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七十五章鯨龍 文 / 謎焰

.    第七十五章鯨龍

    鄭紫靈沉思了一會兒,笑著對眾人言道:「這個闡教的玄觀真人到是頗有些手段,其心機深沉非是一般的玄仙可比。他不愧是元始天尊一手調教出來的大弟子,修為不俗,心狠手辣,其對闡教的作用不在那燃燈老道之下。」

    天瑤想了想道:「這個玄觀的所作所為已與天地的生靈有礙。他四處鼓動玄仙參戰。若是能成,截教的處境就會更加困難。那申公豹則四處鼓動野修的金仙們參戰。他對闡教的作用也不小啊。在謀略和用人的眼光上,貧道真是佩服元始天尊的厲害。他先收了申公豹,接著又搶先一步收了應天封神之人姜子牙。天下的大神通者也算不少了。但包括聖人在內,有幾人能把一個小小的妖仙申公豹發揮出這麼大的作用?」眾人聞言都點頭表示贊同。

    雲霄娘娘最記掛的是她的哥哥。她道:「若有玄仙助周伐紂。截教弟子必有大難。重創之下,截教的玄仙弟子也會下界對戰。我那任俠使氣的大兄又豈有袖手旁觀之理。只怕到時候,他會是第一個參戰的截教玄仙。我是有點擔心他遭到圍攻,會有什麼不測。夫君,你可要多關心留意一下此事。」瓊霄和碧霄眼望鄭紫靈也一臉的期盼。

    鄭紫靈聽了這話不禁笑了。他看了看三霄姐妹,故意地逗她們道:「一位天地間不損不滅的聖人;兩位道祖親封的掌管洪荒海洋的娘娘,難道說還護不住自己的兄長?此事何需貧道多行一舉?」

    龍吉公主平日裡和活潑的碧霄娘娘相處的最好最談得來。趙公明豪爽大氣,對龍吉十分寵愛。龍吉對這位便宜舅舅甚是尊重和喜愛。她聽到自己的老爹似乎不想出手幫助趙公明,就揚聲對三霄道:「二娘、兩位姨娘,你們放心。趙舅舅若是有難,我龍吉第一個去幫他。」

    大家聞言,你看看我,我看你,都一齊哈哈大笑。天瑤笑道:「傻女兒,你這是關心則亂。你爹爹是何許人也?他掌一線生機,自然有辦法護得你舅舅的周全。他是在和霄妹她們逗樂子呢。」

    龍吉公主吐了下小香舌,但仍然道:「反正舅舅若是有難,龍吉是一定會去幫他的。」

    三霄聞言個個心中大有安慰。碧霄道:「不錯,不錯。龍吉,你這一表白,讓小姨覺得真沒有白疼愛你一場。」

    此時,被大家談論的趙公明已漸漸地進入了玄仙中階巔峰修為,正在盤古星峨嵋山羅浮洞中靜修。這是鄭紫靈要他從地星回來的,另外還特意叮囑了他,沒有自己的同意,趙公明切不可輕易下界參戰。封神戰打到了此時,已無需截教的幾位嫡傳弟子們安排人手下界助戰了。阿修羅血族的參戰,把闡教和西方教的勾結已示明瞭天下。截教弟子死傷慘重,已激起了他們的憤怒。那些命中應該上榜的自然會坐不住而相繼捲入血戰中。

    鄭紫靈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女兒,並沒有再說什麼。他掃了一眼洪荒,轉移了話題道:「野仙們的參戰,以後不會有太大的規模了。天道之下,該上榜的金仙已經差不多上完榜了。我已安排了文道人在洪荒中宣傳那些參戰野仙的悲慘下場。那些心動的野仙不是傻子,在下界之前必定會去各個洞府察看個究竟。那些已參戰的野仙不是身隕上榜了,就是被收了。他們的洞府現在空空如也。想下界的散修們見了破敗的洞府,那還有膽量去凡間攪什麼渾水?」

    碧霄深深地看了鄭紫靈一眼,臉上帶著淡淡地笑意,心裡卻在默默地想著心事。這個姐夫長得玉樹臨風,法力是真正的無邊無際,心智心胸廣闊之極。她和二姐瓊霄其實一直在默默地等待著什麼,守候著什麼。讓她驚懼的是,太玄金尊的人情味越來越濃,但心卻越來越飄渺難尋。

    現在,鄭紫靈的身影在非聖人的眼裡,變得越來越朦朧不清。以碧霄現在玄仙上價巔峰的修為,看著太玄金尊的臉,也只看清那神秘莫測的眼睛,其它的都模糊不是太清。這種形象讓瓊霄和碧霄常常感到,太玄金尊就像是個夢,似乎,隨時都會突然在她們的眼中永遠消失無蹤。

