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潛英之石
陳四苦笑了一下,說道:「小丹啊,你不知道,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多重幻覺之下的地方麼?佛偈有言,相由心生,就是這個幻覺的可怕之處,就是說,這裡的許多幻覺,都是由人的思想自己製造出來的,這個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為什麼,這個是最可怕的地方?」羅小丹不解地問道。
「因為人是最難控制自己的思維的。」古風淳插嘴了,「陳四的意思是,很多東西,本來在這裡是不存在的,但是你只要加入了這樣的一種思想在其中,那它就會以一種我們料想不到的形式出現了,這跟心想事成差不多,只是,我們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而已……」
羅小丹「哦」了一聲,突然就臉上大變,她顫聲說道:「那我要是想這裡要是有鬼……」說到這裡,她連忙摀住了嘴巴,心裡又是一陣惶恐。突然間,一陣陰風幾平地而起,「嗚嗚……」一陣似有似無的聲音就在梯道當迴盪起來。羅小丹渾身一顫,馬上就撲進了古風淳的懷裡。
「大伙別胡思亂想了。」陳四的話如當頭棒喝,一下子就讓大家的心神為之一振。」這些都是幻覺,只要不理會它便得了,千萬要記住,幻覺的東西,你當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你當它是假的,那它就是假的,可知道沒有!」
大家連連點頭。陳四突然轉頭問古風淳,說道:「風淳,你可知道,這些扶欄的石料,是什麼東西?」
古風淳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怪異的石頭,冷得就像寒冰一般,碰一下都受不了。」古風淳這會間,已經在搜腸刮肚,盡力回憶,在過去所見的書籍或者見聞裡,是否有過關於這古怪石頭的記載。不過很遺憾,他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
「你看看你手裡的沾的那些石粉,看看是什麼顏色的。」陳四在一旁提醒道。
「哦。」古風淳這才注意到,自己的手裡除了沾滿了灰塵之後,還沾上了不少青灰色的粉末。看樣子,這是從扶欄上剝落下來的。
「這是什麼東西?」古風淳還是沒什麼印象,他本來想把這些石粉放到鼻子上聞一下的,陳四卻阻止他,說道:「喲,千萬不要這樣做,這一聞之下,我包你下半輩子都得渾渾噩噩地活在幻境裡不可。」
「這麼厲害?!」古風淳嚇了跳,連忙把手往一旁的石壁上抹去,想把手上的粉末給抹消掉。
「當然,其實你應該知道這種石頭的名字的,只是,這種石頭,在各種記載裡,比較少出現,但是,有個故事,卻很多人都聽過。」陳四笑了笑,說道。知道了這種石頭的身份之後,他心裡輕鬆了不少。
「什麼故事?」古風淳眉頭一皺,他實在想不明白,一直神經兮兮的陳四,怎麼就突然有心情給他講故事了?
「漢武帝與李夫人的故事。」陳四說道。
「北方有佳人,傾世而獨立?」古風淳有點糊塗了。他博覽史書,而漢武大帝劉徹,在中國古代又是一代英雄君主,主要與劉徹相關的歷史,他幾乎都能倒背如流,古風淳聽陳四提起漢武帝與李夫人,馬上就聯想到了這個典故。當時的樂工李延年,為了把自己貌美如花的妹妹推薦給劉徹,於是作了一首名為《傾城》的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果然,劉徹被這歌傾倒了,感慨道:「世間難道真的有真麼漂亮的女人嗎?」而李延年這廝也就抓住了這個時機,向劉徹推薦了自己這個傾城傾國的妹妹,這就是劉徹與李夫人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故事。
這李夫人也很有魄力,後來得了重病,臨死也不肯讓漢武帝見她一面,每次劉徹來探望她,她都是用被單蒙住臉容,說是不能讓劉徹看到她嬌容已逝的樣子,只讓劉徹記住她最美好的時刻。
「你小子胡思亂想什麼!」陳四笑罵道:「就只記得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知道李夫人死後,漢武帝做過什麼事情嗎?」陳四提醒著古風淳。
「哦……」古風淳突然大悟。在李夫人去世之後,劉徹傷心欲絕,十分思念李夫人,於是招來方士,讓方士召來李夫人的魂魄,與之交流,結果那方士不知道是有點能力還是耍了什麼詭計,讓劉徹見到了李夫人的身影,從此劉徹也就對方士們深信不疑,晚年才釀出了許多荒唐之事來。想到這一點,古風淳突然就醒悟,結結巴巴地說道:「你是說,這些石頭是潛英之石?
古風淳記得清清楚楚,那些方士們就是用了一個潛英石雕成的雕像來施法,召喚李夫人的靈魂的,而方士們還說,這潛英石有劇毒,不能靠近,讓漢武帝隔著簾幕看李夫人的身影。所以後世的人大多數認為,是這些方士們耍了什麼詭計騙了漢武帝。
「不錯。」陳四點了點頭說道:「就是潛英石。那漢武帝被潛英石製造出了他心裡的幻覺,所以才會看到了李夫人。那潛英石,就是製造幻覺的最好器物了。」
古風淳點了點頭,口中喃喃說道:「暗海有潛英之石,其色青,輕如毛羽,寒盛則石溫,暑盛則石冷,刻之為人像,神悟不異真人。」這是晉時《拾遺錄》裡面的關於潛英石的記載,古風淳平時素喜看這種千奇百怪的書籍,而且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一下子就把這話說了出來。
「不錯,這潛英石,本來就是在深海海底才有的,當年漢武帝為了求一點潛英石,可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才從南海海裡獲得那麼一點點,而這裡竟然用潛英石做扶欄,真是大手筆啊。」陳四感慨道。
「這潛英石怎麼會怎麼冷,不是說它遇寒則熱,遇熱則寒麼?這裡陰森森的,怎麼它還是這麼冰冷的?」古風淳不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