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武林傳說

第七十五章 殺人滅口(五) 文 / 呂氏春秋

    鄭太醫哼都沒有來得及哼一聲,就一命嗚呼了。

    朱厚照和太后,也不去看一眼馬車裡的王之風屍體,將屋裡的東西全部碼在馬車周圍,點燃火,待火勢起來後,才打開房門跑了出去。

    侍衛和太監看到他們跑出來,又見屋裡火苗熊熊,連忙跑過來問:「皇上,太后,沒有吧?」

    「沒事,裡面著火了。」朱厚照說。

    侍衛和太監要去救火,朱厚照道:「算了,不用救火,也沒有值錢的東西。大家守著不要讓火燒到其它的地方去就行了。」

    「是。」侍衛和太監見皇上和太后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心裡都十分感激,哪裡還能想到其它的事情。

    直到大火將這幢房屋和裡面的東西全部化為灰燼,朱厚照和太后才離開。

    楊德勇沒有回到楊府,楊一清心裡七上八下的,總是不得安寧。天將擦黑時,宮裡來了一個太監,傳太后詣旨,說宮中起火,楊德勇不幸喪身火中,皇上已下旨,安撫楊德勇家人。

    「殺人滅口。」楊一清腦袋裡閃出這四個字,他不敢耽擱,急匆匆地坐上轎子,跑到了李東陽府上。

    「李大人,不得了了。」

    「你呀,總改不了急性的毛病,天又沒有塌下來。」李東陽道。

    「楊德勇在宮中意外遇上火災,燒死了。」

    李東陽笑道:「你都說了是意外,還大驚小怪幹啥?」

    「也太意外了吧?」

    李東陽看了他一眼,慢條斯理地說:「什麼樣的意外不是意外?哪有太不太的?」

    楊一清忽然道:「原來你早就知道會出意外?」

    「老夫可不是神仙,也算不出誰會出意外,誰不會出意外,不過,既然是意外,出現什麼樣的事情都不足為奇嘛。」

    「難道你就不怕?」

    「有什麼好怕的?駙馬能出意外,楊德勇能出意外,你我出點意外又有啥稀奇?」李東陽道,「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既然賣給帝王家了,有什麼還你我自己的?」

    「真是伴君如伴虎呀!」楊一清無可奈何地搖頭苦笑。

    兩人喝無精打采地喝了幾口茶,楊不清問:「李大人,你說,駙馬爺是不是冤枉的?」

    「也不存在冤不冤枉,皇家的事比天大,皇上說你對,你不對也對。皇上說你不對,你對也不對。」李東陽說。

    「那這天下哪還有公理和王法?」楊一清道。

    「公理和王法?什麼是理?什麼是法?皇上說出來的就是理,就是法。要不然,哪有開金口一說?」

    楊一清不服道:「我們自小所讀的聖賢書,那不都成了騙人的玩意兒?」

    李東陽看了楊一清一眼:「楊大人,你都一大把年紀了,怎麼都還參不透呢?聖賢之書,是人之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會有錯?但是,這是對普通人而言。對皇家,那是不能照搬聖賢書的。」

    「李大人,你越說,我可越不懂了。」楊一清說。

    「這有什麼難懂的。說個最簡單的吧。聖賢書上要天下百姓都遵守祖制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就要天下大亂。但是,當今皇上,他就不遵守祖制和規矩,祭祖時,不按禮部提出的祖先遺制,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完全不成章法,我們這幫老傢伙勸他,他心情好時,把冷落在一旁,理也不理。心情不好時,還要變著花樣整你,行為作派全不是九五之尊的樣子,你能拿他怎樣?」李東陽說。

    「如此說來,這朝中是沒法呆了。」楊一清道。

    「沒法呆,也得呆。」李東陽斬釘截鐵地說。

    楊一清一愣:「為什麼?」

    「你我不呆在朝中,難道還想讓劉瑾那樣的亂臣賊子再次掌權,禍害百姓?」李東陽說,「再說了,在這非常時期,你我真要提出告老還鄉,只怕我們真的要和駙馬、楊德勇他們一樣了。」

    「這走又走不得,留又留不得,真是難死人了。」楊一清愁眉苦臉地說。

    「車呀到呀山的那個前哎,自呀自有路,水呀到呀渠的那個成哎,自呀自開溝……」李東陽居然扯起破鑼一樣的嗓子,喝起戲文來,一幅悠閒自得的樣子。

    「李大人,下官真是服了你了。看來,你做人已經做成精了。」楊一清佩服地說。

    「憂憂愁愁是一天,歡歡喜喜還一天,何不學那叫花兒,唱著曲兒去要飯,且將憂愁變歡喜,快快活活每一天。」李東陽還是用破鑼嗓子唱道。

    「李大人,恐怕哪一天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你都不會愁眉苦臉啊。」楊一清道。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既然躲不過,何必要去躲?」李東陽說完,又瞇起雙眼唱道,「何不學那叫花兒,唱著曲兒去要飯,且將憂愁變歡喜,快快活活每一天。」

    「何不學那叫花兒,唱著曲兒去要飯,且將憂愁變歡喜,快快活活每一天。」楊一清回味半晌,也扯起嗓子跟著唱起來,邊唱邊起身離去,招呼也不跟李東陽打一個。

    相安無事地過得幾個月,這一日上朝,朱厚照突然道:「眾愛卿,駙馬已經去江浙幾個月了,還沒有得到奏報,不知道那裡的敵情如何,朕有些放心不下,準備派楊愛卿去看看那裡的情況。如果敵勢並不盛的話,就傳朕旨意,撤銷敵防部吧,將那裡的防務還是交給邊軍去辦。駙馬回朝,另行任用吧。」

    「微臣遵旨。」楊一清心道,終於輪到封我的口了。不過,他此時卻顯得十分平靜。

    下朝後,李東陽磨蹭到楊一清身邊。

    「楊大人,你一路小心些。」

    「你不是說,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既然躲不過,何必要去躲嗎?聽天由命吧。」楊一清苦笑道,「還請李大人今後多多關照下官子孫才是。」

    李東陽笑道:「楊大人此行如果真的回不來,下一個肯定輪到的,就是老夫了。老夫又如何能關照楊大人親眷?哈哈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