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五章備戰1 文 / 謎焰

.    第五章備戰1

    這一日,鄭紫靈算得一事,要到地星一行。他招呼女兒和女娃一起去散散心。

    已長大了的猙獰獸立即跑過來,乖巧地趴在主人面前。

    金尊一愣,隨即笑道:「你這頑皮也耐不住寂寞了?也罷,就由你陪我去一趟。」

    龍吉騎著心愛的孰胡獸,女娃騎著新得的吉良馬。金尊騎上猙獰獸。那霸道的神獸興奮地低吼一聲,躥上天空,閃電而去。

    此時的鄭紫靈返璞歸真,已是九成的道,若他不想被人看到,除天道鴻鈞以外,沒有人能察覺他的行蹤。

    金尊來到一戶普通人家,看著在院子裡玩耍的一個四五歲小男孩,微微一笑對其父母道:「貧道太玄,來自仙界。我算得令郎與我有緣,今日特來收他入我門下,讓他修仙得道,日後好造福人族。還望你們能成全。」

    這戶人家姓鄭,那個小孩正是哼哈二將中的鄭倫。

    封神演義中,二將修成異能神通,專攝人的魂魄。度厄真人說鄭倫修不成仙道,那是他沒本事,誤人子弟。

    鄭倫和陳奇的精神力遠超他人,所以才能修成控制人靈魂的神通。

    按照原定的軌跡,兩人會如封神演義中一樣,最後作了西方教的守門小卒,多了他們不多,少了他們不少,無足輕重。

    鄭紫靈不想浪費兩個德才兼備的人才,決定把二人收歸門下,好生調教他們成才,將來好擔些重任。

    鄭父見眼前的仙人相貌英偉,一身正氣,知其是有道全真,又見仙人身邊的小仙女美麗脫俗,仙姿瑩瑩,更斷定仙人乃是有道高人。兒子能得仙人的青睞可是祖墳冒青煙的美事,哪有不允之理。兩口子連忙喜洋洋地答應。

