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二十八章伐東海平靈王 文 / 謎焰

.    第二十八章伐東海平靈王

    此時此刻,筋疲力盡的子牙苦戰多時,最終大功得成,高興地笑歪了嘴,闡教弟子和西岐眾將也人人精神振奮。

    崑崙山玉虛宮中靜坐雲床的元始天尊,萬年不變的臉上也多少有了點笑紋。

    沒了四聖的牽制,截教高手又盡亡,剩下的就好對付多了。

    韋護祭起降魔杵,子牙祭起打神鞭,如同摘瓜切菜一般,大殺這些截教門人,沒有半點手軟。

    正在施展毒水神通毒殺周軍兵將的箕水豹楊真、壁水狳方吉清、參水猿孫祥和軫水蚓胡道元俱死於打神鞭下,真靈上了封神榜。

    商軍大帥魯雄英勇善戰,人老刀不老,縱寶馬「纖離」往來衝殺,勇猛難擋,已連殺多員周軍將領。

    雷震子見此,心中大怒。他一振風雷雙翅,飛到老將軍魯雄的頂頭上空,拚力一棍打下。

    魯雄奮力一擋,卻是久戰力乏力有不逮,竟然連人帶寶馬被打成了肉醬,一道忠君愛國的真靈也飄進了封神台,日後被封為水德星君。

    至此,連同前面死的楊真、方吉清等四仙,北斗水部五氣正神全部歸位。

    主帥已亡,商軍大亂,開始紛紛逃走。

    闡教眾人卻攔住想退走的截教弟子,讓韋護和子牙祭起法寶大殺,直至全部打殺了,這才收兵。

    費仲、尤渾二奸也死於亂軍之中,日後當了勾絞星,捲舌星。

    這一戰,闡教大獲全勝,雖然兵士、將校折損不少,但是,第三代精英弟子人人帶傷但卻奇跡般地未折損一人。

    這讓子牙怎能不高興?怎能不慶幸?

    幸虧西周軍中猛將如雲,如黃飛虎一門及三岳、李靖等抵住了一部分截教弟子,否則這些第三代精英在這一戰之後又能倖存幾人?

    子牙率兵第二次成功地打退商軍兇猛的圍剿,武王姬發大喜,重賞三軍,又在王宮中設盛宴款待眾將和出力多多的闡教弟子。西岐城中一片歡騰。

    與此同時,朝歌城太師府中。聞仲把戰報狠狠摔在地上,怒道:「姬發小兒,折我天朝上將,殺我截教道友,此恨怎消?這次我要親自帶兵剿滅他,為死難的同門和將士報仇雪恨。」

    無極島上的鄭紫靈歎道:「為截教盡忠,為同門盡義,一身忠肝義膽,九龍島梨花洞四聖雖死猶榮,該當封在高位。下次征伐就該輪到嬋玉的父親鄧九公將軍了。」

    此時,他身邊只有三位人族弟子相陪。

    諦皇有些不解,問到:「弟子有一事不明,請老師指點迷津。既然陷入大劫的人,難免會身殞,阻周伐紂乃逆天而為。老師為何不把鄧將軍一家留在島上,避開殺劫以順天意,反而任由他率軍征伐西岐,助紂為虐?」

    鄭紫靈點頭,道:「這個問題,諦皇問得好。這次封神劫因為我的干預而有了許多變數。你們一定不解,為師掌一線生機,為何不設法讓殺劫變小,盡可能地多救眾生性命呢?概因天道規則所趨,縱是天道鴻鈞也無法改變。

    大道無形也無質,但卻在支配著宇宙中的一切。大到星辰的成滅,小到生靈的存亡,都受大道的支配。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有立就有破。生死循環,興衰成敗,週而復始乃宇宙萬物顛撲不破的至理。

    我為生機大道,所以仍然是『道如何便如何』。只因為我又為人,才會在小的方面主動去改變一部分生靈的命運,改變不了天道大勢。

    昔日,地星初立,上面妖魔鬼怪眾多,人族之智未開。所以,道祖才讓各教下界行教化之責並斬妖除魔,使人族能立足地星好好發展。

    如今,人族已有了長足的發展,能威脅人族的妖魔異獸已極少了。諸教也不用再留這麼多人在地星。

    但是,各教教主從教化人族中得到了巨大的功德相助,修為精進,故而一力督促弟子爭教化,並不把弟子撤出地星;門下的弟子或是為了功德,或是貪戀紅塵世界,大多也不懇離開。

    道祖掌天道,不管瑣事。為師只好管一管。

    此時,天道重列,殺劫不可避免,也是個機會。封神祇此一次。封神者是死,也是重生,符合我的一線生機之道。我自然不用讓殺劫人為的變小。

    借此機會,我要一次解決掉眾仙怪滯留紅塵世界,不肯主動離開地星的大難題,就此還地星生靈,特別是人族一個自由的空間。這就要讓封神大戰完整地進行到底。

    仙人有仙人的生活,凡人有凡人的生存方式,豈可摻雜在一起,讓仙人隨意干預人族的發展?

