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四十三章張山伐周 文 / 謎焰

.    第四十三章張山伐周

    對於蘇護叛商,聞仲早有所料。他沉思了良久,第二日上朝就把此事奏於紂王。看著昔日英武不凡而今精神萎迷不振的紂王,聞仲暗自歎了口氣,知道天意不可違,卻還是抱著一絲幻想,提醒紂王道:「大王,蘇護反叛,論罪當誅其九族,蘇妃為蘇護的親生女兒,理當被貶入冷宮,不可再坐高位。臣請大王速速下旨拿她。」

    迷迷糊糊的紂王先前並沒有聽清聞太師所奏的內容,此時一聽到蘇妃兩個字,反到明白了許多。

    他皺著眉頭道:「蘇護有罪,應該誅殺,那蘇妃身在深宮,每日只知辛苦服侍本大王,與其父毫無往來,她有什麼罪過?太師為何總是跟她一個弱女子過不去?難道說我為天下的共主,連喜歡一個人的權利也沒有了嗎?」

    他被聞仲壓著每日上朝,不能縱情酒色,心中一直是敢怒而不敢言。今日一激,這火就控制不住地發了出來。

    聞仲聞言氣得額頭上的靈眼大睜,直射出三尺神芒。

    紂王見此,方才完全清醒過來。他怕聞太師就此發飆,硬要自己處置妲己,當下連忙道:「太師息怒,寡人知道你勞苦功高,一心為我大商。征伐西岐已有多時了,不知為何不能克成大功?那小小的西岐就這麼難制?太師有心還是多想想如何早除姬發,掃平三路反賊為上。寡人能做什麼,太師只管道來。」

    他扯開了焦點話題,也變相地向聞太師服了軟,雙眼緊盯著聞仲,希望他就此別再干涉自己的**。

    聞仲輕輕地歎了口氣,心知紂王是絕不會處置蘇妃的,只好道:「那姬發得闡教仙人相助,此時已一統名下的二百諸侯,兵至六七十萬。臣請陛下遣大元戎張山率兵征討。」

    紂王聞言吃了一驚,道:「闡教仙人?他們為何干涉紅塵之事?寡人知道太師乃是截教的高徒,太師為何不請同門前來相助?難道是嫌寡人對截教不夠尊敬?」

    此前聞仲已給紂王解釋過多次,勸其勵精圖治,今天紂王又問,彷彿是自己從沒對其說過一樣。心灰意冷之下,他不想對紂王多說什麼。

    到了此時,他才明白,大商的覆滅已無可挽回。西岐現在上下齊心,君臣奮發努力;而大商呢?紂王在醉生夢死,朝中的能臣幹吏十去其九,加上人心渙散,不滅又能如何?餘下的只是盡人事而已。

    「我截教同門已在相助大商。臣在努力剿滅反賊,願我主能振作精神,治理好天下。人心齊泰山移,那樣才能最終平了賊子的反叛之心,四海再得昇平。」

    為了報答大商對自己的恩義,為了截教,太師苦口婆心地又勸了一句。

    紂王見聞太師臉色沉重,他的靈台突然有了點清明,乃點頭鄭重道:「寡人曉得,太師只管盡心剿匪,一應所求,寡人皆准,以後不必再次次奏請。諸臣工以後都要聽從太師的調遣,尊太師如尊寡人,萬不可懈怠。」

    諸大臣見紂王與往日有所不同,似乎不再迷惑,忠心耿耿的都心呼蒼天有眼,大王此時能返醒,時猶未晚,都齊呼:「大王英明,臣遵旨。」有的已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紂王詫異地看了眾人一看,恍惚間也知道自己做錯太多事,暗下決心以後要好好理政,只是回到**見到了蘇妃等三妖,他又沉迷於酒色中,把國家大事全拋在了腦後,讓諸大臣空喜歡一場。

    大元戎張山接到聖旨,和得力的副手李錦商議一番後,命錢寶為先鋒官,點齊十萬人馬殺奔西岐而來。

    雙方一戰,錢寶陣亡,幸虧火龍島的焰中仙羅宣和好友劉環率門下四弟子和幾位截教妖仙相助,張山才殺敗了西岐軍。

    羅宣的到來,引出了金庭山玉屋洞的道行天尊和青峰山紫陽洞的清虛道德真君。這二仙率領闡教大批的同門前來助周。在前幾次大戰中損失了幾位精英的西方教此次暫時沒有派弟子參戰。

    太玄金尊這一日正靜坐八寶雲光床上修煉,忽然睜開眼睛對青玉道:「童兒,速去逍遙島叫那文道人來見。」

    青玉應諾,立即乘玄鶴去逍遙島見龍敖。龍敖聽明是老師招見文道人,心中會意,吩咐文道人趕緊去見金尊。

    凌虛殿內,文道人跪在金尊面前請了安,然後靜待金尊的吩咐。

    鄭紫靈打量了一下文道人,見他在島上修行了幾年混沌仙訣,此時已是戾氣全斂,容貌方正了,修為也到了真仙上階。金尊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讓他起身坐下。