    ……………………………

    眾人的坐騎飛行的都極快。鄭紫靈一行是先向北冥之海遊逛而去。北冥是上古的天庭妖師鯤鵬道人的道場。

    盤古洪荒的海洋雖然分為東西南北四處,但是有九大龍王在分區管理。九王中以金海龍王敖霸為至尊。每位龍王的手下都有數十條龍輔助,具體負責對洪荒的雨露滋潤。這與地星的四海不同。敖霸的四個兒子敖廣、敖潤、敖順、敖欽是以家庭成員為其轄下統治階層的四海龍王。其它的龍各分到各處的江河湖泊中為王,各管一片地域的降雨事宜,並且以四海龍王為眾龍之首。

    那鯤鵬老道自從在巫妖大戰中卷星辰幡逃走後,就一直避世在老巢北冥宮中修行。在巫妖時期,因為助妖帝管理天庭造福蒼生得了不少功德,他就已是上階玄仙。經過這麼多年的苦修,他的修為進展不大,但法術神通增長不小,戰鬥力有了極大的提高。

    鯤鵬道人是位野心勃勃權欲極盛的人。昔日在妖族的天庭,他被帝俊和太一壓制得死死的,最終以巫妖大戰得到解脫。對鄭紫靈來說,鯤鵬老道是盤古洪荒中一個強大的不穩定因素,他的存在不利於紫靈對地仙界的安排。

    現在,鯤鵬以算計而有了天庭至寶星辰幡在手。這些年來,他以手下的三百六十五位大水妖組成了星辰大陣。這一是為了加強防禦能力鞏固自己的權力,二是提高他的整體實力。在洪荒中沒有實力者,他的生命就是雨可以打的浮萍,螞蟻可以吃的小物。有了這種強大的實力,鯤鵬在北冥是獨立的,一直有效地壓制了龍族對海洋的統治。

    鄭紫靈一行在空中慢慢地掠過北冥大海,隨意地觀看著北冥的特異風光。煙波蕩蕩,巨浪悠悠。煙波蕩蕩接天河,巨浪悠悠連地脈。潮來洶湧,水浸灣還。潮來洶湧,猶如霹靂吼三春;水浸灣還,卻似狂風吹九夏。乘龍福老,往來必定皺眉行;跨鶴仙童,反覆果然憂慮過。近岸無村舍,傍水少漁舟。流捲千層雪,風生六月秋。野禽憑出沒,沙鳥任浮沉。眼前無釣客,耳畔只聞鷗。海底魚遊樂,天邊鳥過愁。這裡的海水是深不可測的淺黑色的,讓人覺得有陰森恐怖之感。在海面下幾十米深處開始,海水就逐漸地變得冰冷起來。只有那些能適應寒冷的生物才能在此生存下去。海洋中的生靈比起別處來少得太多。

    一隻身長數百丈的鯨龍如山般慢慢地浮出了海面,它頭上那個巨大的氣孔中的氣體把海水噴起數百丈高。在風中,水柱外圍瀰散成霧,主體猶如匹練瀑布。景色尉為壯觀。

    鄭紫靈笑對女兒和女娃道:「這條鯨龍活了幾千萬年,雖然身軀龐大,生性兇猛,但因為靈智未開,只是個靈物。它並不能修煉化形,只能做個踏浪的工具。」正說著話,他突然沖遠處喚到:「諦皇,你不在天庭當值修行,為何到了此處遊蕩?」眾人抬頭看去,只見諦皇騎著龍獸睚眥轉眼到了近前。

    「弟子見過老師、師娘、聖恩、聖福娘娘。」諦皇下騎連忙行禮。

    鄭紫靈點頭道:「說說吧。是什麼事讓你動了怒氣,目露殺機?」

    諦皇道:「回稟老師,近來,那闡教的玄觀真人屢次對天帝施壓。說闡教弟子在為天庭封神之事浴血奮戰,天庭也應該派能人下界助周伐紂,一同和天下的有識之士共同打敗截教的妖孽。昊天大帝雖然惱怒,最後卻派了天庭長公主靈吉應劫。靈吉公主生性純良,資質非凡,與弟子有半徒之誼。弟子惱恨玄觀的張狂,所以今日想在此殺他。」

    鄭紫靈聞言,略一尋思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他淡淡地道:「這是元始天尊算出了封神大戰的起因與昊天夫婦有大關聯,他為了報復天帝夫婦才吩咐玄觀這麼做的。那玄觀此時正在北冥宮中和鯤鵬老道密謀。我料定其此行無果。鯤鵬畢竟是昔日的妖天庭的妖師,有大智慧,心計非凡,玄觀雖然精明強幹,卻也不能在此大劫的形式未明時,說動鯤鵬。諦皇,你這次做事卻是衝動了,看似是在維護天庭的尊嚴,卻會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靈吉公主下界雖是闡教所迫,但冥冥中自有天意。元始天尊始終在努力地按天道為自己謀利。今日幸虧為師在此。如若不然,你真打殺了玄觀,必將為封神大戰引來意外的災禍。」

