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功夫球皇

第1卷 第152章 高手切磋 文 / 石嶺探花

    第152章高手切磋

    【感謝wskkkksw兄的慷慨打賞!謝謝大家***支持。】

    程小靈使出渾身解數,想用推手將姜軍摔倒,不料姜軍如同大浪中的礁石,中流中的砥柱,看似搖搖欲墜,身體重心卻是穩定無比。程小靈有些急躁,不明白自己以前打倒很多人的推手為什麼失效。

    「不一定只用推手,你可以用任何方式攻擊。」姜軍含笑道。

    程小靈有些被輕視的惱怒,這些年她除了太極,還學過散打、形意甚至拳擊。一氣之下,她選用了拳擊中的動作,出手如風,以左右直拳交替不斷攻擊姜軍。

    姜軍看起來並沒有左閃右躲,就是從容地站在程小靈面前,但程小靈的拳卻是全部落空,只能打到空氣。

    雖然兩人只有一步之隔,姜軍就在跟前,但程小靈就是打不到他。

    程顥頤看得暗暗搖頭。自己的這個孫女平時練習得還不錯,以她的年紀已經很難得了。不過碰到真正的高手,卻是處處被動,顯得心浮氣躁。

    打了半天,連姜軍的衣角都碰不到,程小靈自然知道差距太大,賭氣道:「我不打了!」便撅著嘴走到了旁邊。

    程顥頤寵溺地對程小靈道:「靈兒,爺爺平時常跟你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天知道厲害了吧?」

    轉頭含笑對姜軍道:「小哥果然功力通神,尚請對小靈的身手做下指點!」

    姜軍微笑著看了程小靈一眼,只見這個小姑娘正在旁邊生悶氣,鼓鼓的胸脯不停地起伏,不過聽到爺爺的話,還是豎起了耳朵,她非常好奇,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年輕人,竟然功力如此之高,自己這點功夫跟對方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說實話,程姑娘的功夫已經很不錯了。很明顯是名師指點,而且自己也下過苦功。要說需要補強的地方,也就是心境二字。據晚輩所知,太極拳最有力的攻擊方式就是近戰。講究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也就是後發制人。而剛才程姑娘搶攻,不免有些急躁。」姜軍道。

    陳式太極拳作為一種道家思想貫穿始終的武術,充滿了道家「無為」、「道法自然」、「有無相生」等辯證法思想,主張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制人,注重意識境界的修煉。但太極拳畢竟是一種武術,在面對對手先發制人的攻擊時,練習者必須要有具體的方法和實在的動作才能引敵、化敵,才可能後發制人。太極拳的攻擊,要把被動轉化為主動,就要求後發而先至。

    「那我的功夫比對方差,如果我不先動手,那不是更加被動麼?」程小靈不服氣地插嘴道。

    「不錯,如果對方比自己強,也不能拘泥於後發制人,也可以先下手為強。所以對敵時,最好能夠做到知己知彼,後發先至。」姜軍含笑點頭道。

    姜軍跟程小靈的功夫相比,高出不知凡幾。倘若讓姜軍先動手,那程小靈只怕就沒有動手的機會了。這就是實力差距。

    如果明知對方比自己強出很多,還去想著後發制人的話,那就是太固執了,太墨守成規了。所以姜軍認為程小靈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格鬥時本來就是要相機行事。

    「後發先至,知己知彼。姜小哥確實是高手風範,老朽一時技癢,尚請小哥賜教!」程顥頤抱拳道。

    此老年屆七旬,卻是紅光滿面,精神百倍。

    姜軍忙抱拳還禮道:「晚輩怎能跟前輩動手!」

    「誒,不要嫌棄我老頭子,老朽還沒到跳不起來的地步!」程顥頤佯怒道。

    姜軍也不是泥古不化的人,他把自己的阿瑪尼外套脫了下來,掛在兵器架子上,一抱拳道:「那就請程大師賜教,咱們點到為止。」

    旁邊的程小靈眼前一亮,爺爺已經快十年沒有出手了。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不斷有一些中國功夫高手找上門來,想跟爺爺切磋。但無論對手是誰,均是鎩羽而歸。在她的心目中,爺爺就是無敵的形象。不過看到姜軍剛才連西裝外套都沒脫,就把自己打敗了,又有些氣餒。一雙妙目不住地往姜軍身上瞄。

