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會什麼反應?」艾森豪威爾淡淡道。
「他們只能接受!」蒙哥馬利不屑道。
艾森豪威爾低頭沉吟,他聽得出英國人對法國人的不屑,但此次作戰離不開法國人的支持。
北非的第二戰場已經開闢,但首批10萬美軍怎麼用也是一個大問題。
「不要把兵力浪費在防守上,我們需要在德國人的屁股上踢一腳!」縱橫了兩個世紀的英國人已經熬煉出了一大批戰略家,丘吉爾估算到了他們可以堅守蘇伊士的時間後,決定把援軍放到了德國北非軍團的背後——法屬殖民地。
自從法國人的維希政權建立後,他們在北非的殖民地雖然後來都陸續的投向了維希政府,但他們天高皇帝遠,對德國人也是不放在心上。他們的態度更偏向中立,反正對德國人沒有好感。這也是英國人打算從中爭取一把的一個原因。
當然因為維希政權初期,英國人炮擊法國艦隊的事情,北非的法國人也對英國人沒一點好感。
所以這一次的進攻主力是美國人,能較好的避免英法的尷尬。
而且,在英國人看來,國土淪喪,軍心渙散的法國人的戰鬥力稍弱一些,不會像德國人那麼拚命。這麼一個稍弱的對手也避免了那幫初上戰場的美國大兵們不至於戰敗潰逃。
不太平洋戰爭中,美國人連連潰敗的表現。單單在大不列顛島上,那些一直在安樂窩中成長起來的美國大兵一開始都顯然無法適應戰爭的節奏,差點就成了英國人的拖後腿。
這使得把第二戰場開闢到西班牙的計劃流產,英美才選擇了困難度稍低一些的北非。
美國大兵的表現如此,偏偏美國人的財大氣粗,使得這一次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整個計劃的總指揮成了沒有高級指揮經驗的艾森豪威爾少將,這當然讓蒙哥馬利有些不爽。
「那個戴高樂的特使來了嗎?」艾森豪威爾並沒有在意英國人的態度,直接問道。
他長期擔任幕僚,擅長從政治角度考慮軍事問題。這也是馬歇爾推舉他,也是他後來能以軍人的身份成為總統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知道自己對軍事方面的弱點,但他卻抓住了戰爭的政治本質。
開闢第二戰場的火炬計劃單單靠美國人是完不成的,即使加上力竭的英國人也不行。還需要法國人的支持。
擅長謀略的英國人早早的就推出了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這塊牌子。
但英法的恩怨已經延續了上千年,雙方的合作顯然不那麼愉快。
英國人在背後一邊輸血,一邊搞小動作,使得戴高樂的勢力發展的並不強大。
美國人顯然也看到了戴高樂這個法國最大抵抗勢力的招牌作用,如果運作好了,不僅僅可以獲得法國殖民地的支持,甚至能在未來整個法國大蛋糕上切一塊。
一個強大的法國。來制衡英國人、德國人、甚至蘇俄,更符合美國人的歐洲利益。
若不是美國人在背後推動,法國人二戰後也絕不可能坐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子。
「蒙特克拉?」蒙哥馬利一怔,隨即回答道,「已經來了!」
……
「我們需要更多的武器!」面對艾森豪威爾,蒙特克拉毫不氣的討要道。
之前,艾森豪威爾已經主動派出了特使克拉克,前去聯繫已經從倫敦轉到了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的戴高樂。雙方已經初步有了接觸。
而這一次。戴高樂派出了蒙特克拉來負責瞭解一下盟軍更具體的行動。
蒙特克拉顯然不放過這個機會,夾帶著提出了一點附加條件。
當初身為法國國防部和陸軍部次長的戴高樂剛拉起山頭的時候,手下能指揮的只有法國外籍軍團的一個營。阿爾比斯獵兵師的一個營,和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連,還有幾百散兵游勇了。
而作為其中戰鬥力算是最強的外籍軍官的那個營的長官就是馬格蘭韋內雷上校,像當時很多願意投身抵抗組織的高階軍官一樣,他改名為蒙特克拉。