    此外,人族是最出色的生靈種族,有無邊的智慧和仁愛,這是其他生靈所缺乏的,也不是僅憑神通就能代替的。

    我要利用殺劫,讓人族優秀的智者和將士重生成神,代行天道,維護地星上的蒼生。其他生靈封神則主要擔當日月星辰的周天之司,維護天庭、地星周圍四象等的正常運行。

    鄧九公乃是天命的神靈,我也想讓他擔任神職,所以他要參與封神大戰。

    至於如何成神,卻有兩種方式,真靈成神或肉身成聖。

    星君必須是真靈成神者才能擔當。天體運行非同小可,只有以封神榜完全控制八萬四千星君的行為,才能免去個人行為的隨意性,讓周天星辰的星力保持穩定,並盡可能地正常運行。其它的神職則不必如此。

    封神大戰,為師自有謀劃,爾等無需多慮。」

    再說討逆大元帥洪錦帶著十萬兵馬,路上非只一日到了東海開始平叛。

    西方教在此負責的是波夜道人。他得知來伐的大商統帥不是叛軍想引來的聞太帥,而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將軍,不禁暗暗皺了皺眉頭,心說:「聞仲對大商朝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在扶商三代中,對平逆一事向來是能親為的決不用別人。這次他為何不親征呢?」

    波夜道人得到准提道人的指示,鼓動平靈王造反就是為了把聞仲引出朝歌,好讓紂王失去節制能胡作非為繼續作孽,以此加速天下諸侯的反叛,損耗大商朝的國力和元氣,讓大商朝敗落的更快。

    如今正主沒來,先前所制定的不正面大規模作戰,而是以纏鬥不讓聞仲脫身的策略就不能用了。相反,波夜道人必須重挫商軍方能引來聞仲。

    兩軍對陣後,陣旗一分開,叛軍帥旗下露出十幾位道裝打扮的凶人。

    這些道士各騎猛獸,為首者是位修為精深的太乙金仙。

    洪錦見了心中一驚,「怪不得一個小小的諸侯平靈王敢造反,原來是有眾多的煉氣士相助。老師曾言封神大戰已至,闡截二教的弟子是主角,西方教的弟子也有份。不知這些道士是那一教的?」

    心中打了個問號,洪錦縱騎出陣,提氣凝聲向對面身著王服的老者大喝道:「平靈王,你一族世世代代為大商的臣子,為大商牧守一方,歷代天子對你們都不薄。今日你為何要起兵造反?你好好想想,憑你一個小小諸侯手下的幾萬兵馬能擋住天朝的百萬大軍嗎?識時務者為俊傑,聽本帥良言相勸,你早早收了叛軍,寫下降書順表。天子寬仁,或可免你一族的死罪,你仍可為大商的一方諸侯。如若不然,等待你的就是滅門辶禍。」

    洪錦相貌威武,頭戴九龍飾金盔,身著明晃晃的獸頭金甲,腰繫蠻獅帶,手提著寒光閃爍的長柄金剛寶刀,坐下的神騎乃是一頭巨大的怪獅子。

    那隻獅子的一身雪白的毛晶瑩閃亮,尾巴稍和獅鬃卻是赤紅色的,被風吹拂下如同熊熊燃燒的妖異火焰,其形猙獰而恐怖,乃是上古異種靈獸焰鬃摶象獅。它是諦皇從無極島上為弟子選來的坐騎。

    那平靈王見洪錦神威凜凜殺氣沖天,心中不禁害怕,身子瑟瑟發抖,竟納納而不能言。

    波夜道人見此心中暗暗鄙視,連忙對平靈王又施了迷術,控制好了並神識傳音教他如何說。

    平靈王中術後身子猛然一振,一掃怯懦之態,高抬頭怒挺胸,如同傀儡一般面無表情地吼道「天下共知,紂王失德,殘暴凶橫,天下萬民受其荼毒卻敢怒而不敢言。為我東海百姓的福祉,為天下百姓的安康計,我平靈王不得不反。洪錦,你若識天機明大義,就率部投降我正義辶師,這樣上可保國為民,下可全自己的性命。若是強要逆天而為,你定然受天遣,命不久矣。」

