動技巧,半天以後也像模像樣了,雖然速度慢些,動作絕對中規中矩。
插紅薯籐算不上重體力活,一般的農活都是重複勞動。插紅薯籐需要彎腰,壓肥土也需要彎腰,壓好土澆水還需要彎腰,這一天紅薯籐插下來,李青林覺得自己的腰都快要斷了。好在家裡十畝坡地沒有完全種紅薯,因為怕小豬沒得吃,劉秀珍認為蔬菜生長期短,正好坡下就有種菜所需要的水源,她留了兩畝種菜,李青林的勞動量小了不少。
第二天還是晴天,李青林一大早就和錢多貴一起到常勝鎮上,去老孫家看那個砂輪。
老孫家的大小子孫家才前幾年到開封一家機械廠當學徒,學的是翻砂工,到今年已三年師滿。
翻砂工藝自古就有,特別是鑄鐵器件必須要用翻砂工藝製造。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大型鑄鐵器件需求量越來越大,翻砂工這樣的技術工人稀缺,從而這個職業成了高收入職業。老孫家正是看到這個有前途的行當,托人把大兒子送進機械廠學徒。
這孫家才在工廠學徒和劉正生在萬通商號學徒有不一樣的地方也有一樣的地方。孫家才學徒也是三年時間,學徒期間廠方也不發工資,包吃包住,每月僅發給「三頭六澡」的「月規錢」,這「三頭六澡」就是每月剃三次頭、洗六次澡。
孫家才學徒三年,還要繼續給工廠服務三年,這叫做「學三年幫三年」,六年以後他才能離開這家廠,這和劉正生還師一年明顯不同,也更不公平。
如果你在期限內想離開工廠,那好辦,廠方扣下學徒「押金」,再找進廠時的保人賠償損失。這「保人」和「押金」制度是約定俗成的,也是工廠主免費獲得資金的一個渠道。當一個年輕人想進工廠學徒,你必須有兩個以上的中等家庭給你擔保,確保你在學徒期間遵紀守法、愛護工廠、服從管教;除保人之外,學徒自己必須繳納一定的資金,當工廠覺得有損失時,從中扣除。
這各個工種的「押金」數額不等,如果學習比較高級的技術活押金就很高,像孫家才就交了四十大洋。每家工廠都有不少學徒,這些押金就被工廠主無償使用,押金收取最高時能達到工廠總資本的百分之十。
劉正生因為家庭就在本鎮,加上萬通商號老闆比較正派,所以劉正生學徒沒有交押金。孫家才的老闆特別壞,翻砂工勞動量強,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他不但從不提供勞動防護用品,連一日三餐都只提供最差的食物,並且強行要求學徒每日工作十二小時以上,連學徒病了也不准他休息。三年中前前後後和孫家才一起學徒的共有十五個,這十五個人中就病死、工傷死達六人。
孫家才三年學徒下來受盡了苦楚,心裡是想離開那家機械廠,可自家還有四十大洋壓在老闆那裡,他又不能走。想到還要在這家工廠受苦三年,他心中苦悶。這次回家前趁人不注意順手把廠裡的一個手搖砂輪埋在傾倒的廢砂裡帶出工廠,回家後想把它賣了作為工廠主對他三年的壓迫和剝削的補償。
李青林看到那個砂輪時,立刻就拍板買下了。
這個砂輪的砂輪片明顯是新的,外殼是鑄鐵的,沒有標籤和廠名,上面有個加注機油的孔,底座有用來固定用的三個孔,整個砂輪成色在九成新以上。不過孫家才要價也不低,想買的話須四塊大洋。李青林二話沒說立刻就同意了,他讓孫家才找了塊紙包好砂輪,自己拿出四塊大洋付了帳。
李青林走之前對孫家才有個要求,他讓孫家才平時注意一下,看有沒有台鉗、扳手、螺絲刀等工具,甚至好的鋼材都行,只要有的話就帶回來,他李青林一定購買。這些東西在機械廠很常見,體積也很小,有著工作便利的孫家才帶出來自然不難,於是孫家才滿口答應了。
拿著砂輪走在回家的路上,錢多貴還在埋怨李青林:「青林,這砂輪在咱們鎮上沒人用得上,要是咱們不買他也只能當廢鐵賣;再說他那東西是偷來的,一個大子都沒花,他做的是沒本錢的買賣。四個大洋啊,他把咱們當財主了,咱們剛才要是壓壓價,肯定能少花些錢。」
李青林知道他在心疼錢,他也懶得和錢多貴囉嗦。砂輪算得上是半機械化的工具,等錢多貴見識到砂輪的效率自然會改變想法。
回到家中,李青林讓錢多貴用鐵絲把砂輪固定一個板凳上,再讓他拿來一個需要加工的零件。李青林把需要加工的鐵件對準位置,再搖動砂輪,只見砂輪飛轉,鐵花飛舞,不一會兒功夫,那需要加工的零件就有了雛形,而且打磨的地方光滑平整。
錢多貴終於心悅臣服,他向李青林豎起大拇指讚道:「青林,還是你有眼光。這傢伙比我那銼刀不知道好多少倍,這次我造一把槍最起碼能快五六天。以後孫家才拿回來的東西,你只要看上了咱們一定買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