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明治維新(5)
「鄙人三井高遂,閣下可是大清的商人?」他用的是生疏的中國話,在這個時期,商人們總是會願意學些中國話,一方面提高身份,另一方面也容易與華人商埠交流,直到甲午戰爭中國輸的一乾二淨,日本人才開始轉頭西方懷抱,選了個新的傚法目標。
黃宣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保持著倨傲的態度。
這是每個世家子弟的必修課。
不過,現在的日本人,對中國已經很少有畏懼和崇拜的感情了,若非如此,這一群武士也不至於轟然而上,但這叫三井高遂的傢伙並沒有再說話,而是就這樣看著黃宣,讓小黃同學有些不太自在了。
和這些商人們比心眼,他還弱了一些。
旁邊一個矮胖的商人站了起來,揚著聲,用關東話道:「看在你是外國商人的份上,跪下行禮後,就可以離開了。」
他長著典型的日本式朝天鼻,嘴也翹了起來,臉骨是瘦小的,所以腮兩邊的肉都耷拉了下來,硬是讓他長出個圓臉,他這麼一喊,整個臉上的肉都在抖動。
黃宣不屑的哼了一聲,卻正好從與三井高遂的對視中解脫出來,他踢開腳下的兩個人,蹭蹭的就跨上了高台。
這是專門給有身份的人準備的看台,比演員們表演的檯子還要高些,看人要俯視,卻不知道是否真的能看清楚。
幾個上來阻攔的武士被典韋撥走了,黃宣面對面的站在一群富商們面前,對著那胖子道:「你現在可以給我道歉了。」
對方很自然的罵了起來,洛林沒有翻譯,黃宣也不想知道,給了他一指頭,想了想,又道:「給你2萬塊錢的吧。」
這人搖搖擺擺的要跌了下去,黃宣一把扶住他,再鬆開手,就看著他抖顫著跪了下來,人顯是沒有意識了,在場諸人驚懼的看著黃宣的手,就連三井高遂,也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說起日本的商人,他們的崛起,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在幕府時期,無論武士還是大名,他們的財產和俸祿都是糧食,並且土地不能隨便買賣與轉手,按照學界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了。
故而,武士階層只能領取既定的稻米作為俸祿,不管是50石也罷,100萬石也罷,這些糧食總不能都用來吃,而按照規定,武士們是不能販賣這些商品的。
於是,所有人都與商人們來交換東西,不僅是普通武士,就連大名也不例外。
不僅如此,大名和武士們經常會缺錢,花去了哪裡姑且不論,但若是想要借貸,就是一定要去尋商人們的,所以現代人都說,日本幕府後期是與西方極其相像的,由於掌握著政權的大名們缺錢,他們就必須向掌握著經濟大權的商人們妥協,從而讓商人們的地位和影響力逐漸擴大。
打個簡單的比喻,大名a想要進攻大名b,但是他沒錢了,所以向本地商人a借貸了一筆,簽下了合約,許諾之後還錢,並給予商人a武士的身份。戰爭結束後,大名a勝利了,這個時候他有兩個選擇,要麼想辦法吞了商人a,錢自然不用還了,要麼就如實還錢。
在開始的階段,很多大名會選擇第一個方法,但不用太久,這些大名就會發現,再也沒有商人借錢給他們了。
於是,得到商人們資金支持的大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可是,若是選擇第二種方式,直接還錢的話,對很多大名而言卻又是困難的,因為他的錢都花在了戰爭中,而收益——主要是田租,還沒有得到。
於是,他們要不按照商人們的要求攻打其他的大名,要麼就得給予政策上的優待,然後再用實物還貸。
到了後來,商人們通過經銷大名的實物,收支出納匯總貨幣等業務,從中謀取暴利,逐漸積累社會上的大量財富。簡單的說,就是掌握了整個國度的商品渠道,金融資本,並且不受限制的發展,這樣的商人們,怎麼可能不富裕。
所以到了寬政年間(1790年),就有人說:「日本國富的十六分之十五,被商人所收,十六分之一,被武家所收。」
等到倒幕派和幕府派決鬥的時候,商人們更是成了決定性的力量。
天皇軍之所以能夠用5000名士兵打敗幕府軍的1.5萬人,其戰場上的主要因素在於:新式武器的應用,而英國人之所以願意提供新式武器給倒幕軍而不是幕府軍,在於倒幕軍可以拿的出錢,而幕府軍則沒有這麼多的軍費。
結果,又是一次政權的更替。
