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八十七章糧食問題 文 / 謎焰

.    第八十七章糧食問題

    《感謝元劫和萬劫不復二位書友的支持。本來想安排在趙公明血戰一章的,想想不如在這一章更合適。5000字奉上》

    紫陽真人沒有再說什麼。他略一點頭就轉瞬消失在虛空中。這種神通讓通靈、通寶二仙又是一陣暗歎。

    金甲四神吩咐赤猙二神獸把牯光獸還給了通氏兄弟,也催坐下金睛獸飛走了。

    不提通氏兄弟如何搬家置業。再說西岐戰場上。

    此時,商、周雙方已全軍出動,群毆在一起。商軍的大帥尤項正和雷震子及韋護惡鬥,大戰了上百回合不露敗象。最後,韋護不耐煩了,讓雷震子牽制著對手,他自己偷偷祭起降魔杵打死了對手。尤項後來被封為了浮沉星君。

    史元格和金吒、木吒兩兄弟大戰了一百多回合,最後在遁龍樁和吳鉤劍的雙重攻擊下,他身死上榜,後來被封為了五窮星君。二人在人世就仕途起伏不定,有光輝有失意,過得都不如意,因而深知浮沉、窮困的真意。

    隨著主帥的戰死,商軍很快就潰敗。激戰了一天後,商軍的這一伐又無果而終。

    殷商的百姓在辛苦一季後又開始了稅糧的送繳。他們憔悴的臉上流露著豐收的喜悅;對未來的忐忑不安、無奈和一絲絲企盼。

    這一伐又失敗了。因為軍糧匱乏,太師聞仲連下了幾道命令加快徵糧。他的胸中燃燒著熊熊的怒火,感覺無奈的同時對武王姬發、姜子牙和闡教更加仇恨。

    軍糧公文如雪片一樣飛到朝歌城。「什嗎?官庫中積存的稅糧都不易而飛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說……難道是這些駐防的官員通敵,把稅糧都送到西岐資敵了?」聞仲的心中充滿著震驚和從未有過的恐懼。

    「老師,弟子以為這不太可能。」余立擔心地看了聞仲一眼,小心翼翼地斟酌著詞句。「就是有人通敵也不可能會是九成九的官員。現在的情況是全國的糧倉絕大部分是這樣。退一步講,這些官員若真是通敵。那麼事了後,他們也早該逃走了。可是,到如今,除了有一名官員因為覺得自己失職心中不安而『自殺』謝罪外,其他的官員都在照常任職。所以,弟子以為這必定是闡教以神通做的手腳。太師不可不下去查控一番。」

    聞仲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吉慶,你駐守朝歌,盯緊妖妃。余立,你隨本太師下去走走。」

    「喏。」

    ………………

    看到墨麒麟歡歡喜喜地朝自己跑來,然後親熱地輕觸自己,聞仲輕輕地撫摸著墨麒麟那如鋼絲般堅硬的頸鬃:「老夥計,貧道因為俗事纏身,這幾年對你照顧不周啊!唉,造化弄人!貧道多想放棄俗世中的一切,和你悠然地逛三山游五嶽,瀟瀟灑灑快快樂樂地生活。就是和你征戰疆場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是……可是大商朝現在英才盡失,百姓苦難,大王又……我只得整日地陷在這些煩心的俗事中,進不能,退也難,唉!何時才是個盡頭!」

    怕被弟子看到自己的失態,聞仲偷偷地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太師不必煩惱。天定有為,眾生有難,三界待定,避無可避。但風雨後終會彩虹飛昇,天明日圓。」從未開口說過話的聖獸突然口出人言安慰主人道。

    「哈哈……好個天定有為,好個天明日圓,說得好,說得妙啊!到是貧道怯懦了,慚愧啊!慚愧!我聞仲枉為智者英雄,見識竟還不如一隻神獸。呵呵……來吧,就讓我們好好會一會天下的英雄,縱然是死又有何所懼?」

    「主人是智者英雄。這是天地共知的事。我墨麒麟不過是聽了我家老爺的話才鸚鵡學舌說出這些話的。」神獸說著抬頭看著遙遠的蒼穹,神睛迷幻充滿著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對甜美的往事的回憶。

