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龍騰世紀 200鄧羌來訪 文 / 水的龍翔

    三個月後,天氣逐漸變冷,尤其是北方的大地上,已經開始下起了雪。

    寒冷的天氣裡,東北戰場上變得安靜了許多。自從柳震帶著兩萬海軍和三千工匠浮海東渡,去遼東支援黃大,東北戰場上的形勢就出現了逆轉。在黃大和柳震的積極配合下,水陸齊進,夾攻燕軍在遼東的軍隊,迫使遼東的燕軍逐漸後退。

    當大雪飄下,東北的燕軍迎來了慕容垂這一重量級的新統帥時,柳震主動提出議和,在確保戰爭成果的同時,又稍微威逼利誘,使得燕軍和漢軍簽訂了三年的停戰協議。協議簽訂之後,燕軍和漢軍都暫時罷兵,柳震則派人將協議送回漢國國都廣固。

    進入十一月大江南北都開始飄起了雪,廣固城裡更是一片皎潔的白色。被冰雪覆蓋的青山綠水,都暫時遮掩了其本質,深深地埋藏在了積雪之下,等待來年開春的爆發。

    漢王府內,唐一明手捧著停戰協議,匆匆看完之後,臉上露出了十分爽朗的笑容,大聲對大殿內站著的文武官員說道:「柳震不愧是王猛第二,遼東局勢處理的深得我心。三年停戰協議,不但能使得我們可以在東北和中原大有作為,也更加顯示了燕國的實力正在下降。你們都看看吧!」

    唐一明將手中的文書遞給了站在他身邊的一個侍衛,那個侍衛便將文書交給了大殿中的眾位官員。

    「以遼河為界,以東屬於我們漢國,以西屬於燕國,能從三韓之地打到遼東,已經超乎了我的預料。如此一來,在東北,第二個漢國也就能崛起了,三年之後,我漢國便能成為天下第一的大國。到時候北方諸國,塞外民族,都得全部歸順於我漢國。諸位,三年的和平期內,你們一定要好好努力,中原是你們大展拳腳的機會,運用你們的智謀和能力,好好的將中原建設好。」唐一明開心地說道。

    王簡先看完了停戰協議,然後上前一步說道:「大王,如今天下大勢,盡皆掌握於我漢國之手,以漢軍之實力,足可以摧毀任何一支軍隊。燕、晉兩國元氣大傷,秦、涼復國不久,百廢待興,實力早已經大不如從前,大王更是一舉成為天下之霸主。然,天下之主,必須以即天子大位,燕、晉、秦三國之首,均是榮登九五至尊,為天下蒼生計,為漢國上上下下二百三十八萬百姓計,懇請大王擇選良辰,祭拜天地,登九五大位,以彰顯我大漢國威!」

    其他官員聽後,都異口同聲地說道:「臣等附議!」

    唐一明聽後,只淡淡地笑了笑,說道:「諸位的心思本王知道,只是,胡虜未滅,天下未定,如今正是四分五裂之時,此事就暫且擱下吧。不過,本王承諾各位,五年之內,平滅北方諸國,橫掃**,到那時,本王再即皇帝位不遲。今天召集各位前來,還有一事需要商議。相國駐守宛、洛一帶,震懾西北諸蠻,秦國雖然剛剛復國,然佔據關中之地,尤為險要。我本來想發兵攻打秦國,可誰知道氐人不請自來,派遣使臣到了洛陽,祈求歸附我漢國。就這件事,我想聽聽諸位的意見。」

    王凱首先說道:「大王,氐人佔據關中已久,在燕軍中原敗退之時,居然能夠迅速反攻復國,也足可見氐人在關中民心。不過,秦國雖然復國,實力早已經大不如從前,如今中原之地盡為我大漢所有,南聯晉,北與燕停戰,中原已經無虞。以臣之見,秦國派遣使者前來,無非是害怕大王發兵攻打秦國,特來主動歸附。但是,饒是如此,大王卻不能准其歸附。」

    唐一明見王凱停了下來,便問道:「繼續說,我想聽聽你的真實看法!」

    「大王,氐人彪悍驍勇,能以在潼關、長安兩地阻擊慕容恪的西征大軍長達五月之久,致使燕軍在擁有炸藥的情況還損兵折將,足可見其實力。之前大王不發兵攻打關中,而是致力於中原發展,那是因為燕國還在北邊蠢蠢欲動,晉朝動向不明。而此時,我軍與晉朝聯盟,與燕國停戰,在此等機會之下,中原之地,只需要少量軍隊鎮守,便足可以發展。關中是塊寶地,秦始皇以關中之地征服了關東六國,關中平原更是沃躍千里,一旦大王同意了秦國歸附,也就等於給了氐人的發展契機,也就等於增加了我大漢統一的阻力。所以,臣竊以為,不可同意秦國歸附,而且更應該在這個時候,派兵攻擊秦國,以優勢兵力,滅秦,掃涼,將西北之地,盡數收入我大漢國中。」王凱朗朗地說道。