正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中,三井、三菱等進行了大量的政治投資,最終方才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成為日本的六大財團之首,而現在站在黃宣面前的,正是三井兌換店的老闆,三井高遂。
黃宣向四周看了看,道:「這裡都是大阪最有名的商人?」
「沒錯。」一旁的一個中年人笑笑,他梳了個武士的髮髻,但仍然穿著普通商人的藍色布衣。
黃宣注意到,他不僅坐在三井高遂之旁,而且穿著遠比其他人隨便。
這就像是看新聞聯播的領導出行,秘書、保鏢、低級官員永遠穿的筆挺,而總理主席,就一定是休閒裝了。黃宣淡淡一笑,道:「這位先生怎麼稱呼。」
先生一說本就源自日本,不過也是明治維新以後的事情了,不知洛林將之翻成了「足下」還是「閣下」,但看這廝笑容滿面,當知是個好話。
這廝笑笑,道:「在下巖崎彌太郎。」
黃宣肅然起敬。
不提國籍問題,僅僅就事論事,這位巖崎彌太郎也是他所熟悉的,因為這位正是日本最大財團,三菱財團的創始人。
再過3年,他將會成為土佐藩藏屋敷(負責儲藏並販賣來自各地方大名的貨物的組織)中99家商會的領袖,從此開始三菱財閥之路。
張馨儀不止一次的提到這個名字,黃宣由不得縮了縮手,道:「您為何會在大阪?」
巖崎彌太郎沒有回答,而是轉問道:「你知道我?」現在的三井高遂可要比他有名的多。
黃宣沒有多做恭維,而是向四周看看,笑道:「倒幕軍勝利,各位似乎很開心哪?」他心裡真正想的卻是,這裡竟然又被倒幕軍佔領了。
粗粗算來,時間已經提前了大半個月了。
三井高遂瞇著眼睛看著黃宣,有些摸不清他的路數,高調出場,再加上神乎其神的將一群武士擊倒,理應不是個小人物,可要說他的目的,卻又有些讓人難以猜度了。
現在可是個敏感時期,倒幕軍依靠英國人的力量,而幕府軍,實際上已經投靠了法國人,所以就像是在歐洲的勢力分配中一樣,英國人的力量還是要強大一些。
可是,站在他今天的位置上來看,幕府軍也不是一定會輸。
只要幕府將軍能拿出讓外國人滿意的方案,這些有奶就是娘的傢伙,反而可能更喜歡有些紛亂的場面。
特別是在軍火商遊蕩的時期。
巖崎彌太郎長了一雙小眼睛,綠豆大小,嵌在略微有些鼓出的眼眶中,形象並不如何好看,但卻給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他見三井高遂沒有回話,於是說道:「天皇理應是日本的最高統治,幕府不得人心。」
如果是個武士,一定會喊些口號出來,更不會去說什麼「理應是最高統治」的話,只有那些接受了西洋思想人,才會這樣考慮問題。
黃宣並沒有注意到這些,還未等他再說話,旁邊另一個略胖的年輕人卻道:「清朝的使者,總不會只有兩個人吧。」
三井高遂立刻瞪了他一眼。
黃宣恍然大悟,他始終在想,為何這些日本人的眼神如此奇怪,現在終於明白了原因。
他們竟然在懷疑,自己是清朝的使者。
這也怪不得日本人了。
在整個明治維新中,總是有些日本人在考慮,大清朝會不會插手,就像是清朝不瞭解日本一樣,日本實際上也並不很瞭解清朝,特別是這些剛剛上台的倒幕派,他們還沒有和清朝的高層接觸過,也因此,始終在顧慮這樣一個問題: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都在日本這片土地上鬥法,清朝人怎麼可能不來呢。
然而,清朝人的確沒有來。
1868年,滿族主子們才剛剛解決了太平天國的問題,這個時候,哪裡來得及關注這不是藩國的藩國呢。
黃宣簡直想要親這胖小伙一個,他其實也是極聰明的,也許再過上兩天,也能想到大清朝這張虎皮,不過等到那個時候,恐怕一切都太晚了。
幾乎是『淫』笑了兩下,黃宣伸手拉過典韋,大聲道:「我本是大清宣慰大臣李鴻章次使,這一次趟前來,本是給李大人打前站,不幸遇到海難。」李鴻章這刻還在兩江總督的任上,聽過他的人,還遠沒有後世那麼多,黃宣說話聲情並茂,言辭並不悲切,反而有些朝廷世家的味道。
他的年紀還是太小了,若說自己是大臣,根本就是個笑話,即便如此,三井等人也是不會相信的,但懷疑歸懷疑,在場的都是商人,三井高遂抱著不得罪外國人的想法,作了個揖,道:「您是……」
「黃宣。」小黃同學得意洋洋的笑著,向周圍打了個拱,三井高遂等於是大阪的商界老大,只要他把這個揖做了下來,對他而言,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