    「你家老爺?」聞仲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話題。他好奇地注視著這只強大的聖獸,心中充滿著疑問。

    這只麒麟在當年跟隨他時還小,但本領非凡。在當時,聞仲就清楚:若不是這聖獸願意,自己是不可能讓它當坐騎的。最起碼,以聖獸的飛行之能,天地間不是有飛行異能的金仙,無法捉到它。更何況,聖獸的隱身異能極其強大。你就是神通再強橫,找不到它,也沒用。

    另外,聖獸的名號不是人稱的,也不是神仙賜的。它是天定的。聖獸非有大德者不能乘。因為有了聖獸為騎,聞仲一直認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有德的,總是信心滿滿,幹勁十足。人生總是要有個信念支撐著。神仙也不例外。

    「主人不必多疑。你是我的主人,我自己選定的主人,為你效勞當你的坐騎是我自願的。但是,在墨麒麟的心中,老爺永遠只有一位。太師也認識我家老爺。他就是至聖諱太玄金尊。當初,在天地第一次大劫中,是老爺救了我們麒麟一族。我的大王金麒麟王對我說,老爺非常欣賞主人的忠勇慈悲,所以我就下界成為了你的坐騎,助主人掃平四海安定天下。這樣四處奔波雖然辛苦一些,但是,我能為老爺喜歡的人效力。這是我的榮幸,也希望以此報答一點老爺的大恩大德。」

    「太玄金尊?天地至尊?」聞仲呆愣愣地站著。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位神光凜凜嘴角總帶著一絲邪邪笑意的神人。「望蒼天,四方雲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太玄金尊?呵呵……原來是這樣。也罷,聞仲有幸逢此盛事,那就好好做了這一番功業。留罵名也好,傳神威也罷,我不慮此,只願此戰後天地的生靈都能得到安寧的生活。」

    正行在洪荒中的鄭紫靈心有所動。他略一推算後不禁仰天長歎一聲,雖然嘴上什麼也沒說,但臉上卻浮現了一絲久違的欣慰笑容。大家看到許久沒有開心過的太玄金尊,此刻渾身散發著輕鬆和愜意,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聞仲坐在墨麒麟上,默默地看著排成長隊等著交糧的百姓。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一下。百姓們大多面有菜色,衣衫襤褸。「這就是我聞仲辛苦征戰百年的結果?這就是我要保的紂王帶給人們的生活?」

    他正在想著心事。突然天上降下兩隻異獸。獸上安坐著的兩仙,形貌不一,但俱都仙風道骨,神態祥和悠然。聞仲在仙凡兩界歷練幾百年,身出名門大派,交遊廣闊,那是何等的眼力?他一看這二位就知道是有德的金仙。

    「二位仙家如何稱呼?從何而來?因何而來?」聞仲下騎對二仙稽禮問到。他知道對方此來沒有殺意。

    二仙飄然下騎對聞太師還了一禮。其中一位洒然微笑道:「貧道元劫。這位是我的道友道號『萬劫不復』。嗯,道號有點怪。他這人謹慎,所以起此名號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做錯,不要魯莽,以免有大難。我們來自盤古星,不過是一對散修的閒仙,今天偶然雲遊至此。因仰慕太師,想下來一見。又見殷商的百姓困苦不堪,尚要交稅納糧。貧道二人心中不忍,故而想請教一下。面對如此情景,太師想怎麼辦?」

    看到聞仲皺起了眉頭,手捋長鬚沉默不語。那位萬劫不復大仙插了一句道:「太師不必多心。我們二人閒散慣了,雖然修行略有所成,但從不管仙凡的事,也不想插手闡截二教的紛爭,不干涉封神大戰。嗯……呵呵,我們是臨時客串的。稍一打聽就走。太師想怎麼幹與我們無關。我們久仰太師的賢德之名,就是好奇地一問。」

