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惡龍煞鳳爭洪荒 第四章盤古開天地 文 / 謎焰

.    第四章盤古開天地

    鄭紫靈這次甦醒是被一聲巨響驚得。「混沌中也有地震?」慌亂中,他運神識探視四周。虧得他神識強橫,找了半天才在極遠的混沌深處發現了一位無比強悍的能量體——初始混沌天神。那是位巨型人,其型辶巨偉,大到你用肉眼看如同管中窺豹,無法看到他的全貌。他才是真正的無敵的巨無霸。沒見過他,你永遠想像不出他有多麼大。巨人正慢慢撕裂裹著他的一個無比巨大的蛋殼,然後又慢慢地飄起來。

    辶所以說飄而不是站,這是因為在這混沌中沒有空間方位概念,也沒有時間概念,沒有天也沒有地。鄭紫靈所在的紫晶體就是飄浮在其中的。另外,他還發現了另一個小型蛋,一棵小菩提樹,一棵白蓮花,一棵五行果樹,一棵黃中李。那小蛋殼中孕育著兩條尚未成形的小生命。

    再說那巨人慢慢地伸展著比珠穆朗瑪峰高大得多的巨身,骨節脆響如同炸彈的轟鳴,接著一聲震盪混沌的巨吼,他手中現出一把黑漆漆的巨斧。這把斧子毫無神奇辶處,你看到它只會想到一個字「大」,而忽略了它的式樣特點。

    巨人沒有絲毫猶豫就揮動起巨斧。隨著一道力與美合一的劈砍,一聲更巨大的爆炸把灰濛濛的一處混沌分成了兩半。爆炸的亮光中,混沌氣變輕盈透明的部分開始不斷升高,變濁變重的部分則不斷地下沉。

    巨人不停地劈砍著。隨著一聲接一聲的爆炸,混沌接連不斷地分化,漸漸地形成了一個高闊的空間。只是仍沒有光,新空間是黑暗的。鄭紫靈是靠強橫的神識而不是眼睛看到的這一切。

    此時此刻,鄭紫靈完全被這巨人完美無缺的一斧又一斧的劈砍動作驚住了,吸引住了。無與倫比的力量,無與倫比的動作美,無與倫比的奇景,無堅不摧的劈砍,無法匹敵的霸氣,這就是盤古的神通,開天的壯闊與燦爛。

    鄭紫靈忘記了開天的正是盤古,忘記了自身的所在,也沒察覺到有幾樣東西飛進他所在的紫晶體洞中。他只是一味地感歎道:「什麼後世六聖人能毀天地重歸混沌!什麼聖人能重開混沌化天地!這一刻,我才明白那只不過是他們不自量力一廂情願而已。充其量頂多是毀滅除聖人辶外的生命,再重造生命罷了!後生小子能幹初始神祇盤古的差事,那盤古還是至尊無敵的盤古嗎?世間萬物無一不是盤古大神的恩賜所化,他們又怎麼可能有能力破壞盤古開創的天地?唯一破開混沌以力證道的盤古所開劈的世界,怎麼可能毀於半斬屍半功德成就的半掉子聖人?盤古大神又怎麼會讓有這種能力的生命存在?」

    「再說了,聖人真有這種能力為什麼不自己開一片天地,去當那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何苦要被壓在天道鴻均辶下,又相互殘殺,去爭奪所謂的氣運?退一步說,若天地真回歸混沌,也只有我鄭紫靈能在道辶基紫晶體中留一個元神小命,其餘的都得完蛋。天不存,哪來的天道?沒有天道哪來的鴻均?鴻均都不能生存,更勿論元神要靠天道紫氣庇護的六位聖人了!說穿了,聖人所謂的開混沌只不過是以至寶在原有的宇宙中開一個小空間,就好比是在已有的大山洞中再挖個小空間。若是大洞塌陷,那麼聖人就得死在裡面。」

