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鄭屠

梁山上那些歲月 552,戰馬(1) 文 / 奉旨把妹

    ~日期:~10月23日~

    (今日第二更)

    眾人又跟龐萬春和劉法開了一陣子玩笑,待大家都鬧夠了,鄭飛才笑著拍拍桌子道,「好了,都回去坐好,說正事了!」

    眾人這才笑著都回了原位,

    鄭飛正色問向龐萬春和劉法,「萬春,劉帥,你們覺得此次西北之行,相比夏軍,咱們天道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滿堂立刻徹底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龐萬春與劉法,眾人從梁山開始,先是戰勝了民間武裝曾頭市,接著又戰勝了山下各地州兵,隨後又戰勝了大宋的精銳禁軍,手下敗將那是一個比一個強大,如今放眼天下還不曾交手的也就只剩下傳說中的草原遊牧狼騎了,眾人都無比好奇那些夏虜究竟有何本事?

    龐萬春回道,「統帥,我與劉帥曾仔細想過這個問題,我們在西北待了五個月,與夏軍大大小小交戰共不下五十次,大勝有之,失利的情況也有,總體來說還是敗少勝多。我們認為,黨項人雖然身強體壯,拚殺起來各個都不要命,但咱們天道軍的將士們也不差,尤其是我們裝備非常的精良,夏軍跟咱們打,往往沒到近前便已死傷過半,戰到後期,夏軍一聽咱們天道軍的名字就要退避三舍。但有一點卻是咱們有所不足的!」

    鄭飛眉頭一挑,「哦?是什麼?」

    「是馬!」劉法接口道,「黨項人善騎,他們一生中待在馬上的時間比站在地上都要久,此番大戰,四十萬夏軍幾乎人手一騎,無論是奔襲還是撤退都奇快無比,大宋方面,卻只有馬軍不過兩萬騎,咱們天道軍三萬人也只有五千騎。馬軍自古克步軍,在平原上短兵相接時,大宋的步軍根本就不是對手。」

    「沒錯,」龐萬春道,「若不是咱們的裝備比夏軍要精良很多,訓練水平也要強上許多,只怕咱們的傷亡還要再大一些!尤其是他們的精銳重甲騎軍『鐵鷂子』,從坐騎到騎手皆身披重甲,這支重甲騎兵組成方陣發起衝鋒時簡直強橫無比,宋軍尋常的神臂弓也無法射穿他們的鐵甲。在河州一戰時,若非咱們的騎兵旅及時趕到,河州兩個將的近兩萬人恐怕就要被撤掉番號了。而隨後咱們騎兵旅與之展開大戰,咱們將士的刀斧也無法砍傷他們,最後還是靠著斷魂弩的不艇擾才擊退了他們。」

    鄭飛繼續問道,「劉帥,你跟夏軍打了一輩子,以前你在宋西軍時是如何對抗他們的馬軍的?」

    劉法道,「以前屬下為了對抗他們,就集中起所有的戰馬組成專門的騎軍,事實證明,只要漢人也能有充足的馬匹,再經過嚴格的訓練,並不比那些遊牧民族的馬軍差,昔日大唐能掃蕩西域,便是因為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騎軍!只可惜自大宋建國,產馬之地就一直落在契丹人手裡,這才無法建立起一支騎軍!」

    「劉帥,小弟有一事不明,」石勇問道,「剛剛你們也說你們敗少勝多,這就說明以咱們目前的裝備,靠步兵也能戰勝他們,既然如此,那為何又非要建立起騎軍呢?」

    劉法回道,「我們之所以靠步兵能在西北腹地戰勝夏軍的騎兵,除了咱們精良的裝備外,還因為有兩個優勢,一是西北腹地多山地,而且城池碉堡較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方騎軍的發揮。第二也是因為西北腹地城池碉堡較多,咱們不用的供給。但等我們將夏軍從西北腹地趕到邊境時,地形開始空曠起來,夏軍騎軍的優勢也逐漸發揮了出來,戰事便一再陷入膠著。」