    聞仲多明白的人啊。這二仙拐彎抹角地就是想讓他手下留情,減輕殷商百姓的負擔。所以,他聽完這些話不禁一笑,隨即又慨然長歎:「二位仙家不沾紅塵,逍遙自在。這讓貧道好生羨慕!身為閒仙,頂泛瑞光,無因無果,卻胸懷慈悲,心繫萬民。這又讓貧道由衷地敬佩!二位仙家請寬心。貧道已有計較。」

    聞仲對弟子道:「余立,立即傳令下去。今年的稅糧減四成。讓那些已經交糧的百姓辛苦些,再把多交的收回去。」

    「什麼?老師,您這是……」

    「磨蹭什麼,還不去傳令?」

    「喏。」

    「慢。」余立剛要走,聞仲又把他叫住了:「你要嚴厲叮囑稅官,不得有剋扣,不得有怠慢。如有不從或野蠻,本太師定當重責不恕。」

    余立一見老師面色嚴整,目**光,知道這事馬虎不得。所以,他立即叉手認真道:「弟子明白,會親自監督。」

    聞太師這才揮手讓他離開了。

    而元劫和萬劫不復二仙,見聞太師竟然如此大幅度地減免稅糧,想到殷商尚要軍糧備戰,這樣一來越發得困難。他們不禁感歎地對聞太師深施一禮:「太師高義。貧道心折了。今日一見,此生無憾。兵凶戰危,太師身在局中不能得脫,請多多保重。若是有緣,我們後會有期。那時,我們希望能和太師把酒輕快地暢談。」

    …………

    「太師慈悲!」無數的百姓在聽到這個命令後,都跪地三叩首,大聲高呼著。少交四成糧食,他們就可以堅持到秋糧下來了,娃們不用再餓死了。所求甚少的百姓們個個熱淚盈眶,欣喜若狂。

    聞仲看著眼前的一切。他的心中五味雜陳,抬頭仰望蒼天默默地念道:「太玄金尊,你是道的存在。請你早些把那些竊天地氣運的聖人管住吧。天下的百姓有什麼過錯?有什麼罪責?承擔苦難的為何總是這些善良無辜的百姓?」

    ……………

    大商的官糧又入庫了。闡教的耆善老道又要立功了。他喜滋滋地騎著異種洵羊獸向黑夜中的殷商疆域行去。靈寶金斗再次騰空,金光罩住一地的糧倉就吸。「咦?這是怎麼回事?」耆善老道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寶貝在金光閃閃後不久就光澤全無。金斗無法再收走糧食,那怕是一粒也不能。

    「此處必有大敵在鎮守。」一念至此,耆善老道圈獸就逃。飛出了幾百里,他四處窺探了一番,讓他放心的是並沒有人來追他。「呼。」老道長出了一口氣,「原來是自己嚇自己。」

    他找到一地的糧倉又開始施法。但是其結果仍然和上次一樣。金斗顆粒無收。「看來是有大神通者對糧倉施了禁術。我不能破也。唉!天大的功勞就這麼沒了。對了,官糧有人護。那百姓……嘿嘿…妙啊,就這麼辦。百姓無糧,大商就得出糧救濟。這樣一來,無糧的商軍就是待死的螞蚱,殷商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耆善老道計較已定,他立即對一地的百姓家祭出了金鬥。這時,有人在他的肩膀上輕輕地拍了一下。這無聲無息地一拍把個專心施法的老道嚇了個半死。「誰?」老道急忙回頭察看。

    半空中靜靜地立著一位道人。鐵眉劍目,英氣勃勃,額中有s型紫金紋,和天地似乎相融。

    「絲……」老道倒吸了口涼氣,「請教,來者是那位上仙?貧道是闡教聖人的嫡傳弟子。」他這麼說是為了壯膽。

    「回去吧!以後別再做此事了。聖人護不住你。」紫陽真人看著漆黑的天空,沒頭沒尾淡淡地說了一句。

    幾字入耳如同錐刺。耆善老道痛苦地呻吟一聲,心中驚駭隨即,他圈獸就逃。那正要收糧的金斗也隨即斂了金光隨著主人沒入了黑沉沉的夜空中。而紫陽真人也一晃身立即消失在虛空中。