    金尊收了鄭倫,又到陳家做好了陳奇父母的工作,收了陳奇,在地星逛了一圈,然後回了無極島。

    鄭紫靈讓鄭倫作了聖巢真人的弟子,陳奇作了火隧真人的弟子,並把兩孩子的特長告訴了兩位真人,吩咐弟子因材施教。

    同齡的兩小屁孩這下有福了,老師對他們既嚴厲又慈愛,平日吃著金尊賜予的靈果,修著最上乘的仙法——混沌仙訣,閒時盡情戲耍打鬧,過得好不快活。

    那混沌仙訣最是特異,除了有提高精神力等長處外,還有一線生機的生生不息的特點,是無極島獨有的功法。習者一旦修行有成則睡游吃喝時也在自行運轉,無時無刻不在提升法力。

    深受老師教育理念影響的兩位真人教有良方,並不把弟子培養成全才,而是教他們精修混沌仙訣,全力以赴地加強精神力,為的是讓弟子的哼哈二術更加精湛。

    兩孩子學得起勁,又有靈果仙訣相助,進步很快。

    兩孩子漸漸長大到十四歲時,一日煉功之餘在島上玩耍,竟然無意中發現了兩隻幼小的火眼金睛獸,心中喜歡就帶回來養著。

    兩位真人發現後,並沒有責怪弟子,而是叮囑他們做事要善始善終,既然收養了小金睛獸,就要好好照顧它們。

    兩半大小子見老師同意自己的決定,心中大喜,修道之餘也不再亂跑了,以餵養金睛獸為樂。

    鄭紫靈知道此事後,愣了好久不禁歎道:「真是命中注定。該得什麼終會得到。兩人該得火眼金睛獸為坐騎,所以來了無極島。不來島上,在別處修道,就不可能得到金睛獸了。」

    他哪裡知道他的潛意念使天道鴻鈞這麼安排的。鴻鈞老道眼望著無極島,心中發苦默念:「我不著急。但我bs你。」

    兩位真人見弟子已長大,能舞得動兵器了,就給鄭倫煉製了一對金剛降魔杵,給陳奇煉製了一對金剛蕩魔杵。

    該杵主體是棍,有鋸齒邊,有三稜尖,能打能斬能刺。這種兵器是兩弟子自己喜歡的,真人是按弟子的要求煉製的。

    鄭紫靈想起了自己的庫存,心有所悟,又把當初煉製的兩套盔甲賜予了鄭倫和陳奇,增強二人的防禦能力。

    鄭倫和陳奇與封神演義中的二人可是際遇殊途,本領差得太大,現在早已成就仙體。兩個人食了靈果現在神力強大,身體不懼尋常的仙家水火刀槍,精神力更加強大,「哼哈」之術更加厲害,就是頂階金仙也能被他們弄昏擒拿。

    二人的武藝也十分精湛,就是和金仙修為的金甲四神單獨相鬥,也能支持一會。

    山氏四兄弟都是上階金仙,法力強大,又天生神力,單論武藝可不在袁覺、袁洪之下。

    由此可以看出,鄭陳二人的修為和力量雖然遠不及四神,但也不可小視了。

    轉眼已是商帝庚丁時期。鄭紫靈又要下界收門人了。這次他騎的是五不像甪端。

    以往他只騎瘋牙獸,當初收的這幾隻極品神獸整日無所事事,又自覺不被主人喜歡,獸心中就有了怨念。

    金尊從猙獰獸上次爭著當坐騎的事件察覺了它們的想法,不禁苦笑自語道:「我倒是忘了它們也是有智慧的神了,它們也有爭寵之心,也需要關愛。」

    從此,他外出總是輪流騎乘這些神獸,一是讓它們可以出島逛逛,順便安撫它們的心;二是自己可以享受乘不同神騎的快感。這就像前世換車開一樣。寶馬車有寶馬車的好處,奔馳有奔馳車的特點,騎不同的神獸有點類似這種感覺。他慢慢還真喜歡上這種享受,只是覺得自己有點那個。這樣一來,神獸們倒是明顯安分了許多,個個歡喜。

    此次,金尊的目標是張奎和高蘭英。

    這兩人在封神中是悲劇式人物,有大神通,卻因沒有硬後台也無人相幫,結果遭遇圍攻而死。

    鄭紫靈找到張奎後,細察其根骨。「這傳說中的七煞星果然資質不凡。五嶽俱是以武藝高強出名,張奎一人獨鬥五嶽不落下風,可見其強悍的程度。若是資質差,如何能修成那等身手?如此良材美質怎能浪費?」

    金尊收張奎不但要讓他在封神大戰中起一定的作用,更主要是為東王母雲霄培養一位統帥。

    逍遙三聖島有巫族大巫和妖族大聖,二者都本領高強,但都不適合當統帥。一是因歷史原因,他們互不相服;二是他們的思想不能與鄭紫靈的一致。

    非為同族,其心必異。此言不虛。金尊以人為三聖島部下的統帥,也是要約束巫妖遵人化,行人道。

    張奎資質好,修行必有所成,最重要的是他生性殺伐果斷,有統帥之才,做雲霄手下的大帥正好。

    已是上階玄仙的刑天自然不在統帥範圍內。他是地位僅在三霄之下的原佬,也只有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天瑤和雲霄娘娘能使動他。

    幾千年前,刑天找回了頭顱後,就一直在閉關苦修,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

    等他出了關,鄭紫靈就安排刑天去后土娘娘手下做事。

    后土娘娘掌管所有生靈的陰陽育化,手下不能沒有強者幫助鎮守。

    等封神後,人間的魔孽由人員齊全的天庭整治。地星能產生的魔孽畢竟是少數,盤古星上地域廣大,仙怪混雜,數量也多,是事故多發地帶。要防止他們逞兇或流竄下界作惡,東、西王母必須有一些部下在日常中去約束他們。

