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鄭屠

梁山上那些歲月 555,戰馬(4) 文 / 奉旨把妹

    趙良嗣寫完信封好口,再來到書房外客廳,只見那名來送信的人還在等著,這是一個長相很普通很平凡的人,屬於扔在人堆裡絕對再也找不出來的人,

    「趙大人!」那人一看趙良嗣出來了,立刻起身抱拳施了一禮,

    「這是我給你們統帥的回信,」趙良嗣把信遞給那人,但在那人即將拿到信時,趙良嗣卻又把手抽了回來,「信交給你,安全嗎?」

    那人一笑回道,「趙大人可是的這信落在別人手中?請大人把信交給小人,小人為您示範一下。」

    趙良嗣聽了將信將疑的把信遞給他,卻見他居然立刻就把信給拆開了,趙良嗣心中一驚剛要阻止,卻聽他接著說道,「大人不必緊張,其實您所看到的我們統帥的信並不是統帥的親筆信,而是小人在給您送信前臨時『翻譯』好的。」

    「翻譯」?趙良嗣一愣,

    「對,為了防止重要情報落在敵人手中,我們天道軍在傳遞情報時往往會給情報事先加密,一般的情報會先選一本書,然後將情報上的字替換為書上文字所在位置的編號,待我們的人收到這些編號,再在相同的書上一一對應就可以翻譯出真實的文字了。」

    這種方法自古就很常見,趙良嗣也不奇怪,他接著問道,「那重要的情報呢?」

    那人沒有接著回答,而是將趙良嗣的信展開放在身前,取出紙筆後一邊看著那信,一邊在紙上寫了幾個趙良嗣從沒有見過的奇形怪狀的東西,

    「這是……?」趙良嗣奇道,

    那人這才回道,「對於比較重要的情報,我們會將情報上的文字替換為一種我們統帥發明的新文字,這種新文字全天下只有我們統帥,以及天道軍中不超過十個人會認,而小人,恰巧就是其中之一。您剛剛所看到的我們統帥寫給您的信,其實是小人在京東路時先翻譯成了這種文字,然後帶到汴梁確保安全後又重新翻譯回原本的文字才交給趙大人您的。」

    趙良嗣聽了眼中頓時一亮,新文字?仲風居然能發明一種新型的文字?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這個仲風到底還有多少本事沒有被自己知道?!

    那人一邊翻譯著趙良嗣的信,一邊又說道,「小人衣服裡穿了護心衣,身上藏了五樣東西,樣樣都能頃刻要了小人的命,這一路回去小人只吃自己帶的饅頭,喝自己帶的水,不住店,不與任何人接觸,就算真的發生意外,小人也有法子快速毀掉這信,然後直接自殺,哪怕小人就算瞬間斃命來不及損壞這封信,這封信落在別人手中也是一張廢紙,因為他們絕對不可能知道這封信上寫的究竟是什麼!」

    趙良嗣聽了後終於完全放下心來,

    不一會,那人就翻譯好了信,然後當著趙良嗣的面燒燬了原信,便對趙良嗣一抱拳,「趙大人,告辭了!」

    趙良嗣道,「壯士一路順利!」

    那人點點頭剛剛走到門前卻又聽到,「壯士請留步。」

    「趙大人還有事?」

    只見趙良嗣猶豫了一下問道,「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們統帥發明的文字叫什麼名字?」

    那人點點頭,「當然可以,我來之前我們統帥交待過,對趙大人要有問必答,我們統帥管它叫,拼音。」

    +++++++++++++++++++++++++++

    幾日後,鄭飛順利的收到了趙良嗣的回信,這才知道原來大宋計劃在過完年後就派出一支隊伍假扮成商隊,依舊走水路,從河北東路的滄州港出發,直達遼東去與金國展開談判。只是具體出發時間以及派誰去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

    這個情報簡直太及時了,對鄭飛來說,如果能準確知道大宋使團的出發時間,自己說不定就能有機會在合截住他們,到時候再想辦法搞到皇帝的親筆信,只要親筆信到手,就由不得遼國不信了!

    鄭飛立刻想好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一是加緊催促孟康他們快點造出戰船來,沒有戰船怎麼去截住大宋的使團?