    諦皇在來此之前也不是沒有想過前因後果。他在天庭早已探明了玄觀真人的底細。玄觀所依仗的是那個元始天尊以不周山山體所煉製的絕滅印,並沒有上好的防護法寶。他打算採用突然襲擊的方式,以人族聖印極品靈寶崆峒印一擊必殺。大劫中,天機混淆難測。縱然是為道的老師也無法掌握,聖人就更難測出其真相。如此一來,玄觀一死,昊天也就不用勉強派靈吉公主參戰了。他沒有料到的是,這種損招竟然是出自聖人元始天尊之手。

    看到諦皇被驚出一臉的虛汗,正要向自己賠罪,鄭紫靈笑著安慰他道:「徒兒也不必為此多有自責。你來此地未必不是天意。看看那只強大的鯨龍,它與你的弟子洪錦有緣。你去代他收了,把它煉製一番送予洪錦,也算不虛此行了。靈吉公主助週一事,你以後就不用管了。一切有為師為她安排。你的責任是守好天庭。天庭的防衛力量極其薄弱,你不可有絲毫的馬虎大意。大劫中,什麼事都可能發生。收了鯨龍,你就立即回去吧。」

    諦皇這才放下心來,諾了一聲,吩咐龍獸睚眥去收那鯨龍。他站在老師身邊,和大家一起看那祖龍之子,好戰的睚眥是如何降伏鯨龍的。

    睚眥得令,興奮地怪吼一聲,搖身現出真體,頓時化為一條數千丈長短的凶殘龍獸。它暴張四足上的九爪,帶著驚雷閃電猛撲向鯨龍。漫遊海中的鯨龍驚覺來襲頓時大怒。它搖頭擺尾,掀起沖天的巨浪,狠鬥睚眥。

    鯨龍是條似龍的異種怪獸,長著龍鬚、龍牙、龍尾、鯨魚頭和身子,體表雖然沒有鱗甲卻也極其堅厚難破,本領自然不凡。但是,它今天的對手是祖龍太子之一的睚眥,與睚眥相比,鯨龍的水中神通就不夠看的了。

    二龍斗了半個時辰後,鯨龍的身上已是傷痕纍纍。而睚眥有堅硬的鱗甲護體,身上半點傷也沒有。鯨龍逃也逃不走,打又打不過,最後總算認識到睚眥只想降伏它,並不想傷它的性命,這才停止了對抗,老實地待在了海面。

    諦皇對鯨龍施了一個法訣,把它化為了把掌大小放入了法寶囊中,然後辭別了眾人,縱獸回轉天庭去了。

    朝歌城的太師府中,聞仲看著手中的戰報心中難過。上萬同門的慘死和忠臣鍾士英的陣亡對他的打擊不小。明白這是天意,他們命中應該上榜是一回事,對大勢感到無奈,憐惜道友的不幸是另一回事。聞仲不可能不難過。

    餘慶、吉立二將見自己的老師難過得不能自已,紛紛勸解道:「恩師,鍾老將軍和我截教的萬千同門為大商戰死疆場,他們死得其所。我二人也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為了打敗西周叛軍,懲治偷天竊地的闡教、西方教的弟子,恩師應該抖擻精神,整備軍事,遣能人統兵再戰西岐以雪前恥。」

    聞仲聞言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慢慢地恢復好心境,道:「經過歷年的血戰,我大商的能臣猛將折損不少。你們說說,現如今本太師又能派何人為帥征伐西岐?」

    餘慶、吉立二將沉思了許久,覺得朝中還真沒有幾個大將有統帥之才的。這討逆大帥的人選不太好定。聞仲也是緊擰眉頭努力地在記憶中搜尋合適的將領。

    想了半天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吉立道:「洪錦大將軍正在率軍掃除東海平靈王的手下餘孽,此時不能回轉。如若不然,恩師就派末將和師兄統兵出戰吧?」

    聞仲聽了這話,默思了良久搖了搖頭,道:「你二人雖說跟為師習了些道法和兵法韜略,卻因年輕資歷太淺而無法服眾。西岐乃是我大商朝的頭號勁敵,兵多將勇。為師派遣的將士都是能征慣戰的宿軍,你們為輔可,為帥不行。」

    突然,餘慶雙掌一擊道:「有了。」他抬頭笑視老師道:「恩師可還記得當初征伐西地犬戎時,作為左右領軍的大將尤項和史元格二位將軍嗎?這二將應當是合適的人選。」

    聞仲的眼睛一亮道:「尤、史二將軍有道術在身,武藝高強,驍勇善戰,的確是合適的人選。只是不知他二人現在何處?我可是好久沒有見到他們了。為師整日為籌備軍事、牽制大王和修行忙碌,竟然把他們二人忘了個乾淨。」

    餘慶仔細回憶了一下,歎惜道:「說起這二位將軍也真是委屈。只因為他們個個都是性子火爆耿直之人,不懇向當初的費仲、尤渾二奸行賄討好。二奸在大王面前進了讒言,結果把二位能力出眾的將軍從護國大將軍之位貶為了普通的將佐。此時若是調他們出馬,難保二位將軍不會因為心懷怨恨而不懇出力。」

    i不yy不成活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