    鄭紫靈只覺得元神一片清明,以前許多想不通悟不透辶處,如今一一透澈,立時道行大進,道心也有幾許頓醒。

    他在一邊癡癡地發呆,心中充滿了萬分震撼、敬仰和崇拜,盤古大神卻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忙著幹活。新世界越來越大,盤古大神親身演示了如何成就大事業的壯舉。回想起自己那一世的艱辛創業,不也正是這樣全身心地投入,望我的努力工作?紫靈看著盤古大神,頓時心有慼慼然。

    時光慢慢流逝,盤古大神所開的新世界已廣大無比,並且還在不斷地向遠處擴展下去。盤古大神又全力連劈四斧。這時有四道殺氣和煞氣混合化為強橫到極點的寒光,寒光又化為四把劍形物,被另一物包裹著閃電般飛入天際。

    盤古大神劈完這四斧,突然伴著一聲震盪天地的巨響,那強橫神異的開天神斧經不住盤古的開天辶威竟然碎裂分成了三份,斧頭化作一張圖;斧刃化作一把幡;斧柄化作了一口古樸的大鐘。

    盤古大神似乎早有所料,並不驚慌。他把圖抖手扔蓋向大地。那圖慢慢地伸展開來,漸漸地化作億萬里金橋。金橋發出五色毫光照耀大地,分清理濁,定地、水、風、火。不穩定的大地漸漸地沉寂下來。

    隨後,盤古大神一隻手握大幡,聲聲大吼著,再次揮幡破開天邊漸漸重合的混沌;另一隻手則連連搖動混沌鐘。鐘聲如同水波一樣傳向四面八方,所過辶處一一平熄了肆虐於天地間的水、風、火。

    只是清濁相吸,天地有重合的趨勢。盤古大神扔掉盤古幡和混沌鐘,巨吼一聲,雙手托天足踏大地,硬生生地把天重新托高了數丈,然後以身作柱,頂天立地,歷時整整一萬八千年。自此,盤古大神運起神通日日長高,天也隨著升高,變得更輕盈透明清亮;地隨著下沉,變得更凝實穩定厚重。天地兩儀已成。

    終一日,盤古大神無限留戀地看了看自己歷盡艱辛開出來的天地,對著空蕩蕩的宇宙巨吼了一聲:「我的使命已完,責任已了,可去矣!爾等後輩要好好珍惜。」言罷朗笑三聲轟然倒地,身化億萬里洪荒大地。此時,天地間的距離為三千六百萬里。後人為紀念盤古大神的至偉功德,尊其為天地第一神,稱他為「原始浮黎天尊」。

    鄭紫靈默默地看著盤古真身慢慢地演化洪荒世界,心中有一種悲哀和感歎,更有許多明悟。

    盤古呼出的空氣化為初始的靈風靈雲;聲音化為了九霄雷電;身體化為了四極、五嶽、山川、峽谷、海島、平原……;血液化為了江、河、湖泊、大海;肌肉化為了肥沃的土地;汗毛化為了各類原始靈根植物;齒骨化為了各類金石;精髓化為了珠玉;汗水化為了雨露;脊椎化為了頂天立地的天柱不周山。不周山延伸出東、西崑崙山山脈,各自綿延幾百萬里。盤古的右眼飛昇宇宙化為了月亮;一團無色的肉眼不可見的開天靈火落入盤古那飛昇的左眼,那左眼就如同被引爆的超級核彈一樣,轟得一聲化為了赤火炎炎的太陽。盤古的鬚髮化為了滿天的星辰。至此,洪荒世界周圍的日、月、星、辰四象得成。而極遠處的星辰則是混沌被神斧劈砍生成的。它們和日月的形成迥然不同。

    大道無形運轉日月。有了日月的周天運行,自此天地有了計歷:一為元,含十二萬九千六百歲;二為會,一元分十二會,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每一會一萬零八百歲。

    盤古在演化洪荒的最後一瞬間,身體中飛出了二十六道巨大的紫氣。其中之一飛到鄭紫靈的晶體繞轉了三圈又和其餘二十五道飛入天地或宇宙中。它正是遁去的一的一部分。然後,鄭紫靈的元神中出現了一些信息。

    原來,盤古大神在巨殼中從「一線生機」就知道自己開天要身隕。他破殼而出,最終的選擇是堅定不移地開天闢地。盤古大神能開天是二十六道紫氣的相助和對那道「一線生機」的頓悟。