    「你的資質不錯,修行進度很快。在島上靜修這些年你可有什麼感悟?且說與我聽聽。」鄭紫靈閉目淡淡地問到。

    「蒙大老爺垂憐,弟子得習玄法正宗,終歸大道,每想起往日所做的罪孽,心中常感到忐忑不安。若是弟子不能做點善事得些功德,只怕不能得正果,望大老爺能給弟子機會,將功贖罪。」文道人眼觀鼻,鼻觀心恭敬地回道。

    「你能有此想法,可見這些年的修行沒有白費。此時乃封神大戰中,我有一事想讓你去地星做,只是你因此可能會沾染殺劫,會有身殞之險,如此你還願去做嗎?」太玄金尊仍然閉目試探。

    文道人愣了一下,臉現難色,詭異狡猾的小眼睛滴留留地轉動著,深思了良久。太玄金尊也不催促他。終於,文道人道:「弟子請大老爺吩咐,決不敢推辭。」

    「我要你做的事可是有大凶險,你當真想好了嗎?若是你不願,我不會勉強你,也不會怪你。你不必多心。」

    「弟子已想好了,請大老爺相信弟子。弟子想大老爺要弟子去做的事必定是善事,即使是身死也能補償些罪過,入了輪迴想來下一世也能做個人。去一身的罪孽,獲得一次新生,弟子不吃虧心中也無遺憾。大老爺就吩咐吧。」

    鄭紫靈睜開道眼,精光注視著復跪拜在自己面前的文道人,見他低眉斂目一臉的從容堅定,金尊的臉上露出點笑意,欣慰地說道:「為善為惡皆在一念之間,天道之下,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能有此信念,它日終獲正果。」

    他讓文道人起身落坐,吩咐青玉童子去碧玉蓮花池中取了一朵五品赤色神蓮給文道人。

    「赤神蓮有清神去邪的神效,防禦能力也不差。你乃噬血的神蟲所化,修行中難免會受本性的困擾。單憑你自身強力壓制,久而久之必生心魔。赤血神蓮可助你修行防身。」金尊略略解釋了一下蓮花的功能,又交待了一下任務。

    文道人愣了一下,隨即跪下道:「若是大老爺讓弟子去做別的事,弟子法力淺薄,恐不能勝任,此事不難,弟子定能做好,決不叫闡教的陰謀詭計得逞,請大老爺放心。弟子這就去了。」

    鄭紫靈點頭道:「也不必太著急,你先把赤血神蓮祭煉好,再動身也不遲。」

    文道人應諾,歡喜地帶著神蓮退下了。他花了數日祭煉好赤血蓮台立即離島,卻只沿海面飛行,數千里瞬間而過,正行之間忽然被海中發出的一股巨大的吸力所困。

    文道人看了一眼下面成漩渦狀的海水,心道:「果如大老爺所言,這孽畜來了。」

    他祭出赤血蓮花坐上後,那股怪異強大的吸力對他就漸漸失去了作用,海水空打著巨大的漩渦。

    突然,竄起數丈高的水勢一分,海中躥出一條怪蟒直撲文道人。它有著漆黑如墨的身軀,滿體的如鱷魚皮的鱗片,長有數十丈,長有數尺長的可怕的赤色叉舌,血口大張,如倒鉤般的兩顆鋒利獠牙在陽光下閃著陰寒的光芒。

    文道人見了這恐怖的怪蟒不驚反喜,喝了一聲:「好孽障,還不歸化。」施出太玄金尊所賜的符一指點去。

    那怪蟒中招後落了下去,在海中翻騰了一會兒竟然慢慢化為了一隻黑色異獸,其形似雙翅豺,身長一丈多。此時它收了惡相老老實實地浮在水面上。它正是入海為蟒,踏陸為異獸的靈種怪物「化蛇」。

