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鄭屠

梁山上那些歲月 648,自作孽不可活(3) 文 / 奉旨把妹

    通過這段時間的一邊戰鬥一邊暗中調查,花榮已經基本摸清楚了當前各地漢人起義軍的大體情況,如今不止是遼國,就連金國境內也是漢民起義不斷,因為金人並沒有把曾經同受遼國壓迫的漢人當作夥伴,他們在打跑遼國佔下地盤後竟採用了比遼國還要無道的高壓政策對待漢人,瘋狂的奴役漢人,使得金地漢人的境遇比從前更加的水深火熱,一時間,金地漢人也是起義不斷,反抗金人的殘酷統治。

    說來也是奇怪,女真人對待除漢人之外的民族倒是極為寬容,甚至就連契丹人也得到了金人的優待,或許是因為漢人曾經的強大給他們留下了世代難忘的烙印,於是在潛意識中他們就將漢人視作了一種威脅,甚至從奴役漢人中可以得到某種莫名的快感和滿足。

    而無論是遼國還是金國境內的漢人義軍都已看清楚了漢人如今的境遇,契丹人和女真人這都是沒有拿漢人當人!只是當做了會說話和聽話的兩腿牲口!

    既然如此,就算只是為了最起碼的生存,漢人也只能為自己而戰了!

    於是,各地漢人起義軍都喊出了幾乎相同的造反口號……殺虜復漢!他們揭竿而起,殺契丹,殺女真,最終在這片原本屬於漢人的土地上再重新建立起漢人自己的國家!

    而第一個喊出這句口號並證明這句口號作用的是一個叫做「李弘」的人,當然,他的真名並不叫做「李弘」,甚至連是不是真的姓李也值得懷疑。從史料中只知道在遼國天慶三年閏四月,一個人以「李弘」為號起兵造反了,「以左道聚眾」起義

    「李弘」一名源於道教,每為起義農民所利用。劉勰《滅惑論》有「張角李弘,毒流漢季」之說。《老君音誦誡經》說:「但言老君當治,李弘應出,天下縱橫返道者眾,稱名李弘者歲歲有之」。晉朝和十六國的後趙、後秦都有過以李弘為號的農民起義。隋末農民戰爭中,扶風人唐弼聚眾十萬起義,也「推李弘為天子」。

    大意就是「李弘」這個稱號是利用道教的符讖,以示「應讖當王」。誰要造反,如果嫌自己名氣不夠大,就大喊一聲,老子是李弘,是太上老君派下來拯救蒼生的天子,然後就可以正式起兵造反了。

    只不過這個「李弘」在喊出了自己的大號後卻是響應者寥寥,原來遼地漢人久離中原,道教那一套早已漸漸失去了群眾基礎,百姓一聽到他的名字第一反應不是天子來了,而是納悶這個人是誰啊?李弘算哪根草啊?

    「李弘」一看這怎麼行?於是腦筋一轉,口號一變,「我是李弘,帶領大家殺虜復漢!」

    這下漢民們終於聽懂了,原來是老天派下來帶領他們殺虜復漢的!太好了,老天爺終於顯靈了。於是,果然響應者遍地,短短時間就在遼國各地起義了幾十萬人,「李弘」也帶著這幾十萬人在遼國從東殺到西,從南殺到北,著實給遼國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雖然遼國最後擊敗了起義軍,逮捕「李弘」,用酷刑將「李弘」肢解後並把屍體「分示五京」,鎮壓了這次的起義。但這次起義卻也證明了「殺虜復漢」這句口號在遼國漢民中的影響力有多大!並為日後的漢人起義軍點明了方向,廣泛被繼續採用。

    誰料,當初「李弘」從起兵到被鎮壓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許多事情都沒得到驗證,其中就包括這句「殺虜復漢」口號的副作用。

    於是,在隨後的不斷爆發的漢民起義中,雖然這句口號和目標為起義軍們爭取了廣大漢民的支持,卻也讓他們的道路變得異常的困難與危險起來,契丹人與女真人的先後殘忍奴役讓漢人恨透了「外虜」,結果恨屋及烏,只要是「虜」他們就殺,除了殺契丹人與女真人,他們對渤海人也殺,對奚人也殺,對鐵驪人也殺,對韃靼人也殺,對高麗人也殺,總之只要不是漢人,義軍碰見就殺!

    殺來殺去,直接導致殺得義軍到處都是仇人,契丹人、女真人、奚人、渤海人……,見了義軍就打,而且到了後來,隨著遼金的瘋狂鎮壓,漢民也漸漸不敢跟義軍扯上關係了,義軍竟成了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加之義軍本身就是由吃不上飯、穿不上衣的貧民、饑民組成的,軍紀也差,裝備也差,作戰素養幾乎為零,根本就不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遼金正規軍的對手,被遼軍軍隊殺得到處躲藏,如今的義軍幾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遼金各地義軍中,如今規模較大的有南京道的董龐兒,上京道的張高兒,安生兒,東京道的霍六哥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規模的起義軍,只不過還未形成大的氣候。

    花榮知道這些情況後決定立刻開始進行統帥吩咐的第二項絕密任務,秘密聯絡這些義軍,否則再晚一步,只怕這些義軍就要打沒了。

    在安德州正式駐紮下來後,花榮就將耶律不古野和曾明義一起請到了軍營,告訴他們,為了達到知己知彼的目的,他決定秘密派出一些人手去金地調查金軍的詳細情況,請他們過來是想咨詢一下他們的意見。

    通過在上一戰中配合花榮,耶律不古野和曾明義都是雙雙立了大功,嘗盡了甜頭,二人對花榮都是由衷的欽佩和信服,對花榮的話根本沒有起半點的疑心,除了立即都舉雙手表示贊成外,還都爭先恐後的為花榮出謀劃策,拍著胸脯說有什麼需要兄弟我配合的儘管開口!

    花榮要的就是二人這句話,他馬上故作十分謹慎的對二人說,這一次的行動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日後的成敗,尚若走漏了半點風聲被金人知道了就要前功盡棄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金人故意洩露給咱們一些虛假的情報之類的,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密工作,派出去打探金軍消息的人要絕對信得過才行!

    耶律不古野和曾明義都是連連點頭,說道那是當然,我們這就去挑選最信任的部下去辦這件事……,

    不料,花榮卻擺擺手打斷了他們說道,兩位哥哥當然都是對大遼忠肝義膽,兄弟我深信不疑,只是……兩位哥哥的手下就很難說了,所以為了這件事的保密,最好還是只派出我手中的人。

    耶律不古野和曾明義聽罷想了想也覺得確實是這麼回事,自開戰以來至今,最起碼已經有十幾萬遼軍或直接叛逃,或被俘後投降了金國,在這種風氣下,很難保證還沒有叛國的遼軍中又有多少其實已經投靠了金人只是還沒表露出來,正在做著金人的內應眼線,相比之下,這些遠道而來還沒跟金人接觸過的宋人的確更保險一些。

    花榮繼續說道,若要派我的人,雖然保險,只是他們畢竟是宋人,行走在外面很容易被大遼的其他軍隊碰見後當作奸細給抓起來,所以……我想請兩位哥哥為這些人寫下證明文書,萬一碰見別的遼軍,或要進入其他城池也好用其來證明身份。

    耶律不古野和曾明義一聽都笑了,連說這才多大點事?你們都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出去搜集情報,便是花將軍你不提我們也理應主動提供那些東西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