    因為軍糧不足,殷商軍不能大舉出動。聞仲無奈卻痛恨闡教和西岐的無恥伎倆。他請來一些截教的同門,讓他們分成數股帶領小部商軍去西岐境內到處騷擾。殷商不好過,西岐也甭想舒坦了。

    此時的西岐軍有四十萬兵將。這麼龐大的軍隊人吃馬嚼的消耗是驚人的。耆善老道沒能偷來糧食資助西岐。武王姬發和姜子牙仔細商量考慮後決定,把二百諸侯派來助戰的軍士還回去,西岐軍也大量載減,最後只留下了十萬百戰的精兵。通過這些年的大戰,他們也明白了,凡人的軍隊只是擺著好看而已。在絕大數時候,商周都是以仙家在決戰,仙家勝了,主將敗亡,勝負立分。普通凡兵的多寡無關緊要。

    裁減下來的軍士大部分回家務農,少部分在各地的城池防守。商軍以小部隊在西岐境內到處攻打城池,殺害官吏,宣傳逆賊必有天罰,但並不殺害百姓。這種戰爭使西岐的統治陷入混亂,對西岐政權的打擊更利害。姜子牙不得不派黃飛虎、李靖等仙將去分守各地,打退一波又一波地征伐。

    轉眼一年過去了。在夏收徵糧結束後,征伐東海平靈王的洪錦終於帶著平靈王的腦袋回到了朝歌。這個膽小但狡猾的平靈王在西方教弟子的幫助下,帶兵四處逃竄作亂。洪錦下了好大的力氣才最終把平靈王困死在一座邊城中。

    朝歌城太師府內,洪錦正和聞仲談論著這些年來殷商的諸多戰事。

    「在外征戰多年成功地消滅了叛軍,洪錦將軍辛苦了。」聞仲那剛直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末將身為大商朝的臣子,食君祿當報君恩,為大商出力剿賊是份內的事,再辛苦也是應該的。」洪錦抱拳應到。

    「好。男兒當有此志。」聞仲打心眼裡讚了一句。雖然經過軍糧事件的提醒,聞仲已經認識到紂王不值得自己保,殷商必滅。但保商三代征戰百年的經歷讓聞仲不能輕易地捨棄殷商。他看到洪錦的表現自然歡喜。

    「西岐的逆賊有了闡教的相助,我軍對其屢次征巢都損兵折將,不但不能消滅他們。相反,這西岐還越剿越壯大了。這實在讓我頭痛。不知將軍懇不懇不辭勞苦代我再征西岐?」

    洪錦聞言就是一愣道:「以我所知,那闡教的弟子精英少,數量也少。截教有百萬弟子,光是金仙只怕就有近千位。太師身為截教的高徒,身後有強大的截教支持。我大商派兵征討西岐,有截教的強力支持,如何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敗給西岐?那闡教的弟子的神通就如此強橫?」

    「闡教的那些屑小們那有什麼勇氣和神通和我截教作對?他們是靠著耍陰謀詭計和西方教結盟,以兩家打一家,加上四處拉來散修的野仙們助西岐作戰,這才堅持到了今天。可歎我截教的上百金仙在前幾伐中和野修的金仙鬥得兩敗俱傷。只叫闡教的宵小們得了意。」聞仲捏緊了拳頭,恨恨地說到。

    洪錦聞言愣了一下,嘴上說道:「這聖人教化出來的弟子竟然會如此無恥。」他心裡卻不以為然:「拋開所站的立場不論。單說打仗嘛,它本身就是實力和陰謀詭計的結合。戰爭不論手段只論結果,成者王敗賊寇。截教的實力太過強大,難道要闡教的弟子傻乎乎地去正面硬碰硬,那樣不用打,闡教就輸了。談什麼助周伐商豈不是一句笑話?闡教的弟子能拉攏教外的實力,以天下的仙家共同對付巨無霸截教,這才是高明之處。」

    不過老師還沒有什麼指示,洪錦既然在商朝為官,當下也不推辭,他爽快地答應了聞仲的要求。新的一伐又拉開了戰幕

    網[hao123se]更新最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