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武林傳說

第十五章 皇帝的豹房(二) 文 / 呂氏春秋

    二

    皇宮太和殿。

    王之風第一次見到百官臨朝的情景,與坊間口耳相傳的情況大相徑廷。金鸞殿上,小皇帝坐在龍椅中,樣子很隨意,並不像戲文中說的那樣端莊威嚴。龍椅寬大,小皇帝身材不是很健壯,坐在上面,看起來顯得有些矮小和滑稽。

    王之風站班的位置,在離皇帝兩丈左右的大柱旁邊,這個位置將百官叩拜的樣子看得十分清楚,百官卻不能看到他。

    百官叩拜完畢,劉瑾喊道:「有事奏事,無事散朝。」

    「啟奏皇上,老臣有事要奏。」群臣中一個老態龍鍾的大臣站出來道。

    「劉愛卿,你要奏什麼事?」小皇帝顯得十分不耐煩。

    那老頭道:「皇上,豹房不能再修了已經花了近二十萬兩銀子了,再修下去,不知還有多少銀子塞進這個窟窿中。中原一帶多個省分在鬧旱災,有很多人流離失所,四處逃難,皇上應該想法救濟災民啊。」

    「中原遭災了嗎?戶部胡愛卿,怎麼你們沒有報奏啊?」小皇帝問。

    一個五十來歲的人站出來:「回稟萬歲,河南確有災情,但災情是否嚴重,還不知道,為臣也派人下去調查,很快將有結果。」

    小皇帝看著姓劉的老頭,道:「劉愛卿,戶部報奏與劉愛卿所說不符呀?」

    那老頭道:「據老臣所知……」

    「好了,劉愛卿,如果河南確有災情,朕自當想法子的。」小皇帝袖子一拂,阻止了姓劉的老頭。

    「啟奏皇上,為臣也認為劉大人所奏屬實,皇上應該停建豹房。」又一個五十來歲的大臣出班報奏。

    小皇帝還沒有說話,一個六十來歲身體?胖的大臣走出來:「啟稟萬歲,李大人和劉大人所奏不實,河南有沒有災情與皇上建不建豹房根本是風馬牛不相接的事情,怎能混為一堂呢。」

    小皇帝笑道:「焦愛卿所言甚是,豹房與災情是不能混為一堂,河南有災朕想法救濟,豹房卻不能停建。」

    姓劉的老頭怒道:「焦芳焦大人,你不要信口雌黃。」

    「劉大人,我怎麼為叫信口雌黃呢?難道皇上不建豹房河南就不會發生災情麼?」焦芳道。

    「焦大人,你這不是信口雌黃是什麼?劉大人是這樣說的麼?劉大人和我只是請萬歲把建豹房的錢拿出來救濟災民,誰說河南的災情是因豹房而起?」姓李的大臣道。

    「河南出了災情,萬歲就不能建豹房?李大人不會再推演到河南出了災情,皇上就不能吃飯吧?」焦芳一臉得意。

    「不學無術。」姓李的人罵道。

    焦芳道:「李大人,當著皇上的面你敢罵人?」

    小皇帝趁眾臣吵嚷之際,悄悄溜下龍椅,朝側門而去,回頭向王之風抬了招手,王之風也跟了過去。

    「皇上,還沒有散朝呀?」王之風道。

    小皇帝道:「不理他們,一吵就是一兩個時辰,讓他們吵去。」

    「皇上這是要去哪裡?」王之風問。

    小皇帝狡黠一笑,道:「豹房。」

    「豹房?」王之風問,「皇上,這豹房是做什麼用的,那個老頭和另一個大臣似乎很反對。」

    小皇帝道:「你知道反對朕的兩人是誰嗎?」

    王之風搖搖頭。

    小皇帝說:「那老頭叫劉健,內閣大學士,首輔大臣,從英宗皇帝到現在,四朝老臣了,雖然忠於朝廷,但是,年紀太大了,迂腐得很。姓李的那個叫李東陽,內閣大臣,他跟劉健一樣迂腐。」

    「原來是他們呀?」王之風恍然大悟。

    小皇帝有些驚訝:「你知道他們?」

    「坊間流傳,這兩人和一個叫謝遷的人,是孝忠皇帝給皇上留下的肱股大臣。」王之風道。

    小皇帝笑道:「他們要真是朕的肱股,只怕朕的兩隻腿就不能隨便走動了。」

    王之風不敢接口。

    「你剛才問朕修豹房做啥用,豹房,顧名思義就是養豹子的房子。」小皇帝說,「從元朝到本朝,像房、虎房、鷹房都有,甚至還有羊房,又稱為象坊、虎坊、鷹坊等。這幫老傢伙成天都在講祖制慣例,既然前面都有了,朕建一個豹房,也算符合祖制慣例,他們卻又嘮叨不休。還好,有焦芳他們幫朕攪攪局,要不然的話,不知又要悶到何時。」

