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四十六章張山伐周4 文 / 謎焰

.    第四十六章張山伐周4

    白衣道人竟然是和道祖鴻鈞同級的存在。玩聖人也如同逗小孩。四明搞明白了這個情況,呆了半晌,一掃先前的沮喪之態,個個喜出望外,心漸漸安寧下來。

    他們到了赤陽山,見這四座仙山靈氣如霧,火屬性極強,正好一人一座,最符合自己修煉,比杻陽山是一個天一個地,心中自然更加高興。

    「大老爺有旨,你們在赤陽四座山上各建一座神火宮,然後離島去把原來的童子遷來,以後這裡就是你們的道場。這是老爺賜給你們的功法和火行靈果,請收好了。」

    青玉童子把一個玉片和五行果交給明因,就上了仙鶴回去了。

    明氏四兄弟更加興奮,他們中的三位立即施法建宮,**則回了原處,取了東西和童子,又立即回來和兄弟一起幹活。從此以後他們就安居赤陽山,服用了五行果,開始潛心修行,停止不動幾十萬年的修為都再次有了長進。

    紫陽真人沒有立即回山接著修道,而是留在凌虛殿中。

    從備戰封神時起,他就沒有機會和老師隨意地聊聊天了。這心裡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看著老師微微笑著,臉帶寵溺和絲絲驕傲地和自己侃侃而談,紫陽真人的心中湧動著股股感動和暖流。

    他的生命是鄭紫靈帶來的,沒有這位一線生機的老師的出現,他只能是個沒有生命的物質。在他的心目中,鄭紫靈不僅是自己的老師,更是一位創造自己的父親,一位有趣的神秘莫測的追求享受的性格極其複雜的父親,但無論怎樣,他都是一位最合格的父親。

    這位天地的至尊,喜歡享受,不像個修道者,更像一個**糾結的凡人。

    簡單到了極點,隨和到了極點,對生活中的瑣事,弟子門人的一點小把戲或許就能輕易戲弄倒他,也從不見他為此動怒或不快;

    他複雜到了極點,嚴厲到了極點,牽涉到他所定的原則底線的事,任你心機深似海,手段高明無絲毫破綻,也難逃他的法眼和責罰;

    說他正,無人會去懷疑;說他邪,眾人能從邪中看到深藏其後的靈活和對目的的執著;

    深沉內斂是他;無賴至極是他;嚴謹剛正是他;風趣幽默活得糊塗是他;神聖不可侵犯是他;如同頑劣少年讓人不屑的也是他。

    以前,對哪個是真正的老師的本性,那個是老師的真面目,紫陽真人自己並不能看透。

    又一場天地的大劫,讓老師時有憂慮和不安。紫陽真人的修為越來越高,智慧越來越高遠。如今,他才想明白了一些。自己的老師是一線生機的道,天性至慈又至冷,是生命百態的綜合象徵。巫妖是智慧生靈,一同隕落雖是天意,但也讓老師對生命感到了失望和無奈;天道下,為了人族的出現和順利發展,一切都要為其讓路。

    作為混沌神靈,紫陽真人對老師的行為有許多不解之處。不知道為什麼原因?老師最關心的是人族,時時考慮的是人族如何才能有更好的未來。他是希望繼巫妖之後的生命主角,人人都能活出精彩來,縱然是卑微的生命也應該有他的快樂追求和流星般的燦爛,不希望人族再走上巫妖的覆轍。

    也許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天地間能多一點溫暖和光明,少一點血腥和黑暗。而這一切的——就是從他身邊的人開始。他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教導和感染身邊的人,一個人應該如何活的有意義,如何能夠活得開心充實。尊嚴是別人給的,但它要自己去爭取。生命應該有意義,它需要自己去追求。生命中的風雨恩怨是生命的樂趣和考驗。多一點慈悲多一點愛,種族生命的存在才能真正久遠。

    紫陽真人知道,老師的道心不悟,他仍然在迷茫和無奈。但是,無論如何,他都在堅持自己的夢想。他活得其實並不快樂。何為一線生機,道的慈悲與冷漠到底應該怎樣把握,這些是老師想解的難題。

    從老師言談中無意間流露出的情緒中,紫陽真人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了他的一絲心驚和無奈。老師自己也不知道心驚什麼,對什麼感到無奈。這只是一線生機的道所牽動他的結果。

    紫陽真人不明白的是,作為沒有任何對手和生命威脅的道,老師為什麼會產生恐懼的情緒?這是連低一級的存在者聖人也不會有的現象。就連他自己從出生到現在,也沒有害怕過什麼。但他為自己幫不上老師的忙而深感遺憾。

    與洪荒中的其他生命不同的是,紫陽真人只為老師而活。他把自己定位為一把刀,一把隨時按老師的意志而戰的刀。那怕是老師無緣無故地叫他去死,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因為他相信,堅定不移地相信,老師這麼做必定是有光明而正當的理由。對這個理由,他無需知道,也不想知道。