    程顥頤一聽姜軍答應,便使出一招「青龍出水」,氣勢非凡,動作疾速,刷地一下跳到了姜軍面前,竟然一點都不像個年近古稀的老人。

    姜軍一看,面色凝重。陳式太極拳的跳躍動作,具有其他任何拳種不其備的非常獨特的風格,堪稱陳式太極拳實用技擊最為經典部分的內涵。跳躍,是在對手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接近對手,並且在頃刻間變被動為主動的手段。掌握這些跳躍動作決非易事,而像程大師這樣的高齡,竟然能做出如此輕盈的跳躍動作,其功力之深厚,讓姜軍心裡也是暗暗佩服。

    太極拳的跳躍,是為了「合」。「合」是指在判斷出對手攻擊,並待對手攻擊的定勢已經形成,出拳,出腳的軌跡、方向已不可改變的時候,放大對手的攻擊趨勢,順勢改變對手的攻擊方向。這個過程,含有貼近粘住和控制住對手的意思。太極拳的後發先至主要是通過對敵方動作的預判,在接敵時已判斷出對方攻擊動作。

    這個「合」的過程,說起來話很長,實戰中卻是稍縱即逝。而常常被武術家們忽略的是運用跳躍的動作完成「合」的過程。這樣的跳躍動作幅度大,並且不受空間的制約。跳躍後完成的「合」,具有其他動作所沒有的快速、準確和強悍的攻擊力,使得對手根本沒有逃脫的機會。

    而程大師的跳躍,完美符合陳式太極拳「一動無有不動,週身一家,躍起要輕鬆,落地要松沉」的特點。

    落地後程大師一招掩手肱錘,朝著姜軍擊打而來。

    姜軍看程大師欺進,便採取了一種奇怪的躍步,往後躲閃。跟程大師的跳躍不同的是,姜軍的步法似跳而非跳,身體移動而腳不離地。這是他的天鈞造化功「咫尺天涯」中的一種步法。用上功力,進退如電,進攻時其疾如風,躲閃時風擺荷葉,這種步伐雖然不是跳躍但能起到跳躍的作用,可以說又好看又實用。

    程顥頤一見姜軍躲閃,正要追擊,心念一動間,忽然發覺姜軍又滑了過來。一手叨向程大師的手臂。

    程顥頤自然不肯被制住,便橫向裡一個跳躍,使出了二路拳的「左裹鞭炮」,橫身躍步跳開,隨即落地生根,如板上釘釘,化解了姜軍的攻勢。

    程顥頤雖已七旬高齡,但在對陣中演練陳式一路、二路,躥蹦跳躍、閃展騰挪,跳躍動作絲毫不減,攻擊時也是勢大力沉。

    兩人你進我退,來來回回打了10幾分鐘,終於雙手交錯,互相拿到了對方的手腕。兩人都想角力將對手推得重心移動,但雙方都是內家高手,均感到無法借力,一時間難分勝負。

    「拳怕少壯。這樣持續打下去,老朽必然會失敗。就到這裡如何?」程顥頤笑道。

    姜軍自無不允。兩人便放開了手臂。

    程小靈一見爺爺也奈何不了姜軍,不覺驚奇得很,一雙美眸中異彩連連。

    ·······

    靠近中午,程顥頤約姜軍中午到門口的一家星巴克吃飯。

    程顥頤和姜軍一老一少,談興甚濃。

    「太極拳的攻擊與防守是密不可分的,防守就是進攻的開始,而進攻又包含著防守的動作。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程大師介紹說。他對姜軍的天鈞造化功也頗感興趣。

    「內家拳頗有相通之處。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這些本來是太極拳的訣竅,跟天鈞造化功也可以說是異曲同工。」

    從程顥頤的言談中,姜軍知道,程大師師承太極名家陳照堂。而且,巧的是,程大師跟寧都也頗有淵源。

    「上個世紀60年代初,陳照堂先生來到寧都教拳。當時年僅30多歲的陳師傅藝高人膽大,在寧都市體育館,不少武術界名流均被他松活彈抖、剛柔相濟的拳架所折服。可以說,那個時候的陳照堂代表了陳式太極拳發展歷史上的最高峰。老朽當年年輕氣盛,在上海習八卦掌形意拳,但跟陳照堂師傅較量後,便迷上了陳式太極拳,隨之追隨終身。先後陪陳師傅去上海、杭州等地教拳,擔任助教。陳照堂先生去世後,國內形勢不明,老朽只好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教拳。」程顥頤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程小靈去換了一套衣服,出來後讓姜軍眼前一亮。這個小妮子今年剛剛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由於常年鍛煉,可以說是身材高挑,凹凸有致,而且動作很具有運動美感。在金州勇士隊到學校選拔啦啦隊員的時候,她以極大的優勢被選中了。

    【更新完畢,謝謝大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