    王之風跟在小皇帝身後,在皇宮中東彎西拐,最後來到西華門外太液池的南岸,這裡有一處一丈多的高牆圍著的地方,四周很靜,四名侍衛守在緊閉的大門前。

    侍衛見到小皇帝只是躬身行禮,並未開口說話。一人侍衛在房門上拍了兩下,大門旁邊的一道小門打開,小皇帝和王之風從小門進去,裡面的情形卻讓王之風大吃一驚。

    高牆內,有好幾棟房屋,其中有兩處看起來很特殊。一處是東北角上的一個建築,看上去有些像回人的清真寺,另一處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大四合院。這個四合院在高牆內的正中位置,空地上除了花草樹木、假山亭台外,還有水池、廊道,在空地上不時有巡邏的小隊,每隊有五六個人。四合院的房屋房門全是向外開的,房門對著院外。這個院子有一道大門通向裡面,門口有四人值守。進了大四合院,裡面又是一個四合院,兩四合院之間的寬度只有三丈來寬,沒有任何多餘的飾物,地面全是用青石板鋪成。第二個院子比第一個院子要高出一層,是一樓一底的兩層設置,朝外這面是背面,與第一重院落形成背對背的狀態,兩院之間也有人巡邏。第二個院子大門也是四個守衛。進入第二層院落,王之風不由一驚,裡面居然有第三重院落。二三重院落之間也有三丈來寬,地面鋪設的是白色大理石。第三重院落,看上去不是很大,卻比第二重院落又高了一層。正面的大門兩則各有三間房屋,對著第二重院落這面是背面,一二層都沒有在背面開門窗,三層不但有門窗還有外樓欄。王之風想,站在這樓欄上,整個大院的三重院子裡的情形將盡收眼底。

    小皇帝來到三重院落的大門邊,一個三十多歲的人快步迎了出來,跪下叩拜道:「臣錢寧參見萬歲爺。」

    「老錢,裡面整得怎麼樣了?」小皇帝似乎和那個叫錢寧的人很親近。

    「回萬歲爺,快弄好了,只是還差些銀子。」錢寧點頭哈腰地說。

    「還差十萬兩。」

    「太多了,朕最多再給你五萬兩,朝中不少老臣都在說三道四,再多給,更會惹得那幫人來對朕指指點點。」小皇帝說,「老錢,你要是花多了,不夠的話,就只有你自己掏腰拿銀子來整了。」

    錢寧苦笑道:「萬歲爺,微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小皇帝靜靜地盯著他,沒有說話。

    錢寧被小皇帝看得毛骨悚然,連忙道:「微臣尊旨。」

    「好久能夠弄好,朕已經等不及想住進來了。」

    「恐怕還得兩三個月吧。」錢寧說。

    「不行,最多再等十天,十天後,要是朕還不能住進來,就把你腦袋割了當球踢。」小皇帝道。

    錢寧不敢還嘴。

    「帶朕到裡面看看去。」

    錢寧連忙叫人打開大門。

    門*,裡面是一塊大壩子,地面全是厚厚的青石鋪成,上面卻是一個巨大的鐵籠子。鐵籠子的高度與二樓齊平,鐵籠子對著的每一個房間,房間與鐵籠子之間都是和鐵籠子一樣的通道相連,房間裡黑洞洞的象監獄,房間中是一個幾乎與房間同樣大小的鐵籠子。內外鐵籠子之間,在通道處有鐵柵欄門。

    不說守衛的人員,就是這鐵籠子,一層又一層,被關在這裡的人,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是逃不了的,王之風打了一個寒顫。

    小皇帝在錢寧的指引下,從進大門處鐵籠子外面的樓梯上了二樓。二樓有樓欄,站在樓欄上,下面鐵籠中的情形盡收眼底。小皇帝點了點頭,返身隨手推開一間房門,屋裡桌椅書畫床帳一應俱全。他又隨便看了兩間,房間裡佈置大同小異,小皇帝就朝三樓走去。

    站在三樓的樓欄上,除了將底層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連二樓的情況也能全部收入眼中。小皇帝推開一間房門,裡面比二樓房間要漂亮得多,各種金銀器物,玉玩珍藏,名家書畫,比比皆是,桌椅,床帳全是上品,甚至還有專供夫妻使用的逍遙椅等,把王之風看得目瞪口呆。