    這種思想在別人看來很卑微很枯燥很可笑。但是,他覺得那是自己存在的唯一意義。

    他尊重東、西二位王母,袒護龍吉公主和所有與無極島緊密相聯的生命,包括弱小的人族。那是因為他們是老師喜歡和依賴的或者是偏愛的生命。他是老師最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和追隨者,從不懷疑,永遠不質疑。

    紫陽真人知道,老師對他極為寵愛,對其他的弟子則是喜愛。寵愛和喜愛只一字之差,但實質卻天差地別。並不是他比其他弟子能得到什麼特別的好處,僅只是情感上的差別層次而已。但這讓同門甚至是最受老師呵護的龍吉公主都嫉妒。

    嫉妒歸嫉妒,他們都不能攀比。原因是,鄭紫靈說過:「紫陽,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無缺的生命,無私慾有追求,最符合盤古大神對生命的希望。在這一點上,連為師都比不上你。只是你活得太乏味,應該有所改變。」

    鄭紫靈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一切生命存在形式和行為模式的神,包括天道鴻鈞在內。但是,他勘不破自己的那份對人族的執著希望。也許正是為此,他的道心才沒有全醒。道無情而公允。鄭紫靈執著一族,故而有了局限

    另一邊,道行天尊的死讓玉虛宮中的元始天尊大怒。他起身正欲親自出馬,那四明兄弟已把截教在西岐的弟子幾乎燒了個乾淨,但這**百截教弟子的慘死也沒能讓元始天尊平靜。

    這些妖仙在他眼中連螻蟻都不如,死得再多也頂不上一個道行天尊。只是沒了動手的對象,他又坐了下來。

    道行天尊的死表面上與廣成子無關,卻有間接關係。元始天尊明白,當時,廣成子若能像赤精子一樣痛下殺手,而不是早早退走,那道行天尊也不會去接應赤精子,自然也不會死了。

    因此,他心中對廣成子有了不滿,卻也沒說什麼。

    伺候在一旁的玄觀真人道:「截教妖孽似乎開了竅,每次助商伐周都是成群結隊地參戰,絕不零散上陣。這是不是通天師叔的刻意安排?要以門人多的優勢群力打殺我教弟子?以弟子觀察的歷次大戰結果來看,截教參戰的基本都是些根性淺薄、道行難有寸進的弟子。就拿他們這次死的近千弟子來說,其中的絕大多數妖連仙體都未修成。這是不是師叔打算以我們的手去蕪存精,以應大劫?那西方教死了幾個弟子,就縮了回去,又開始坐山觀虎鬥。我闡教的弟子身在局中,脫離不得。如此下去,教中的精英危矣。老師不得不防啊!」

    其實這也是元始天尊在考慮的問題。原來他並不擔心,那些神通低微的截教弟子根本奈何不了十二金仙。靈寶**師的死是個意外,他當時也沒多想。

    通天教主不善謀略,對封神戰也不重視,正被自己算計,一切還在自己的掌握中。截教弟子去送死的多,這也符合闡教的目的。不怕他多來,就怕他不來。現在道行天尊也死了,這讓元始天尊警惕起來。

    玄觀真人的話再次提醒了他,讓他沉思了良久。

    「吩咐下去,讓十二……廣成子他們都小心些,在西岐不可落單。讓申公豹加強聯絡散仙參戰。你親自去一趟西方教,請西方二聖速派弟子助周。」

    十二金仙已折兩位,元始天尊差點習慣性說出來,這讓他一窒後更加惱怒在心。

    玄觀真人早已察覺了老師的惱恨情緒,不敢再多說什麼,趕緊應諾,立即去辦。

    元始天尊又吩咐白鶴童子準備出行。他去了大赤天大羅宮,拜見大師兄老子。

    「師兄,三師弟太過分了,妄圖以眾多門人力阻西周伐商,致使姜子牙舉步為艱,西岐損兵折將。如此下去,殺劫如何能完?凡間的萬民何時才能脫離苦海?」

    元始天尊給老子見了禮,坐下後,氣憤地訴苦道。

    老子捋了捋雪白的鬍鬚,微皺著眉頭道:「這應該不是三師弟的安排。我們三人相處了億萬年,他的脾性你還不瞭解?再說了,前幾日我還去過碧游宮,和三師弟聊了聊。以貧道觀之,他對現下的大戰毫不關心,對戰況也一無所知,對論道卻是興趣高昂。島上諸弟子的洞府緊閉,偌大的金鰲島冷冷清清。這說明了什麼?我想是二師弟多慮了。那些參戰的截教弟子根性淺薄,難逃大劫。現在天機混淆,不可預測,他們自然會下山應劫。這些弟子基本都是昔日的妖神,經過巫妖大戰,自然極其團結,下山時成群結隊也屬正常。」

