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十八章戰前勸公明 文 / 謎焰

.    第十八章戰前勸公明

    在西方教教義東傳時收的那兩隻異種熊妖和豹妖,龍吉對他們就是恩威並施,效果相當得不錯。

    小蘿莉喜歡自個的老爹,在絕大多數時間裡,她都是待在無極島上。父女天性是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玉京山上的老娘西王母雖然對她極其溺愛,卻也極其嚴厲。鄭紫靈雖然對龍吉管教得甚嚴,但手段高明了數倍,所以小蘿莉並不以為意。

    非是鄭紫靈比妻子聰明得太多,而是因為他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後世。

    人類的精神文明非是蠻荒中的神仙所能創造的。

    神仙能掐會算,卻永遠沒有心理學分析這門神通,更沒有人類的那些玩樂花樣。在教育後輩這個領域,人類有自己的絕招和獨特方式。這不是神仙的神通和神算能取代的。

    可以說,在這個異世洪荒中,沒有誰比鄭紫靈更會教育人,沒有誰比鄭紫靈更瞭解人心和人性。當然,此處的「人」是泛義的,包括所有的神仙妖魔鬼等有智慧的生靈。

    極度重視教育的鄭紫靈在弟子門人身上傾注了無數的心血,更別說他寵愛的女兒龍吉了。

    生命無盡,但事不能全靠自己去做。道的責任是為日後的發展搭好一個框架,而不是事事去干預發展。弟子門人就是秉承他的意志去具體幹活的。

    這是鄭紫靈前世當老闆時就養成的習慣,在這個神魔世界中,他明白這個道理,也繼續這麼調教下去。

    針對前世人間的種種敝端,鄭紫靈也常常思考如何去改變。可惜,至今他也沒有找到理想的方法。

    看來,強如以道存在的至尊生靈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人類的問題是鄭紫靈的執念。這個問題想不通,他的道心就不會全醒。

    隔了數日後,等龍吉和女娃二人再臨太陽宮時,小金烏雖然表面上裝腔作勢地表示不歡迎她們,內心中卻歡喜不已。

    臉皮和自個的老爹一樣厚實的龍吉卻不管小金烏如何甩臉子。她撒賴了一會兒就自顧拿出一個玉碟來,道:「上次比試火系神通輸給了你,本公主和女娃甚是不服。這幾日,我從母親那要來了一部火術功法。我們好好地修習了一番。可惜,煉來煉去,我們終究不如你。真是掃興。」

    龍吉說著一眼瞅見小金烏那上翻的白眼,又道:「唉,你那是什麼眼神?是不是覺得我娘給的功法不如你的?你還別撇嘴不服氣。這部功法可不一般。只是我和女娃不太適合修習火系神通,所以不能顯示出它的高深罷了。」

    「你不信?喏,給你試試。」

    小蘿莉說著把玉碟遞給了小金烏,又加了一句「我們是朋友。你試試沒什麼不可以的。你是太陽金烏。我敢說,要是由你來練這部功法,肯定會大有收穫,想成為玄仙只是彈指間的事。」

    小金烏知道龍吉的母親西王母是至尊的聖人。聖人所授的功法肯定有其神奇不凡之處。原本他不想沾別人的便宜,故而有些猶豫不決,聽龍吉這麼一說,還是「朋友」兩字打動了他。

    說到底,信任和真誠是無價的,最能打動人心的。他也就不再嬌情坦然地接了玉碟,開始試驗一番。

    神識沒遇到任何的阻攔,很輕易地就探入了玉碟中。立馬有一股信息湧入了小金烏的識海中。鄭紫靈專門為金烏所創的功法立即深深地吸引了他。金烏不知不覺地沉浸在其中。

    龍吉和女娃達到了目的,就悄悄地離開了太陽宮。

    小金烏從入定中醒來,不見了龍吉二人,看看已到了自己當值的時間,也就顧不得其它,匆匆忙忙地走了。

    此後的一連數月,龍吉和女娃再也沒有來過。她們倒是讓天庭長公主的侍婢傳來話說,自己有事要回去些日子,以後再來找他聊天比試。得了這信後,小金烏也就放下心來,每天當值回來就安心練功,並且越練越入迷。

    完美地完成了任務的兩蘿莉得到了鄭紫靈的誇獎和重賞。此時兩人正在那捧著和她們腦袋一樣大的靈玉果美滋滋地吃著。

    這果子太稀罕,九百萬年才產九個。這幾個還是天瑤特意珍藏下來的。要想再吃,就得等幾百年以後了。

    到了諸仙了結幾萬年因果的時候了!鄭紫靈吩咐青玉童子趕到峨嵋山羅浮洞,請趙公明來無極島密談。

    「大劫將至,天道重列,要破而後立,天道規則所趨,殺劫無可避免,形式嚴峻。大道至公,謂之有情,大道無私,謂之無情。人、仙、妖魔精怪欲求一線生機,還需自身的努力。正視大劫,泰然面對,反倒有一分生存的機會。只有付出了努力,我才能結合這種力量,為天地蒼生作點事。」