    「老夫在西北和夏軍打了一輩子,曾經有三次率軍深入過夏國境內作戰,夏國的腹地儘是戈壁和沙漠,一望無際,步軍在那裡作戰將完全失去地形的保護,暴露在對方騎兵的衝擊之下。而且那裡物資極度匱乏,找水源都很不容易,從大宋邊境到西夏都城,連綿近千里,只靠步兵的兩條路,便是在夏軍不騷擾的情況下也很難到達,更不用說如此長的戰線,分明就是在給夏軍數不盡的可趁之機了!」

    「同時,騎軍還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來得快,去的也快,可以說一支騎軍若完全放棄攻城和守城,便是不停的騷擾也能把一支步軍折磨瘋!就像我們這次在西北與夏軍作戰,有幾好明明我們已經完全佔據了上風,即將能全殲對手時,他們一看形勢不妙說撤就撤,他們騎著馬一跑,我們根本就追不上。等我們放棄追趕時,他們卻又突然折返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然後我們再反擊,他們再跑,我們還是追不上,簡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無論是主動打擊敵人,還是想徹底消滅一支騎軍,建立起一支騎軍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眾人聽完劉法的話都是恍然大悟,鄭飛也是凝眉點了點頭,根據龐萬春與劉法的話,只能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事實證明自己訓練天道軍的思路是正確的,經過嚴格訓練出來的天道軍完全有實力跟草原騎兵一較高下。憂的也是天道軍,或者說是整個中原漢族軍隊的軟肋,那就是在缺少戰馬的情況下無法建立一支能跟草原騎兵抗衡的騎軍,

    這個軟肋當在中原腹地,山多城多時或許還不明顯,但等到了一望無際、平坦無比的草原戈壁沙漠上,隨著戰線的拉來,缺少一支騎軍的劣勢只會越來越明顯!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一些,自己必須盡快想出解決的辦法!

    但要怎麼解決呢?其實建立起一支騎軍並不難,難的是「馬」,要去哪裡搞那麼多馬呢?

    龐萬春與劉法依舊在給眾將詳細講述著此次西北之戰的經過,眾將都是聽得如癡如醉,唯有鄭飛獨自鋪開地圖,把目光順著大宋周邊幾個產馬之地一一掃過,想著辦法解決馬匹的辦法,

    去大宋要?肯定不行,別說他不會給,他自己還缺馬呢,

    去西夏買?也肯定不行,兩國剛剛結束大戰,邊境線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會重開了,莫說西夏人已經恨透了自己,就算他願意賣給自己馬,從西北到京東千餘里路,搞這麼多馬來,大宋必然知道,他們也肯定不會放行的。

    這兩個選擇立刻就被鄭飛給徹底否定了,看來看去,鄭飛便將目光看向了大宋的北面,遼國。

    遼國也產馬,而且是特別擅產好馬駿馬,自己跟遼國又並無宿怨,去遼國買馬應該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但去遼國買馬也有很大的困難,首先是雖然遼宋百年和好,邊境貿易也很順暢,但戰馬歷來就是遼對大宋的限製出口品,大宋都買不來,自己能買來嗎?

    其次的問題也與西夏的情況一樣,自己就算能買來遼國的戰馬,大宋會讓自己通過河北三路把馬運到京東路嗎?絕對不可能!

    只是雖然如此,但鄭飛卻在心裡總是隱隱覺得這件事似乎還有一點可行的辦法,但那辦法是什麼自己還一時沒有想到,

    就在鄭飛為此而絞盡腦汁的冥思苦想時,吳用來到鄭飛身前問道,「統帥,您在看什麼?」

    鄭飛直起身搖搖頭,「沒什麼,在想點事。有事嗎?」

    「哦,」吳用答道,「有件事還沒向您匯報,今天上午,咱們派出去找尋造船軍匠的幾路人都回來了,被宗澤帶走的登州軍匠,大宋南部水師的幾十名軍匠,還有統帥您特意命人尋找的孟康都已被帶回!」

    鄭飛聽了心頭猛地一跳,他低頭再一看地圖,心中立刻一動,心中頓時充斥了無比的狂喜!

    哈哈!怪不得自己剛剛總覺得事情還有轉機的可能,真是天助我也!

    這些人來得正是時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