    天瑤的部下已有魔家四聖去統帥。現在,金尊再給雲霄的部下配個統帥,管理機制就算基本建立。要健全它還需等封神大戰時再收些人員作補充。這就是鄭紫靈對人、仙分治的構想。要實現這個構想,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金尊收了張奎,又去收了高蘭英,隨後把兩個小傢伙帶回島上。

    張奎作了諦皇的弟子,高蘭英由瓊霄和碧霄負責教導。

    諦皇不但要教導張奎道法,還要教他如何治兵、如何管理。這是諦皇的特長,金尊其他的弟子都有所不及。

    張奎雖然是人,但是他的身體極其特異,五行屬性為木火土三種共存,資質不在神猴袁洪和袁覺之下,適合修習五轉玄功,若是功成,地行術自是不凡。

    諦皇察覺後,從金尊那討來了五行果,給弟子服用,加強其根基,提升其根骨。

    高蘭英的屬性五行屬金,所以她長大後雖然貌美如花,卻頗有殺伐之氣。

    二霄的嫡傳弟子只此一個,那能虧待了高蘭英,常常跑到姐夫那為弟子討要靈果、或到玉京山向西王母要妙丹。

    小丫頭高蘭英可就有福了,一般的靈果管吃,極品靈果也吃了個遍,真是慕煞旁人哪!

    人長得快。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兩個小傢伙就長大了。鄭紫靈親自給他們煉製了法寶和兵器。

    張奎喜歡用刀。金尊為他煉製了一桿青龍大刀,配上法寶震天錘。

    高蘭英的是日月雙刀,能祭起來飛斬敵手,法寶仍是太陽神針,能迷人眼,更能射瞎眼。敵手沒有全身性防護法寶,對此針不太好對付。

    到了商朝太丁帝治世時期,修成太乙金仙的聞仲被金靈聖母派下山去助商。

    鄭紫靈獲息後,讓公明代轉自己根據前世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諸葛亮的《將苑》、戚繼興的《紀效新書》、曹操的《孟德新書》等彙編的兵法給聞仲。

    另外還有馬鞍和馬蹬的樣品。這是讓商軍能更利於騎馬對付善騎射的犬戎等部落。這些能助聞仲幫商帝統一天下,減少人族爭端。

    戰馬用具的出現,也使得一向騎光板坐騎的普通仙妖也用上了五花八門的鞍、蹬。

    聞仲是神仙,修為不俗,受到大商太丁帝的重視,授其權統兵做戰。聞仲不負所望,率兵打得四夷臣服,天下漸漸地安定下來。他在征犬戎時,途中偶得一隻墨麒麟為坐騎,在封神演義中有的裝備至此算是全了。

    鄭紫靈知道此事後,心道:「我倒是忘了讓公明送一隻麒麟給聞仲當坐騎。這天命所歸,命中注定。聞仲為封神量劫的主角之一,又是大德之士,聖獸有靈,就從島上跑出一隻麒麟給他當坐騎,以增其威。果然是妙哉!妙哉!」

    這一天,二弟子諦皇來見鄭紫靈,行禮問安後,問了些道法修行方面的問題。金尊耐心地給他一一講解。

    無意間,金尊見他神色不愉、面有難色、預言又止,就問道:「徒兒,你心中還有何疑難,不妨說給我聽聽。」

    「弟子倒是沒什麼事。困惑在於我那弟子張奎。最近,我那徒弟與高蘭英暗生情愫,道心不穩,不能安心修行。弟子對此無法可施。如此下去,恐誤了老師的封神大事,故而弟子心中有些煩惱。請老師指點弟子良策。」