    「此次大劫說是神仙大劫,其實質卻是聖人之間的較量。它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大劫的凶險性都更高。截教門下有百萬弟子,勢力太大,已成眾矢之的,要想保留根基,逃過滅教之災,就應該早作準備。」鄭紫靈嚴肅地看著趙公明。

    接著,金尊就跟趙公明講了以下內容:「此次封神大劫,所有的神仙妖魔都在劫中,天庭眾神也不例外。」

    「封神榜乃混沌生成的奇異的極品靈寶,有定生靈的氣運曲直興衰,塑造神體,平殺戮之氣的神妙異力。封神榜能選擇出根性好,福緣略次的人、仙,封為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等共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榜上可以當正神的真靈數不滿,殺劫不會完結。」

    「所封的正神被加持封神榜賦予的位階之力,有與各自所擔負的職責相匹配的異能。這是道祖依天道定下的事,人闡截三教聖人也據此三商簽押的封神榜。另外,在此次大劫中,西方教的一些弟子也有份上榜為正神。」

    「此前,我與道祖相商,鴻鈞同意了我的建議,在此次大劫中以封神榜重定三界諸神。大劫後還要增設天庭的四御,封陰神,全地府職司。在大劫中,封神榜也要收八萬四千辰君輔神和眾多天兵天將、山神土地等。」

    「封神大戰因為牽扯到混元聖人的利益,有了許多不確定因素,還要看其具體過程。所以為公平起見,為避免元始天尊等聖人為保護自己的弟子,尋機親自出手,聯手打殺截教幾十萬門人充數,而不論其根行好壞,鴻鈞沒有特意提醒諸聖這一點,算是隱下的。」

    「這就是道祖所說的「福緣、根行上佳者享仙道,次者享神道,餘者入輪迴或化灰灰」的本意」

    「封神榜會根據仙、人等的福緣根行自動收取能封神的亡者真靈。戰後,收作辰君輔神的那些真靈會自動對應成神,各入對應的星辰上,無需再行冊封。收作天兵和普通天將的真靈在封神榜內成神後,入天庭歸昊天大帝分配。」

    「封辰君、山神土地是要收攏諸教中有福緣、根性次、得仙體但修不成金仙的煉氣士和無門無派、不聽管束修不成大道的妖魔精怪及野道、散仙。這些修士享神道,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穩定天界空間,由封神榜節制。」

    「封天兵則是收取大戰中陣亡的一部分根行好的凡人兵將和眾多沒成仙體的修士,讓他們享神道,封重要天將的則是金仙。他們或在三十三天行天職或在地為神,由天庭統一管理。不能封神的入輪迴或者徹底化為灰灰。」

    「地府陰神、辰君輔神和天兵天將是我為他們爭取來的重生機會。原本是人死入輪迴,仙怪等化為灰灰不存於世。」

    「福源深厚者或根行上佳的仙者則返回盤古星繼續修仙道,從此無仙劫,得享大逍遙自在。戰後,除了行教化的少數仙人外,餘者不得滯留地星干預人族的發展。這就還了人間一片淨土,讓沒有法力神通的生靈得以安寧地生活。」

    「神仙殺劫和人間的王朝更替本來沒有必然聯繫。天道之下大勢是,成湯享六百年王霸之業,至此氣運已盡,西周當興,封神大戰和人間帝王更替趕到了一塊。」

    「元始天尊重視封神,精於算計,早有籌謀,借此良機,順應天道大勢,搶先把應劫封神之人姜子牙收入門下,從道祖那得到了封神榜和打神鞭,掌握了封神大戰的主動權,並讓犯了紅塵之厄的闡教弟子下山助周伐紂,就此把神仙大劫和人間爭戰攙和在了一起,目的是想以人間新王的氣運幫弟子渡殺劫,最終也會得到新帝王對闡教在人間傳教的大力支持。」

    「這樣一來,一方面,闡教弟子佔居了天道大義之名,可以聯合各方勢力,明正言順地打殺助商的截教門人;另一方面,元始也因此討好、拉攏了人教教主太清聖人,讓老子站在了他一邊,在決定性力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

    「現在,闡、西方,人,三教聖人已經聯起了手,共扶西岐伐商。元始天尊和西方二聖打算趁此良機,在大劫中想法激怒通天聖人,使其出手阻撓伐商,到時候以此為借口,他們可以親自出手,名正言順地或殺或收截教弟子,完全剷除截教的龐大勢力,壯大自己的勢力,最終獲得對人族教化的絕對控制權。」

    「二教的聖人由此就能獲取更多的教化功德,進一步加快提升自己的道行,此為其一。其二、元始天尊可獨霸玄道,十二金仙也渡過了殺劫。其三、西方教得到壯大,勢力大增,以後的發展自然就快了。」