    唐一明滿意地點了點頭,可是馬上又出現了一絲疑慮,問道:「本王早已經想過此事。兩年之前,燕軍就是因為被我軍推動,進軍速度太快,從而滅了秦、涼、代三國,可是兩年之後卻被我軍將中原竊為己有。我擔心,如果此時發兵攻打秦國和涼國,而中原又未穩定,會步燕軍後塵。」

    孟鴻從班位上走了出來,說道:「大王,此一時,彼一時。漢國非燕國,大王也非慕容俊,當時燕國強盛,秦國也夠強大,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且關中在氐人的治理下安定了兩年,所以對於外來的壓力,都會群起而抵抗。此時的關中歷經了兩次大劫難,百姓流離失所,關中之民渴望能得到安定,而這些,氐人給不了。我大漢向來以仁義治國,為百姓著想,這些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事情。關中之民一旦聽到我們漢軍到來,必然會歡欣鼓舞,熱烈歡迎。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是民心所向,青、徐、兗、豫、司隸等地,均對大王忠心耿耿,民心固若磐石,正是大王的根本所在。有此根本,發兵攻打西北,必勝!」

    魏舉也急忙說道:「大王,如今的關中尚未安定,氐人雖然重新復國,其民心卻大不如從前,而起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如以前,臣以為,發兵攻打西北諸地,不出半年,關中、雍涼必定能夠攻克。一旦我們佔領了整個西北,便可以對燕國形成東、南、西三面包圍之勢,也可以鉗制燕軍向外擴張,限制燕軍的發展,然後穩定三年,三年之後,我軍便可以對燕國發動滅國之戰,整個北方,也就成為了我大漢的天下了。如此一來,我軍尚有兩年的時間去發展整個北方,穩定局勢,等到了與晉朝的五年盟約,大王就可以三路攻晉,必然能平定天下,一統山河,建立蓋世功勳!」

    「哈哈哈,我大漢雖然人才稀少,但是能夠有你們這些精英,便足可以平滅天下。我的顧慮已經打消了,來人,宣秦使上殿!」唐一明大聲喊道。

    百官聽後,都各自歸位,靜靜地站在大殿之中。

    不多時,從殿外進來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漢子,那漢子著一身勁裝,方面大耳,輪廓粗獷,面帶青須,頗有強悍的男兒氣概。那漢子神情鎮定,大踏步地走到了大殿內,躬身拜道:「秦國使臣鄧羌,拜見漢王!」

    「哦,原來他就是鄧羌,關中雙英,一相一將。如今丞相苻雄做了皇帝,鄧羌也該是位極人臣了,沒有想到會親自來廣固為使!」唐一明心中緩緩地想道。

    「你就是鄧羌?關中雙英,果然名不虛傳。」唐一明淡淡地說道。

    鄧羌站直身子,朗聲說道:「多謝漢王讚賞,在下只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漢王,在下此次前來,是為了……」

    「嗯,本王已經知道了,是想來歸附我漢國的,是吧?」唐一明道。

    鄧羌點了點頭,說道:「漢王英明,我主苻雄,願意去皇帝位,稱秦公,歸附於漢王,為漢王鎮守關中,以為永久屏障。」

    「哈哈哈,主意倒是不錯。不過,本王如果要鎮守關中的話,自己去取便可以了,又何須用外人來鎮守?你回去告訴你的皇帝,如果他能率眾歸降,本王絕對不會虧待於他。在廣固城中做個秦公,也未嘗不可。」唐一明道。

    鄧羌聽後,便覽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見他們都有輕蔑的表情,已經知道了唐一明的意思,便道:「話不投機半句多,既然如此,那在下只能回去轉告我主。不過,關中關隘阻隔,易守難攻,漢王要想派兵攻打,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國雖然歷經磨難,但是帶甲之士尚有數萬之眾,雖然不能保全關中,也絕對不會屈服於漢王的『淫』威之下。」

    「你說這句話的時候,難道就不怕本王一氣之下殺了你?」唐一明有點微怒地說道。

    鄧羌道:「久聞漢王仁義治國,凡事以百姓為先,胸懷寬大,雖然在下只是初次和漢王相見,但是對漢王也是仰慕已久。在下既然敢說這樣的話,也就沒有將生死放在心上,漢王要殺要剮,也悉聽尊便,在下絕不眨一下眼睛。」

    「哈哈,好骨氣。關中良將,實在是優秀。鄧將軍,你有將帥之才,曾經扼守潼關,將慕容恪的大軍阻擋在關外兩月有餘,可謂是真將才,留著你必有後患。本王是個愛才之人,也知道你心中只有秦國,一些小恩小惠也收買不了你,殺了你,也是可惜。不過,本王希望他日我們在戰場上能一較高低,如果你敗了,不知道你是否願意為我所用,替我大漢守備疆域,開疆擴土?」唐一明道。

