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武林傳說

第五十二章 九月十三日(二) 文 / 呂氏春秋

    劉瑾畢竟不是等閒之輩,很快他站起來道:「來人。」

    立即進來兩個廠衛和一名小太監。

    「隨咱家到城門去看看。」

    一乘小轎出了宮門快步向城門跑去,到了城門下,守城官看見是劉瑾連忙行禮。劉瑾也不敢打開城門出去查看,快步蹬上城牆,只見城牆外面,座座連營,燈火通明,甚是壯觀,細數之下確有十萬之眾。每個帳外都有兩人把守,各帳之間不時有一隊隊士兵在巡邏,守衛森嚴,軍紀整肅,劉瑾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走吧。」劉瑾只說了兩個字,轉身就向城樓下走去,把守城官愣在那裡不知所措。

    劉瑾沒有直接回宮而是先到了顧家城的府第,進去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就匆匆離開,回到宮裡。

    三葉花於當天晚上,將劉瑾撤銷逮捕大臣的行動報告給了李東陽,李東陽高興差點跳了起來。王之風也於晚上潛回城中,與李東陽碰頭,認為劉瑾在大軍的威懾下,撤銷了謀反行動,對於朝廷和平叛大軍班師回朝,都是十分有利的。王之風認為,既然劉瑾暫不1行動,李東陽在朝堂上也沒有必要再去激怒他,以免狗急跳牆。

    九月十日,早朝上,群臣已經得到平叛大軍回朝的消息,紛紛向朱厚照道賀。朱厚照十分高興,問道:「大軍既也回來,楊一清和張永如何不來向朕復旨?」

    滿朝文武卻沒有一人接口。過了好一陣,李東陽才道:「啟稟萬歲,據微臣所知,楊大人留守在邊關,二十萬平叛大軍由張監軍率領班師回朝。平叛大軍分兩批抵達,第一批十萬大軍已於昨晚抵達,張監軍帶領第二批十萬大軍和朱??,將於近日返京。」

    朱厚照笑逐顏開地說:「這就難怪,朕還道張永回來遲遲不進宮復旨呢。」

    李東陽掃了一眼劉瑾,見他面色鐵青,雙眉緊皺,眼中滿是怒意,不由得心頭暗笑。

    「劉公公,你隨時瞭解張永的消息,只要他一回京,馬上叫他來見朕,朕要給他慶功。」

    「奴才遵命。」劉瑾彎腰應道。

    李東陽再瞟劉瑾的一干黨羽焦芳、劉宇、顧家城、楊玉等人無不垂頭喪氣,他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散朝後,他一路哼著小調出了宮門。

    「老爺,今天皇上賞賜了?」他家的馬車師傅問。

    李東陽笑道:「沒有啊,不過,比聖上賞賜更令人高興。」

    「這小人就不懂了。」馬車師傅搖頭說。

    李東陽也不理他,心想,這事能對你說嗎?獨自哼著自己才能聽得懂的小調上了馬車。

    九月十日在平靜中度過。

    九月十一日又在平靜中度過。

    九月十二日,劉瑾忍不住哀歎,因為,他已經從各個渠道打聽到,先期抵達的不過是兩萬先鋒隊伍,哪裡來的十萬大軍?他心中大罵:他媽的,要是老子聽從白不達的話,九月十日起事的話,三天時間,整整三天,什麼事情沒有擺平?可惡的張永,竟然給咱家唱起空城計來,你看咱家今後怎樣好好收拾你?他心頭罵歸罵,氣歸氣,卻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先頭隊伍已經到達了好幾天,誰知道大軍什麼時候就回來了呢?他雖然也曾派出去不少人,不過這些人要麼是出不了城,要麼是出了城的也都有去無回。他不明白,暗中到底有誰在和自己作對。顧家城、楊玉、石文義一幫人忙活了半天,也都是白忙活,沒有查出一個所以然來,這令他有勁沒處使,有氣無處撒,悶得十分難受。

    九月十三日申時,京城外傳來十八響驚天動地的禮炮聲,朝廷文武百官都知道這是張永回京的信號,朱厚照聽到炮響,趕緊到了金鑾殿,果然不出半個時辰,張永押著朱??及心腹何錦、丁廣一干犯人入宮晉見。朱厚照大喜,令內閣將朱??的罪狀公告天下,朱??及其子弟人眾先關入天牢。當晚,朱厚照設宴為張永慶功,由劉瑾、谷大用、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作陪。席間朱厚照與張永相談甚歡,劉瑾本來十分惱怒,又醋意大發,喝得幾杯酒竟然醉意不斷襲來,於是,提前告退。等劉瑾離開後,張永起身離席到朱厚照席前,跪下叩頭。朱厚照正在不解之時,卻聽張永道:「皇上,奴才請皇上將叛逆劉瑾拿下,以安國之基石。」

    「張監軍,你這是怎麼了,喝酒喝得好好的,為什麼提起此事?」朱厚照問。

    張永從懷裡拿出朱??的檄文遞上去道:「皇上,其實這次安化王造反,全是劉瑾激起的。」

    朱厚照本來是看過檄文的,還是接了過來,望著張永道:「劉瑾做事有時候雖然狠了一些,不過,他和你們一樣對朕還是忠心耿耿的,哪來的謀反之心?」

    張永見皇帝果然不相信劉瑾謀反,按照事前與楊一清、王之風商量好的辦法,歷數劉瑾結黨營私、打擊*大臣、貪污受賄、肆意歪曲聖意、欺上瞞下、大權獨攬、驕縱家人為惡、逼迫安化王謀反、逼迫劉六劉七造反、私授官職等數十條罪狀,還特別說了劉瑾為獨攬大權,連在座七虎都不放過,對七虎打壓排斥,並列舉劉瑾曾想將自己發配舊京,為了控制朝廷內外,另建內行廠等。

    因為張永所述,在正德元年朝廷大臣彈劾劉瑾時都已說過,朱厚照並不相信,道:「張監軍,這些事,在幾年前不是都查無實據嗎,怎麼又提出來?」

    谷大用心想,這是一個搬倒劉瑾的大好時機,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劉瑾這斯還得作威作福,於是,率先離席,跪到張永身邊道:「皇上,張監軍所說是實,劉瑾確實有謀朝篡位之心,皇上雖然念及故人之情,卻也不能不顧社稷安危啊,請皇上下旨捉拿劉瑾。」

    作者題外話:請收藏、投票,支持作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