    穿過房間,打開後門,站在外樓欄上,整個院落內外三層括過道,全都看看得清清楚楚,院子外面的其它房屋的情況也能看到。

    小皇帝十分高興,道:「老錢,這裡除了豹子外,什麼都不缺了,你怎麼還問朕要銀子啊?」

    「萬歲爺,這裡缺的東西可多了,除了這觀豹房外,清真寺、樂采房、值事房、議事房、養心房都還沒有全部弄好,何況,這些院子裡都是空的,還沒有人呀?」錢寧道。

    「好,你盡快去辦,反正最多再等十天,朕就要到這裡來住,要看到這裡很熱鬧。」

    小皇帝出了觀豹房,又到清真寺去走了一轉。

    負責清真寺裡的,是一個叫於永人,這人年紀約三十六七歲,長得有點不男不女,不過面皮還算措手白淨。

    清真寺殿堂樓亭,大小適宜,佈局緊湊,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築群。寺院大門對面有大影壁一座,在正門牌樓上懸有「達天俊路」金字匾額,兩側有雙重雙字影壁。門內正中高聳著一座平面六邊形的亭式樓閣,稱為望月樓。大殿由三個屋頂環以圍廊構成勾連搭形式,圍廊上方有小型經文匾十餘塊,內部組成一個大空間。殿的最前面是一座六角形的攢亭式的窯殿建築,內部穹窿結構,形狀似窯,故稱窯殿。窯殿頂上橫壁的雕刻和繪畫色彩艷麗。窯殿兩側各有一個雕空的窗欞,圖案為*文,殿內前面兩側,掛有四個圓匾,殿內正中懸有金字匾額,並有主柱18根,組成了21個拱門,各處都寫有古蘭經文和贊聖的詞句,經文字體蒼勁有力,其中庫法體較為突出。柱子上飾有蕃蓮圖案,皆為紅地,瀝粉貼金,精巧細緻,完全按照原樣油飾一新,殿內金光燦爛,彩艷奪目,顯得十分莊嚴肅穆。殿內天花板上有描繪的贊詞和真主的尊名,大殿裡鋪著供禮拜用的一排排潔白的氈毯。

    清真寺的結構看起來遠比觀豹房複雜,內部的設置沒有觀豹房裡的金銀玉器多,豪華程度一點也不比觀豹房差,甚至給人一種難以名狀的莊嚴和肅穆。

    「好,好,好。」小皇帝連說了三個好字。

    「多謝萬歲爺誇獎,這全是錢大人的功勞。」於永獻媚道。

    錢寧也很高興。

    「老錢,你們加緊辦。」小皇帝說完就和王之風一起離開了豹房。

    他們剛出了豹房,劉瑾就趕了過來。

    「皇上,您真在這裡呀?」

    小皇帝說:「你急著找朕幹啥呀?他們還在吵嗎?」

    劉瑾笑著道:「他們見皇上走了,吵著也沒趣,一會兒就走了。皇上,你這招真高明啊。」

    小皇帝被劉瑾拍得渾身酥麻,骨頭都軟了,道:「劉愛卿,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仍照此辦理。」

    「尊旨。」劉瑾道。

    「劉總管,之風感謝栽培之恩。」王之風上前拱手道。

    「王大人,聖上的安全全靠你了。」劉瑾笑瞇瞇地道。

    王之風說:「全靠劉總管指導。」

    「王大人,老夫今晚請幾個朋友給你接風,如何?」劉瑾問。

    「怎好麻煩劉總管,卑職如何敢當?」王之風謙遜道。

    「好,好,好,朕也參加,劉總管你安排一下,要不就安排在豹房,你去叫錢寧準備一下。」小皇帝說。

    「尊旨。」劉瑾應聲而去。

    小皇帝等劉瑾走後,對王之風道:「王公子,你是武林四大家族的後裔,朕也算半個江湖中人,大家按江湖規矩,在有人的時候,你是侍衛,朕是皇帝,在沒有人的時候,你就不要給朕來那套繁文縟節,朕叫你王公子,你叫朕朱公子,也不要叩頭跪拜那一套,朕一天見得多了,煩都煩死人。」

    「謹尊皇上聖旨。」

    「看看你又來了不是?朕最佩服的就是你們這些在江湖中有聲望又有真本事的人,朕拿你當朋友,你卻不把朕當朋友。」小皇帝道。

    「朱公子,就按我們的約定,有人時,你是皇上,我是侍衛,沒人時,你我是朋友。」王之風心想,這小皇帝要麼是真的單純,要麼是太孤獨了。

    「走,我帶你去熟悉一下大內禁宮,這地方大得很,要是你不注意,那天走錯了,迷路是小事情,犯了大禁忌的話,連我都沒法救你的。」小皇帝說著,拉起他的手就飛奔起來。

    小皇帝的輕功在江湖中還不入流,但是,他為了不讓王之風小瞧他,想在他面前顯示武功,用盡全力飛奔。奔出一段後,臉紅氣喘,歇下來給王之風介紹,哪是太和殿,哪是中和殿,哪是保和殿,接下來是文華殿、武英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奉先殿、皇極殿、齋宮、毓慶宮、重華宮等,甚至連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這些後宮都給王之風一一作了介紹,當然,要是小皇帝自己帶著王之風走,恐怕要介紹三天三夜才能走完。王之風感他的至誠,暗中向他輸度內力,使小皇帝在不知不覺中,奔跑如飛,還不知是王之風在幫他。

    在皇宮奔走一了圈,小皇帝和王之風又回到了豹房。

    這時,天已漸漸暗下來,豹房內四處張燈結綵,一片喜慶,絲竹鼓樂聲聲不斷。

    王之風固然感歎皇家勢力,小皇帝也大為驚詫。

    劉瑾把筵席擺在了觀豹房的二樓,這是一間能容納二三十人的大房間,酒菜全部都已預備停當,只等小皇帝和王之風的到來,他們來了後,入坐妥當,劉瑾拍拍手,突然進來一群人,小皇帝固然看處瞠目結舌,王之風也不由得大吃一驚。

    作者題外話:祝讀者朋友:

    春風得意,事事稱心.

    川煤廣旺機制哎嗨喲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