    鄧羌聽唐一明有此一問,便不禁開始打量起唐一明來,只見他穿著極為普通的衣服,沒有那種皇族貴胄的奢侈,黝黑的皮膚,冷峻的面容,讓人見了,都會不由得有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也顯示了錚錚的鐵骨。他心中暗暗地叫道:「之前只聽漢王如何如何的神通廣大,本來以為都是吹噓出來的,今日一見,才知道漢王並非我心中所想。他心胸寬廣之極,實在是匪夷所思。雖然穿著上沒有一國之主的華貴,卻有著皇帝般的威嚴,確實是個亂世英雄。」

    他細細想玩之後,便拱手答道:「漢王倒是瞭解在下,不過尚未較量,便論勝負,未免有點太過言早。漢王今日不殺鄧羌,鄧羌也感激不盡,日後若是和漢軍交兵,必然會退避三舍,以報漢王的不殺之恩。」

    「好一個鄧羌,不畏強權,確實是一代名將。」唐一明心中想道。

    「哈哈,鄧將軍太過謙讓了。對了,我能向鄧將軍打聽一個人嗎?」唐一明道。

    鄧羌點了點頭,說道:「漢王儘管問,只要是在下知道的,就必然見告,當然,牽涉到兩國機密之事,還請恕在下不能相告。」

    「你放心,我問的並非是機密之事。鄧將軍,不知道在秦國中,可有一個叫苻堅的人嗎?」唐一明道。

    鄧羌聽後,大吃一驚,急忙說道:「漢王是如何得知苻堅姓名?」

    「這個你不用操心,我只想向你瞭解一下他的情況,不知道你能否見告一二。」唐一明問道。

    鄧羌道:「漢王,你想問什麼?」

    「本王想知道苻堅現在多大,可曾在秦國裡擔任什麼官職嗎?」唐一明問道。

    鄧羌緩緩地想道:「他是我國機密,很少有外人知道此事,漢王又是如何得知?難道……難道他……他已經身在漢國?糟糕,如果真是如此,漢王若擒獲了他,必然會以此作為要挾陛下……」

    唐一明見鄧羌不答,便問道:「怎麼,難道連一個人的年齡都成了秦國機密嗎?」

    鄧羌緩過神來,急忙答道:「漢王請恕罪,在下唐突了。苻堅……苻堅他今年十七歲。」

    「十七歲?嗯,也該出落成一個大人模樣了,只是,不知道他現在身在何處,要是本王能見上一見,和他攀談攀談,也就沒有憾事了。」唐一明自言自語地說道。

    鄧羌聽後,心中慌亂,秦國太子苻堅走失一事,在秦國境內極為嚴密,就連苻堅身為太子之位也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只知道苻堅朝東走了,這次出使漢國,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尋訪太子苻堅。他一心想弄清楚苻堅是否已經被唐一明抓住,便問道:「大王似乎對苻堅極為推崇,不知道大王是怎麼認識苻堅的?」

    唐一明道:「認識倒談不上,不過,本王倒是知道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了。鄧將軍,你回到秦國之後,記得幫我向他問個好,讓他在關中等著,本王要親自抓住他。」

    鄧羌聽完這話之後,心中才算安定,知道唐一明並沒有擒獲苻堅,只是,他從關中一路走來,也沒有任何消息,苻堅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杳無音信。他客氣地回答道:「漢王放心,漢王的話,我一定帶到。不過,在下倒是希望漢王能再考慮考慮我主的意思,一旦兵戎相見,只怕又有人死傷了。」

    「本王也不想動刀兵,但是不動刀兵,就不能使得天下太平,本王的意思很堅決,如果貴國皇帝肯率領關中百姓、軍隊投降的話,本王必然會給予他優厚的待遇,如此一來,也不用再有人死傷了,不是嗎?」唐一明問道。

    鄧羌道:「這……漢王,在下耽誤了漢王許多時間,還請漢王恕罪,我主還在關中苦等,在下就此告辭!」

    唐一明道:「嗯,鄧將軍儘管放心走,沿途會有專人保護,直到將你送出漢境。」

    「多謝漢王!」鄧羌道。

    唐一明看到鄧羌轉身離去的背影,便站了起來,高聲叫道:「魏舉,詔令姚襄為征西將軍,劉三、李老四為副將,孟鴻為軍師,出兵五萬,攻打秦國!」

    魏舉坐在一邊,急忙寫下了漢王詔書,然後又讓唐一明蓋上漢王印鑒,便帶著詔書離開了大殿。

    「孟鴻,這次征西,你要竭盡全力輔佐姚襄,務必要佔據關中,平滅秦國。現在雖然是隆冬,但是兵貴神速,趁著鄧羌還沒有回去,就發兵攻打,也可以給秦國一記重擊。」唐一明道。

    大殿上站著的孟鴻,點了點頭,說道:「漢王,臣遵命,定然不會辜負漢王的厚望。」

    「嗯,你現在就去洛陽,相國和姚襄他們都在洛陽,你去了以後,順便替本王問候一下相國,帶去本王的謝意,就說他治理洛陽一帶,本王十分的滿意。」唐一明道。

    孟鴻「諾」了一聲,便離開了大殿。

    唐一明將雙手一抬,大聲說道:「好了,今天的朝會就到這裡吧,諸位都清回去各司其職吧!」

    「恭送漢王!」百官一起喊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