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武林傳說

第五十三章 大奸惡伏誅(六) 文 / 呂氏春秋

    「李愛卿、王愛卿,劉瑾這老傢伙真是太狡猾了,你們給出出主意。」朱厚照見到他們,也不要他們行禮參拜。

    張永將審理劉瑾的情況說了一回,朱厚照看著李東陽和王之風,等他們說話。

    「皇上,劉瑾把持朝政多年,勢力龐大,手段毒辣,朝中大臣素來懼怕他,不敢出來指證也是正常的。至於劉瑾這斯,謀反罪證確鑿,不需要再審,皇上下旨,將其處置即可。難的是,劉瑾黨羽眾多,是一網打盡還是只辦首惡,這才是值得深究的,弄不好,只怕要引起朝廷震盪。」李東陽說。

    「兩位愛卿有何良策?」朱厚照問。

    李東陽道:「皇上,不妨採用平定朱??叛亂的策略中。首惡必辦,脅從寬大。」

    「李閣老此計甚妙。」張永附和道。

    朱厚照見王之風一直沒有開口,問道:「王愛卿,你以為如何?」

    「回萬歲,李閣老所說不錯,不過,對於首惡,卻須嚴懲嚴辦,否則,達不到警示的效果和作用。」王之風說。

    「王愛卿的意思是指什麼?」朱厚照問。

    「謀朝篡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對於劉瑾及幾個心腹不但不可輕饒,而且應該用大明最嚴厲的酷刑。要不然,對其餘脅從人員並不一定會趕到震懾作用。」

    「有道理。」朱厚照說,「劉瑾的心腹都是哪些人,張公公你好好查查,再回復朕。」

    「是。」張永道。

    「皇上,其餘尚可緩一緩,有一個人卻刻不容緩,否則,只怕被他逃脫。」王之風道。

    「誰?」朱厚照問。

    「顧家城。」王之風說,「顧家城,武功高強,父母已經過世,無所牽絆,如果不及時緝拿,他必然會潛逃。等他逃走後,要想再捉拿他,就不容易了。」

    朱厚照想了想道:「王愛卿,那你就去捉拿顧家城吧。」

    王之風道:「皇上,最好是張公公去捉拿他為好。」

    朱厚照一愣,問:「你怕回去不便向你家的女張飛交待嗎?朕下的旨,你往朕身上推,她也不會拿你怎樣的。」

    「回皇上,臣與顧家城有一些淵源,由臣去捉拿他,只怕會引起江湖上的非議。再說,臣想盡快找到長樂公主,以免她遭遇不測。」王之風道。

    「准奏。」朱厚照歎氣道,「朕也很想長樂了,好在母后還不知道長樂失蹤,以為她到宮外瘋去了。要是母后知道她失蹤,只怕要急病的,你們千萬不要讓母后知道啊?」

    「臣遵旨。」李東陽、王之風道。

    「張公公,劉瑾收押天牢,你就執掌司禮監的印信吧。」朱厚照說。

    張永雖然已經實際掌控了司禮監,不過,畢竟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皇上親口下旨,他大喜,跪下謝恩。

    卻聽朱厚照說:「東廠、內行廠兩廠撤銷了吧,兩廠人員交一部分給西廠,剩餘的都交給都指揮司。」

    「奴才遵旨。」張永沒有想到皇上會撤銷東廠和內行廠,這樣一樣,無論如何他的權力都不會超過劉瑾了,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朱厚照又對王之風說:「王愛卿,你把長樂找回來後,就去都指揮使司任都指揮使吧。楊玉、石文義兩人都是劉瑾和顧家城推薦的,把錦衣衛交給他們,朕可不放心。」

    王之風跪下叩頭道:「臣叩謝皇上恩典,不過,臣卻不是當官的料,待找到長樂公主後,臣請皇上恩准臣辭官回家,臣家中父母年邁需要臣盡孝,妻兒又多,需要要臣盡責。」

    「你--」朱厚照萬萬沒有想到王之風會當面推辭,十分震怒。

    李東陽、張永更是沒有想到王之風有此舉,見皇上震怒,李東陽連忙道:「王大人,辭官一事,待把公主找到後再議不遲。皇上,臣等告退。」

    說完,拉著王之風就退出了金鑾殿。

    「王大人,你是怎麼搞的?你在平定安化王叛亂和揭露劉瑾謀反中,為皇上和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皇上封你為錦衣衛指揮使,那是正二品的官員,和尚書是相同的,你為什麼要推辭?」李東陽問。

    王之風笑笑說:「李大人,實不相瞞,下官不適應朝廷這種爾虞我詐的生存方式,這裡,本來就不是我這種江湖莽漢來的地方。」

    李東陽道:「江湖上不是一樣爾虞我詐麼?」

    「江湖上雖然更講究弱肉強食,不過,江湖有江湖的規矩,江湖中人似乎比朝廷大臣更加講信用,我還是更適合於在江湖中生存。」

    「誰說的?你要知道,正二品,是一般官員混一輩子已達不到的品級。就算是能員,也不知要在官場上歷練多少年才升得上去?然而,你年紀輕輕就已經官居正二品了,還能說你不適應在朝廷生存嗎?」李東陽說。

    「可是,人各有志,勉強不得。下官志不在官場,李閣老也不用多勸了。」王之風道。

    「王大人,你知不知道,劉瑾為什麼能在朝廷橫行無忌?」李東陽站住,嚴肅地問。

    王之風搖頭道:「李閣老,下官既然想辭官,不在其位就不謀其政,自然也不用探討朝廷之事了。」

    李東陽道:「你不想說,我來告訴你吧。劉瑾之所以肆無忌憚,主要是朝廷中缺少象王大人你這樣有勇有謀,英雄果敢的忠臣。」

    王之風苦笑一下道:「李閣老過獎了,下官愧不敢當。」

    「老夫一輩子可很少刻意誇獎他人,我說的是實話。」李東陽道,「現在朝廷裡,中正之士也是有的,但是,他們要麼是正直耿介卻缺乏謀略,要麼是忠誠卻缺乏膽略,所以,才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王大人,你就不同了,抗擊倭寇,單槍匹馬挑戰東瀛,謀劃搬倒劉瑾,何況你武功高強,對手都會忌憚你幾分,你是朝廷的棟樑之材,怎麼可以說辭官就辭官呢?難道你就不怕朝廷之中會出現第二個劉瑾這樣的人?」

    王之風忍不住大笑:「李閣老,我王之風算得上哪根蔥呀?朝廷之中,有你這樣的三朝*,有楊大人這樣正直果敢的大臣,何愁霄小呢?」

    作者題外話:謝謝您的關注,請投票、收藏支持作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