    二是對趙良嗣繼續加緊攻勢,讓他能及時將大宋使團的最新消息傳來。

    三是迅速找來在京東西路時就已投靠天道軍的「聖手書生」蕭讓與「玉臂匠」金大堅二人,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只要到時候能把皇帝的親筆信搞到手,就讓他們二人一個模仿皇帝趙佶的筆假摹一封同樣的信,一個刻出皇帝所用的印章,用假印章加蓋在假信上,如此一來,一封足以以假亂真的信就造出來了,最後再把假信給大宋使團讓他們繼續去金國談判,自己則拿著真信去找遼國,又有誰會懷疑?

    而趙良嗣在信的最後所說的,關於朝廷即將下旨讓天道軍派軍平叛東南民亂的事對鄭飛也很重要,因為,鄭飛壓根就沒想派軍去東南平叛,

    為什麼?理由很簡單,當初大宋為什麼會同意讓鄭飛在京東路立藩?還不是因為大宋同時遭遇了西夏入侵、東征軍大敗與東南平叛不利這三大禍事,大宋迫於無奈,為了能暫時解除來自鄭飛和天道軍的威脅,並讓鄭飛派兵去幫他跟西夏作戰,大宋才不得不接受了鄭飛的條件,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西北戰事已經結束,西夏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再鬧事,大宋已解除了西夏的威脅,再加上鄭飛和天道軍已被招安,貌似大宋如今就只剩下東南朱武這一個威脅了,

    其實不然,鄭飛相信,相比於朱武和岐山軍,朝廷最想首先解決的其實是自己,因為他們對自己是又恨又怕,恨的是自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逼迫他們改變了大宋的立國之本,讓自己當了大宋歷史上第一個藩鎮;怕的也是自己的實力,尤其是在天道軍在西北戰場展示出那強悍的戰鬥力後,只怕他們做夢都想著早點幹掉自己,但他們不傻,如今東南禍事還沒平息,假若再對自己下手,大宋又將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所以,對大宋而言,他們所要的就是先平息東南的禍事,然後才能毫無顧忌的開始著手準備對付自己!

    所以,鄭飛和天道軍需要東南繼續亂下去,東南的局勢越亂,大宋越深陷其中,對鄭飛和天道軍來說就越有利,所謂「養寇自重」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種情況下,鄭飛怎麼可能願意派軍幫助大宋平叛東南呢?

    但朝廷的旨意很快就要下達了,那要找什麼借口來搪塞這件事呢?

    鄭飛閉上眼睛陷入沉思,許久之後,只見他依舊閉著雙眼卻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皇帝啊皇帝,我又要謝你給我找了一個借口了!」

    +++++++++++++++++++++++++++++++++++

    正月十日,蔡攸往東京發去一道加急密奏,存放他這道密奏的錦盒上被插了三根雞毛,這表示此密奏至關重要,這道密奏也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去了東京,並被直接呈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用特製的鑰匙打開錦盒,拿出裡面的密奏一看,頓時,他的臉上浮現起了又驚又喜的神色,並連叫了三聲,「好!好!好!」

    正在堂下的梁師成、蔡京等人眼見皇帝這麼高興,心中頓時都是一鬆,這段時間,東南戰局依舊不利,雖未再被岐山賊寇攻城掠地,但童貫大軍卻怎麼也難尋一場勝仗,皇帝整日憂心忡忡,大發脾氣,這個新年眾臣都是在提心吊膽中度過的,今日皇帝卻難得的如此高興了一會,朝堂上緊張壓抑的氛圍也終於得已緩解一點,

    「敢問聖上可有什麼喜事?」蔡京首先施禮問道,他知道皇帝手中的密奏是來自於京東路,他也十分奇怪蔡攸究竟如此緊急的報來了什麼好消息竟能讓皇帝這麼高興,

    「呵呵呵,」皇帝笑容滿面,讓張迪把奏折給蔡京送了過去,「太師請看,這是不是一件喜事。」

    蔡京接過奏折把眼一瞧頓時驚道,「這……龐萬春與劉法二人……反了仲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