    元始天尊聞言,靜思了一會兒,搖頭道:「也許真是我多慮了。貧道也不想為小輩和師弟翻臉,不是他蓄意為之最好。倘若是,此事還需師兄聖裁。」

    老子點頭道:「貧道自然不能讓他胡來。」

    元始天尊再次和老子加強了同盟關係。他心滿意足地回去了,另外也在想:死了這麼多煉氣士,那封神榜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也該有一多半了,卻也不錯。

    再說姜子牙率兵把張山殺得大敗而逃,感覺痛快淋漓,回來時不見了四明,心中又大覺遺憾。若是四明能繼續為大周效力,何懼截教萬仙?可惜,這些高仙來無影去無蹤,無法強求。

    廣成子等三金仙回山了,此前韋護早已回山掩埋老師道行天尊的屍體去了。西岐城中又只剩這幾位第三代弟子,好在子牙最欣賞的楊戩回來了。

    僅只相隔二年多,楊戩的修為已從真仙上階突進到元靈金仙,道行有了質的飛躍,神眼終於能鑒妖逐源,再也不是那仙力匱乏的小角色了。

    另外,他還在五夷山收了兩位金毛童子,得了法寶彈弓、金丸。經過一番修煉調養,銅頭鐵骨的哮天犬現在能大能小,神通大長。哪吒三兄弟和雷震子等都為楊戩高興。

    再說廣成子回到洞府。童子見廣成子面有悲色,問道:「老爺何故如此?」

    這一問撓到了廣成子心中的痛處。他張了張嘴,但最終也沒說出什麼,只「唉」了一聲,就自顧進了洞府。

    殷效是個懂事的好弟子,朝夕相處十年又怎麼會沒有感情?他的死讓廣成子心中有愧和難過。

    本來闡教收殷效、殷洪就沒安好心,一為擋災,二為彰顯紂王的無德,連親生兒子都反他。現在,殷氏兄弟死在闡教手中,可謂弄巧成拙,成了仙界的一個笑話。當初,廣成子對老師的這種安排並非完全贊同,卻也無力反對。

    熱愛培養了自己的闡教,對老師的陰狠又有點反感,痛惜唯一的弟子的死,這種複雜的心情讓廣成子的道心一動,停止不升幾千年的修為似乎有一點鬆動。他再靜心去體悟,卻又沒了頭緒,「修道應該有情,還是應該無情?唉!」

    鄭紫靈看著太虛鏡中一臉迷茫的廣成子,微不可察地點了下頭。廣成子不知道自己這一反思,身上的死氣已消散了不少。神仙凡人都一樣,有時,生還是死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朝歌城中的聞太師得到張山戰敗的消息,大吃了一驚:近千同門就這麼完了?這闡教弟子就這麼厲害?仗打到現在,普通將士的多少已無關緊要。有大神通者在,一萬人也能打敗十萬人。張山收攏敗兵,還有近八萬人馬,不用再加派了。只需再請同門相助即可。

    惱怒的趙公明已從青玉童子送來的信中得知,四明之害不存,也就放棄了下山的打算。

    這時,死後封為天庭鎮天元帥的靈本通、川竣、左綱、黃道辰、金涵、季靈、馮敬忠、王恬、鐵征等九仙自發地率領幾十位同門下山助商。

    聞仲見了他們既喜又憂,盛宴款待了他們。隨後,眾仙就直奔大商軍中。

    張山得了強援,整軍再戰西岐。子牙聞報,心知此次截教弟子肯定又來了不少,自己實力不濟,卻也不能不戰。

    兩軍陣前,溫良當先出戰。他面如藍靛,發似硃砂,額生豎眼,騎紅馬金甲紅袍,雙手分持狼牙棒,必是勇將。

    子牙內心不喜奸滑的降將晁田,以目示意讓他上陣試敵。晁田無奈只得抖擻精神上前交戰,卻未及十合,就被打死。

    晁雷痛呼一聲,提槍也衝上去,欲為兄長報仇雪恨。戰了十幾合,被溫良打斷槍桿,復一棒打死了。

    哪吒大怒,大戰溫良。

    那溫良經過金鵬的靈果改造培養,有超龍象的神力,武藝精湛,甚是驍勇。哪吒的火尖槍快如千桿齊施。溫良的雙棒如千根拒敵。雙方打得難分難解,看得眾人眼花繚亂。

    方弼提戟步行上陣叫戰。周軍大將季隨接戰,不及三合就死於方弼的戟下。

    黃飛虎對子牙道:「方氏兄弟有神力。且讓本王戰他。」

    他上了陣不急於動手而是先勸方弼道:「方將軍,你兄弟二人當初因為不滿紂王的殘暴,才護持兩位殿下反出朝歌。如今天興大周,武王賢君當世。你兄弟二人何不投西周,助武王討伐孽紂,既可建功立業,又可青史留名。」

    以後的內容越來越詭異不同。看得爽的用票票砸暈俺;不爽的踩扁俺。動動啊!俺需要刺激,需要兩眼冒星星不暈不瘋狂,沒動力更新,更寫不出感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