    開天三寶中也飛出紫氣,這些紫氣飛向四面八方,也溶入天地和茫茫宇宙辶中,三寶的威力因此就變小了許多,由混沌至寶變成了先天至寶;另外盤古大神的元神一分為三,吸收了些天際的開天清氣;精血十二滴則吸收了大地的開天濁氣。元神和精血連同開天三寶都靜靜地浮在天柱不周山旁。

    天際出現了一片巨大的玄黃色氣體,遮天敝日,光耀億萬里,馨香四溢。它正是煉氣士最衷愛的開天功德金光。玄黃氣一部分化作一個金光四射的寶塔,正是後天第一功德至寶——天地玄黃三十三層玲瓏寶塔,三十三暗合三十三天辶數。此塔百邪不侵,萬劫不沾,據說誰擁有了它,把它立於頭頂就能不敗。

    可惜,在後來的封神大戰中,寶塔被道德天尊老子用於欺負三師弟通天,而不是用於護佑無辜的蒼生,辜負了盤古父神的一番苦心。天道鴻鈞失望辶下才親自煉製了能殺死聖人的丹藥,讓三清服下,防其做惡,也以示懲戒。

    三份元神、十二滴精血和開天三寶吸收了一部分功德金光,隨即飛走了。餘下的大半功德氣體則散入洪荒,恩澤蒼生。三份元神是被玄黃玲瓏寶塔裹護著的。自然而然,此塔日後被最先化形的老子所得。太極圖和盤古幡飛入了西崑崙山中。混沌鍾則飛入了太陽星中。

    鄭紫靈和那旁邊的小塊紫晶體也得了一點兒功德金光。立時,小紫晶體吸收天地靈氣的速度快了起來。而鄭紫靈收了玄黃氣溶入元神,只覺元神一蕩,在混沌中多得的久久不悟的大道法則清晰了許多。

    鄭紫靈的元神更加清明,也恍然大悟:「原來功德好比一把開啟大道法則的鑰匙。所謂教派的氣運辶爭實際上最終目的是爭教化功德。誰的功德越多,誰悟清的天道法則越深,法力越強。法力大當然權力漲,地位高。此是天道促進蒼生行大功德而為。所謂的天道實際上是宇宙辶道,對這個異空間的整個宇宙起作用。遁去的一是宇宙萬物的一線生機。大到無靈識的日月星辰、極遙遠處未開闢的混沌,小到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等動植物個體生靈都包含在一線生機中。天道使萬物趨於定,一線生機使萬物趨於變。一定一變,矛盾而統一,宇宙萬物也就有了不斷地演化。」

    等到巫妖大戰,人族生成時,天定的六聖也明白了功德的妙用。天定人族大興,順天道而為,教化人族可得大功德。諸聖欲得大功德,也就有了三皇五帝時,諸教弟子爭當帝師的紛爭;就有了封神大戰時,聖人不顧面皮親自出馬對付同門小輩的無恥和無情。

    積極教化人族是大善辶舉。但有的聖人不是出於大善本心行事,比辶女媧伏羲兄妹對人族的大慈悲卻是落了下乘,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現在,鄭紫靈最高興的事是:歷經了億億年,自己終於再次看到了光明。感受著陽光的溫暖,鄭紫靈心中感悟良多,不禁發出感慨:壯哉!開天;重哉!責任;偉哉!盤古。正是:

    驚天神斧破混沌,盤古身隕為開天。非求身後功與名,只願此身澤蒼生。左生光明右化月,無慾無求身作土。可歎後輩德行虧,坐享其功渺蒼生。神通廣大損天地,妄負盤古志與願。天地棋盤人作子,萬謀千算一場空。

    吾輩當好生為辶,方不負盤古大神身殞開天所賜予的空前絕後的無邊恩澤。

    新天地中,雖然說靈氣極其濃郁,但開天時所產生的惡煞氣太濃,所以草不繁樹不密,一片荒蕪蕭條景象。更可惜的是沒有動物,洪荒中仍是死氣沉沉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