    「哈哈哈,平靈王,你不過是個被邪術所迷的行屍走肉爾。可憐東海的數十萬百姓要因你的失德而遭殃。」

    洪錦對平靈王觀察得仔細,見他前後判若兩人,知道他是被他身旁的道士所控身不由己。

    他不再多言,回到本陣,囑咐季康和柏顯忠二將各自守好左右營,自己縱獸再回陣前叫戰。

    「洪錦休要張狂。貧道圓真來降你這惡孽。」

    叛軍中一騎飛奔上陣。獸上的道人環目赤睛獠牙惡猛,手提雙刀。

    洪錦一聽這道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道人是西方教的弟子。在北方支持袁福通慘敗,今天他們又在東海搞風搞雨,真是賊心不死。

    他冷笑一聲,「來的好」,揮刀迎上。噹的一聲巨響,雙方的刀撞在一起,火星四濺。

    圓真只覺得左臂發麻,手中的刀差點被砍飛了,震驚之餘心中暗暗地加了小心。

    二獸盤旋,刀光如電。二仙戰了十幾回合,圓真已雙臂無力,刀法漸亂。

    他的好友圓覺見其不支,連忙縱獸助戰。

    還沒有等他到了近前,洪錦一聲雷喝,把圓真一刀斬為兩段。

    圓覺發怒猛攻,恨不能立即斬了對手替道友報仇雪恨,但轉瞬十合後就後力不繼。圓能心知不妙,趕緊舞槍上來支援。

    洪錦以一抵二,不慌不忙,展開寶刀,寒光罩雪。戰不多時,他加力一刀把圓覺連人帶劍劈成兩伴,又翻手閃電式拿住圓能刺來的槍。在圓能奮力奪槍的瞬間,洪錦單手掄刀輕輕一推,輕鬆抹去了圓能的頭顱。

    洪錦連殺三仙,商軍大為振奮,呼喊助威如雷,而叛軍的士氣則一落千丈。

    波夜道人暗歎洪錦之勇,卻也沒把他當回事。

    以金仙法力對付一個真仙,這沒有什麼難度。就好比十二三歲的小孩子的武藝再好也打不過一個成年人。

    和波夜道人一交手,洪錦就知道自己單憑武藝是戰不過對手的。他吃過神力果,本身的力量不比金仙小,但持久性則不如金仙。修為高者恢復能力也高。

    惡戰了半個時辰,洪錦假裝仙力不支,縱獸就逃。

    波夜道人一為殺敵立威,二為了奪取眼饞的焰鬃摶象獅,所以在後面緊追不捨。他過於自信一時大意,直接跟著洪錦進了一個旗門,卻不見了對方的蹤影。波夜道人不知這是洪錦的秘術旗門遁,自己已危在旦夕,正疑惑間,突然一刀從背後閃電劈來。波夜道人雖然及時躲過了要害,卻被斬掉了一隻膀子,失了兵器。他慘叫一聲縱獸就逃。

    縱虎歸山,後患無窮。洪錦心知此時若是不能殺了這個金仙對手,以後就不會有機會了。他那能放過這個勁敵,立即輕輕一拍焰鬃摶象獅的大頭。那獸立時四蹄生煙,轉眼就追上了波夜道人的坐騎。

    一道白光閃過,波夜道人的人頭落地。他萬沒料到那靈獅會如此快,身受重傷又沒有了武器,自然難逃洪錦那連綿不斷的劈斬。一道不甘心的真靈進了封神台,日後封神作了黃飛虎手下的統兵元帥。

    波夜道人的首級被洪錦挑在刀上示威。

    西方教弟子和叛軍看了大驚,都不敢出戰。

    平靈王沒有了波夜道人的迷術控制,神志也清醒了些。他見洪錦難敵,就下令回城閉關防守。

    洪錦首戰告捷,商軍都歡呼雀躍。

    准提道人得報波夜道人陣亡,而且還是死在一個真仙之手,不禁皺眉道:「命中上榜,可悲可歎。東方異士何其多哉!此劫定要在東方多收一些好弟子以壯大我教。」

    他招來四位羅漢,命令他們去助戰東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