    「堵不如疏。他們倆既然有情,就讓他們結為夫妻。有情之道和無情之道殊途同歸,都是道,你不可迷悟。」

    諦皇一聽,拍了自己的額頭一下,道:「確是弟子糊塗。這天道和人道皆是道。只因弟子修的是無情的道,又忙於天庭的事務,竟然忽略了有情之道。弟子這就去安排。」

    他言罷就欲動身,卻被金尊攔住了。

    鄭紫靈微皺眉頭,略一思索後言道:「徒兒,依為師看來,你還是沒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你被此事困擾,問題尚在於你自身。張奎的資質非凡,秉性極其堅毅,適合修道習武,又和你同屬人族,是位理想的傳人。正因為如此,你視張奎如同自己的子侄,對他愛護有加,但同時對他的要求也變得太高太嚴厲了,追求完美,急於求成,恨不能一下子把自己的弟子培養成大羅金仙。這意味著你已失去了平常心,不能理智地對其進行教導。為師知道你不想辜負我的希望,也想為自己爭口氣,為人族子弟爭口氣,一心想教導出一位無極一脈最傑出的第三代傳人。但凡事過猶不及。你越是如此想,問題就越多越難處理。尚幸張奎在你的精心教導撫養下修道極有耐心,心思單純卻能經受種種挫折,做到了不驕不躁。你才沒有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造成大錯。凡事都有個過程,循序漸進是永恆的至理。回去後,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不僅對張奎的成長有利,對你自己的心境提升也大有好處」

    諦皇聽完這些話呆了半晌,羞愧跪拜道:「弟子有些醒悟了。多謝師尊的提點。回去後,弟子會好好反省一番。」

    鄭紫靈點醒了諦皇,卻知道一個人想立即轉變思想並不是一件容易事。諦皇有大悟性,紫靈相信自己的這個心愛弟子會徹底改正過來。

    他笑著安慰道:「慢慢來,明白了癥結所在,問題就好解決了。時間總能改變一切的。」

    果然如鄭紫靈所料。諦皇雖然明白了些道理,意識到自己錯了,但他仍然沉不住氣,急於解決弟子的問題,在拜別了金尊回到天庭後,就立即請月老給張奎和高蘭英牽了紅線。

    張奎二人成了夫妻心中歡喜,沒了心事互幫互助,修行反而快了不少。二霄和諦皇見此法有效,這才鬆了口氣。

    而來自異界後世的鄭紫靈,看多了教育上的失誤。他才能通過張奎的事,一眼看穿了諦皇的心思。

    諦皇不讓成年的張奎談情說愛,認為這是浪費修行時間。這和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玩耍,怕耽誤學習時間一個性質。

    那一世中眾多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獨生子女的要求過激。一個屁大的孩子要學一百樣東西,整天累得像個沒精打采的小老頭小老太一樣。紫靈竅以為不妥。

    當然,修仙者有特殊的要求,和凡人的教育不一樣。

    修道者之所以要求清心寡慾斷絕情愛之念,是為了能靜心修行不戀紅塵俗事不生心魔。

    畢竟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是有限的。沉迷於**浪費過多的修行精力和時間是害處之一。修行當中心不靜雜念叢生,心魔趁機作祟有大凶險是其二。

    所以,清心寡慾就成了修仙的口頭禪。

    這一世的截教十天君此時已修成金仙,因為他們喜歡修陣法,蒙通天教主的恩賞,得了十絕陣陣圖。

    這一天晚上,十仙都作了一個夢。

    夢中有一位瞧不清面目的大神通者對他們說:十絕陣雖然厲害,卻有致命的弱點。要破十陣,只需先遣人祭陣,洩其煞氣。陣外的人也就此看出陣法的奧秘,採取措施有針對性地去化解,則十陣不難破去。所以,與人賭鬥時,要盡量避免讓人反覆破陣。

    另外,若把十陣兩兩結合,可使煞氣相疊,優勢互補,能大增其威,主持者又可相互照應。

    一、落魄陣和寒冰陣結合,形成魂魄加**雙重攻擊。落魄陣乃閉生門,啟死戶,中藏天地厲氣,毀人魂魄。寒冰陣實為刀山,內有風雷,冰刀冰魄上下一磕碎人**。

    二、天絕陣和紅砂陣結合。天絕陣乃是先天清氣按天地人三才合為一氣,能輔以雷震傷人。紅砂陣內按天地人三才,中分三氣,內藏紅砂三斗實為利刃,陣內不知天不知地不知人,輔以雷震,紅砂蝕體。氣砂漫天難躲難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