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風連忙將眾人叫了進來,拉著想風到李元飛床前。
「風兒,過來。」李元飛滿臉洋溢著喜悅。[lvex.]
「是,李師伯。」想風說道。
「風兒,快跪下給義父磕頭。」胡想容道。
想風一愣,回頭看了一眼父親,王之風微微點點了一下,相見立即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叫道:「義父--」
「風兒乖,快起來。」李元飛顫顫巍巍地伸出雙手,一手拉住想風,一手遞過一條鏈墜,道,「義父,沒有好東西送你,這個鏈墜是義父的傳家寶,你戴上吧。」
想風接過來戴在脖子上,道:「多謝義父。」
「哈,哈,哈哈,老李家也有……後……了……」李元飛說完,手一鬆,就此長逝。
「老哥哥--」「義父--」「李大俠--」王之風夫婦、想風和嚴肅同時失聲叫了起來。
李元飛祖籍山東登州,王之風著想風為孝子扶靈歸鄉,他夫妻六人隨護,及至山東境內,遠遠看到一標人馬甲冑分明,向他們圍了過來,王之風異常警惕,令張素素等人守護在靈柩前,他與長樂打馬奔了過去,尚未開口,對面領頭的將軍卻大聲問道:「前面來的可是太保公和公主一行?」
王之風見那將軍相貌威嚴,但面露恭敬,一時想不起是否是見過面的熟人,道:「在下正是王之風,敢問將軍是?」
那將軍翻身下馬,參拜道:「下官山東總督戚景通,聞聽太保公將入屬地,特來此迎候大駕。」
王之風腦袋飛轉,忽然想起一人來,問道:「可是前神機營戚副將?」
「多謝太保公還記得下官,聖上派下官總督山東備倭事宜,正感國不從心,太保公至此,正好藉機求教,還望指點。」戚景通道。
「戚將軍客氣了,實不敢當。」王之風道。
兩人一陣寒暄,弄明雙方意圖,王之風這才知道戚景通在神機營的朋友傳信給他,告知王之風到山東之事,戚景通已在入買賣人要道上等了一些日子。戚景通指揮士兵幫忙起運靈柩,一路前往登州,埋葬了李元飛,戚景通又將王之風一家請到府上,兩人談論倭寇武功、東瀛的風土人情,以及防備倭寇的策略,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王之風還將早年琢磨出的倭寇武功基本招數,傳授給了戚景通,戚景通比王之風大近二十歲,卻執意要將王之風以師禮相待,王之風拒不相受。在王之風指點戚景通東瀛武功之際,戚景通才六七歲的兒子戚元儆在一旁學得十分認真,王之風見他聰明伶俐,十分惹人喜愛,有意加以指點,誰知兒子竟然比老子靈性悟性更佳。戚景通腦子一轉,懇請王之風收其子為徒,王之風盛情難卻,只得應允。這無意中之舉,後來竟然成就了一個頂天立地民族英雄。
戚元儆,名戚繼光,在王之風一行離開之時,因他要跟隨學武,也只得隨行。戚繼光這一離開父母,一直隨在王之風身邊練功學藝,直到十年後,嘉靖二十三年,其父戚景通逝世,他承襲父職,這才離開王之風,回到山東任登州衛指揮僉事,此時他年僅十七歲。嘉靖二十五年,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奉命率領衛所士兵遠戍薊門,春去秋歸,每年一次。二十八年考中武舉,次年進京會試,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圍北京城,戚繼光臨時守衛京城九門,並兩次上書陳守禦方略。三十二年,被提升為都指揮僉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後,戚繼光整頓衛所,訓練士卒,嚴肅紀律,使山東沿海的防務大大改觀。
在正德初期,倭寇由於受到王之風和特別行動軍的打擊,不敢再冒犯大明,後來,由於王之風受到朝廷*被迫躲藏,倭寇做了一些試探後,東瀛浪人、商人又逐漸有組織地到沿海活動,勾結海盜走私、燒殺搶掠。朝廷雖然對此進行過一打擊,但是由於舊皇駕崩,新皇初登,新皇主要在鞏固自己的地位上下功夫,對倭寇打擊力度不夠,使倭寇勢力漸漸做大,等朝廷回過神來之時,倭寇已然十分猖獗,公然與朝廷軍隊進行對抗。嘉慶皇帝多次派兵征剿,總不見效。及至嘉靖三十三年,江、浙、閩、粵沿海倭寇勢力已經勢不可擋,朝野上下甚至到了談倭色變的地步,嘉靖皇帝在朝中商討征剿事宜,竟然沒有人敢掛帥出征,直令龍庭震怒,卻又成分無奈。
「啟稟聖上,我朝到有一人曾令東瀛人聞之色變。」一個翰林奏道。
嘉靖皇帝大喜:「我朝還有如此能人?是誰?如果他能平息倭患,朕封他一品大臣。」
「皇上,那人只怕看不上這個一品銜。」那翰林道。
「連一品銜都看不上,難道他要做公侯?」嘉靖皇帝不悅道。
「那人本來已經是公侯,皇上封他一個一品大臣,豈不是降了他的品級,他怎會願意?」翰林說。
「有這樣的事?是哪個公侯有如此能耐,快快說來。」嘉靖皇帝十分著急。但是,朝中文武卻想到一個人來,那人自然是太子太保王之風。
「他是太子太保王之風,王公爺。」那翰林說,「皇上可曾聽到過他?」
嘉靖皇帝想了想道:「在朕初登大寶之時曾見過他,他的這個太子太保還是朕親自封的呢。不過此後三十多年,朕再沒有見到過他,不知他是否還健在?」
吏部回答道:「太保公尚在。」
嘉靖搖頭道:「就算他尚在,朕當初見他時,他就是個中年人,這麼多年了,只怕已經老得動不得了啊?」
那翰林卻道「太保公生於弘治二年,算來至今已六十有四……」
「六十四歲領兵打仗,只怕不行啊?他還能上陣舞刀弄槍?」嘉靖不禁皺起眉頭。
「皇上,對於一般人來說,六十四歲是大了些,但是,對於太保公這樣武功蓋世的人來說,年紀越大武功越高強,皇上不妨召太保公入朝一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