    文道人降下雲頭,欣喜地用絲絛圈在化蛇頸上,飛身騎跨在怪獸的背上,然後輕輕一拍它的頭,喝道:「去地星。」

    那怪獸發出一聲短暫而低沉的怪吼,踏浪亂竄了不遠後,飛身躥入空中,足踏翻滾的一團烏雲,直飛地星。

    「這樣飛太慢了。寶貝,你再快點。」文道人的本體是八翅神蚊,天生擅長飛行,對化蛇的速度有點不滿意。

    化蛇一聲怪吼,展開雙翅猛扇了幾下,立馬速度大升,如同一道烏光般飛去。

    文道人這才眨著圓圓的小眼,笑道:「大老爺能看一眼的異種果然神妙。」

    此時,大商的兩位殿下殷效和殷洪正在學習武藝準備下山助周。文道人先去了二龍山黃蜂嶺,拿出金鵬給的的玉牌。

    龐弘、劉甫、苟章、畢環四將見了,知道他是授業恩師的同門,自然聽從能說會道的文道人的安排。

    過了不幾日,殷洪穿著紫綬仙衣,帶著水火鋒,行經此地。

    文道人對殷洪一激二誘勸說了一番。殷洪離了朝歌內宮後就一直待在山上修道,沒經歷過人情世故,心裡幼稚得很,自然而然地信了文道人的話,帶著四將投了商營。

    文道人立即又趕往白龍山,見了溫良,表明了來意。白龍山上此時有八位寨主,除了封神演義中的燈芯馬善,還有昔日助兩位殿下逃出朝歌的方弼方相兄弟,及日後封神的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和值時神劉洪。溫良和八人一商議即通,八將就在此靜等殷效到來。

    這是太歲部的正神要歸位了。

    殷效穿著八卦仙衣,帶著落魄鍾、雌雄雙劍,拎著畫戟,行經白龍山,被文道人等迎上山款待。

    席間,飢餓的殷效順手吃了碟子中的幾個異常甜美的豆,喝了三杯酒,一陣亂響後就變成了三眼六臂。

    他開始時被自己的這種異變嚇了一跳,經文道人一番解釋,方才放下心來,依文道人所傳的法訣,收好了四臂。

    對於文道人勸說自己助商伐周,他雖然心動卻不能同意。文道人見殷效執意不從,不禁歎惜道:「以子伐父有背綱常天理不容,親兄弟戰場相殘可悲可歎。國母在天有靈定會心傷神死。罷了,罷了,殿下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就請自己走吧。若是萬一身死封神,大劫後在天庭一家人相聚,殿下就和闡教同門一起快活吧!」

    文道人的這幾句話說得殷效心中發寒。在他心目中,弟弟和母親是最重要的,要他和弟弟決戰疆場那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殷效長歎一聲道:「罷了,儘管我已在老師面前發了毒誓,此時也顧不得了。親兄弟並肩戰鬥,縱然身殞也好過親人成仇。我就依了道長,保商伐周,請各位助我一臂之力。」

    溫良等八將允諾,隨即收拾人馬投商。

    文道人成功地勸反了兩位殿下,方才安心地騎上化蛇回了無極島,向金尊匯報此事。

    鄭紫靈聽完所述,封文道人為罰惡使者,讓他先回逍遙島聽從龍敖的調遣。

    文道人大喜,倒地磕頭,謝過大老爺的恩典,回了逍遙島上任。

    鄭紫靈則陷入了深思,「殷氏兄弟並沒有如封神演義中那樣得了陰陽鏡和番天印,這說明闡教真是拿他們當炮灰用」。

    金尊對廣成子和赤精子有一種深深的失望。按演義中所述,二者還是品行不錯的,現實卻冷酷地擺在眼前。他搖了搖頭,吩咐童子去摘了園中餘下的三十多個仙豆和唯一的一對仙杏,拿在手中施法拋入虛空中。

    當初鄭紫靈所收的火棗、仙杏、仙豆三種靈根n萬年也只結了三顆火棗、兩仙杏、四十二粒豆。這些靈物直到封神大戰來臨方才成熟。

    金尊的道心雖然沒有全醒,但也早已知道其中的緣由,所以並沒有把它們給弟子門人服用。拋入虛空中的靈物,自有有緣人食之。

    那仙豆最是怪異,不同的有緣者食用後,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生出三頭四臂;有的生成三眼四臂;有的生成三眼六臂;有的生成三頭六臂……食用者所修的神通和體質決定著自身的變化。

    再說商軍大元戎張山上次敗了一陣,見有羅宣等截教弟子相助,他又急於起兵進攻,卻被羅宣勸住了。

    闡教這次一反常態,派了大批門人下山助周,西岐城中眾仙雲集,截教在此的戰力不足,還是先小心提防對方襲營,等同門來多了再戰不遲。

    效、洪兩位殿下率領大將到來,讓張山和李錦大喜,戰勝西岐的信心大長。

    殷洪年輕氣盛,學了點道術,又自恃有靈寶在身,不知深淺,對張山不敢出戰的理由不屑。

    「大帥,這麼多兵馬待在此處不戰,日日空耗錢糧,卻是不妥。難道說截教眾仙一年不來,我們就傻等一年?那樣何時能剷除西周?」

    羅宣等見殷洪對截教有所不敬,心中惱怒,卻礙於其身份,沒有與他計較,只是心中冷笑不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