當初在英法因為法國艦隊的事情鬧翻的事情,處境難堪的戴高樂手下的軍隊可謂是缺槍少彈。
隨著戴高樂不斷抓住國內和周邊殖民地抵抗組織的權力,開支更是驚人,加上英國人那有限制的援助,顯然戴高樂一直是緊緊巴巴的過日子。
好不容易碰上了財大氣粗的美國人,自然得要點好處。
艾森豪威爾眉頭稍微一聳。但隨即平復。
蒙特克拉的要求很可能是屬於戴高樂的授意,顯然這還算不得討要好處。畢竟裝備更多的法國武裝參與進來,也是美國人樂見其成,一點武器對美國人來算不得什麼。真正的好處是戰後的分配以及美國人根據法國人的表現而可能的支援力度。
顯然,戴高樂也明白,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要些武器不算過分,還能借此表現更好一些,抱緊美國人的大腿。
於是,有了美國人中間的組織,火炬計劃的第一步順利的展開了。
……
「都站好了!你們這群軟在娘們肚皮上的傢伙,難道連腿都站不直了嗎?」巴頓那大嗓門吼起來根本就不像已經57歲的樣子。
他一邊喝罵著,一邊甩出手中的鞭子抽到了一名在船上吐得站不起來的美國人士兵的肩膀上:「你們要記清楚了!你們是軍人,不是有點委屈就哭哭啼啼的娘們。一個真正的士兵,只有死亡才會讓他倒下!」
「他就是那個魔鬼!」一個嘀咕聲順著甲板上的海風吹到了他的耳中。
巴頓的脾氣,使得他在對那些新兵的嚴酷訓練中已經被扣上了魔鬼的名號。
「魔鬼?」巴頓回轉身,瞪向身後眾多新兵吼道,「接下來,你們會看到真正的魔鬼。我,喬治巴頓,接下來就會帶你們去真正體驗一下地獄是什麼樣子的!」
他一邊著一邊指向前方茫茫的大海,在距離他們的這支搭載著5萬多名美國士兵,由五十多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前方三百多海裡的地方,由77艘戰艦組成的更為龐大的艦隊搭載著7萬多名英美聯軍正停靠在直布羅陀海峽外。
……
「在直布羅陀海峽外發現了盟軍的大量戰艦在集結!」消息很快傳到了德國統帥部。
即使直布羅陀海峽在四五月份經常有大霧天氣的遮掩,但那麼多戰艦的集結,如果德國人再發現不了就真成瞎子了。
有了美國海軍的參戰後,盟軍海上的力量已經超過了德國人。
這不是德國人有了幾艘超級戰列艦就能挽回的,德國海軍儲備人才比起老牌的英美帝國來還差了不少。英美大批的驅逐艦和巡洋艦控制了更多的海域。
尤其隨著德國登陸英國本土後,德國人需要更多的海軍力量來確保更多的物資通過英吉利海峽去支援登陸的德國部隊。
直布羅陀海峽最寬的地方不過43公里,最窄處只有13公里,甚至幾門要塞炮就能封鎖住這個聯繫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海上通道。
英國人從西班牙手中奪來,200多年中已經在這裡建起了龐大的要塞,即使是西班牙人至今也沒有攻克。
西班牙人拒絕德國大軍從陸地的幫助,而德國人顯然從海上還無法攻克這片著名的堡壘群。於是附近封鎖出口的德國艦隊主力先後都調走了,剩下的部分戰艦根本擋不住英美突然在此的行動。
由10萬美軍和3萬英軍組成的火炬計劃的兩支前鋒部隊在直布羅陀海峽外開始會合了。
「他們要幹什麼?」德國統帥部紛紛猜測,但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
最後,情報放到了老希的案頭。
「準備佔領全部法國!」老希的預感一向驚人的準確,況且還有孟享透過天網提供的部分情報可供參考,老希果斷的直抵本質。
當初考慮到法國人可能的瘋狂反抗,這才使得德國人接受了法國人的投降,扶持起了維希政府,但法國人的條件是,德國戰車的停止,不要把戰火波及到剩下的半個法國。
而這個法國一直沒有淪陷的半壁江山,也是法國人最後一點臉皮,也是德國人控制法國人的特殊籌碼。
現在更加強大的德國人已經不大在乎已經失去了信心的法國人的抵抗了,而隨著盟軍的行動,老希也意識到徹底消除法國最後隱患的時候到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