    「所以說,聖人才是這場大劫的最大利益竊取者,餘下的仙魔無論是修煉億萬年的玄仙還是金仙,都是他們的棋子和工具。此次可見,封神大戰的實質是對妖魔鬼怪又一次的打壓,加強了某些聖人對人族、天庭和地府的控制。其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西方教和闡教門下的許多精英弟子在上榜和不上榜這兩可之間。為求得一線生機,不但要看氣運靠神通,更要靠謀略和手段。二教的弟子若是團結一致,聯合外力,能把不明真相而零散下山應劫的截教弟子逐一打殺了,湊足封神之數,安渡殺劫。」

    「大劫中天機混淆不明,通天聖人推算不出此事,自然不會提前防備。等到大劫末期,截教萬仙遭戮,根基盡毀,他明白了真相也晚了,只能吃個啞巴虧,心中再悔恨也得等下次大劫再尋仇。」

    「大劫中,應劫者甚多,尤以截教妖族門人為最。這些門人主要來自巫妖大戰後妖族的倖存者,根行良莠不齊,因果纏身。其中有幾十萬妖雖然修習了上清道法,但仍為妖魔,他們性情殘暴,根性淺薄,多犯嗔癡之戒,道行難有寸進,是封神榜上辰君和天兵天將等的候選者。這些人即使是藏匿不出,此次也不能避免身殞。」

    「三教已聯手了,截教有滅教之災。既然這些門人左右也都是個死,為什麼不把他們組織起來,共同積極應對殺劫?如果他們多聚人手,有計劃地分批下山,共同對敵,以數量優勢,逐一殺死應當應劫的闡教弟子和西方教的一些重要門人,湊足封神之數,或有一線生機。」

    「這樣既可避免應劫弟子零零星星地上陣,被闡教、西方教弟子合力打殺,也可避免因一次下山太多,結果惹出三教聖人親自出手。如果元始天尊找到了借口,定會聯合其它聖人,親手斬殺截教弟子,讓他們白白地送了命。」

    「對打著順其自然的算盤,沒有積極準備應戰的通天聖人,你如果現在對他說三教已經聯手了,通天教主重情重義,他必然不信自己的兩位師兄會勾結外人一起對付自己,弄不好他還會責罰你,結果是好心辦了壞事。你應當委婉地提出建議,讓通天聖人能放權給你。由你安排應劫弟子成批下山對敵。」

    「這樣做,看起來很殘忍,是你親手送他們去死。其實不然,這是給他們一個成神道得重生的機會。免得他們在封神數已滿後再應劫,成不了神,徹底化為了灰灰,枉費了千萬年的修行。封神機緣只此一次,不容錯過。」

    「再說了,這些弟子修不了大道,不受人化,不尊人道,平時又缺少管束,常常肆意妄為,為禍蒼生大地。讓他們上天為神,有了封神榜和天條約束尚能造福蒼生。這正是去一害而成一利,功德無量之舉。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你應好好掂量,考慮清楚了。你下定決心後,提前制定詳細計劃,到時候才好分批安排截教弟子下山迎敵。」

    「另外,此次大劫非同小可,即使是斬屍的玄仙也有身殞之險,死後也得上榜封神。公明,你的元神有紫氣保護,沒有大危險。但你自己也要當心,不要輕易涉險,避免修了幾千萬年、來之不易的強悍肉身被毀,至使元神失了依托,甚至是也被收到封神榜上封神,生活成了昊天大帝的一念所賜,再也沒有了提升修為的機會和自由的生活。」

    「至於聖人之間的戰鬥,我早有安排,你不必操心。你只需安排好截教弟子的事,讓該上榜的上榜,截教的精英就能得到留存,不會落到滅教的地步。」

    趙公明聽完這些後如五雷轟頂,直驚得是目瞪口呆,良久才回過神來。

    他和截教中的絕大多數精英弟子一樣,並沒有把眼前的封神當回事。

    不就是三百六十多個封神名額嗎?天下的修道者那麼多,隨便湊合幾個也能滿足需要,更何況有些凡人也能充數。

    趙公明自己又是與大劫無關的斬屍玄仙,他對封神事件考慮得就更少了。

    深思了許久不吭一聲,趙公明雖然警覺起來,對這其中的道理是明明白白,對太玄金尊也無比的信賴。

    但是,平日裡他對同門付出了太多,甚得截教外門萬千弟子的尊重,在截教門人中的威望還在大師兄多寶道人之上,那一個門人見了他都會恭敬地道一聲「趙師兄」。

    眼下,鄭紫靈要他親手安排眾師弟去應劫。趙公明心中終覺為難和不捨。

    鄭紫靈歎了口氣,道:「不捨怎能有得?今日你不能忍心,退一步講,他們假如能逃過此劫,它日在天道因果之下,你就只能眼看著他們身化灰灰,或者真靈永墜六道輪迴,為畜為禽任人宰殺,即使輪迴為人,也要輪迴生老病死。受盡困苦。最終如何取捨,你可要仔細思量,早日拿好主意。」

    ps:不知這樣解釋封神合不合理,大家都說說吧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